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348565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64.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走近“诗圣”杜甫 2020年4月,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地人民居家抗疫之时,BBC推出了一部关于诗歌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引发轰动。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来到中国,重走了杜甫生前的足迹,回溯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追寻在当初时代背景下杜甫的遭遇及心境,寻觅杜甫一首首洋洋洒洒诗词背后的故事,领悟诗词与中国人情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等,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1400余首诗被保留下来,在中国古典诗歌

2、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学术界将杜甫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南北壮游时期。公元 731 年起,为了扩大眼界、结识名流,杜甫数度漫游,历时达十余年之久,其间他到过金陵、姑苏、浙东、齐赵一带。第二个阶段是困居长安时期,长达十年。杜甫到长安谋官未成,加之家庭突遭变故,生计艰难,长安困守促使杜甫成长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杜甫的平凡和伟大一、杜甫的平凡和伟大 第三个阶段,陷贼与为官时期。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曾被叛军所俘,后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代表作: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第四个阶段,漂泊西南时期。759年,杜甫流寓陇、蜀、湖、湘等

3、地,其间旅居夔州时,他作诗四百三十余首,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其一生的高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作品。人生的最后两年,他漂泊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度过。大历五年(公元 770 年)冬,病逝于湘江之上,终年五十九岁。杜甫一生的足迹杜甫一生的足迹青年时期漫游金陵、姑苏、浙东、齐赵。青年时期漫游金陵、姑苏、浙东、齐赵。3535岁到长安求仕,很不得志,困守十年。岁到长安求仕,很不得志,困守十年。中年之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漂泊客居。中年之后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漂泊客居。册别册别 篇名篇名 写作时间写作时间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江

4、南逢李龟年 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年七(下)20.古代诗歌五首望岳唐玄宗开元24年(736年)八(上)26.诗词五首春望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积累拓展月夜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下)24.唐诗三首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九(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月夜忆舍弟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作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作736年756-757年759年761年770年望岳石壕吏月夜忆舍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月夜月夜春望春望1.读书和漫游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3.陷贼和为官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4.西南漂

5、泊时期西南漂泊时期(712年-745年)(756年-759年)(760年-770年)以时间为序:以时间为序:篇名篇名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主旨情感主旨情感望岳(七下)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月夜(八上)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困居长安,望月思家。“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春望(八上)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

6、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愿望。篇名篇名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主旨情感主旨情感石壕吏(八下)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48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

7、阳,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带,强行抓人当兵,百姓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8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江南逢李龟年 (七上)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

8、江南一带。大历四年(769年)三月杜甫离开岳阳到潭州,居留到第二年春天(770年),和流落江、潭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邸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揭露官吏的残暴,反映战争给揭露官吏的残暴,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穷苦人们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穷苦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从而产生甘愿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

9、强烈愿望。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烈愿望。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的的飘飘零之感。零之感。清代邵长蘅曾这样评价:“子美七绝,此为压卷。”从上述的六首诗歌中,我们感受到杜甫愈来愈深沉的悲悯情怀。青年杜甫意气风发,落第而归之后仍满怀青云之志,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潦倒落魄的中年杜甫,求官无门,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生活窘迫,甚至衣食无着,与妻儿离散。他思家念亲,更心系百姓、忧国伤时;身处社会的底层,却不独悲己悲,而是推己及人,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

10、呐喊,表现出甘愿为天下人的幸福而舍弃小我的博大胸襟。于困顿中积极入世,于平凡中努力开花。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管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二、杜甫的痛苦与幸福二、杜甫的痛苦与幸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11、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的杜甫的“泪泪”为何而流?为何而流?喜喜悲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

12、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t):眼泪。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漫卷(jun):胡乱地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便:就 作伴:与妻儿一同。杜甫的“泪”为何而流?忽然收到捷报而惊喜落泪:为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乡而落泪,为黎民疾苦终将结束而落泪,为战乱将息、国家将要得到疗救而激动落泪;为历经多年战乱颠沛流离的辛酸而落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宝应元年(

13、762年)冬,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胜仗,收复了洛阳、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饱经丧乱的杜甫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写下这首诗。“喜”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漫卷 放歌 纵酒 还乡 青春 巴峡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

14、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杜甫的“泪”为何而流?注:坼(ch),分裂。乾坤:指日、月。字,此指书信。戎马:指战争。凭轩:靠着窗户或廊上的栏杆。杜甫的“泪”为何而流?戎马关山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为与亲朋久别、音讯全无而落泪为自己年老体衰、孤独飘零而感伤为战事频仍、国家前途而忧心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壮志难酬的辛酸吴楚

15、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暗含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局之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56年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 756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760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63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766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768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艾青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时运不济的杜甫无论穷抑或达,都心怀天下,情系苍生。虽然这世间有时候对他很冷酷,但是,他那穷年忧黎元的热忱并没有丝毫减退,他依然用火热的仁者情怀来关怀这世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法)李白是飞上天去的一朵云,杜甫是稳稳当当站在地面上的一座山。叶嘉莹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致敬诗圣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古诗词诵读走近“诗圣”杜甫ppt课件2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