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亡报告病例与监测n死因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一、信息收集一、信息收集n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n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二、死亡个案的填报二、死亡个案的填报n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n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n涉法死亡个案 凡需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死亡个案,由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
2、并出具死亡证明,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医生根据死亡证明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n报告内容n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n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n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n三、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三、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用于网络报告用于网络报告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寄送县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寄送县(区区)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内容与第一联同内容与第一联同,可进行网络代报可进行网络代报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注销户口凭据出
3、证单位保存出证单位保存县县(区区)疾控中心保存疾控中心保存户籍管理部门保存户籍管理部门保存殡葬管理部门保存殡葬管理部门保存四、网络报告四、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因信息报告方式n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2.报告程序、时限报告程序、时限n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将(将死亡医死亡医学证明书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定及编码。)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7天
4、内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n3、死亡信息的审核、死亡信息的审核n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自查;(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n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网络审核报告信息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对于核实无误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应于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n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也可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
5、机构也可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n4、死亡信息的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如发生报告死亡病例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时,应由填报单位及时报告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后者负责订正。n5、死亡信息的补报n在质控过程中发现了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n6、死亡信息的查重n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后删除;五、资料保存与管理五、资料保存与管理1.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2.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
6、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n安全与管理n帐号安全用户的账号密码应由8位以上的数字与英文字母组成,每月至少更改一次。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写要求死亡原因的基本填写要求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n(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n 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n(b)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n 情况。情况。n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竭或呼吸衰竭。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ICDn(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
7、seases)n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n ICD-10n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n第十次修订本第十次修订本nICD编码基本结构编码基本结构n由字母数字编码组成由字母数字编码组成(A00.0-Z99.9)n 第第1位位 第第2位位 第第3位位 .第第4位位 英文英文 数字数字 数字数字 小数点小数点 数数字字 A 0 0 .0分类由分类由22章组成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疾病、损伤中毒等)国际死因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n 死死 亡亡 原原 因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发病至死亡之间 n 大概的时间间隔大概的时间间隔n n 直接导致死亡直接导致死亡 (a).n 的疾病
8、或情况的疾病或情况*由于由于(或作为或作为.的后果的后果)所引起所引起 n 前因前因 (b).n 任何引起上述原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由于(或作为或作为.的后果的后果)所引起所引起n 因的疾病情况,因的疾病情况,(c).n 把根本情况陈述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由于(或作为或作为.的后果的后果)所引起所引起n 在最后在最后 (d).n n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n n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n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n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它指引起
9、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如果在一系列事件中只有一个步骤,则在I(a)行上记入一条就足够了。如果存在多于一个步骤,则直接原因记(a)行,而起始前因记在最后一行,任何中介原因则要记在(b)行或(b)行和(c)行。例例1:I (a)食道静脉曲张出血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b)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 (c)肝硬变肝硬变 (d)乙型肝炎乙型肝炎n第 I 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C)病(根本死因)发展 (b)病(中介原因)发展 (a)病(直接死因)导致 死亡。n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例例2直肠癌直肠癌肝、胰转移癌肝、胰转移癌
10、上消化道出血休克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死亡死亡n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n大概的时间间隔 n n(a)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2小时n (b)肝、胰转移癌 半年n (c)直肠癌 3年 nn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n例例3:I a)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n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4型复发型复发n c)n n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例例4:I a)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 b)升结肠肝脾转移癌升结肠肝脾转移癌n c)胃印戒细胞癌胃印戒细胞癌n 当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则编码到联合情况n例5:a)
11、肺原性心脏病I27.9n b)肺气肿J43.9n c)慢性支气管炎J42 根据总原则确定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根本死因,但根据规则C 慢性支气管炎可以与肺气肿建立联系产生新的编码,所以将梗阻性慢性支气管炎作为根本死因,编码为J44.8。n例:a)心脏扩张和肾硬化 b)高血压 根据联合编码规则,可以将三种情况联合到一起,根本死因为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编码为I13.9,从而包含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全部信息。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例例5 I a)癫癎持续状态癫癎持续状态 b)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先天性脑发育不良n c)n 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并
12、将外部原因作为根本死因。例7:I a)颅脑损伤 b)据据家属xxx提供系高楼意外坠落提供系高楼意外坠落 c)外部原因的填写n死亡原因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发病至死亡之间n 大概的时间间隔大概的时间间隔nn(a)颅内损伤颅内损伤 1小时小时n (b)颅骨骨折颅骨骨折 1小时小时n (c)行人在道路上行走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1小时小时n 意外被卡车撞倒意外被卡车撞倒外部原因的填写n(a)车祸车祸nV89.2 n【纠正】【纠正】n(a)创伤性颅脑损伤创伤性颅脑损伤n (b)驾驶小汽车与对面驾驶小汽车与对面n 重型卡车意外碰撞重型卡车意外碰撞n V44.5nI(a)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n (b)左锁
13、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n 破裂破裂n I77.2n【纠正】【纠正】n I(a)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n (b)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n 破裂破裂n (c)被他人刺中被他人刺中n X99.9死亡证明书的填写n“死亡医学证明书”第部分是分级填写的。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每行只填一个死因。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根本死因永远填在最低一行。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 临死前的表现不需要填写 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 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 损伤中毒需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作为 根本死因n“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第第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填写所有促进死亡
14、,但与第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部分无关的疾病。部分无关的疾病。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n应避免填写的死亡原因应避免填写的死亡原因 呼吸衰竭 J96.9 来院已死 R99 循环衰竭 R57.9 猝死 R96.0 呼吸循环衰竭 J96.9 酸碱失衡 E87.4 多脏器衰竭 R99 电解质紊乱 E87.8 全身衰竭 R53 肺性脑病 G93.1 不明 R99 肺部感染 J98.4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情况n继发性疾病、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n例如:继发性恶性肿瘤、动脉硬化、高血压n原发性疾病、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严重危害健康的各
15、类疾病、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n例如:原发性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n冠心病、脑血管病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n1、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 n填写疾病的英文名称或者缩写n例:AIDS/ARDS/CHD/DM n 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病因,无法确定死亡原因。n疾病名用俗称代替n 儿麻后遗症 正确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n 银屑病 正确 牛皮癣n疾病名用简称代替n 慢支、上感、呼衰、肺脑、甲亢、肾衰、心衰、乙肝、酒肝、药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n正确的书写应为n 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n2、死亡原因逻辑顺序错误n 常见“流水账”式书写,将各种死亡原因罗列在死亡证明书上,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没有顺序和关系;或顺序颠倒、混乱,不讲填写规律n不正确的填写顺序可能为:n(a)肺炎,肺癌,卵巢癌n 胃肠炎n正确的填写顺序为:n (a)终末期肺炎n (b)肺转移性癌n (c)卵巢癌(切除术)n 慢性胃肠炎n3、直接死因部分填写的是临死前的表现、症状、某一综合的症状群或非特异性表现:n 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昏迷、休克、内出血、尿毒症、败血症、酸中毒、早产、窒息等,而未进一步追根填写死亡原因;n(a)多脏器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