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组 2019年浙江中考题组,一、(2019杭州,10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鸡蛋小面包 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 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 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 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这是你的任务,明白了吗,丫头?”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可能妈妈说的有道理,我们家实在太穷了,但我还是因此痛恨她。因为这个,也因 为她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我刚离开学校,手里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我的腿又
2、细又长,所有袜 子都会往下掉。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 一起。我不打算把它们提上去。 在卡维萨大街的那个街角,有一个男人正在弹吉他,旁边有一只流浪狗安静地听着,他给那只狗戴了一顶红 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 我一路看着门牌号,在一个大门前停了下来。一个一头黑色卷发的女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起居 室。一位夫人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面带微笑看着我。她应该上了年纪,脸上满是细细的皱纹,但是引起我 注意的是那双几乎透明的眼睛。 “你好,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叫嘉芙列拉,12岁了。我很会读书。” “多好听的名字呀!嘉芙列拉。我叫恩
3、里克塔,83岁了,我也很会读书。” 我似乎听到她嗓子里发出一点很细微的声音,那是她在笑。 “你想吃午后点心吗?”,她旁边桌子上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有两块包着金纸的圆形鸡蛋小面包。我激动得差点晕倒。我开始剥去小 面包上的皱褶包装纸,好狠狠地咬上一口。 “对我来说,读书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我眼睛看不见了。” 我看向她的眼睛。那双透明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却看不到我。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继续嚼着小面包。 恩里克塔从手指上摘下一枚镶着一块大钻石的戒指,摸索着放进一个小盒子,那里面装有至少五六枚戒指, 应该都是金的。她又摸索了一会儿,直到拿到一小瓶护肤霜。我的目光从她的手移到那些戒指上。她在每
4、 只手上都点上一点护肤霜,用右手从指尖到手腕均匀涂抹,接着左手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 我屏住呼吸,走近桌子,拿起一枚戒指。这枚戒指镶有一块绿宝石和几小块红宝石。我紧握着它,戒指直扎 手心。 恩里克塔让我去拿钢琴上面的一本书。我用拳头和另一只手托着书,小心地打开。书里有三篇故事,作者 叫杜鲁门卡波特。 “这是几篇关于一个男人童年回忆的短篇故事。我很喜欢他的叙事手法。我想你也会感兴趣的。” 我开始慢慢读起来:“想象一下,冬天来临时的一个早晨。设想小镇上一座老房子里的厨房”,我看到一个宽敞的厨房,中间有个黑色的大火炉,轰隆隆地开始燃烧;我看到窗前站着一位白头发剪得很短 的老妇人,精神饱满,脸庞因风吹日
5、晒而略显粗糙。在巴迪的陪伴下,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巴迪就是那 个和她形影不离的7岁小男孩。他们年龄相差60多岁,是忘年交,因为她依然保留着一颗童稚之心。我陪他 们一起去买樱桃、生姜、香草我听到他们两人的聊天,很羡慕把他俩连接在一起的那种东西。不知不 觉间,我就读到了故事末尾,回到了恩里克塔的起居室。 她正用那双透明的眼睛看着我;我相信她用另一双眼睛,看到了我。 “天晚了,嘉芙列拉,我不希望让你太想念妈妈。你明天可以读第二个故事,然后咱们可以聊聊感想。好吗?” 在整个读书时间里,我已忘了手里的戒指。它应该值一大笔钱,或许她没注意到我拿了。 另外两个故事会是什么呢? “我可以把另一个小面包带走吗
6、?” 她说当然可以。我慢慢向桌子俯下身,所有戒指都在那里。我把手伸过去,让掌心里的那枚戒指落下去。 那些红宝石在闪光。然后我小心拿起那个包着金纸的鸡蛋小面包。 我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门厅,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吉他手和那只化装的狗所在的街角。前面有一个灰罐头盒正 期待着换种颜色。我伸出手,把金色小面包放下。那只狗吓了一跳,太阳镜掉了下来。吉他手冲我微笑起来。,1.小说中妈妈“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其来历最没有可能的一项是(3分) ( ) A.向亲戚朋友要来的 B.“我”在妈妈指使下偷来的 C.妈妈从商店里买的 D.妈妈从别人那里偷来的 2.结合小说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3.小说结尾再次
7、写到街角吉他手和流浪狗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 4.“我”本来可以完成妈妈交代的“任务”,为什么最终放弃了?结合全文探究原因。(6分),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从文本第3自然段“我们家实在太穷了”推 断:妈妈是不可能花钱去买葡萄酒的。所以最不可能的就是妈妈从商店里买的。 2.答案 (示例)比喻新颖独特,把袜子滑下来比作手风琴厌倦了演奏同一首曲子,生动地反映了“我”当时 并不情愿去给人家读书的心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判定所用的手法,由句中“像 一样”可判定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次分析手法的作用,就本题而
8、言,分析比喻句一定要说清楚本 体和喻体的关系,即把什么比作什么,在这里把袜子滑下来比作手风琴厌倦了演奏同一首曲子,从“厌倦 了”三个字可以看出“我”对于去给人家读书充满了不情愿。 3.答案 (示例)结构上,与前文对街角的描写相照应;通过这个场景反映“我”如释重负的轻松心情,体现了 “我”的转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理解语段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语段在文中 所处位置不同,作用往往也不同。结构上,文章第5自然段提到了街角有个正在弹吉他的男人和一只戴着一,顶红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的流浪狗,而在结尾处又提到了这位吉他手和这只流浪狗,与前文相照应;内 容上,“我”放下
9、戒指,小心地拿起了包着金纸的鸡蛋小面包,后来又将它送给了街角的吉他手和流浪狗,可 见“我”最终因没有拿别人的戒指以及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后内心的释然与轻松。 4.答案 (示例)“我”原本就对妈妈交代的“任务”有抵触,来到恩里克塔家后,她对“我”体贴关爱,给 “我”吃鸡蛋小面包,担心“我”太晚回家会想念妈妈。“我”从阅读的故事中体会到了超越年龄的友 情,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信任,这与现实中恩里克塔对“我”的态度是相似的。这一切让“我”感动、愧 疚,促使“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因此,“我”最终放弃了这个“任务”。 解析 本题考查情节分析与主题探究的能力。文章的第3自然段开头“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第
10、4自然 段“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以及“我”对于去给人家读书充满了不情愿,说明“我”刚开 始就对妈妈交代的“任务”有抵触。在第9、11和12自然段中,“我”来到恩里克塔家里后,她夸“我”名 字好听,给“我”吃鸡蛋小面包,以及第22自然段中“天晚了,嘉芙列拉,我不希望让你太想念妈妈”等描写, 都让“我”深深感动,并且阅读的故事让“我”觉得巴迪与老妇人之间跨越年龄的情谊与“我”和恩里克 塔的情谊相似,从而对自己偷戒指的行为感到羞愧。因此,“我”最终放弃了这个“任务”。,二、(2019温州,69)文学作品阅读(20分) 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 美黄士芬 一切都在于分门别类。 世界终结后的第
11、76年,最后一个机器人和最后一个人类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相遇了。 在这之前,最后一个机器人一直待在自己的仓库里,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任务监测地球,直到有一天,日 渐衰弱的传感器突然感应到一个能量高峰。运输系统瘫痪了,最后一个机器人花了432天时间才来到能量 高峰出现的地方,发现了开封的冷冻管。 那时,冷冻管里所有的人类都已经死去了除了一人以外。 但最后一个机器人还是执行起了她的任务。她必须展开统计调查,尽自己所能维持这唯一一个数据点的秩 序。 她在高原上找到了最后一个人类,一个为了抵抗狂风而将布层层包裹在身上的人形,正在耀眼的阳光下,将 食用菌放在架子上晾晒。,“你好。”最后一个机器人开口道,
12、“我是R47-821,开罗仓库的指定管理人。我的任务是延续人类物 种。” “是吗?”最后一个人类说,“进展如何?” 最后一个机器人的记忆库里有“讽刺”这个词的定义,但她并没有听出最后一个人类语气中的讽刺意味。 “不理想。”她回答,“你是我准备登记的唯一一个活着的人类。根据预测,人类物种消亡的时间上限是 一百年。” 最后一个人类的表情黯淡了下来,带着希望终成泡影的悲伤,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当时我正在监测,”最后一个机器人说,“433天前的预测表明人类物种已经灭亡,不过一些冷冻舱保持完 好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很小。我监测了下去。” “我很高兴,”最后一个人类说,“我一直都很孤独,没有人
13、和我说话。我曾经希望算了,没什么。我们 现在要做什么?” “我必须给你分类。”最后一个机器人说。 “给我分类?”,“是的。为了筛选出实现物种生存的最佳决策树注。” “在总人口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有效的决策树还存在吗?”最后一个人类问道。 最后一个机器人的处理器迅速查阅了可能的人口恢复模型,“不存在,但我可以根据其他冷冻单位生存下 来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可能性如何?” “现在接近于零,虽然有误差,但误差范围是有穷尽的。” 最后一个人类的表情扭曲了一下,哭笑不得,“对你来说,这就是希望吧。” “我不抱希望,”最后一个机器人说,“我只会计算概率。我的工作是帮助人类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物种生 存的概率
14、路径。为此,我需要数据。” “好吧,R47-821,”最后一个人类说,凑上前在机器人的机壳上友好地拍了拍,“我怎么能妨碍你的工作呢? 给我分类吧。” “你叫什么名字?”最后一个机器人开始提问。 “瓦尔,”最后一个人类回答,“瓦尔马茨米尔。”,“你的职业是?” “应用气候学家,”瓦尔回答,“至少曾经是,这个职业现在要么完全无关紧要,要么是全世界最重要的。” “你的年龄是?” “冷冻时48岁,所以我现在至少49岁了,主观上来说。” “你是男性还是女性?” “都不是。” 最后一个机器人停顿了一下,“这不是一个选项。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 “我是最后一个人类,”最后一个人类说,“我就是人口的10
15、0%。你是想告诉我我不存在吗?” “你必须属于一个类别。”最后一个机器人重复道。她的程序只关心物种繁衍。 “不,”最后一个人类说,“我是最后一个人类了,该死的。我完全没有需要这个类别的理由。” “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 “不,”最后一个人类突然笑了起来,“你就没有类别,我也没有类别。我们会一起待在这里,作为这个世界 上最后的存在。直到末日来临,我们也没有类别。”,“我有类别,我是女性。”最后一个机器人纠正道,指了指她的金属面庞上已经淡去的痕迹。某个人曾经 给她画过眼睫毛。 瓦尔呛住了,开始笑出声来。 最后一个机器人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但在阳光下,最后一个人类在风中一直笑啊、笑啊,笑得坐在
16、了地 上还在继续笑着,直到泪水从脸上流下。(选自科幻世界2017年第7期,有删改) 注 决策树:属统计学名词,是一种树形结构的预测模型,是常用的分类方法。,1.关于“性别分类”,最后一个机器人与最后一个人类产生怎样的分歧?请简要回答。(3分) 2.品读小说最后一段画线句,揣摩最后一个人类的心理,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3.人类和机器人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小说为何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为标题?联系链接材料,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意图。(8分) 链接材料 自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对严格分类的执着坚持。 我或许应该这么说:自然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的坚持。 选自黄士芬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创作谈
17、 4.读完本文后,有同学对科幻小说“把人物置于极端环境中”这种写法的作用不太理解。请结合本文和 带上她的眼睛,向他简要说明。(5分) 以下是带上她的眼睛的片段,供参考 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 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二、 1.答案 (3分)最后一个机器人执行设定的程序,坚持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最后一个人类认为 世界上只剩下自己,进行性别分类毫无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在文中将最后一个机器人和最后一 个人类关于分类的信息全部找出来,并抓住
18、关键词性别分类,归纳出答案。在文中,最后一个机器人坚 持对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而最后一个人类拒绝回答自己的性别,因为他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这时 进行性别分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方法技巧 筛选信息三方法 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采用摘要法,即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 联合法,即如果文章或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层意思归纳成一个主要意思。 2.答案 (4分)地球上只剩最后一个人类,机器人依然坚持进行性别分类,这种荒谬行为让最后一个人类感到 可笑,同时也为自己成了最后一个人类却依然要被分门别类而感到悲哀。,解析 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最后一
19、个机器人与最后一个人类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两者对性别 分类的不同看法。作为最后一个人类,性别对瓦尔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最后一个机器人只能根据设 定好的程序完成任务,她不会思考,并不能理解最后一个人类濒临种族灭绝处境时的绝望,她根据自己最初 的设定说自己是女性,这让最后一个人类感到非常可笑。这种执着于分类任务的荒谬行为让最后一个人类 感到悲哀。 3.答案 (8分)(示例)最后一个机器人无视性别分类已毫无意义的事实,不顾最后一个人类的反对,按照设定 好的程序,坚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作者借机器人不问意义坚持分类的行为,来反思现实生活 中坚持给一切进行分门别类的现象,从而引发读者叩问自己的
20、生活,理性思考“生活中的坚持”,做出正确 的判断与选择。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为题,更突显了这样的意图。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文中最后一个机器人坚持分类,但她无法思考分类的意义,只 能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完成指令,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讽刺人类所做的那些无谓的坚持的意图。 知识拓展 创作意图是作者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目的、计划或打算。不论是已经形成明确的思想,或是模 糊的情感意向,创作意图总是和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态度、看法、创作的动因有着明显的联系,是影响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4.答案 (5分)(示例)本文设置了世界终结后的第76年,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类与最 后
21、一个机器人的情境。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最后一个机器人依然执行毫无意义的“性别分类”,可以触 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坚持”的思考。带上她的眼睛中的“她”因飞船故障,无法返回地表,身处地 心深处。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她仍然继续坚持研究,更能突显人性的光辉与魅力。科幻小说的这种写法, 引发读者对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世界进行思考,从而能更深刻地叩问人性。 解析 科幻小说的环境设置往往脱离现实生活,极端环境的设置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为作品的主旨 服务。此外,本篇小说试图激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极端的环境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三、(2019台州,69)文学作品阅读(19分) 耍 面 程奋只 天下面食数山
22、西,山西面食数龙城,龙城面食数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 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 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 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 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 不出。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 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 小
23、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 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 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拭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这是怕自己抢他的饭碗 啊。”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不 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 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 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余
24、师傅沐手更衣,正准 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众人抬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 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 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 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有了柔面剂,他有恃无恐,所以今天来和师父一较高下。 只见小福子拱手一揖:“师父,一别经年,一向可好?”余师傅道:“小福子,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辞而 别?”小福子无话,只冷笑一声,转向大家:“各位龙城的老少爷们,今天我小福子就想干一件事,这就是和师 父比试一场。” 一位食客说道:“怎么个比法?”小福子说:“我和师父各耍一趟面
25、,要是我赢了,师父就得让出得月楼总,厨的位置。”一听此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问:“那你要是输了呢?”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 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大伙心里一惊,这小子来真的了。得月楼的老板怕 事情闹大不好收场,准备过来劝劝。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小福子说:“我要亲自和面。”说完走进后厨,少顷,推着和好的面走出来,立在大厅中央。左手抓面,轻轻 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 人眼花缭乱。一趟面耍完,面条齐刷刷分作几段落入锅中,引得大家一阵大声喝彩。喝彩归喝彩,众
26、人也为 余师傅捏着一把汗,看样子,这小福子的功夫已经不在余师傅之下,这下余师傅有麻烦了。 只见余师傅不慌不忙,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小福子一看,正是三年前那只小瓶,看来师父终于 肯承认有柔面剂了。谁料余师傅道:“我手里的这一瓶药剂,并不是什么柔面剂,却能检验出面团中是否添 加了柔面剂。”说完打开瓶盖,在小福子刚才剩下的面团上滴了两滴,奇事发生了,那面团竟然出现奇特的 粉红色,小福子心下一惊,众食客也是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余师傅这才讲出其中的故事。原来余师傅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叔研习中医多年,谁料成年后却忽 然对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改行做了一名面食厨子。六年前,他无意中发现一种
27、柔面剂,能让面条柔,韧无比,但很快就发现,柔面剂虽然可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为了防止 别人配制出这种柔面剂来使用,余师傅苦心配制出另一种药剂,这种药剂能检验出面团里是否加入了柔面 剂。这就是他手中的那个小瓷瓶里的药剂。 听完余师傅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小福子也羞愧难当。这时余师傅叫徒弟当众打开一袋面粉,又舀来清 水,重新洗手和面。面和好后,他对小福子说:“你看到了,我这面里并没有添加柔面剂,我还是那句话,无论 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 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选自2018中国年度作品
28、微型小说,有删改) 1.阅读小说第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3分) 2.小说第段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了师徒两人的“笑”,但意味不同,请仔细揣摩。(4分) (1)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 (2)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3.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比较描写“耍面”的两个场景,并简要赏析。(6分) (1)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 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 (2)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29、 4.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 1.答案 第段写小福子负气出走后成功配制出柔面剂,回来找师父比试耍面功夫。运用插叙手法,补充交 代小福子三年前离开龙城后的经历以及回来的目的,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有起伏;为下文余 师傅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这一情节作铺垫。 评分标准:共3分。概括内容1分,作用2分,写出两点得2分。意对即可。 解析 首先根据题干找到第段,概括文段内容为“小福子负气出走后配置出柔面剂,回来找师傅比试耍 面功夫”,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一段插叙,分析可知这一段补充交代了小福子回来的目的,为下文余师傅揭 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这一情节作
30、铺垫。 2.答案 小福子“笑”,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了柔面剂,肯定能够打败师父,取代师父的位置,内心十分得意;余 师傅“笑”,是因为他知道小福子回来的真正目的,但已成竹在胸,内心非常淡定。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关键词丰富内涵的理解能力。要理解“笑”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第段交代了小福 子已经配制出柔面剂,因而“笑”表现了他有恃无恐的得意之态;联系下文 段可知,余师傅已经猜到,小福子的来意,且有一手真功夫,因而有胸有成竹的淡定从容之“笑”。 3.答案 两个场景都用了传神的动词。“抓”表现小福子求胜心切,“拿”则表现余师傅自信从容。 两个场景都用比喻、对比手法。把面
31、条与皮筋对比,用“白练”“银蛇”“飞龙”作比喻,表现小福子 耍面技术娴熟;与“青衣花旦的水袖”对比,用“花枝乱颤”作比喻,表现余师傅耍面技术出神入化,给人以 美的享受。 两个场景都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一阵惊呼”烘托小福子耍面技术的高超,“美得惊心”突出余师傅耍 面技术给人以美的震撼。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3分,写出两点即得满分。意对即可。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两处分别是对小福子和余师傅耍面场景的描写,同样的场景不同的精彩,抓住语 言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动词“抓”“拿”的不同;喻体的不同,“白练”“银蛇”“飞龙”与“青衣花旦 飞舞的水袖”的不同境界;“一阵惊呼”“美得惊心”的侧面描写的比较等
32、无一不在遣词造句中表现出作 者不同的褒贬态度。 4.答案 本题分层赋分。,答案一: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 第一层级:仅从对人物作简单评判层面理解,理解肤浅、单一,表述笼统。(12分) (示例1)因为小说主要写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 第二层级:从人物形象层面理解,理解有一定深度,表述较具体。(34分) (示例2)小说写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利用与小福子比试耍面这一机会,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塑造 了一位技艺精湛、为人正直的人物形象,告诉人们学技术要靠真功夫,不要走歪门邪道。所以余师傅是主 人公。 第三层级:从小说主题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分) (示
33、例3)余师傅是一位技艺精湛、富有正义感、坚守行业道德的厨师,他揭穿了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 教育徒弟如何学艺、做人。小说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赞美了人性的美好,弘扬了社会正气。所以余师 傅是主人公。 答案二:小说的主人公是小福子。 第一层级:仅从对人物作简单评判层面理解,理解肤浅、单一,表述笼统。(12分),(示例1)因为小说主要篇幅写小福子,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 第二层级:从人物形象层面理解,理解有一定深度,表述较具体。(34分) (示例2)小说通过小福子私下配制柔面剂这件事,写小福子想用不正当的手段取代师父,塑造了一个自私阴 险的人物形象。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 第三层级:从小说主题层面理
34、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分) (示例3)小说写了小福子怀疑师父、不辞而别,配制柔面剂、挑战师父等情节,塑造了一个自私阴险、忘恩 负义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告诫人们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是学不到真功夫的。所以小福子是 主人公。 评分标准:共6分。按层级给分。理解基本同于(示例1),给12分;理解基本同于(示例2),给34分;理解基本同 于(示例3),给56分。 解析 根据题干要结合作品内容判定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可以紧抓一个人物,从其角度概 括小说主要内容来进行分析。如小福子,概括出怀疑师傅、不辞而别、配制柔面剂、挑战师傅等情节,分 析其形象,并由点及面,批判
35、了社会中这一类自私阴险、忘恩负义的人,表达出作者的态度:告诫人们不能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 本题解答最好还是选择余师傅,因为文章从介绍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开篇,叙述其从容应对小福子挑 战赢得干净磊落的故事,最后道出了“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这一句揭 示小说主题。由此分析即可。,B组 20152018年浙江中考题组,一、(2018杭州,9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6分)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 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
36、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楂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 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他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 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了。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 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 可不是桑伯的“作品”,
37、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 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 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 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
38、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 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 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 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
39、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 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 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 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
40、 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 合家具。”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4分)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 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一、 1.答案
41、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 心。 解析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细究句子,句中抓住“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不信 赶不上”,可见桑伯对自己手艺的自信。“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可见桑伯看不上新式组合家 具。句中桑伯“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联系前文“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 情”,可见其对手艺的热爱不舍。“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可见其痛心,联系上文陶子树述说的传统的理 发、补锅、箍桶手艺纷纷受冷落,可见桑伯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自己却无能为力的失落。 2.答案
42、 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因为他理解和 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根据题意明确需要分别回答“桑果不肯 接班”、桑果“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两个问题。,3.答案 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 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能力。研究语言特点,发现使用了叠词“深深浅浅”“左左右右
43、” 等,如“抚儿头发”与“快刀斩麻”形成对比,如“游动的泥鳅”使用了比喻,可见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与 游刃有余。一个动词“渗”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解题技巧 首先要研究句式的语言特点,然后结合其表达的意图对桑伯雕花的专注状态进行分析。 4.答案 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下面答案供参考。 (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 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桑伯其人,他代表了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从文章着力 表现的桑伯与儿子的冲突、传统手艺的不受待见中思考:如何面对保护和
44、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二、(2018绍兴,6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6分)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 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 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
45、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 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 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 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 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
46、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 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 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 躁,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 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47、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 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 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 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48、果真,有 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 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 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
49、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2.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3分) (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 表达效果。) (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文字揣摩人物心 理。) 我选( )句: 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4.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二、 1.答案 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 间老艺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赏析。根据题意,首先找出文中所有关于鹞爷的语句,然后进行概括。 从鹞爷自小学扎风筝,后来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备受瞩目可见其扎风筝技艺精湛;从儿子劝他去 城里赚大钱,他一口回绝可见他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从他望着高飞的风筝眼前闪现儿子、孙子的影 子可见其渴望亲情;从他看着挖掘机摧毁院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