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24796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组组 织织 行行 为为 学学微观组织行为微观组织行为知觉知觉个性个性态度态度意志意志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宏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人际与群体行为人际与群体行为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权力权力领导领导冲突冲突沟通沟通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一节 群体和群体的功能 第二节 群体的特性 第三节 群体冲突 第四节 团队管理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第一节群体和群体的功能 群体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活动。随着

2、社会的发展,群体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探求群体形成的条件、群体心理规律和特征等问题,就成为组织行为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一、群体的定义一、群体的定义 一般意义的群体一般意义的群体:指一些与某种原因相联系的人的某种集合或聚合。v 同住一个宿舍的同学;同一架客机上的乘客;某一时点上一家商店的顾客;经常在一起打篮球的球友,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 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指在组织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目标标,由若干人所组成的相互联系联系、相互作用作用、相互依赖依赖的、有一定组织关系组织关系的人群结合体。v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个体是群体的

3、细胞,群体是组织的基本组成单位。二、构成群体的条件二、构成群体的条件 群体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认同;成员有角色意识。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群体存在和能够延续的基本条件。成员间有工作、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相互依存 有共同行动的能力。对外界环境的挑战做出反应的能力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5三、群体功能三、群体功能(1)完成组织任务)完成组织任务完成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和执行组织所规定的职责(正式群体)。(2)整合力量)整合力量 以系统的观念看群体:有效的分工与协作,1+12。v约束、激励和互补作用促进力量的

4、整合。v协调,步调一致防止力量的耗散。(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个体的需要是多样性的,有物质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满足的途径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的许多需要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满足。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6认同感认同感实现群体认同,包括角色的认同和群体规范、群体目标以及群体行为方式的认同。满足归属感满足归属感个体认同并愿意在这个群体的心理感受。v归属感是社会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归属感是社会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人为什么会有归属感?人为什么会有归属感?v提供更多的交往与交流机会,使人获得情感、友谊和快乐;提供更多的交往与交流机会,使人获得情感、友谊和快乐;

5、v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免于孤独和恐惧,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免于孤独和恐惧,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v加入一个重要的群体,会受到别人的重视,满足其自尊的需加入一个重要的群体,会受到别人的重视,满足其自尊的需.自觉性的自觉性的人际关系密切,凝聚力强。人际关系密切,凝聚力强。被动性的被动性的避免被冷遇和抛弃。避免被冷遇和抛弃。两种群体认同两种群体认同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7家是归属感最强社会单元“家”情感+依存+血缘:建厂像家,爱厂如家满足人对权力的需要满足人对权力的需要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群体能使个体活得更有价值 获得群体的力量

6、支持获得群体的力量支持力量互补,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挖掘个体的内在潜力,力量互补,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挖掘个体的内在潜力,做出独处时很少做或不敢做的事。做出独处时很少做或不敢做的事。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8四、四、群体的分类1、按群体的构成原则分 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2、按群体人员的构成分(1)同质结构群体。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的相同或接近。(2)异质结构群体。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个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93.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根据群体是否

7、实际存在 所谓假设群体,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一种群体。v它是为了某种需要,人为地将人群按不同的方式加以划分而成的。例如,“知青”、“退役军人”、“高级知识分子”、“愤青”、“80后”等等。v这些群体虽然不存在,但有意义。实际群体则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其成员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如工厂中的车间、班组,行政机构中的科室等。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0第二节 群体的动态特性 讨论群体如何影响个体和个体如何适应群体的问题。群体中的角色群体中的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自我中心角色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阻碍者逃避者任务角色任务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维护角色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

8、群体绩效群体绩效消极作用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1群体类类型群体类类型任务群体无序群体团队群体团队群体人际群体多多少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2一群体意识一群体意识(1)什么叫群体意识?)什么叫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指成员对自己与群体的关系的体验与认可程度。为什么关心群体意识?为什么关心群体意识?有群体意识的人,会时刻将自己的言行与群体联系起来,对群体产生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家庭意识、集体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2)影响群体意识的因素:)影响群体意识的因素:群体结构构成方式

9、(自愿结合、组织规定)、规模、成员;利益与目标的一致性;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领袖人物的威信。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3二、群体规范二、群体规范(1)概念:)概念:是群体对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以及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是“界限”;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群体规范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A.绩效方面的规范 B.形象方面的规范 C.社会交往方面的规范 D.资源分配方面的规范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4判断是非评价标准;行为导向约束功能;行为矫正导向功能。(2 2)功能)功能 维系作用认知的标准化作用去个性化作用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5三群体压

10、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1)概念)概念:是群体规范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即当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观点、行为与群体规范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有分歧时产生的心理紧张。群体规范对个体思维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来实现的。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具有明显的自我约束性。群体压力来自四个方面:理智的压力 舆论的压力 感情的压力 暴力的压力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6(2)群体压力的作用群体压力的作用 积极作用:积极作用:行为导向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和组织目标实现。消极作用消极作用 扼杀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个体的创造力;限制个体观察事物的视野,堵塞了一些言路;限制个体观察事物的

11、视野,堵塞了一些言路;迫于压力的行为不会有高的积极性。迫于压力的行为不会有高的积极性。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7(3)从众行为)从众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的试验:37%的被测者在“错误的群体一致性”引导下做出同解的判断。从众的原因:v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v害怕过于标新立异会遭到别人的讥讽。v个性特征智力低、情绪不稳定易从众行为。v集体主义的自觉。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8从众倾向的应用从众倾向的应用 产品促销;组织宣传发动;组织文化建设群体决策时应避免其影响。影响从众的因素个性群体压力文化传统: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从众倾向?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2、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9四、群体凝聚力四、群体凝聚力(1)概念)概念 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亲合力。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亲合力。凝聚力强的 群体特征:成员之间志趣相投、关系融洽、民主气氛浓。群体关心成员,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归属感强。成员对群体有荣誉感。群体成员对群体忠诚、有责任感。(2)影响凝聚力的因素)影响凝聚力的因素 外部因素:与外部联系?外部压力?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3)群凝聚力与劳动生产率)群凝聚力与劳动生产率 双刃剑取决于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目标明确、与个体目标一致;内部因素内部因素:群体规模;领导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13、;信息沟通程度;奖酬体制;群体内的冲突解决是否及时。群体的绩效与地位?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1 沙赫特(沙赫特(Schackter)的实验)的实验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诱导诱导?生产效率生产效率高凝聚力消极诱导低凝聚力积极诱导高凝聚力积极诱导低凝聚力消极诱导积极 消极诱导高 低凝聚力与诱导关系图解凝聚力与诱导关系图解凝聚力组组 组组沙赫特实验凝聚力与生沙赫特实验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产率的关系对照组时间生产率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2五、群体士气五、群体士气(1)概念:)概念:“士气”源于军队,指作战时的集体精神状态。拿破仑的观点:“军队士气与装备之比是3:

14、1。”群体土气是指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意愿与集体的精神状态。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3(2)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俱乐部型理想状态病态群体纯工作型工作效率高低低高群体士气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4第三节 群体冲突一、冲突的概念一、冲突的概念冲突冲突是行为主体之间,由于目的、手段分歧而导致的行为对立状态。冲突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冲突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冲突是分歧的表面化;冲突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冲突冲突包括一个人的内部心理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争论,以至阶级、政党、国家、民族或集团之间的斗争,甚至战争等等。冲突的实质冲突的实质:试

15、图阻止对方达成目标或设法排除自己达成目标过程中的障碍。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5二、对冲突的态度二、对冲突的态度中国传统观点:贵和、持中(不偏不倚)。回避冲突、妥协。v 贵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v 持中:坚持中道,不走极端。“过犹不及”(中庸之道)。冲突是有害的。冲突是源于管理者的无能。最佳绩效的获取,必须以消除冲突为前提。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于消除冲突。传统的冲突观传统的冲突观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6三、产生冲突的原因三、产生冲突的原因 冲突的原因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复杂。现代冲突观现代冲突观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无

16、法避免的。冲突具有二重性二重性可能导致绩效的降低,但也可能导致绩效的提升。最佳绩效的获取,有赖于适度冲突的存在。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将冲突维持在适当水平。个体内部冲突个体内部冲突接近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利相权”回避型冲突“两害相权”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7人际冲突沟通障碍结构原因人格差异价值观念和信仰。追逐权力。人的个性人天生存在着“侵略”意识。人格差异资源的争夺。利益差别。如部门之间。结构原因考核评价不当。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如权责不清。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8四四处理冲突的模式与策略处理冲突的模式与策略1、个人内部冲突的处理回避型冲突两害

17、相权取其轻?v这是一种含有快乐成份的痛苦接近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利相权如何取其重v这是含有痛苦成份的一种快乐2、人际冲突、人际冲突 一维模式一维模式 竞争合作,或介于中间。沟通失灵、失真误解、偏见。组织风气不好。组织风气正,一般为建设性冲突;组织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庸俗化,则多为破坏 性冲突,且冲突往往失控。沟通障碍沟通障碍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9二维模式二维模式 竞争回避合作妥协折衷不合作合作满足对方的利益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托马斯的二维模式)(托马斯的二维模式)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0妥协(输-赢)实质:实质:高度合作,不武断;双方彼此同意,但

18、并不彼此信任;以付出牺牲自己利益或目标为代价,使对方达到利益或目标。存在于一方。什么情况下妥协?什么情况下妥协?回避(输-输)实质:实质:既不合作,也不竞争;意识到冲突存在,但试图忽视;不发生正面冲突。可以是单方或双方。什么情况下回避?什么情况下回避?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1竞争与合作竞争与合作竞争竞争(赢-输)实质:实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相互争胜,力求胜过或压倒对方而获得优势地位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你输我赢,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如何看待竞争?如何看待竞争?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竞争是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动力基础;人追求优越感的需要

19、是导致竞争的主观条件。竞争的负面作用?合作合作(双赢)群体之间、个体之间为达成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进入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合作的条件:合作的条件:共同的目标;利益的互惠;分工明确。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2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质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质:一个“群体”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合作就没有秩序,产生内耗,形不成集体合力。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性别能力(能力的差异性)性格(开朗、豁达、热情的人易于合作)个性特征个性特征 工作特性(如打篮球;两人划一条船)组织因素组织因素沟通情况 时间压力(时间紧迫导致盲目性)奖励制度奖群体与奖个

20、人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美国人竞争(个人英雄主义,冒险、创新、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日本人合作中国人?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4折衷折衷(双赢?)介于竞争和合作之间,常被认为是双赢;冲突双方都让出一部分利益和要求,但同时又保存了一部分利益和要求;没有明显的赢家和输家,双方都愿意放弃一些东西,接受“退而求其次”的利益或目标;双方的关系也能维持良好,冲突得以暂时解决。竞争折衷合作两两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合”观念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5第四节 团队管理一、团队的概念一、团队的概念1、定义、定义 v 路易

21、士(Lewis,1993):团队是由一群认同并致力于去达成一共同一共同目标目标的人所组成,这一群人相处愉快相处愉快并乐于工作在一起,共同为达成高品质的结果高品质的结果而努力。v 盖兹贝克和史密斯(Katezenbach and Smith,1993):一个团队是由少数少数具有“技能互补技能互补”的人所组成,他们认同于一个共同目标共同目标和一个能使他们彼此担负责任的程序彼此担负责任的程序。v 团队就是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团队就是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的共同体。达到共同的目标的共同体。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的人组成,他们认同于一个

22、共同目标和一个能使他们彼此担负责任的程序,并相处愉快,乐于协作,共同为达成高品质的结果而努力。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6例:哪些是真正的团队?龙舟队 旅行团 足球队 候机旅客 企业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72、团队与群体的区别领导协作责任技能结果明确的领导人中性/有时消极个人负责制随机或不同个人产品分担领导权积 极个人+相互负责互补的集体产品群体团队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8群体绩效依赖于每一个成员,团队绩效不仅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贡献,还依赖于团队共同的工作成果;在群体中,工作结果的责任主要按照工作分工来分摊(一般个人只对个人的工作结果负责

23、,群体不为个人承担责任,个人也不会为群体承担直接责任)。而在团队中,工作结果的责任则被视为团队共同的责任;团队成员的技能要求是互补的,并按技能进行分工协作。团队领导不是靠职位权力和行政命令,而是靠协调能力,存在权力分摊和共享。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团队是一种“自组织”。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9二、团队的作用二、团队的作用对组织的作用对组织的作用 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改进程序和方法)。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促进员工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决策更科学。团队成员互补的技能和经验可以应对多方面的挑战。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组织更灵活,反应更迅速。对个体的影响对个体的影响团队对个人的影

24、响体现在四个方面:“场”效应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0 团队的社会助长作用团队的社会助长作用 有别人在的时候,比单独工作更努力,也更有效率。获得力量的支持 消除了工作中单调乏味。爱面子:不想落后,不想受到消极评价。团队的社会标准化倾向团队的社会标准化倾向 人们在单独情境下个体差异很大,而在团队中成员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如模仿、暗示和顺从行为和态度趋同社会化标准。团队压力。团队压力。当团队中个体与多数人意见不一致时,团队会对个体施加阻止力量,使个体产生一种被压迫、压抑感。从众压力从众压力在团队中在团队中使个体更容易从众。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1团队对个人的益

25、处团队对个人的益处v责任共同承担;v团队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增强;v回报和赏识共享;v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影响;v所有成员都体验到成就感。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2三、团队学习“个人学习个人学习”。如自己看书、自己思考,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与掌握。问题:问题:延缓了个人的进步,降低了其个人学习成果的价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不仅个人学习,而且成员之间产生多维知识交流与共享,在学习上体现整体协作互动。团队学习具有两个特征:团队学习具有两个特征:团队目标一致、知识共享。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一致,可以推进团队学习的进程。如果没有知识共享,团队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

26、工大学管理学院43团队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由来团队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由来彼得圣吉与彼得圣吉与第五项修炼第五项修炼:9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征“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4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v能够认识自身真正的愿望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不断扩展其能力。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v心智模式

27、:指一个人表现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性定型化(思维定势)时,内心深处的一种状态。包括价值观、思想、情感、意志力等。v“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自己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客观地审视,并改变自己。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v愿景:期望的远期目标孙子兵法:“上下同欲者胜”。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5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v个人智商高团队智商也高v实现信息的沟通和知识共享。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v系统思考要求要整体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6消极的方面有消极的方面有相互对立,产生矛盾,不利于合作与协调;破坏性冲突容易增加组织内耗

28、,降低效率;导致组织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当事人产生情绪压力,造成挫折感,影响身心健康。积极的方面积极的方面有利于统一认识在交流的基础上激发成 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体间的冲突可以提高群体凝聚力。凸显问题,促进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或目标的修改。遏制人的惰性“鲶鱼效应”。冲突的化解可增进个人声望与地位。增进自我了解。促使决策者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47高高低绩 效冲突水平最佳冲突水平冲突与绩效的关系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9、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30、。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

31、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32、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

33、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

34、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

35、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

36、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

37、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

38、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

39、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