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莫忽视心理健康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追求健康。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注重的是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则相对忽视,或者不知道该怎样保持心理健康。事实上,在快节奏、高风险、大压力的现代社会,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舒缓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从而有效开展学习、生活和工作。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外在体现。心理素质体现为人们在为人处世尤其是面对挑战、挫折、失败等诸多压力时的心理稳定性。一般来说,人们的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美型。这种人企图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什么都要争,什么都不能丢,什么都不能缺,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人
2、的能力是有限的,企图什么都做到、什么都得到是不可能的;为此“拼装备、拼消耗”,不但容易使尽了脑子、累坏了身子,而且可能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心理不平衡,进而引发心理疾患。偏执型。这种人在为人处世中容易意气用事,仅在情感的支配下行动,对人对事缺乏冷静思考、理性判断,流于片面肯定或否定。由于思想偏激,这种人往往不能正确权衡利弊,容易心理失衡,并可能因为主观武断而导致观念与行为失当,给事业、给社会造成损失。平和型。这种人能够以理性和平常心对待人生遇到的问题,做到挫折面前不气馁,利益面前不苟且,权力面前不糊涂,急难险重事件面前冷静沉着、妥善应对。这种人能够保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保持心平气静的大将风
3、度,比较容易实现事业和身心健康双丰收。显而易见,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心理健康,应尽量避免片面追求完美或陷入偏执,努力培养理性平和的心理素质。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心放宽点,为人调子放低点。不论权力多大、官位多高、财富多少,都能把自己定位为普通人,保持平常心,远离“特殊化”,做到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富能穷、能进能退;收入与少的比,权力与低的比,衣食住行与差的比,工作标准与高的比,理想信念与强的比,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效抗拒各种诱惑,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眼光放远点,具体目标定近点。人生像作战一样,要一仗一仗地打,积小胜为大胜,既把握总目标、总方向,做好长期规划;又确立阶段性目标
4、和近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常常导致保守狭隘、小富即安;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则常常导致心浮气躁、草率盲动,都不是健康的心态。看待问题辩证点,处理事情理性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发展攻坚阶段,利益关系、矛盾问题错综复杂,认识和处理的难度很大。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情之所至、率性而为,认识就难免片面、心态就难免失衡、行动就难免偏激。唯有坚持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把握、统筹兼顾,才能科学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实际问题。为公之心增强点,为私之心减弱点。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切实端正干事业做工作的出发点,多做那些对社会有意义、为大众谋利益的事情,不为一己私利而斤斤计较。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个人利益,但应将个人利益融入大众利益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与幸福融入为大众谋利益的事业中,绝不能本末倒置。陶铸同志有两句诗:“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去除私心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认真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