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知人论世,结合生平经历,了解昌耀诗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对理想的坚守与追求。学习目标01020301030204目录C O N T E N TS知人论世归纳总结整体感知作业提升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昌耀(1936,6.272000.3.23),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创作背景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
2、一“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以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就是对这段经历的反映。2整体感知峨日朵雪峰之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峨日朵雪峰之侧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意象太阳、石砾滑坡、雄鹰雪豹、
3、蜘蛛意境上 述 意 象,构 成 雄浑、壮 美、崇 高 的意 境,与 蜘 蛛 的 弱小、可 怜 的 形 象 形成 鲜 明 对 比,突 出了 生 命 的 谦 卑 与 坚毅,表 达 了 对 生 命的热爱与歌颂。0102学 习 任 务 一有 感 情 的 朗 诵 诗 歌,找 出 诗 歌 中 出 现 的 意 象,营 造 的 意 境。对比视听结合象征山海、落日为眼前所见之景,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是听觉,这些景物都是向下运动着,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引发读者的紧张。突出“我”在向上攀爬时面对的困难,也表明我即便面对困难也绝不放弃的执着。在我攀爬的过程中,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蜘蛛象征着在努
4、力追求理想的我面对强大的困难的渺小,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和低矮这些具备相反性质的意象表明“我”在攀登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一方面体现作者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不要盲目乐观,要保持理性头脑。学 习 活 动 二学 习 活 动 二这 首 诗 歌 在 表 达 上 有 什 么 技 巧?这 首 诗 歌 在 表 达 上 有 什 么 技 巧?清醒、理智当 内 外 力
5、量 拉 扯 他 下 滑时,他 把“关 节 铆 钉 一般 楔 入 巨 石 罅 隙”,从而 坚 守、占 据 住 自 己 的高度。勇士面对皑皑白雪,满目荆棘,飞落的随时,一望无际的深渊,诗人依旧选择向上攀登,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无疑是一个勇士。0102学 习 任 务 三这 首 诗 歌 中 的“我”是 一 个 怎 样 的 形 象?3归纳主旨主旨归纳峨日朵雪峰之侧是诗人的真实写照,是作 者 一 次 历 尽 艰 辛 的 征 服。在 攀 登 的 过 程 中,“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然后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就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在岩壁上让我感悟到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4作业练习作业在学过本首诗歌后,请同学们与郭沫若代表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主体形象各是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