1、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覆盖面大,对全球产生普遍重大影响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高度重视。研究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或缓解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政治家、科学家的共同愿望。全球环境问题的含义.以全球环境问题为对象的四大国际科学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 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是20世纪后期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它的科学目标是: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它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
2、的影响,从而提高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有毒化学品和有害废物的急剧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被损害 酸雨 森林减少 荒漠化.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温暖期、寒冷期交替变化规律 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地球形成至今45亿年来,气候变化以温暖期、寒冷期交替出现。估计温暖期的气温要比现在的气温高812,寒冷期气温要比现在低约79。冷暖交替周期在数千万年或数百万年,时间单位以万年计。离人类存在期最近的两个温寒期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为温暖期,第四纪上限距今350万
3、年,延续至今仍为寒冷期,即第四纪冰期。在第四纪寒冷期中又存在冰期和间冰期,目前地球处于间冰期,但近万年的气候仍存在相对变化规律,其变化幅度在02之间,可见地球大气圈层气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所处的发展时期,即全球自然环境、宇宙环境的变化是决定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地球大气中,存在一 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也有类似于花房的功能,即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我们称这些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称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CO2的吸收带在波长12500-17000nm处;在波长为7500-
4、13000nm之间的长波辐射被削弱较少,有70-90%的地球长波辐射是从这个波段散失到宇宙中去,这一谱段也常被称为大气窗。.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升高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大约上升0.6 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呈直进式,而是呈现冷暖交替波动.三、气候变暖引起的问题三、气候变暖引起的问题 冰川后退 海平面上升 影响农业生产 会造成人类疾病增加.资料资料 青海省林业、畜牧部门提供的综合调查资料显示,从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中,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地区的岗加曲巴冰川至少后退了500米,年均后退25米,近年来这种现象仍在加剧。长江正源沱沱河和当曲河源的冰川退缩率
5、分别达到每年8.25米和米。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增暖为0.6,全球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cm.Why?.据估计,气温升高2时,即使降水量不变,全世界粮食生产亦可能下降317%,并能使害虫的危害增加1013%。有人统计过纽约市气温与死亡率的关系后指出:气温升高24,其它环境因素不变,该市的人口死亡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美国退出议定书的主要原因.一、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OOhOONOhNOOO2322hO光解反应产生氧原子.232232232OOOOClOClOOClOOClClCFClhCFClClCFClhCFCl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NOX,ClOX 及HOX等活性物质,使O3不断转化为O2而
6、其本身并不被破坏.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后果 危害人体健康,使晒斑、角膜炎、皮肤癌、免疫系统等疾病增加。据UNEP1986年报道,若臭氧总量减少1%,皮肤癌变率将增加4%,扁平细胞癌变率增加6%,白内障患者增加0.20.6%。破坏生态系统、影响植物光和作用,导致农作物减产。紫外线还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突变,若空气中臭氧减少10%,将使许多水生生物变崎率增加18%,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减少5%。过量紫外线照射,使塑料、高分子材料容易老化和分解。.为保护臭氧层,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下,形成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上,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
7、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各国已制定并实施CFCS替代物的计划,已于2000年前基本取消了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目前CFCS替代物对臭氧层破坏已降到CFCS的1/10,但仍属温室气体,所以研究工作仍需持续进行。.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是生物及其所生存环境所构成
8、的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各种)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生物的生存、进化和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物种和基因的多样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情况 据统计研究表明,世界上近些年每年至少有5万种物种灭绝(世界物种总量约为5000万种),平均每天灭绝物种达140个。另有研究:表明从公元初到1600年,全球共丧失724个物种,而从1900年1950年的50年时间就丧失了60个物种。砍伐森林、毁林开荒、无节制地猎杀动物、不能同原住动物和平共处是导致物种减少地主要原因.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
9、施。就地保护就是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生境保护起来,以保护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全世界已建成1000公顷以上的保护区4500多个,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6%。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700多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54%,另外还有480个风景名胜区和510个森林公园,总面积已超过6500万公顷。至1997年,广西拥有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6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57个,县级5个防城金花茶自然保护区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只针对单一物种,适于对受到高度威胁的动、植物物种的紧迫拯救,不
10、然它们就可能灭绝。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形式有:利用植物园迁地保护,可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发挥有效的作用。建立迁地保护基地与繁育中心,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繁育。.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方式有:利用动物园迁地保护;建立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基地与繁育中心。.离体保护是目前生物种质保护的较先进手段。离体保护就是利用先进技术,保存并研究携带全部遗传信息的物质片段,即保存动、植物的某一部分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以达到长期保留动、植物的种质基因的目的,以备将来繁殖时用。当前,采用离体保护的主要方法有:建立动植物种质基因库和组织培养等 离体保护遗传物质资源.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的收集和保存。目前我国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总数已达35万份。入库23万份。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对家畜家禽离体保护。目前我国已保存禽畜地方良种达398个。濒危野生动植物离体基因保护。2002年在浙江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 个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 有关部门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在未来10年里,完成我国2000种濒危野生动植物鉴定的指纹图谱工作,并建立起相应的完整基因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