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 高明峰複習髖關節、膝關節足關節的構造瞭解下肢運動傷害複習本章解釋名詞前十字韌帶傷害後十字韌帶傷害半月板傷害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蛙式膝病變臏骨股疼痛症候群脛骨疼痛前十字韌帶傷害 對膝關節而言,前十字韌帶斷裂是相當常見的傷害(運動傷害、摩托車車禍、和摔傷)。因為其發生機率較大(運動傷害:約為PCL傷害之十倍)在大腿骨和脛骨大腿骨和脛骨間呈十字形狀態連結兩骨的兩條韌帶之一,從脛骨前面連到大腿骨後面的韌帶,稱之為前十字帶帶和膝原有彎曲呈反方向的固定作用固定作用,使膝關節得以伸直且成安定狀態,使膝關節得以伸直且成
2、安定狀態。此韌帶常是在作體操著地時或打籃球、排球等激烈的跳躍動作時,膝蓋發生嘰哩的韌帶斷裂聲後,就會覺得膝關節好像脫離分散了一般,這時,膝部會出現少許出血而呈瘀血腫脹現象,是此韌帶受傷時的特徵。在韌帶斷裂一個月後,腫痛均消除了,看起來彷彿是治癒了,但卻往往由於同一種動作而再度受傷,而如果反覆這樣的傷害,則,慢慢前十字韌帶的損傷,就會變成慢性化地膝關節就會動搖而無力。軟骨會受傷,且膝關節的水分會逐漸滲完,而最後導致影響日常生活的障礙。所以,當一有症狀發生時,就要一次完全治癒,而不要讓它變成慢性化,這是最重要的。後十字韌帶傷害也是相當常見的運動傷害。主要功能 後十字韌帶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膝關節向後
3、移動的重要構造後十字韌帶傷害發生的機轉主要有兩種 當膝關節彎曲時,直接在上端脛骨直接撞擊,膝關節遭到嚴重的內翻或外翻的外力後,跟著側韌帶先斷後,再斷掉。診斷上除了先了解病史及受傷機轉,觀察前膝部周圍有無挫傷跡象外。介紹 位於膝關節面介於股骨及脛骨之間的軟骨,可分成內側及外側二部份。因其形狀似弦月,故稱之為半月板軟骨。功能 就如同汽車的避震器,可吸收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此外亦可提供膝關節更多的穩定性及增加關節面的潤滑度,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機轉 膝關節呈扭轉(twist)或蹲踞(squat)姿態時,遭受如運動傷害、車禍等過度的外力,導致膝關節半月板軟骨的破裂。是介於20歲到40歲之間,且男性多於女
4、性,這可能和年輕男性活動力較高,相對地其受傷機會也高所致。至於中、老年人,大多是屬於退化性半月板軟骨的問題,這和因外傷所引起者有所不同。膝關節水腫、靠近內側或外側關節面疼痛、行走時覺得膝關節有異物卡到,特別是當膝關節呈彎曲30度時(因破裂的半月板卡在關節面之間),更嚴重者因關節疼痛,大腿不敢用力,致股四頭肌萎縮等。症狀 膝蓋外邊有刺痛或灼熱痛,痛感有時會傳導致大腿或髖關節。髂脛束是一個廣平的類似韌帶的結構,起源於腸骨脊t和附著於脛骨的外邊,正好在膝蓋下面,髂脛束可以視為連接股骨外上髁和邊脛骨Gerdys Tubercle之間的韌帶 當它通過在股骨和脛骨之間沒與骨頭相連,這允許髂脛束隨著膝蓋彎曲
5、和伸直的運動做向前和向後移動,在膝蓋伸直時髂脛束會向前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前面,而當這個膝蓋彎曲大於30度時,髂脛束會向後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後面,當髂脛束縮短或遭受張力時,膝蓋反覆的運動會造成髂脛束的摩擦而發炎,所以髂脛束症候群是由髂脛束反覆的穿過股骨的外上髁所產生的過度使用受傷。髂脛束主要的功能有兩種:1.對膝蓋的外部方面提供靜態穩定性 2.控制內收運動和大腿的減速作用跑步 在四小時的馬拉松期間約 22,000次,慢跑選手中髂脛束症候群是起因於股骨的額外內部旋轉開始,對於髂脛束症候群,滑液蘘經常會發炎,且隨著膝關節做彎曲和伸直的動作同時而產生摩擦聲。The normal Q angle m
6、easured in standing is about 15 degrees and anything more than that is considered a risk factor for knee injuries.Ladies tend to have a wider Q angle due to their wider pelvis compared to their males.Read more:mcr.coreconcepts.sg/q-angle-and-knee-pain/#ixzz0kMtIDr5G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No Derivatives脛骨、腓骨和腓骨關節功能 幫助吸收體重減緩衝力 調整角度使其正確的著地作用肌 後脛 伸趾長肌 第三腓骨肌足弓 功能:避震、彈性、發條 構造:縱弓-二枝骨柱、內側與外側(跟骨、股骨、兩蟅股)橫弓-趾骨、跟骨及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