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讲座一、心理问题的定义 所谓心理问题指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遭遇到的情绪、思维或行为上的困难,受心理的应激或困难而发生的问题。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主要表现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从大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看,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厌学问题;(2)注意力不集中问题;(3)经常不写作业问题;(4)偷拿学生物品问题;(5)说谎问题;(
2、6)没有规则意识问题;(7)离家出走问题;(8)人际交往焦虑问题;(9)自杀倾向问题;(10)经常顶撞老师问题;(11)暴力问题;(12)情感困惑问题;(13)网络成瘾问题(一)厌学问题 “厌学”的现象在中小学非常普遍,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表现特别突出。厌学的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吵闹、打瞌睡、小动作不断、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作业时,抄袭、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逃学,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上网、玩游戏,甚至到校外擂肥,或者离家出走。案例:小兵是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小兵从小父母离异,与外婆一起生活。父亲由于自身经济情况较差
3、,很少给予照顾。母亲再婚后,曾接小兵和继父一起生活,但继父要求较为严格,曾因为小兵犯错而责罚教育,以后小兵对继父一直耿耿于怀,再不愿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之后一直与外婆生活。小兵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学习开始有点吃力,在一次期中考没考好之后,小兵就觉得心里特别烦躁,经常说头痛、难受,不想上学。初二上学期开学后,班级一个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他从此迷恋上了打游戏,以至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师针对他的表现,多次批评教育他。但是由于没有父母关心和管教,他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这是
4、一个学生因家庭因素和自身素质因素引起成绩下降,并最后导致厌学甚至逃学的案例。厌学情绪是一种正常的不良情绪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在每一个人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情绪,这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由于学生所处年段的不同,厌学情绪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学生的厌学,有内在的因素,也外在的因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如做小动作,有时候东张西望,做事漫不经心,没有耐心,自觉性差,作业难以按时完成,想改掉毛病却无法控制。所以造成学习适应困
5、难,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三)经常不写作业问题 这首先是一个遵守规则的问题,其次是一个学习习惯问题。不写作业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学生是厌学情绪的作怪,有的学生是由于成绩差做不到,有的学生则是自觉性差等等。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效果。(四)偷拿同学物品问题 这是一种习惯问题,这种现象与社会上的偷窃行为有很大的区别。成人的偷窃是在意识到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有计划地非法占有别人的财物的行为;学生偷拿别人物品是一种无计划地占有别人物品的行为,很有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五)说谎问题 由于多种原因,在极少数学生身上存在着爱说谎的毛病,他们不
6、仅说谎骗家长,也骗老师和同学。这不仅影响了学习,也逐渐影响了个人诚信。(六)没有规则意识问题 有的学生无法使自己在行动上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的规则完全是一种无知到状态,规则意识没有建立起来,很难融入班集体,不能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很难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三、应对策略 尽管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所处的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己的心理素质。为此,我们应从增强自我心理素质,改善人际关系出发,拥抱健康,从心开始。保持高度的自信学会倾诉尊重弱者尊重弱者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偶尔偶尔“放纵放纵”一下自己一下自己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不要财迷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