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8352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3.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小学数学教研员培训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连珂P2什么的“一致性”学习目标链的一致性u课程标准、课程纲要目标、课时目标的一致性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p教、学、评的一致性体系层面体系层面实施层面实施层面叙写学习目标叙写学习目标 技术对于愿意提高自我的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时间对于掌握技术是必须的!先送给老师们两句话:叙写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呈现教学目标的呈现 认 识 分 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91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

2、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89页至91页 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3、通过教学,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年 月 日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掌握“

3、年 月 日”的有关知识,了解有关闰年的知识,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天数变化的规律,并完成表格。通过设计年历编排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通过认识时间谚语学会珍惜时间。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

4、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u 以“目的”代替“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u 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掌握,初步学习”u 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使学生 帮助学生培养学生树立观点”u 陈述空泛。如“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u 陈述学习的内容或课堂的活动而非学习的结果 如“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目标的误用 课程标准中一般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陈述概括性教课程标准中一般用描述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学目标,如如“知道知道”、

5、“理解理解”、“掌握掌握”等。等。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理解等式的性质”?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学生能否“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思考思考 现实的教学:深挖洞,广积粮 预设教学想起教学目标,撰写教案添上教学目标 走进课堂忘记教学目标,课堂讲授丢掉教学目标,离开课堂扔掉教学目标。目标是什么目标之尴尬目标之尴尬1、目标是方向;2、目标是结果;3、目标是程度;4、目标尽量要被评测。(细化)5、目标能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目标本应存在的四种形态:凝缩在课程标准中 释放在教学设计里 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表现在作业设计内 课 程:小学数学 教 材:

6、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88-89页 课 题:方程 学习目标:1.1.结合天平情景,说出方程的含义。2.2.正确找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3.通过观察、分类、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初步感受方程思想。叙写学习目标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学习目标的内涵 两个话语系统:教学论话语、课程论话语 在教学论话语体系中,有: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有的甚至用教学任务来代替教学目标 在课程论话语体系中,有: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学习目标、预期学习结果 从学校内部课程系统来看从学校内部课程系统来看学习目标的层次宽宽 泛泛狭狭 窄窄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学期学期/

7、模块目标模块目标学段学段/水平目标(内容标准)水平目标(内容标准)学科课程总目标学科课程总目标学校愿景和培养目标学校愿景和培养目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不可测量不可测量行为指标行为指标(学习结果的表现(学习结果的表现形式)形式)(具体的、可直接(具体的、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表现)表现)学学习习目目标标可可 测测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谁学行为表现(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学(到)什么行为条件(学习环境)怎么学(如何展现)表现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的表述(动词核心概念)(动词核心概念)注意:学习目标中反映学习程度(学习质量)的要素不仅仅是注意:学习目标中反映学习程度(学习质量)的要素不

8、仅仅是“表现程度表现程度”一个,一个,“行为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核心概念核心概念”、“行为条件行为条件”都可反映学习质量都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水平。l是学生而不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教师l群体、个体群体、个体l具体、宽泛具体、宽泛l预设、生成预设、生成l外显、内隐外显、内隐l结果、过程、进展结果、过程、进展l成果、体验、创造成果、体验、创造l最优表现、通常表现最优表现、通常表现l直接测量、间接推测直接测量、间接推测学习的条件学习的条件/展现行展现行为的条件:为的条件:l辅助手段或工具辅助手段或工具l提供信息或提示提供信息或提示l时间时间/次数次数/空间等空间等数量的限制数量的限制

9、l完成行为的情景完成行为的情景用以评量学习的用以评量学习的表现或结果所表现或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达到的程度。l是达到目标的是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最低表现水准l形容词、副词形容词、副词“表现程度表现程度”还包含在还包含在样例:样例:分解“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通过观察、操作通过观察、操作,初步初步认识认识长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形、正方形的特征。”n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n句型结构:“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核心概念行为动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第二步

10、:分析行为表现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和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行为动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正方形(具体概念)长方形(具体概念)直角(具体概念)长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连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连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异同指认辨别归纳发现说出第三步:确定行为条件确定行为条件正方形(具体概念)长方形(具体概念)直角(具体概念)长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连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连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异同指认辨别归纳发现说出行为表现行为条件核心概念行为动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通过观察、操作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通过观察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观

11、察 通过拼图和(或)比较两种图形 通过小组讨论 第四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核心概念行为动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正方形(具体概念)长方形(具体概念)直角(具体概念)长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连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连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与正方形异同指认辨别归纳发现说出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通过观察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观察 通过拼图和(或)比较两种图形 通过小组讨论 准确地 自主地 在教师提示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第一学段第五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注:叙写时可省略“行为主体”n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通过观察,准确

12、地指认长方形和正方形;n在不同的实物或模型中,通过观察,准确地辨别直角;n通过对不同图形的观察,准确地说出正方形、长方形由四条相连的边和四个直角组成;n通过拼图和(或)比较两种图形,自己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和正方形(四边相等)的边长特征;n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提示下,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 1、知识知识 了解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

13、、推广等 2、技能技能 模仿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复制水

14、平复制水平 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创作水平创作水平 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2022-7-28常用行为动词:认知领域 1.描述记忆:识别、描述、陈述、叙述、匹配、选择、列出、说出、默写。2.描述理解:归类、解释、总结、翻译、转换、重述、区分、概括、抽象。3.描述应用:演示、计算、解答、修改、安排、操作、联系、运用、预测。4.描述分析:比较、对比、分解、图示、分隔、排序、划分、质疑、推测。5.描述评价:评判、批评、评价、评估、鉴别、支持、解读、选择、挑选。6.描述创造:组织、组合、综合、整合、

15、设计、生成、构建、修订、创造。数学课堂评价目标的动词用表总体目标认知过程行为表现(动词表述)知识与技能了解回忆、识别、计算、检索、测量、分类、排序理解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应用选择、表征、建模、执行、解决(常规问题)数学思考分析区别、组织、概括、猜想、综合解决问题评价检查、判断创造生成、计划、产出、解决(非常规问题)案例一案例一 课 程:小学数学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分解内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认识三角形”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及找出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句型结构:内容型。“认识三角形”中的关键词是动词“认

16、识”,核心概念是三角形。叙写学习目标叙写学习目标特征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重、难点重点概念体系重点知识地位定义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扩展核心概念)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剖析)行为动词。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剖析)行为动词。认识是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我们要把它转化为认识是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特征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归纳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学生经验定义高表述画出写出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概念体系 行为条

17、件 学生经验特征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定义高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工具通过看图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表现程度。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表现程度。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学生经验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特征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角形归纳定义高表述画出写出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准确准确画出准确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表述三角形的特征。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能够有条理地归纳三角形的定义。3、能够借助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4、

18、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内容型目标的叙写例子,是模仿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内容型目标的叙写例子,是模仿性的叙写学习目标的例子!性的叙写学习目标的例子!案例二案例二 课 程:小学数学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题:小数的加减法1.会进行简单的小数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2.在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加与减、乘与除的乘与除的互逆互逆关系。关系。3.会会解决解决有关有关小数小数的的简单简单实际实际问题问题。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

19、适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养成,养成估算的习惯估算的习惯。5.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几个课标囊括句型结构的四种形式,关键词不唯一。这是一个多课标要求,所以分解只能采用聚合的办法。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概念体系概念体系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估算小数加法类比迁移(数学思想方法)小数加减法隐形知识知识地位知识地位重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一般一般第三

20、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有稍许前备经验概念体系概念体系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估算小数加法类比迁移(数学思想方法)小数加减法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计算计算讨论总结归纳总结归纳解决方法意识选择无适用动词无适用动词有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学生经验学生经验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概念体系概念体系行为条件行为条件学生经验学生经验体验性目标,在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时(与整数、加法到减法对比)形成个人体会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估算小数加法类比迁移(数学思想方法)小数加减法通过比

21、赛情景,自主探索,两位小数通过比赛情景,自主探索,两位小数通过讨论、比较总结归纳通过讨论总结归纳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方法意识具体问题情境及计算过程习惯有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概念体系概念体系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估算小数加法类比迁移(数学思想方法)小数加减法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计算计算讨论总结归纳总结归纳解决方法意识选择无适用动词无适用动词有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一定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有稍许前备经验有稍

22、许前备经验学生经验学生经验正确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能用语言全面表达正确合适主动接受行为表现程度行为表现程度正确无误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 1、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法。2、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减法。3、能表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实际上,更多的是理解)4、能说出小数加减法的方法。5、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能选择合适估算方法。7、体会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节课应该有多少目标?一节课应该有多少目标?知识点就是学习目标吗?知识点就是学习目标吗?1、结合比赛情境,通过自主探索,能表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

23、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进行估算。3、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梳理(第一阶段)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梳理(第一阶段)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如果是课标 教材(简单、明晰的内容型目标),直接采取第二步做法。更多的,是对涉及本节课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剖析行为动词就是对“所对应的知识”进行最合理的处理手段。行为动词要求是外显的、可评测的。行为动词是分级的。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确定行为条件 确定行为条件本质上是考虑“上课时完成知识教学所在的情景(活

24、动、环节)”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行为表现程度是各级(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的某个标准。标准,一般是不同层次的最低标准。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简单的内容型目标一般是一个学习目标对一个概念。一般要对初步得到的学习目标进行整合。一般的,学习目标是有序的。对叙写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诠释 剖析核心概念对教材知识体系梳理与建立 剖析行为动词课堂上对不同知识点的处理行为 确定行为条件课堂情境(活动)设计 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因材施教 目标分解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程序,而且是复杂的专

25、业判断。整体上考虑整体上考虑“叙写学习目标叙写学习目标”设计目标时就考虑了完成目标的手段 课堂上教学活动(情景)必然围绕目标进行开展 真正落实有效教学叙写学习目标等于提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叙写学习目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叙写学习目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叙写学习目标是基于标准的教学之所有基础叙写学习目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叙写学习目标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各项要素的准确情感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层次一般目标接受觉察、乐意接受、有选择的接受反应(思考)按指令反应、积极的反应、显示反应后的满足感价值判断(兴趣)能设定假设或立场、显示在价值上的偏好价值的组织(热爱)建立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价值的性格化(品格

26、形成)一般品格的建立、品格的形成2022-7-28常用行为动词:情感领域 1.描述接受水平的动词:承认、体验、分享、参与、接受、访问、参观、经历。2.描述认同水平的动词:同意、支持、拥护、愿意、反对、拒绝、采纳、赞许。3.描述内化水平的动词:热爱、追求、坚持、抵制、献身、承诺、保持、养成。动作技能领域各个层次的目标和结果层次一般目标用来表示此种能力的动词知觉注意到明显的线索、知道线索和行动的关系选择、检查、指出、区别、示范准备显示行动前的心理准备、显示行动前的身体准备、显示行动前的情绪准备开始、执行、自愿、表现、示范指导下的反应(反应)模仿反应、练习反应表现、示范、操控机械动作(自动化)由熟练

27、而养成的习惯性反应表现、示范、操控复杂的外显反应能够表现复杂的动作和行为表现、示范、操控适应根据新的问题情境改变动作活动改变、修改创作(创新)创造新的动作行为或操作材料的方式创造、组合、建立、修改2022-7-28常用行为动词:动作技能领域 1.描述模仿水平的动词:模拟、临摹、修改、模仿、重复、跟随、仿造。2.描述独立操作水平的动词:完成、表现、测量、演示、安装、绘制、尝试。3.描述熟练(自动化、创造)水平的动词:完成、解决、熟练操作、自动执行、制定、编制。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思考:目标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思考:目标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如何才能说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如何才能说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28、怎么确定目标的达成度怎么确定目标的达成度?一个目标链 课程标准称谓的由来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何为何为课程纲要课程纲要 以大纲的形式回答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1.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3.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4.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的主要区别课程纲要与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的主要区别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反应了教师对将要实施的某段时间内教学的整体思考。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完整体现课程的所有元素。教学计划所制定的

29、学习目标太笼统,行为主体前后不一致,有时是学生,有时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条件没有分析,没有教学评价的整体规划。课程纲要格式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课程元素: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课程纲要编写结构维度1、一般信息:提供的一般信息是完整的。至少包括(6个基本信息):题目;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材来源;适用年级;课时/学分;设计者(人名/单位)2、正文内容:五大项,必须有。包括: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所需要条件(如有必要的话);具体呈现时,也可以将内容与实施合并在一起陈述。3、整体印象:通

30、过整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和学情,完整、清楚地说明了一个学期或模块的课程设计;不能写成具体的教学参考。内内容容维维度度4、背景:提供该课程与前后内容的关系;相关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 5、目标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描述学习后之关键结果的表现;告诉别人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如何指向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一般4-6条,每条至多3句;按目标叙写规范,每条按三维陈述;相类似的陈述方式如: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6、内容:第一课时必须分享;教材处理依据目标、学情、条件;课时安排合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包括复习、考试时间。7、实施实施:所选择的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匹配;

31、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景;学习方式多样;以资源、活动、事件来陈述,体现学科化、本学期或模块化。8、评价评价:评价框架(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的设计与结果解释与目标匹配;成绩结构及来源(过程与结果);不及格的依据,以及相关补修补考政策。9、一致性一致性:关键目标在内容、实施和评价部分的落实情况;内容处理与实施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评价框架与目标的一致性。10、所需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课程须说清楚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必需的且是可得到的小学五年级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学科目标链的一致性:学科目标链的一致性:学段、学期、课时的一致性学段、学期、课时的

32、一致性目标链目标链一致性一致性我们的方向我们的方向“基于标准的教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范式的悲哀“271”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 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五环大课堂”如何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 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研制 学期/模块课程纲要的编写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向崔允漷教授致敬、致谢!当今世界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潮流 当前全国、河南省开展情况及其展望“基于标准的教学”理论最新的研究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与实践你有思考吗?备课时,我们更应关注“教材处理”还是“目标明晰”?“一节课”还是“一门课程”?上课时,我们更应关注“

33、有无告诉学生”还是“学生有无明白”?“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考虑作业时,我们更应关注“时间占用”还是“检测目标”?“多做练习”还是“检测巩固提高”?教学的三种取向教学的三种取向 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基于教科书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不是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 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不仅仅是分数)标准、教学、评价必须具有一致性“基

34、于标准的教学”大体框架(2012)学科规划 学习目标 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设计 教学设计 学习共同体 教学方法 课堂管理 课堂结构 教师技能 课堂教学 学业质量评价浩瀚的内容更需要坚持不懈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有效?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主要教学行为主要教学行为 辅助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 课堂管理行为课堂管理行为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 基于课程标准命制试题基于课程标准命制试题 基于课程标准设置表现性任务基于课程标准设置表现性任务 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 编写课程教学方案编写课

35、程教学方案 学期课程纲要学期课程纲要 单元单元/课时方案课时方案(教案教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从考试文化走向评价文化 学业成就的评价 课堂教学的评价1、学业成就评价不仅是为了对先前学习的证明,而且是为了后续的学习更好。2、听课就是收集证据的过程;评课就是基于证据的推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1 1)明确学习结果)明确学习结果/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即即“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2 2)选择评价任务)选择评价任务/确定标准。确定标准。即即“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

36、是什么?”(3 3)选择内容与设计教学。)选择内容与设计教学。即即“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时表现突出?”“”“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4 4)实施教学与评价。)实施教学与评价。即即“如何获得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证据?如何获得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证据?”(5 5)检验)检验/修正整个过程。修正整个过程。即即“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叙写叙写学习学习目标目标评价评价任务任务设计设计进行进行教学教学设计设计实施

37、实施教学教学检验检验修正修正评价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 叙写学习目标 目标导引教学 任务链推动教学 评价促进教学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特征(商榷)评价任务设计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能提供学生对一个具体的测量主题的理解力和技能运用的相关信息的有计划的活动。测试某个具体时间,常用纸笔形式进行的一类评价。评估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理解力和技能做出判断的过程。测量根据一套明确的规则对评价打分,来描述评估结果。评分通过测量的过程用数字或字母对评价打分。v几个名词解释教学评价的分类学生评价的重要概念 诊断性评价与安置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基点评价与增长评价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38、真实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标准参照考试与常模参照考试现实的评价现实的评价“棒棒棒,你真棒!”即时性评价 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专业判断。作出科学判断,需要一定技术工具的支撑,需要基于评价证据。如果仅仅只能在考试之后才能说出学生学业水平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师专业职责的一种缺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范学业成就评价的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提供学业成就评价的考察维度课程标准限定学业成就评价的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 评价,一个有目的地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所知和能做的证据的过程。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3、你如何确信

39、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第四,学生下一步去哪里?第三,学生当前的状态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状态存在的差距?第二,第一,学生应当到哪里?学生在哪里?基于课标的评价,不是简单地对学习结果进行评定,而是在发现学生与标准要求差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反馈信息以促进继续学习,其价值不仅是“对学习”的评价,更是“为了学习”的评价,是促进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收集学生学习的信息,并参照目标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或后续教学的决定。促进学习的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即必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增值。动力值,即更想学 方法值,即更会学 知能值,即学得更多 意义值,即学得更好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

40、就评价特征 评价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上。评价的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 课堂评价的反馈应该为学生清晰地指出学习目标上的进步和如何再进一步提高。课堂评价的反馈应该是激励性的。课堂评价应该是形成性的。课堂评价应该持续性、经常性,贯穿课堂的始终。课堂评价的定位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起点 课堂评价是学习的起点课堂评价的框架 评价目的为什么评?评价目标评什么?评价主体谁来评?评价方法怎么评?评价时间何时评?评价结果怎么用?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 教师根据目标编制适合的评价方案,判断学习目标中所描述的各种要求,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预测、反

41、馈与指导,促进教与学都按照目标的方向进行。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价 选择式评价 论述式评价 交流式评价 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1967年,Michael Scriven 提出。形成性评价没有广泛认可的定义。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在某段学习过程之初就开始了。师生双边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做的如何 反馈是为修正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持续性。经常性。多样性。结合了自我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实践(日本)结合了自我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实践(日本)“一页纸档案袋评价一页纸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的实践 一页纸档案袋评价一页纸档案袋评价(One Page Portfolio Assessment(One Page Portfolio

42、Assessment:OPPAOPPA)OPPAOPPA是将学生教师的教学结果在一张纸(是将学生教师的教学结果在一张纸(OPPOPP表:表:One One Page Portfolio PaperPage Portfolio Paper)上,以记录课前、中、后的学习)上,以记录课前、中、后的学习经历的方式记录,让学生对整体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经历的方式记录,让学生对整体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特点:最少的信息、最大的利用特点:最少的信息、最大的利用 “一页纸档案袋评价一页纸档案袋评价”的实践的实践【.单元名称单元名称】有时让学习者在学习后填写 如“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1.学习前的核心问题学习前

43、的核心问题】通过本单元学习教师最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教师最希望学生掌握的要点内容的提问,与学习掌握的要点内容的提问,与学习后的提问是一致的。后的提问是一致的。如如“植物要生长,什么是必要的?植物要生长,什么是必要的?也可以用图和画来说明。也可以用图和画来说明。”【-1.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的内容。”【-2.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如“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内容。”【-2.学习后的核心问题学习后的核心问题】通过本

44、单元学习教师最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教师最希望学生掌握的要点内容的提问,与学习掌握的要点内容的提问,与学习前的提问是一致的。前的提问是一致的。如如“植物要生长,什么是必要的?植物要生长,什么是必要的?也可以用图和画来说明。也可以用图和画来说明。”【-2.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的内容。”【-3.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写出学习者认为本节要点。如“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请写出你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内容。”【.学习后的自我评价学习后的自我评价】回顾学习前后以及学习经历

45、,你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对于这些变化总结自己学习的意义等。回顾学习前后以及学习经历,你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对于这些变化总结自己学习的意义等。对于自己的想法、表达等的思考(元认知)对于自己的想法、表达等的思考(元认知)“一页纸档案袋评价一页纸档案袋评价”的教学案例的教学案例单元名称植物的根与茎的结构及作用单元名称植物的根与茎的结构及作用(初中一年级(初中一年级 生物)生物)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学习经历 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学习经历学习后的自我评价学习后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前的核心问题学习前的核心问题】被植物吸收的水将会怎样?请用图或画进行说明。被植物吸收的水变成植物

46、生长所需的水分。【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根毛的作用是什么?有利于吸收水分。有利于吸收水中的营养。使根不易被拔出。【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被植物吸收的水将会怎样?水被根、茎、叶的导管运输。水被用于光合作用和生长。多余的水从叶子上的气孔蒸腾。【学习后的核心问题学习后的核心问题】问题:被植物吸收的水将会怎样?回答:水通过植物的根毛的作用被植物吸收。根毛为植物提供水和水中含有的营养。根毛还可以防止根被拔出。其次,水通过导管被运输到茎和叶。水保护植物的细胞,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植物全体运输养分。如果没有叶子水分就不会被植物吸收。总结:水的流向导管

47、根从叶和茎的导管蒸腾【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叶子中的水呢?来自导管的水变为蒸汽从气孔散出。为了能将水运上来,根会怎样?发生蒸腾作用,根会运水。水的作用是什么?保护植物的所用细胞,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将储存在叶子中的养分融于水向植物全体运输。水是怎样流的?导管根从叶和茎的导管蒸腾【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本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调查蒸腾的量!为此,调查水分的减少方式!A植物是普通的叶子。水分大量减少。B植物的叶子上涂上凡士林。水分减少得很少。今日总结如果没有叶子,水就不会被吸收。如果没有蒸腾作用,水就不会被吸收。学习前后,你的想法发生变化了吗?如果有变化,请写出发生了

48、怎样的变化。学习前,我单纯地认为水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的。随着不断的学习,我感觉身边的植物似乎都变得神采奕奕。最初对这个问题没什么兴趣,学了后发现很有乐趣。这些变化让我觉得很吃惊。我明白了享受学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971(Fitzpatrick/Morrison)、1992(Wiggins)、Airasian(2000)主张表现性评价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活动,或制作一个作品以证明其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表现其所知与所能者。具有相当评价专业素养的教师,编拟与学习结果应用情境类似的模拟测验,让学生表现所知、所能的学习结果。表现性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在尽量合乎在尽量合

49、乎真实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的情境中,运用准则准则对儿童对儿童建构建构的的答案或创作的成品做出判断答案或创作的成品做出判断 不仅评价儿童不仅评价儿童“知道什么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评价,更重要的是评价儿童儿童“能做什么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儿童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不仅评价儿童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儿童行为表现的过程价儿童行为表现的过程 不仅是对某个学习领域、某方面能力的评价,不仅是对某个学习领域、某方面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评价儿童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更重要的是评价儿童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作与表现的能力。作与表现的能力。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

50、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下的表现。可以说表现性评价体现了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评价理念。表现性评价的突出特点表现性评价的突出特点 1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2可以评价学生可以评价学生“做做”的能力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