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鸿门宴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
2、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内容内容 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
3、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影响与价值影响与价值史记体例:本纪:“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世家:“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陈涉世家)列传:“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表:“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内容。鸿门宴背景 BC206
4、年,陈涉起义后第3年,楚怀王派项羽、刘邦等分头攻打秦军,临行前,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的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刘邦先入关,攻下咸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无内诸侯”。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于是一场鸿门宴会上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学习活动一:完成文言翻译,积累文言知识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本文的字词句,准确理解文章大意。1)自主学习:自主落实字词句,对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梳理过程中如遇障碍、疑惑,做好标记。要求学生使用同步解析与测评,完成上面的“语言知识梳理”【尽量让学生在课前完成】2)集中提问:本文较长
5、,学生问题应该较多,应在课堂上由学生集中提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相互解答。【学生能够相互解答的尽量让学生解答,学生无法解答的,老师才解答】提示:本文较长,老师应与学生一起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同步解析与测评“语言知识梳理”部分,梳理出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文中重要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和虚词“且”。找出文中“且”的用法,总结“且”作为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且”1、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 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表示让步关系,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表并列关系,又又,一边一边 例: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老学庵笔记)(4)表
6、示转折关系 例: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5)表示假设关系,若、如果 例: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6)表示选择关系,抑或、或者 例: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2、副词(1)姑且、暂且 例:且以喜乐,且以永日(2)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学习活动二:跌宕起伏的情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文虽然是节选,但是情节完整;在材料处理上,也能前后照应,具有缜密的逻辑联系。它密切依照历史发展,把许多材料加以精心地筛选,并进行了细密的安排组织,使矛盾一环衔着一环,情节一波推动一波。各环之间相辅相成,构成全篇严密无间的逻辑结构,学生阅读文本,
7、梳理故事情节发展过程。提示:全文以“鸿门宴会”为核心可以分为宴会前、宴会中和宴会后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分为若干情节,学生需要概括出这些具体的情节,并关注情节的起落。宴会前: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献计项伯说情宴会中:刘邦谢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营义责项羽沛公间走宴会后:张良留谢亚父破璧诛杀无伤 学习活动三:众生相中析成败 一场鸿门宴正式拉开楚汉之争的序幕,有人说胜负从这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因为性格决定结局。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中,刘项两大集团的主帅、文臣(谋臣)、武将、奸细均有登场,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这些人物各自的表现,体现出的各自的特点,并从中分析上面的观点。提示:本题
8、的人物最好是分组探究,主帅项羽VS刘邦,谋臣范增VS张良,武将项庄VS樊哙,奸细项伯VS曹无伤,每个学习小组选择一组人物进行详细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重点放在项羽VS 刘邦这对主帅人物上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项羽 1、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轻信细说,轻率耿直;轻狂自大,不可一世。2、项伯说情,项羽许诺虚荣、自大的心理得到满足;守义、有功而击之不义;重亲、重用亲信,信任亲信;反复、会轻易改变决定 3、刘邦道歉,项羽摊底胸襟坦荡,胸无城府;轻视小人,不想保护4、项羽留饮,位分尊卑:从鸿门宴的座位
9、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明确古代座次:坐西向东为最尊,次为坐北向南,再次为坐南向北,坐东向西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力量悬殊,性格自大。5、范增举玦,项羽默然心高气傲,刚愎自用;太看重武力和荣誉,太讲究游戏规则;君王“为人不忍”,不愿乘人之危;刘邦称“臣”谢罪,杀之不“义”。6、樊哙闯帐,项羽赞许赞其闯帐之勇,叹其声势之壮,感其护主之义,嘉其事理之明。项羽总结:志向远大但又政治近视;雄才大略而又单纯天真;光明正大但又割悍滑贼;刘邦 1、看看刘邦的两种表
10、情:项伯来访,刘邦大惊;张良追问、刘邦默然。这是两种很有意思的表情。揣摩刘邦的心情:大惊是因为大军压境,覆巢之下无完卵,形势可危;默然说明当时刘邦也许在积极思考应对,也许就是一筹莫展。2、听听刘邦的称人和自称:称项伯为“伯”,称项羽为“将 军”,称张良为“君”“公”,称自己为“臣”“伯”有“大哥”之意,俨然一家之人。对项羽四称“将军”,极尽奉承之能事。体现出刘邦工于心计:抬高项羽,拉近项伯,尊重张良,放下身段,委曲求全。3、想想刘邦在两个场合的提问:刘邦在张良告知项羽第二天要来攻打的时候,两次问张良“为之奈何?”,在借故离开宴席时问樊哙“为之奈何?”,这两次提问获得了怎样的结果?问张良,张良为
11、他定下接见项伯,当面陈情的计策,并且使赴鸿门宴成为可能。问樊哙,樊哙一席话坚定了他中途逃脱的决心,并且使他脱鸿门宴的危险成为可能。也许刘邦内心已有成算,但在关键时刻,仍然不忘向下属征询策略,可谓虚心纳下,善于用人。4、谈谈刘邦的两个决定:一是决定第二天一早向项羽当面歉,二是决定在剑拔弩张的时刻不辞而别。请从时机把握和准备事项等方面评述刘邦的两个决定。这两个决定是几千年来所有杀机潜藏的宴会中最智慧的决定,是一个英雄和政治家的分野,也是两个英雄成败的分水岭,是汉兴楚弱的最初转机。决定时机准备赴宴旦日从百余骑称兄长;奉卮酒;约婚姻;带重礼;从百骑离席樊哙从良坐樊哙做贴身警卫;留下张良以尽礼数;脱身独
12、骑减少目标;小道间行节省时间;入营再谢,以防反悔。刘邦总结:能屈能伸,有勇有谋善于机变,狡诈多端知人善任,善纳忠言当机立断,为人狠辣 谋臣范增:聪慧、急躁、倚老卖老,使得项王、部下与他不能心意相通张良:机智、忠诚、老练沉稳,使得刘邦、部下与他能上下团结 武将项庄:勇武、忠心、似巧实抽,只知依亚父之意行事,不会灵活变通樊哙:威猛、忠诚、粗中有细,既能依刘邦指示说话,又能随机应变 奸细项伯:重情又寡情薄义,为了救命恩人成为奸细重了情,为了亲家背叛了侄儿既薄义又寡情曹无伤:虚伪又趋炎附势,看到项羽势大就欲投奔,结果被刘邦杀掉 探究:人物性格与事业成败的关系 刘、项二人功业相反,成败各异,你认为二人的
13、性格特点与其成败有着怎样的关系?结合课文加以探究。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二人成败各异的?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加以说理。探讨:谁是英雄?中国是一个产生英雄,并崇尚英雄的国度。有人仰慕雄才大略的刘邦,有人推崇一诺千金的项羽,请结合鸿门宴一文的内容,说说在你心中刘项二人谁是英雄?简要阐释理由。学习活动四: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英雄去尽羞容在
14、,看却江东不得归。(唐)汪遵乌江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 今沛公先破秦人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 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乃令张良留谢 君臣顿首谢罪 B.故幸来告良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C.大礼不辞小让 故人西辞黄鹤楼 D.杀人如不能举 举世皆浊我独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刑人如恐不胜 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吾得
15、兄事之 A./B./C./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送孟浩然之广陵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击破沛公军 C.其意常在沛公也 此其志不在小 D.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5下列各句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 得复见将军于此 B 吾属今为之虜矣 C 沛公安在 D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籍,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B 参乘,亦作“轸乘”,古时站在车左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C 季父,古代称最小的叔叔为“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D 山东,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泛指东方六国之地。7.翻译下列句子(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