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神经系统核医学显像第1页,共146页。2脑的主要外部结构脑的主要外部结构第2页,共146页。3脑的主要内部结构脑的主要内部结构第3页,共146页。4 神经核医学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对神经神经核医学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对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治及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精神疾病的诊治及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8080年代年代后,由于核医学仪器的发展,如后,由于核医学仪器的发展,如SPECTSPECT、PETPET的应用,以及的应用,以及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神经核医学在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神经核医学在8080年代被称为脑的年代被称为脑的“化化学时代学时代”。近年来,近年来,CTCT、M
2、RIMRI技术发展相当快。由于他们的技术发展相当快。由于他们的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反映解剖形态及脏器间的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反映解剖形态及脏器间的比邻关系。而核医学显像反映的是组织细胞血流、代比邻关系。而核医学显像反映的是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和功能。但由于受仪器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在精细谢和功能。但由于受仪器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在精细解剖反映病变方面处于劣势。解剖反映病变方面处于劣势。概述概述第4页,共146页。5 近年来,由于近年来,由于PETPET、PET/CTPET/CT及及PET/MRIPET/MRI的发展应用,的发展应用,将核医学的功能影像与将核医学的功能影像与CTCT、MRIMR
3、I的解剖影像二者结合起的解剖影像二者结合起来,使神经核医学的发展非常快。来,使神经核医学的发展非常快。近年来,神经核医学在脑的血流分布、受体研究以近年来,神经核医学在脑的血流分布、受体研究以及人脑的认知功能研究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及人脑的认知功能研究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神经核医学不仅反映局部脑血流及葡萄糖、蛋白质代谢神经核医学不仅反映局部脑血流及葡萄糖、蛋白质代谢状况,而且能够反映神经递质和受体,在活体内从分子状况,而且能够反映神经递质和受体,在活体内从分子水平上,来反映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脑的受体及功水平上,来反映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脑的受体及功能活动成为可能。能活动
4、成为可能。第5页,共146页。6神经核医学检查包括以下内容神经核医学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脑血流灌注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局部血流脑局部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rCBF)显像显像】2.脑代谢显像(脑代谢显像(Cerebral metabolism imaging)3.脑受体显像(脑受体显像(Neuroreceptor imaging)4.脑脊液间隙显像(脑脊液间隙显像(CSF space imaging)第6页,共146页。7血脑屏障的基础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血管外壁有特殊的基膜和附着与毛细血管外的胶质细胞,使大分子
5、物质难于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缺血等可引起局部或广泛的BBB损害,使原来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穿透而进入脑实质。第7页,共146页。8第8页,共146页。9脑显像脑脊液间隙显像脑普通显像脑室显像脑池显像脑功能显像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脑动态显像脑静态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脑代谢显像(PET)脑受体显像第9页,共146页。10一、一、脑血流灌注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第10页,共146页。11脑血流灌注显像 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脑显像方法之一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脑显像方法之一 广泛应用于脑血管性疾病、癫痫、痴呆广泛应用于脑血管性疾病、癫痫、痴呆和精神性疾病等的诊断、疗效监测和脑和精神性疾病等
6、的诊断、疗效监测和脑功能研究。功能研究。第11页,共146页。12局部脑血流显像局部脑血流显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rCBF(一)(一).脑血流灌注的原理脑血流灌注的原理 能自由穿透血脑屏障能自由穿透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blood brain barrier,BBB)进进入脑组织的放射性核素脑显像剂,在脑组织中浓聚的入脑组织的放射性核素脑显像剂,在脑组织中浓聚的数量与局部脑血流量(数量与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7、,rCBF)flow,rCBF)成正比,并在脑组织中稳定停留,用核医成正比,并在脑组织中稳定停留,用核医学仪器进行显像,可获得脑血流灌注影像。学仪器进行显像,可获得脑血流灌注影像。可以间接推断脑组织对血流内营养物质的摄取及代谢状态,可以间接推断脑组织对血流内营养物质的摄取及代谢状态,从而了解脑功能的改变。从而了解脑功能的改变。第12页,共146页。13局部脑血流显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rCBF(二)(二).显像剂:显像剂:(1).(1).理想显像剂特性理想显像剂特性有穿透有穿透BBBBBB的能力。(电中性、脂溶性、分子量的能力。(电中性、脂
8、溶性、分子量500500的化合物的化合物)。能在脑组织内滞留足够的时间。能在脑组织内滞留足够的时间。有确定的脑区域分布。有确定的脑区域分布。定量依据定量依据:显像剂入脑量显像剂入脑量 脑局部血流成正比脑局部血流成正比 脑血流量与局部代谢、功能平行脑血流量与局部代谢、功能平行第13页,共146页。14显像剂分类v9999mTcTc标记的显像剂标记的显像剂v123123I I标记的显像剂标记的显像剂v放射性惰性气体类显像剂放射性惰性气体类显像剂(133133Xe)vPET显像剂:氮、氧。显像剂:氮、氧。第14页,共146页。1599m99mTcTc标记的显像剂标记的显像剂v9999mTc Tc 六
9、甲基丙二胺肟(六甲基丙二胺肟(wowo)()(9999mTc-Tc-hexamethyl-propyleneamine oxime,hexamethyl-propyleneamine oxime,9999mTc-HMPAO)Tc-HMPAO)v9999mTc-Tc-双半胱乙脂,(双半胱乙脂,(9999mTc-ethyl-Tc-ethyl-cysteinate dimer,cysteinate dimer,9999mTc-ECD)Tc-ECD)第15页,共146页。1699m99mTcTc标记的显像剂标记的显像剂9999mTc-ECDTc-ECD体外稳定性好,体内清除快,体外稳定性好,体内清除快
10、,图像质量好;正常人,在枕叶中分布较图像质量好;正常人,在枕叶中分布较高。高。9999mTc-HMPAOTc-HMPAO脑内滞留时间长、稳定,但脑内滞留时间长、稳定,但体外稳定性差;正常人,在基底节和小体外稳定性差;正常人,在基底节和小脑的分布较高。脑的分布较高。第16页,共146页。17v有理想的脑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特征(三条)。有理想的脑灌注显像剂应具备的特征(三条)。v脑内分布在脑内分布在6h6h内保持稳定。内保持稳定。v体内清除快,主要通过泌尿系排泄,体内清除快,主要通过泌尿系排泄,24h24h排出排出70-80%70-80%。少量通过肝胆排泄。少量通过肝胆排泄。v增加了脑增加了脑/非
11、脑比值,提高了影像质量。可重复非脑比值,提高了影像质量。可重复显像,适合于特殊检查和介入试验。显像,适合于特殊检查和介入试验。v99m99mTcTc标记标记ECDECD后稳定性较高,放置后稳定性较高,放置24h24h放化纯度仍可放化纯度仍可大于大于90%90%。99m99mTc-ECDTc-ECD特性特性第17页,共146页。18 脑血流显像剂脑血流显像剂 123I-IMP(123I-异丙基安菲他明)异丙基安菲他明)在体外化学稳定性好,首次通过脑摄取量多,入脑量约占投与量的8,但其从血液入脑较缓慢,给药后需经数10分钟脑内始达平衡。在投药前需给以过氯酸钾先行封闭甲状腺。因123I为加速器生产,
12、价格高,目前国内很少应用。第18页,共146页。19133Xe(氙氙)是一种脂溶性的惰性气体,具有典型的弥散性脑血是一种脂溶性的惰性气体,具有典型的弥散性脑血流显像剂的功能。进入血循环后以弥散方式自由地通过流显像剂的功能。进入血循环后以弥散方式自由地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迅速被脑组织摄取,并不断从脑组织完整的血脑屏障,迅速被脑组织摄取,并不断从脑组织中洗脱。脑组织摄取和洗脱中洗脱。脑组织摄取和洗脱133Xe的量和脑血流量成正比,的量和脑血流量成正比,脑的初期摄取量较高。脑的初期摄取量较高。133Xe的主要优点是能绝对定量局部脑血流量。主要缺点的主要优点是能绝对定量局部脑血流量。主要缺点在于在于1
13、33Xe以弥散方式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是双向性的,以弥散方式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是双向性的,在脑内滞留的时间较短,维持高放射性的时间仅在脑内滞留的时间较短,维持高放射性的时间仅5分钟分钟左右,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影像,且需要高速和高灵敏的左右,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影像,且需要高速和高灵敏的SPECT仪。仪。第19页,共146页。20 (三)(三).显像方法显像方法 病人准备病人准备 99mTc标记脑灌注显像剂标记脑灌注显像剂 注射注射99mTc-HMPAO或或99mTc-ECD前前3060分钟,受检者口服过氯酸钾分钟,受检者口服过氯酸钾400毫克,封闭脉络丛、甲状腺和鼻粘膜,以减少这些组毫克,封闭脉络丛、
14、甲状腺和鼻粘膜,以减少这些组织对织对99mTcO4-的摄取和分泌。的摄取和分泌。123I标记胺类化合物标记胺类化合物 注射注射123I-IMP前前7天开始,受检天开始,受检者服用碘剂。可用复方碘溶液,每日者服用碘剂。可用复方碘溶液,每日3次,每次次,每次35滴。或用碘化钾,每日滴。或用碘化钾,每日50毫克,共计毫克,共计7天。天。弥散性脑血流显像剂弥散性脑血流显像剂 一般病人无须特殊准备。一般病人无须特殊准备。第20页,共146页。21 环境设施环境设施无论使用何种显像剂,注射前无论使用何种显像剂,注射前15分钟受检者都应保分钟受检者都应保持安静,在无噪音、光照适宜、较暗的室内休息,持安静,在
15、无噪音、光照适宜、较暗的室内休息,注射前受检者带眼罩,用耳塞塞住外耳道。注射前受检者带眼罩,用耳塞塞住外耳道。静脉注入显像剂静脉注入显像剂7401110MBq,20分钟后患者仰分钟后患者仰卧于断层床上用头托固定头部卧于断层床上用头托固定头部,使探头尽量靠近头部使探头尽量靠近头部,绕头部做绕头部做360旋转。采集完毕后使用断层处理软件进旋转。采集完毕后使用断层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建行图像重建,显示水平、冠状及失状断层三个方向图显示水平、冠状及失状断层三个方向图像像,供临床诊断。供临床诊断。第21页,共146页。22 脑血流断层显像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第22页,共146页。23(四)(四).正常影像正
16、常影像v 大脑半球各切面影像放射性分大脑半球各切面影像放射性分布左、右基本对称。布左、右基本对称。v大脑各叶皮质区影像放射大脑各叶皮质区影像放射性分布较浓,白质区和脑性分布较浓,白质区和脑室放射性分部较淡。室放射性分部较淡。v 基底神经节、丘脑、脑干、小基底神经节、丘脑、脑干、小脑皮质放射性分布呈团块状浓脑皮质放射性分布呈团块状浓影。影。v 枕叶视觉皮质区如呈现高浓聚枕叶视觉皮质区如呈现高浓聚区,提示视觉封闭不完全。区,提示视觉封闭不完全。第23页,共146页。24Normal cerebral blood flow tomogram 第24页,共146页。25(五)(五).异常影像异常影像(
17、1 1).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v脑断层影像中皮质或灰质核团呈一处或多脑断层影像中皮质或灰质核团呈一处或多处放射性减底或缺损,脑皮质病变范围大处放射性减底或缺损,脑皮质病变范围大于于1.51.51.5cm,1.5cm,累及累及2 2个层面,并在其它个层面,并在其它断面的相应位置有相应表现。断面的相应位置有相应表现。见于各种缺血性、功能性、占位性脑病变见于各种缺血性、功能性、占位性脑病变。第25页,共146页。26(2 2).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增高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增高v脑皮质或灰质核团中有一处或多处局限性脑皮质或灰质核团中有一处或多处局限性放射性异常增高,脑皮质病变范
18、围大于放射性异常增高,脑皮质病变范围大于2 22cm2cm,并在其它断面的相应位置有相应,并在其它断面的相应位置有相应表现。表现。常见于癫痫发作期致痫灶,偏头痛发作期常见于癫痫发作期致痫灶,偏头痛发作期及部分血供丰富的脑肿瘤。及部分血供丰富的脑肿瘤。第26页,共146页。27过渡灌注现象过渡灌注现象v一些缺血性脑病,病灶周围可出现放射性一些缺血性脑病,病灶周围可出现放射性异常增高,称为过渡灌注现象。可能是脑异常增高,称为过渡灌注现象。可能是脑缺血后缺血区血管扩张,血管反应性增强,缺血后缺血区血管扩张,血管反应性增强,引起脑血流增加所致。引起脑血流增加所致。多发生在多发生在TIATIA(短暂性脑
19、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和脑梗塞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病灶周围。梗塞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病灶周围。第27页,共146页。28(3 3).交叉失联络现象交叉失联络现象v表现为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表现为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时,对侧小脑或大脑放射性分减低或缺损时,对侧小脑或大脑放射性分布也见减低。该现象可能是一种血管神经布也见减低。该现象可能是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并非是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原性反应,并非是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原理尚不清楚。理尚不清楚。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疾病。第28页,共146页。29(4 4).白质区扩大及脑中线结构偏移白质区扩大及
20、脑中线结构偏移v表现为局部明显表现为局部明显的放射性分部减低或缺损,的放射性分部减低或缺损,并伴有不规则形白质区扩大,中线结构偏并伴有不规则形白质区扩大,中线结构偏移。发生原因可能是局部病变造成病变周移。发生原因可能是局部病变造成病变周围组织受压、缺血、水肿所至。围组织受压、缺血、水肿所至。常见于脑梗塞、脑出血和脑肿瘤等疾病,常见于脑梗塞、脑出血和脑肿瘤等疾病,也可见于白质和脑室病变。也可见于白质和脑室病变。第29页,共146页。30(5 5).脑结构紊乱脑结构紊乱v表现为脑内放射性分布混乱,原有结构无表现为脑内放射性分布混乱,原有结构无法辨别,有时可见脑皮质周围呈花边状环法辨别,有时可见脑皮
21、质周围呈花边状环形放射性分布。形放射性分布。多见于脑外伤,是由于外力撞击使脑内部多见于脑外伤,是由于外力撞击使脑内部分组织挫伤、水肿、缺血、功能不全和分组织挫伤、水肿、缺血、功能不全和BBBBBB受损等原因所至。受损等原因所至。第30页,共146页。31(6 6).异位放射性分布异位放射性分布v脑结构以外部分的异常放射性的非生理性脑结构以外部分的异常放射性的非生理性浓聚。主要分布于鼻腔、侧脑室、头皮或浓聚。主要分布于鼻腔、侧脑室、头皮或颅骨内。颅骨内。系脑挫伤伴脑脊液漏、硬膜下血肿、蛛网系脑挫伤伴脑脊液漏、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所引起。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所引起。第31页,共146页。3
22、2(7 7).脑萎缩脑萎缩v表现为皮质变薄,放射性分布呈弥漫性稀表现为皮质变薄,放射性分布呈弥漫性稀疏或减低,脑室及白质区相对扩大,脑裂疏或减低,脑室及白质区相对扩大,脑裂增宽,脑内灰质核团变小,核团间距明显增宽,脑内灰质核团变小,核团间距明显增宽。增宽。常见于脑萎缩、早老性痴呆等。常见于脑萎缩、早老性痴呆等。第32页,共146页。33(8 8).脑内放射性分布不对称脑内放射性分布不对称v表现为一侧放射性明显高于或低于对侧。表现为一侧放射性明显高于或低于对侧。如舞蹈征、如舞蹈征、parkinsonparkinson病,表现为一侧丘脑病,表现为一侧丘脑及尾状核的放射性明显低于对侧。及尾状核的放射
23、性明显低于对侧。v一侧小脑放射性明显低于对侧小脑,皮质一侧小脑放射性明显低于对侧小脑,皮质结构不完整。结构不完整。多见于椎多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和小脑病变。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和小脑病变。第33页,共146页。34 NormalNormal TIA Brain infract TIA Brain infract13N-NH3H2O PET cerebral perfusion PET cerebral perfusiontomographytomography第34页,共146页。35 (六)(六).半定量分析技术(半定量分析技术(SPECT):):目测读片往往带有主观因素,并受观察者的目测读
24、片往往带有主观因素,并受观察者的经验等影响,半定量分析的目的就是在于尽可能经验等影响,半定量分析的目的就是在于尽可能的消除这些人为因素。的消除这些人为因素。首先要选择提供分析的脑断层层面,然后在所首先要选择提供分析的脑断层层面,然后在所选的各个层面上划取感兴趣区(选的各个层面上划取感兴趣区(ROI)。多数情况)。多数情况下选择能清晰显示额叶、颞叶、基底节、丘脑和小脑下选择能清晰显示额叶、颞叶、基底节、丘脑和小脑的数个横断面作半定量分析。的数个横断面作半定量分析。第35页,共146页。36 两侧相应部位对比是最早使用的半定量方法,其两侧相应部位对比是最早使用的半定量方法,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人体大脑
25、半球左右对称。正常情况下病理生理基础是人体大脑半球左右对称。正常情况下左右大脑半球对应部位放射性计数差异小于左右大脑半球对应部位放射性计数差异小于10,大,大于于10被视为异常被视为异常。但该方法不能用于左右大脑半但该方法不能用于左右大脑半球局部血流量均下降的病例。球局部血流量均下降的病例。由于小脑的局部血流量相对较为恒定,因此被许多由于小脑的局部血流量相对较为恒定,因此被许多学者选来作为参照标准。但在具体操作时有不同方法,学者选来作为参照标准。但在具体操作时有不同方法,有人用双侧小脑的平均计数作为参照,也有人取单侧小有人用双侧小脑的平均计数作为参照,也有人取单侧小脑计数。脑计数。ROI计数与
26、小脑部位计数比值的比较,往计数与小脑部位计数比值的比较,往往能显示病变所在或表现出不同状态下局部血流量往能显示病变所在或表现出不同状态下局部血流量的改变。的改变。第36页,共146页。37(七)、临床应用(七)、临床应用v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v2.2.脑梗塞脑梗塞(cerebral embolism)(cerebral embolism)v3.3.癫痫癫痫(epilepsy)(epilepsy)v4.Alzheimer4.Alzheimer病病(AD)(AD)v5.5.偏头疼偏头疼(migraine(migraine)v6.6.震颤麻痹震颤麻痹v7.7.
27、脑死亡(脑死亡(brain death)brain death)第37页,共146页。38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v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的病因、发病机制:由多种病引起,的病因、发病机制:由多种病引起,最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症。颈动脉系最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症。颈动脉系统或椎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均可引起。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均可引起。第38页,共146页。39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好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中年以上,50-7050-70岁多见,男性多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
28、病突然、缓解较快,几秒、几于女性,发病突然、缓解较快,几秒、几分钟、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分钟、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2424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很少出现以意识障碍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很少出现以意识障碍为主的全脑症状。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为主的全脑症状。有反复发作的病史。第39页,共146页。40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TIATIAv影像表现:影像表现:TIATIA缺血病灶在缺血病灶在SPECTSPECT上表现为相应区域上表现为相应区域的低血流区,显示为放射性降低或缺损区域,可为的低血流区,显示为放射性降低或缺损区域,可为单个或多个。单个或多个。v灵敏度:在灵敏度:在40-8
29、7%40-87%之间。其灵敏度受病变程度和发之间。其灵敏度受病变程度和发作时间的影响,发病后作时间的影响,发病后2 2周进行检查阳性率在周进行检查阳性率在50%50%左右。发病后左右。发病后3 3个月检查,仅个月检查,仅25%25%左右的病人发现左右的病人发现异常。明显高于异常。明显高于CTCT和和MRIMRI灵敏度。灵敏度。第40页,共146页。41TIATIA图像图像v患者、男、患者、男、57岁。临岁。临床诊断床诊断TIA。CT、MRI未见异常。未见异常。SPECT示左侧顶叶局示左侧顶叶局限性核素分布缺损区限性核素分布缺损区(上)。经(上)。经1月治疗后,月治疗后,SPECT示核素缺损范示
30、核素缺损范围明显缩小(下)。围明显缩小(下)。第41页,共146页。42TIA患者患者CT检查正常。检查正常。SPECT显像见额顶叶放射性摄取明显减低显像见额顶叶放射性摄取明显减低第42页,共146页。43 静息脑灌注影像:左额叶皮质灌注轻度降低静息脑灌注影像:左额叶皮质灌注轻度降低 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左额叶皮质灌注相对明显降低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左额叶皮质灌注相对明显降低第43页,共146页。44TIA的病程与预后的病程与预后 TIA是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先兆。是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先兆。2540TIA患者患者5年内发生脑梗死,见于年内发生脑梗死,见于TIA发作后仍长期存在局部低灌
31、注区。因此,可发作后仍长期存在局部低灌注区。因此,可以用放射性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观察和预测病程以用放射性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观察和预测病程和转归、预后,也可用来观察临床治疗的疗效。和转归、预后,也可用来观察临床治疗的疗效。第44页,共146页。45 PRE-TREAT POST-TREAT a bTIA治疗前后治疗前后rCBF横断层影像:横断层影像:a 治疗前左额叶及外侧裂放射性减低和缺损;治疗前左额叶及外侧裂放射性减低和缺损;b治疗后,左额叶病变消失,外侧裂前后由治疗前好转为放射性轻度减低。治疗后,左额叶病变消失,外侧裂前后由治疗前好转为放射性轻度减低。第45页,共146页。462.2.急性脑
32、梗塞急性脑梗塞v脑梗塞脑梗塞(cerebral embolism)(cerebral embolism)是随血流进入颅内是随血流进入颅内的栓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脑血管造成局部缺血、的栓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脑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和相应的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起病急骤,常无前坏死和相应的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起病急骤,常无前驱症状,起病后常于数秒钟或很短时间内症状发展至驱症状,起病后常于数秒钟或很短时间内症状发展至高峰。高峰。大脑中动脉梗塞最常见。常累及额叶中央前回下大脑中动脉梗塞最常见。常累及额叶中央前回下部、顶叶、枕下回、基底节区。部、顶叶、枕下回、基底节区。第46页,共146页。47vCT
33、:CT:在起病后在起病后2424小时内,小时内,CTCT影像无改变,影像无改变,24-48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阴影示病变区域。小时后可见低密度阴影示病变区域。vMRI:MRI:对脑干和小脑病灶可较早发现。可以对脑干和小脑病灶可较早发现。可以区分为急性脑梗塞的超急性期区分为急性脑梗塞的超急性期(0-6(0-6小时小时)、急性期急性期(6-24(6-24小时小时)、亚急性期、亚急性期(1-7(1-7天天)和稳和稳定期定期(14(14天以上天以上)。CTCT和和MRIMRI表现表现第47页,共146页。48急性期脑血流灌注影像急性期脑血流灌注影像v局部放射性缺损:局部放射性缺损:由于梗塞局部血
34、流由于梗塞局部血流中断,其血液支配中断,其血液支配区域内脑组织无放区域内脑组织无放射性摄取,呈现放射性摄取,呈现放射性缺损区。局部射性缺损区。局部血流量下降是脑梗血流量下降是脑梗塞最基本的影像表塞最基本的影像表现,诊断阳性率在现,诊断阳性率在95-100%95-100%。第48页,共146页。49脑梗死患者,额叶大面积放射性稀疏缺损脑梗死患者,额叶大面积放射性稀疏缺损第49页,共146页。50 MRI示左侧额叶脑梗塞示左侧额叶脑梗塞基础脑显像示额叶相应部位放射性稀疏基础脑显像示额叶相应部位放射性稀疏乙酰唑胺介入后,病灶显示更为明显乙酰唑胺介入后,病灶显示更为明显第50页,共146页。51缺血半
35、影区和盗血现象缺血半影区和盗血现象v(stealphenomena)(stealphenomena):表现为在缺损区周表现为在缺损区周缘出现放射性减低缘出现放射性减低区,是由于梗塞、区,是由于梗塞、缺血局部脑组织向缺血局部脑组织向邻近血管邻近血管“盗血盗血”,邻近血管部分血液邻近血管部分血液被分流所致。病变被分流所致。病变范围大于范围大于CTCT和和MRIMRI。第51页,共146页。52过度灌注过度灌注(luxury perfusion)(luxury perfusion)v病变区周围可出现病变区周围可出现放射性异常增高区放射性异常增高区域。原因可能为脑域。原因可能为脑缺血后缺血区血管缺血后
36、缺血区血管扩张和血管反应性扩张和血管反应性增高引起脑血流灌增高引起脑血流灌注增加。注增加。第52页,共146页。53左顶颞叶放射性呈左顶颞叶放射性呈“过度灌注过度灌注”图像,由于血管扩张和血管图像,由于血管扩张和血管反应性增强引起的图像改变反应性增强引起的图像改变第53页,共146页。54失联络现象失联络现象(diaschisis)(diaschisis)梗死区同侧或对侧梗死区同侧或对侧的局部脑组织呈现的局部脑组织呈现低血流灌注现象,低血流灌注现象,不是脑的器质性病不是脑的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一种变引起,而是一种血管神经反应。交血管神经反应。交叉性小脑失联络最叉性小脑失联络最常见。常见。第54
37、页,共146页。55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左侧大脑额、顶、左侧大脑额、顶、颞、枕叶颞、枕叶皮质及右侧颞枕皮质及右侧颞枕叶呈大片放叶呈大片放射性减低区射性减低区第55页,共146页。56脑梗塞横断层影像:脑梗塞横断层影像:第第4至至10帧图像右侧额、顶、颞叶大片放射性明显减低。帧图像右侧额、顶、颞叶大片放射性明显减低。1 4 10第56页,共146页。57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右侧大脑中动脉梗塞塞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diaschisis第57页,共146页。58Cerebral injuryCerebral injury第58页,共146页。593.3.癫痫癫痫(
38、epilepsy)(epilepsy)v简介简介: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持续时间长短不等的感觉现为反复出现的持续时间长短不等的感觉障碍、行为障碍、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障碍、行为障碍、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继发于器症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继发于器质性病变和全身代谢性和内分泌障碍的继质性病变和全身代谢性和内分泌障碍的继发性癫痫尤为多见。发性癫痫尤为多见。第59页,共146页。60脑血流灌注影像表现脑血流灌注影像表现v大部分患者发作间期大部分患者发作间期表现为脑内特定部位表现为脑内特定部位放射性分布减低,提放射性分布减低,
39、提示在发作间期病灶区示在发作间期病灶区域局部脑血流减少。域局部脑血流减少。癫痫发作间期,左癫痫发作间期,左侧额叶局部血流灌侧额叶局部血流灌注减低。注减低。第60页,共146页。61发作发作间期血流灌注正常图形间期血流灌注正常图形v部分病人在发作间部分病人在发作间期可表现为正常。期可表现为正常。即大脑两侧半球脑即大脑两侧半球脑皮质放射性核素分皮质放射性核素分布均匀,对称,无布均匀,对称,无放射性核素稀疏、放射性核素稀疏、缺损或浓聚区。缺损或浓聚区。第61页,共146页。62癫痫发作间期病变癫痫发作间期病变v横断面上可见横断面上可见右侧颞叶放射右侧颞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性核素分布明显低于对侧。显低于
40、对侧。第62页,共146页。63癫痫发作间期病变癫痫发作间期病变v(同一病人同一病人)在冠状在冠状面上也可见右侧颞面上也可见右侧颞叶放射性核素分布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低于对侧,说明显低于对侧,说明血流灌注较对侧明血流灌注较对侧减低。减低。第63页,共146页。64rCBF癫痫发作期显像:患者男,癫痫发作期显像:患者男,15岁。显像示右侧大脑颞叶放射性异岁。显像示右侧大脑颞叶放射性异常浓聚。常浓聚。第64页,共146页。65接前:癫痫发作间期,相应部位的放射性明显减低。接前:癫痫发作间期,相应部位的放射性明显减低。第65页,共146页。66rCBF显像:显像:患者女,患者女,9岁,右颞叶癫痫。发
41、作间期见缺损;发作期浓聚;岁,右颞叶癫痫。发作间期见缺损;发作期浓聚;MRI正常。正常。第66页,共146页。67癫痫病灶定位诊断癫痫病灶定位诊断v发作期见发作间期原有减低区有明显的放射性发作期见发作间期原有减低区有明显的放射性填充,或明显高于周围组织。据此可定位病灶。填充,或明显高于周围组织。据此可定位病灶。发作期进行显像诊断灵敏度达发作期进行显像诊断灵敏度达90%90%左右。左右。v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原发性癫痫的定位诊断中有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原发性癫痫的定位诊断中有独特优势。癫痫原发灶以颞叶、额叶、顶叶多独特优势。癫痫原发灶以颞叶、额叶、顶叶多见。见。第67页,共146页。68癫痫灶定位癫痫灶
42、定位v发作期左侧额发作期左侧额叶局部放射性叶局部放射性核素浓聚,血核素浓聚,血流灌注增加。流灌注增加。间期左侧额叶间期左侧额叶局部放射性核局部放射性核素较对侧稀疏。素较对侧稀疏。第68页,共146页。69其它检查方法其它检查方法vCTCT和和MRI:MRI:主要反映脑形态学变化,对继发性癫痫有主要反映脑形态学变化,对继发性癫痫有较高的阳性率。对仅有脑功能异常或代谢异常而结较高的阳性率。对仅有脑功能异常或代谢异常而结构无变化的病变无能为力。构无变化的病变无能为力。v脑电图脑电图(EEG):(EEG):多表现为弥漫性异常放电,对癫多表现为弥漫性异常放电,对癫痫定位,痫定位,SPECTSPECT优于
43、优于EEGEEG。四种方法结合明显提高癫痫的诊断和定位水平。四种方法结合明显提高癫痫的诊断和定位水平。第69页,共146页。70CT、MRI和和SPECT影像比较影像比较vSPECT:左侧神经核:左侧神经核与左侧丘脑放射性核与左侧丘脑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低于对侧,素分布明显低于对侧,血流灌注减低。血流灌注减低。vMRI:左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病变,血供明显减少。病变,血供明显减少。vCT: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改变。第70页,共146页。714.Alzheimer4.Alzheimer病病(AD)(AD)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v一种弥漫性大脑萎缩性退行性疾病,具有缓慢发展,一种弥
44、漫性大脑萎缩性退行性疾病,具有缓慢发展,逐渐进展的特点。以痴呆、渐进性的记忆减退、言语逐渐进展的特点。以痴呆、渐进性的记忆减退、言语困难和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患病率困难和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患病率4%-6%4%-6%。vSPECTSPECT显像可见双侧顶叶和颞叶放射性明显降低。显像可见双侧顶叶和颞叶放射性明显降低。对轻、中、重的诊断率分别为对轻、中、重的诊断率分别为67%67%、86%86%和和92%92%。特。特异性异性91%91%。第71页,共146页。72ADAD病横断面显像图病横断面显像图v可见病人双侧可见病人双侧颞叶、顶叶放颞叶、顶叶放射性核素分布射性核素分布明显降低。明显降低。第7
45、2页,共146页。73AD病冠状面显像图v可见病人双侧颞可见病人双侧颞叶、顶叶放射性叶、顶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降核素分布明显降低。低。第73页,共146页。74AD病矢状面显像图v可见病人双侧颞可见病人双侧颞叶、顶叶放射性叶、顶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降核素分布明显降低。低。第74页,共146页。75AD患者:患者:SPECT显像示两侧颞顶叶对称性血流降低显像示两侧颞顶叶对称性血流降低第75页,共146页。76轻度轻度AD患者,患者,18F-FDG显像,示右侧顶叶放射性分布显像,示右侧顶叶放射性分布明显减低明显减低第76页,共146页。77中度中度AD患者:患者:SPECT显像表现为两侧颞叶、枕叶
46、放射性分布呈对称性减显像表现为两侧颞叶、枕叶放射性分布呈对称性减低低第77页,共146页。78(补充)痴呆病因鉴别 痴呆分类:痴呆分类:AlzheimerAlzheimers s病(病(ADAD)、多发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MIDMID)、)、HuntingtonHuntington病(病(HDHD)、小儿脑发育不全。)、小儿脑发育不全。XCTXCT和和MRIMRI对痴呆病灶的检出率很低,影像缺乏特异性。对痴呆病灶的检出率很低,影像缺乏特异性。SPECTSPECT影象表现有助分类:影象表现有助分类:ADAD:双侧顶叶、颞叶后部对称性双侧顶叶、颞叶后部对称性rCBFrCBF HD HD:双侧
47、尾状核头部双侧尾状核头部rCBFrCBF MID MID:散在散在rCBFrCBF 第78页,共146页。795.5.偏头痛偏头痛(migraine)(migraine)v偏头痛是发作性神经偏头痛是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疼。的头疼。CTCT、MRIMRI检查多为阴性,脑血流检查多为阴性,脑血流灌注显像则很灵敏,发病时常见局部脑血灌注显像则很灵敏,发病时常见局部脑血流量增加,症状消失后脑血流量恢复正常。流量增加,症状消失后脑血流量恢复正常。部分病例在间歇期局部脑血流量减少。部分病例在间歇期局部脑血流量减少。第79页,共146页。80发作间期表现发作间期表现v左侧额叶放射
48、性左侧额叶放射性核素分布较对侧核素分布较对侧稀疏,表明血流稀疏,表明血流灌注减少。灌注减少。第80页,共146页。816.6.震颤麻痹震颤麻痹v又称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又称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系统变性疾病。v主要病理变化是脑干含色素核团内色素性主要病理变化是脑干含色素核团内色素性神经元变性、缺失、退行性变。神经元变性、缺失、退行性变。vSPECTSPECT可表现为基底节前部和皮层内放射可表现为基底节前部和皮层内放射性摄取下降。性摄取下降。第81页,共146页。82横断面表现横断面表现v表现为双侧顶表现为双侧顶叶、枕叶放射叶、枕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性核素分布明
49、显稀疏,血流显稀疏,血流灌注降低。灌注降低。第82页,共146页。83冠状面表现冠状面表现v表现为双侧顶叶、表现为双侧顶叶、枕叶放射性核素枕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稀疏,分布明显稀疏,血流灌注降低。血流灌注降低。第83页,共146页。84矢状面表现矢状面表现v表现为双侧顶叶、表现为双侧顶叶、枕叶放射性核素枕叶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稀疏,分布明显稀疏,血流灌注降低。血流灌注降低。第84页,共146页。857 精神性疾患精神性疾患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该病的不同亚型或症状群与大脑不同区域局部脑该病的不同亚型或症状群与大脑不同区域局部脑血流量的关系较为复杂。部分症状可呈血流高灌注,血流量的关系较为复杂。
50、部分症状可呈血流高灌注,相反,另一些症状表现为血流低灌注。例如,在未使相反,另一些症状表现为血流低灌注。例如,在未使用药物的患者中,思维形式障碍、夸大妄想患者可有用药物的患者中,思维形式障碍、夸大妄想患者可有双侧或单侧额叶及颞叶局部脑血流量异常增高,而幻双侧或单侧额叶及颞叶局部脑血流量异常增高,而幻觉、妄想、猜疑者可见双侧额叶、扣带回、左侧颞叶觉、妄想、猜疑者可见双侧额叶、扣带回、左侧颞叶和左侧丘脑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和左侧丘脑局部脑血流量下降。第85页,共146页。862)抑郁性精神病抑郁性精神病 对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的对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的rCBF变化进行了比较广泛地研变化进行了比较广泛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