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生活简介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一单元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综合探究的形式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可是,你是否思考过: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会看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
2、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所要解决的是“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它从静态的角度,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揭示文化的含义,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本单元主要从文化对个人、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两个维度展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全书展开论述的前提。文化“万花筒”文化是什么体味文化文化的力量“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对“二人转
3、”的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东北二人转又称“唱蹦子”和“龙江吉剧”,是黑土地上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无论在劳作之中,还是在农忙之际,情不自禁地哼唱小曲,心里咋想就咋唱。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入了二人转的段子,传统古剧古本也被先进了二人转的唱词中。当人类第一次使用打制石器时,文化就像空气一样与人类不可分离了;当婴儿还在母腹中时,母亲的抚爱就是对婴儿的“文化熏陶”;出生以后,小孩咿呀学语,就是与父母的“文化交流”;长大以后,听音乐、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那是一种精神享受;生活中的文化多种多样,例如,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
4、、民族文化、商业文化等。我们享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如参加学校的辩论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上网,等等。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文化活动的感受吗?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书店、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人们的文化活动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你能描述出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现象和自己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感受吗?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不同的影响文化“万花筒”20世纪50年代开展扫盲运动,提倡“学文化”。这里的
5、“文化”是指识字、学知识。一个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上旁若无人地抽烟,人们说他“没文化”,是指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文化民族学意义来讲,包括知识、信誉、美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类的文化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等。他认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和凯利认为,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形式系统,既包含隐性形式,又包含显性形式,并具有为整个群体或在一定时期为某个特定部分所共享的倾向。马克思、恩格斯从广义、狭义两
6、个角度理解和运用文化概念。“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是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产物的同义语;“狭义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的精神产物。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例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
7、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文化大文化小文化中文化“大文化”与自然相对应,人的所有创造物都是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文化”指思想、理论、道德、科学、宗教等精神文化和组织机构、制度规范等制度文化;“小文化”指文学、艺术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比“文化”更令人难以捉摸了。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表述它的意义,却正像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简直无所不在。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形式丰富多彩内涵异常丰富迷人的
8、文化巨大的精神力量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既不是与文明等同的“大文化”,也不是文化部所管理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等狭义的文化,而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明一词来自英文中的“Civilization”。“Civiliz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s”(市民之意)和“Civilitas”(都市之意)。文明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即文化,例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二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既包括物质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先进文
9、化。与“野蛮”相对。例如,尚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李渔闲情偶寄:“辟草昧而致文明。”另外,亦指光明、有文采。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也将文明与治国方略和执政道德联系在一起。“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在于: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和合理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相应地就越高。从人类历史长河看,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越发展、越进步。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在于:首先,从起源上看,文化与人类同步产生,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文明一般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为开端,或以金属工具的发明、
10、冶金术、文字和大规模的建筑为标志。因此,文化与人类一同诞生,而文明从文字出现开始。其次,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文明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应,标志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发程度。最后,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如何理解文化人们的文化活动依托于物质载体20世纪20年代,一对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昼伏夜
11、出,用舌头舔食食物,且咧嘴示警,她们虽然是人,却是没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也就是说,文化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文化一经产生就对人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在人类历史上,虽然流传着各种关于文化起源的神话传说,但是,并不是神创造了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神话传说本身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发展的水平。文化体现人类生活的发展水平,文化的发展
12、和进步,最终要依赖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本动力。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不断体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创造文化还是享用文化,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人们的文化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性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如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等)展现自身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和文化修养。文化实践人人化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掘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梁启超“文”的本意是“纹理”,引申为有条理、有秩序、有美感的意义;而“化”字是倒立的两个人,象征着一个
13、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所以,从字面的引申意义来看,文化就是“人类原本的自然世界经过重大变化后,而成为有条理、有秩序、有美感的人文世界”。从语源来看,“文化”二字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说的就是以人文精神来转化自然界,以彰显人的尊严与价值。从文化的英文拼法“culture”来说,它是来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为“耕种”、“培育”之意。所以,从中西文语源来看,文化都有一种人文创造的基本精神存在,即从“野蛮与自然状态,经过人为点化的教育与熏陶,以合乎人性尊严与生活品质的提升”。“和为贵”的思想深深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资产阶级提出的
14、“个性解放”、“政治自由”、“贸易自由”等思想是摧毁封建专制的巨大精神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说:“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代圣人扶持名教,敦敘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太平天国使“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作为有生命、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类与其他有生命的动物一样,有物质需要。作为社会的人,人类又不同于其他动物,人类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15、和精神需要。精神力量是人所特有的无形的巨大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承认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但是,我们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充分肯定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强大的反作用。江泽民 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经济文化政治经济
16、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列宁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那末,那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地域之别古今之分传统
17、与现代等先进、落后与腐朽之分经典与流行文化大家族不同的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教材具体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该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有重要影响;二是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该说明的是,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古老文明国家。可是丰富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阻止中国近百年的落后与挨打。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及由其决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文化的作用和作用的大小都是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相联系的。但是,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反过来会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
18、水平。历史证明,科技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总是相应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随之出现的经济建设的高潮。在当今世界,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绝非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它同时又是一个通过经济扩张而推行政治扩张和文化扩张的过程。经济上的单边主义者,也是政治上、文化上的单边主义者。推行后两个单边主义,是为其经济上的单边主义服务的;推行经济上的单边主义,又是推行政治、文化上的单边主义的后盾或基础。无论是推行经济上的单边主义还是推行政治、文化上的单边主义,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垄断资本的扩张和增殖。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产业飞速发展教育、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19、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人们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政治素养的高低一些国家借助文化单边主义搞政治单边主义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 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 文化的强势经济的强势文化的弱势经济的弱势结论:没有文化的经济,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注重文化,经济就丧失了发展的活力。文化与经济在相互作用中彼此渗透、相互交融,催生了一项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越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20、出版发行业计算机软件业等广告业新闻业信息服务业网络服务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文化产业的迅速勃兴,是当今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最突出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文化产业群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迅速崛起,在质和量上都大大超出了以往,甚至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让我们做得更好。飞利浦公司飞利浦公司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公司诺基亚公司真诚到永远。海尔集团海尔集团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居于前列的创汇行业,与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日本的文化娱乐业赢利已经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
21、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软力量。一位美国前总统美国利用其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已经在世界文化市场建立起文化霸权地位。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却达到80%。美国利用自己的文化霸权地位推行强权政治,对那些违逆其政治意志的国家和民族加以妖魔化。文化与政治同属上层建筑,它们互为前提,相互作用。文化反映社会政治的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其一,文化力量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状况。其二,文化力量反映政治家的社会
22、管理能力。其三,文化力量还能反映出国家公民的政治觉悟。从根本上说,国家公民的政治觉悟、政治意识取决于其政治经验和文化水平。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不但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本事实,而且是各国捍卫和实现其国家利益的一个重大战略。文化越来越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综合国力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文化力等综合国力文化力(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聚焦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教育、科技、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竞争
23、力是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文化作为“软”实力,不仅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够让人难以觉察地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科学技术水平文化环境教育水平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深刻在影响综合国力竞争态势。文化越
24、来越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担负重要角色。离开文化的参与,离开知识、科技与人们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等,展开着复杂的较量。像美国这样的少数国家,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大力进行以其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对其他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等。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
25、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如以法国为首的法语地区,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不战而屈人之心。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江泽民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面面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深远持久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6、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 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社会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书籍、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美国代表团出访中国山东。行程结束前,美方对中方的热情接待“非常感谢”。尽管“非常满意”,但他们并不掩饰遗憾和提出抗议的机会“我们不能喝酒,为什么非要我们喝呢?而且还要把我们喝趴下。”美国人直言这样的过分热情即“侵犯人权”。1989年底,陕西某企业与比利时杨森公司谈合作事宜。彼方以较多时间谈论假使合作失败,双方如何处
27、理“离婚”事宜。中方敏感“离婚”词汇并生发联想“离婚”必是受国内政治气候影响。中方代表沮丧地跟吴建民挑明其猜测,吴建民持异议,判断是文化差异。中国人结婚时忌谈离婚,欧洲人相反。欧洲人认为双方“结婚”期间,什么都可能发生,包括“离婚”,他们往往在“结婚”之前就充分考虑“离婚”因素。文化影响人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认识活动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立和行为的选择 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子孙,尽管居住环境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都喜欢到陕北祭黄帝陵
28、,在家里供关公,与子孙说岳飞入境问俗,入国问禁。俗语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类行为和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系统。鲍亚士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都在受文化的熏陶。先辈的引导和教诲,社会的褒扬和惩戒,无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一种文化观念。一个人大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饮食起居、接人待物,无不是一定文化作用的结果。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看细小,马看蹄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文化关系一个民族素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
29、方面,它的教育、启迪、审美等功能,更多的是发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孙家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较为缓慢的,但一旦内化成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形成惯性和定势,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文化转化为人的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后,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所有影响人类的因素中,最深刻、最持久的实际上是文化影响。任何人的行为都靠信念指导,而文化影响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从而持久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系统。可见,文化实际上是人们行为方式的“自动导向系统”,指挥你的一举一动,文化就是这样一种
30、带有根本性的,持续起作用的因素。情感世界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观念体系,既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也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它们对人的行为有着的很大的甚至根本的影响。从社会学看,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社会性的获得过程表现为一种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从文化学来看,人是一种文化动物,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接受和消费社会文化,由“生物人”变化为“文化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定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也是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31、值观,作为文化结构的核心内容,以其极强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动机乃至行为的全部过程。因此,我们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要自觉树立和实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性相近,习相远。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首要作用已经让位于一种全新的、非生物的力量文化了。西奥多塞斯多布赞斯基人性是由文化形塑,而不是生物造就,教养的作用大于天性,人是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文化则是大写的人格。博厄斯世界上只有文化塑造的魔鬼,没有生来就头上长角的魔鬼。弗洛姆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其文化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情感、
32、培养健全的人格。人们欣赏音乐、欣赏文学艺术等,既是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得心理疾病,是因为没有学会或丧失了负责任地生活的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心理保健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使人把履行各种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让人享受尽职尽责之后的幸福感、成就感。而这些对于丰富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是十分有益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空前繁荣及其对人们
33、的深刻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精神力量内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人是“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活动是知、情、信、意、行相统一的整体,人的主体能力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知识的主导和推动作用,而且总是伴随着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优秀文化作品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优秀文化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例如:“铁人”王进喜“
3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激励多少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邓小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催人觉醒,促人奋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巨大鼓舞和激励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5、。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人特有的活动方式,是实现其本质力量和创新才能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育人,是指以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感化人、熏陶人、培育人、塑造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创造得越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能得到改善,人也就越能得到发展。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文化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又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我
36、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在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等内容的基础上,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性以及文化的创新性进行分析,揭示文化在时空中的传播与传承,探索文化创新的意义及创新的具体途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37、我们今天享有的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文化传播与继承有什么意义?文化多样性有什么价值?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会看到,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我们的文化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既要防止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文化,是怎样通过横向的传播和纵向的继承演
38、变而来的,是通过什么途径不断创新而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狐狸请客”的故事,大意是说一只狐狸邀请鹤鸟到家里做客,鹤鸟兴冲冲地赴约,没想到狐狸用一只又大又浅的碟子盛着食物,鹤鸟的尖嘴无用武之地,便败兴而归。次日,鹤鸟请狐狸来吃饭,狐狸粗短的嘴无法吃到鹤鸟专门用又高又窄的瓶子装的美食,只好闷了一肚子的气回家。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
39、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第二目“透视文化多样性”主要讲了四层意思:一是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二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三是世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四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文学艺术民族文
40、化的多样性民族是一个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社会共同体,是源于同一祖先的文化族群。由于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民族的起源、居住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不同,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普遍地存在于所有的民族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从属的民族,并都有自己所从属的民族文化。因为各民族社会实践有其共通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各民族文化又具有共同性。民族性(个性)世界性(共性)民族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如果失去了
41、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由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组成,世界上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自然界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多样文化的存在,就像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存在一样天经地义。文化多样性一旦被破坏,会给人类的精神生活造成严重灾难。所以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共使用5651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5000万的语言有13种:汉、英、印度、俄、西班牙、德、日、法、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孟加拉、意大
42、利和阿拉伯语。按被规定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国家数目来说,英语占第一位(约44国),法语第二(约31国),西班牙语第三(约22国)。被定为联合国正式语言的有五种: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世界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江浙文化巴蜀文化等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三目“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
43、与交流,构建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对待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文明?西方政治理论界给出了许多答案。其中,“文明冲突论”和“历史终结论”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两种。“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未来勾勒了一幅充满冲突、争斗以至战争的图景。其潜在逻辑是,世界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根本不存在,弱势文化和文明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历史终结论”则说得更为直接: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个完全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帝国即单边主义的文化和文明已经一统天下,历史到此终结。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中坦称:“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对西方,特别是对
44、美国的西方文化普世信念形成了挑战。用规范方式说,西方的普世主义信念断定全世界人民都应当信奉西方的价值观、体制和文化。因为它们包含了人类最高级、最进步、最自由、最理性、最现代和最文明的思想。”他还提出一个颇具影响的观点:前苏联解体后,伊斯兰和儒家文明正成为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中认为,当今世界和平的危险在于:西方强迫其他大陆的民族和文化接受西方关于文明、民主和人权的理想和观念。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东西方文化争夺在世界上的优先地位,相反地,在于各种文化和社会模式彼此之间的和睦相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百
45、花争艳、姹紫嫣红。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赖于该民族文化的维系和支撑作用,失去了自己文化根基的民族,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既是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必需,也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在当今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生产仅占世界总量的6.7左右,但电影却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以上,电视占70以上。1985年,其影视和音像产品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排行第11位,1994年跃居第6位,成为仅次于飞机出口的第二大出口产品,2000年前后则超过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在全世界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
46、,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而中文信息却只有,其中还包括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华语区。在世界经济、科技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热带雨林和湿地锐减、极地冰川缩小、臭氧层黑洞扩大、濒危及灭绝物种大量增加,亟须全人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以肯定地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点上,人类已经基本上取得共识,而没有多少分歧。但是在其他方面,特别是维护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方面,却未能形成共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以语言而论,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的消失速度,在未来100年间,世界上现存的6700多种语言将有一半消失,另有2000多种语言的生存也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威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
47、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该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如古代两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和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世界文化、文明的多样性,不单是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全球公正、公平的需要。以个别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国际垄断资本的扩张,使得富国、富人愈来愈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乃至部分发达国家和部分富人也开始变穷。2000年11月2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卸任前破天荒在白宫美国第一次文化与外交研讨会,探讨拟定21世纪美国对外文化战略。1994年法国议会通
48、过了关于法语使用的法案,禁止在公告、广告和电视台、电台播放的节目中使用外语。2000年初,俄罗斯代总统普京批准实施“文化扩张”战略,确定了积极的对外文化政策。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努力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发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提出了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
49、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不同民族的文化不能相互代替。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示本民族文化的辉煌与壮美,又要学会倾听其他民族人民的心声,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伟大与雄奇,在更高的境界上加强文化交流与对话。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胡锦涛 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中国人遵循的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和原则。不同文化传统应该而且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在讨论中取得共识,这是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这种“
50、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人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是一种文化如何吞并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另一种文化,在相互的交融中各自取长补短、发展自己。我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彩文明和生活方式,使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以促进世界多样性,实现各种文明共同进步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国家不论强弱、社会不论贫富、种族不论肤色,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应当充分尊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