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化定义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波普诺,2019:154)。社会化也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人是如何炼成的?先天(nature)与后天(nuture)之争本能与环境:本能与环境:有关人类行为是由本能(遗传)抑或是由环境(教养)决定的争论一直是学界争讼不休的主题。这场争论还在持续。杰姆.斯本高和杰姆.刘易斯的故事。1939年一个贫穷的移民妇女生下了他们两个,他们生下来没几天就被不同的家庭收养,而且他们的名
2、字也分别是收养他们的人给取的。39岁时他们重逢,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两个人成长过程中分别都有一个同是被收养的兄弟而且都叫拉里。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们都有一只叫toy的狗。两个人都离过婚和再婚。两人的第一个老婆都叫琳达,而且第二个老婆都叫贝蒂。先天论者:遗传(基因)决定一切 两个人的身高都是184厘米,而且体重都是83公斤。两个人都喜欢摩托车比赛而且都讨厌棒球。两人都有同样的书写习惯和同样的面部表情。两个人每年都会到佛罗里达的同一个海滨过假期。甚至他们的房子和花园都非常地接近(指大小、布局以及颜色等)。2019年他们两个都死于同一种疾病而且是同一天。先天论者:遗传(基因)决定一切p The
3、 story of Oskar and Jackp 两人在出生后就分别被送到了不同的国家抚养:Oskar被外祖母带到了捷克斯洛伐克,Jack随犹太裔父亲来到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p Oskar参加了纳粹德国的青年运动,Jack参加了以色列军队p 中年后两人重逢,发现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都戴金丝边眼镜/都留着小胡子/都喜欢辛辣食物/甜味利口酒/都有点丢三落四/在使用马桶之前都要先冲水/手上都带橡皮护腕/都喜欢把白脱面包浸泡在咖啡里p 但两人也有不同之处:Jack是一个工作狂,Oskar则享受轻松悠闲的生活;Jack是一个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者,Oskar则比较传统;Jack以自己是犹太人而引以为傲,O
4、skar则隐瞒了自己的犹太血统先天论者:遗传(基因)决定一切先天(NATURE)与后天(NURTURE)之争鲍查德和莱肯找到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这56对双胞胎来自美国等8个国家,他们同意参加为期一周的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量。研究者将这些双胞胎与那些共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MZT)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分开抚养和共同抚养的同卵双胞胎在每种特征上的相关系数极为接近。即共同养育的同卵双胞胎在各方面都没有明显表现出比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更多的相似性,这也说明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并没有基因大。先天论者:遗传(基因)决定一切当科学家于2000年6月26日宣布完成26条染色体组排序时,一些人认为
5、人类所有的特性都可以从基因组合中找到答案。另一些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基因的功能还不明确,基因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更不确定。Source:National Post(circa 27 June 2000).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马超事件”: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个人生活受过挫折,精神受过刺激,串有典型的强迫症。他害怕孩子受人欺负,将三个孩子一直关在家中。1989年3月,当人们发现这一情况时,大女儿已19岁,二女儿15岁,最小儿子也已11岁,但他们的智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岁。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马超事件”并非孤例。三个在极度隔绝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安娜、伊莎贝尔和珍妮。不会说话
6、、走路。更极端的例子“野小子”Victor。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4马超事件及其他案例表明,光拥有人类的基因是不够的,人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环境。Harry F.Harlow对幼猴的研究金属妈妈和棉布妈妈。结论:孤立会导致社会化失败“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在马来西亚的Semai部落,人们不喜欢有暴力倾向的人;与此相反,南美的 Yanomam 印第安部落刻意培养男孩的攻击倾向。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 伊朗的什叶派穆斯林会用鞭打自己的方式纪念Imam Hussein。后天论者:环境的重要性 在1950年代,M.米德比较了六个社会的社会化,发现
7、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儿童。比如,Gusii 部落主要采用体罚的方式让儿童害怕;Taira人则更多地利用表扬来管教孩子;Tarong则是戏弄(teasing)和威吓(scaring)并用.人格发展理论库利的库利的“镜中我镜中我”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其产生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觉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再次,基于他人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费孝通将之概括为“我看人看我”。p 一个学生也许会因为老师的表扬,而认为自己很适合,最终导致走上学问之路。p 第一阶段:老师表扬我是读书的种子p 第二阶段:老师一定认为我很适合做学问p 第三阶段:我开始做学问人
8、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米德的自我理论自我=主我+客我“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得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做出反应。”人格发展理论主我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所做出的行动,他只有在个体完成了某种活动之后,才进入他的经验;而客我是作为自己审视和评价对象的自我,是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映射。这二者共同构成整体的自我。Mead: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p预备阶段:儿童会模仿家长和兄弟姐妹的动作,逐渐学会使用符号的能力(0-2岁)p游戏阶段:学会角色扮演(3-4岁)p概化他人阶段:除了
9、认知自己的角色和社会地位,还要认知其他人的角色和社会地位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人格发展理论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
10、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在弗洛伊德看来,我们自然的冲动本能和社会规范是相冲突的,部分的自我追求无限制的享乐,而另一部分的自我却追求理性的行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了解到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并选择符合自己所属文化之期望的行为模式。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自我发展包含五个主要阶段:1、口腔期:从出生到1岁。在婴儿及幼儿时期,嘴巴是获取满足的主要器官,吸吮和啃咬占据儿童的大多数时间。如果个体
11、在口腔期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将产生冲突,同时在成人阶段也可能会产生诸如依赖与忧郁的特质。2、肛门期:从2岁到3岁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另一种挑战,在这个时期,肛门成为注意的焦点,由对大便的保留和排泄会引起儿童的愉快的推迟或者满足。一般认为幼儿时期惩罚性的排泄训练,会造成日后成人时期许多的负面结果,如强迫性行为特质、过分谨慎及焦虑。人格发展理论3、性器期:从3岁到5岁。在此阶段生殖器官变得重要起来,儿童开始发现自己的外生殖器,或是进行性别的分化。这个阶段的负面影响出在成人期的特征是:强烈占有欲、爱出风头和好胜。4、潜伏期:从6岁到12岁。在此阶段儿童持续对同性别父母认同,个体的超我也透过父母的价值而
12、被增强。基本上,在此时期儿童学习新技巧并发展较好的自我价值感。5、青春期:12岁以后。这个时期成熟的外生殖器是个体满足的主要来源。家庭 Family 学校 School 大众传媒 Mass Media 同辈群体 Peer Group负责社会化的机构负责社会化的机构:家庭 父母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如果你的孩子无故哭闹,你会怎么做?在中国,我们会花几小时给她唱歌,抱着走。哭闹导致更多的社会联系。但Navaho 印第安人则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付孩子的哭闹。在确定孩子无恙否,他们会把哭闹的孩子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独处,直到停止哭闹。所以他们的小孩很小就知道哭闹会减少社会联系,因此很安静。负责社会化的机构
13、:学校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负责社会化的机构大众传媒 观点之一:暴力节目增加儿童的侵犯倾向。理由:第一,电视暴力节目会让观众产生世界充满暴力的感觉。第二,在电视里,暴力行为很少受到惩罚,相反倒是男子汉的英雄表现。第三,暴力是解决冲突及达到个人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其它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妥协、辩论、和解等常常是无效的。在这些情况下,儿童更容易模仿电视暴力行为来解决生活中的冲突。负责社会化的机构:大众传媒 观点之一:暴力节目增加儿童的侵犯倾向。理由:第一,电视暴力节目会让观众产生世界充满暴力的感觉。第二,在电视里,暴力行为很
14、少受到惩罚,相反倒是男子汉的英雄表现。第三,暴力是解决冲突及达到个人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其它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妥协、辩论、和解等常常是无效的。在这些情况下,儿童更容易模仿电视暴力行为来解决生活中的冲突。负责社会化的机构:大众传媒 观点之二:电视对儿童的学习潜力也有消极的影响。N.波斯特曼证实,电视缩短了孩子的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负责社会化的机构:大众传媒 张非先后4次参加高考,曾考上北大、清华两所名校。无论是在北大还是清华,张非的大多数时间都消耗在了电脑游戏上,他很少去上课,也很少看书学习,最终因为多项考试不及格而不得不退学。负责社会化的机构:同辈群体p同辈群体日益扮演着人
15、们青春期时期的“重要他人”的角色 p在同辈群体社会分群中观察到的性别差异。p Boys are more likely to spend time in groups of boys,whereas girls are more likely to interact with a single other girl.This pattern reflects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emotional intimacy:teenager males a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strong emotional ties than are fe
16、males.S.德拉梅特:“性(sex)这一概念准确的含义应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物特征,性别(gender)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应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诸如在衣着、兴趣、态度、行为、才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把男子的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区别开来。”社会化的类型(一):性别社会化社会化的类型(一):性别社会化从他们出生开始,父母对男孩和女孩都有不同的社会期待。他们的服装、玩具、游戏、分配的任务都有明显的不同。媒体和其他社会机构则会强化性别角色。男孩被鼓励从事身体上高风险的职业;女孩则更多承担家务劳动,比如带孩子。如果他们没有遵循这些常规的模式,那么他们就会被认为反常,是假小子
17、(tomboys)或者娘娘腔。社会化的类型(一):性别社会化 社会化的类型(一):性别社会化risky activities which until thelate 20th century were allowedonly for males in most societies 社会化的类型(一):性别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二):政治社会化美国:公民宗教与国民教育中国: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化的类型(二):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
18、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L.科尔伯格:道德社会化的三大水平七大阶段。社会化的类型(三):道德社会化 前世俗水平,儿童的道德倾向是根据惩罚和奖赏来确定的。在第一阶段,儿童对道德的判断是以对惩罚的恐惧为标准的;而在第二阶段则是以对奖赏的期待为标准的。世俗水平,包括第三、四两大阶段。在第三阶段,孩子的道德判断的标准是家庭成员与朋友的期望;而在第四阶段,则开始承认社会管理的必要,并将道德与法律等同看待。社会化的类型(三):道德社会化后世俗水平,人们开始意识到有许多比法律还重要的道德原则。在第五阶段,人们懂得了法律的必要性并遵守法律,但他们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合理的;在第六阶段,人们形成了某种抽象的、
19、超越法律的社会道德原则(诸如社会正义、人的价值与尊严等);第七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后来附加的阶段,该阶段的人已经超出了前六阶段的“人生主义”道德观,他们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与道德行为。社会化的类型(三):道德社会化p 指的是一个人预先演练未来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职业或社会关系的社会化过程 p 如果一个文化的所属成员能在扮演某一社会角色之前,便认知到此角色身份所应当遵循的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么这个文化就一定可以运行得更有效率且更顺畅p 预期社会化的例子:高中学生考虑上什么样的大学/上哪个大学/选择什么专业 大学开放日的设置p 虚拟世界和预期社会化:角色扮演游戏/社会
20、化的相关概念(一):预期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出国留学。社会化的相关概念(二):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再社会化可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种。p再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场合:p宗教皈依(洗脑争议)p精神病院 mental hospitalsp监狱 prisons/jailsp再就业培训计划社会化的相关概念(三):再社会化 反社会化指的是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反向社会化指的是传统的受教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文化反哺”。社会化的相关概念(四):反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