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人与自然类+人文科技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 人与自然类材料作文 分类练习题汇编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愈来愈感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作为中职生能做些什么呢?请你以校团委、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要求:(1)内容积极具体,切实可行;(2)格式规范,语言恳切;(3)不少于700字。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一个以“尊重可能”为主题的展馆叫“2049”。
2、展馆通过展示“害虫”白蚁筑巢的智慧,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垃圾“身份”的演变等故事,希望与参观者一起分享和理解人、自然和城市的相互尊重,探寻在通往“2049”的旅程中续写“尊重”故事的可能。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张家界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美国电影阿凡达在国内热映后,影片中悬浮山“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随即更名为“哈利路亚山”。此举引起人们网上广泛热议。网评1:表示张家界已经走向世界。网评2:张家界善于“借势”,提升自己。网评3:张家界能透视人的心理且顺应之。网评4:这种更名是文化的无知,缺乏文化的自信。网评5:改的是名字,改不掉的是浮躁、短
3、视、逐利。这一“更名”事件你怎么看?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不透露个人信息。)4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的人,习惯于俯视他人;有的人,习惯于仰视他人;有的人,则总是放出明亮的眼光,平视社会,平视别人,也平视自己。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
4、个牧民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是多养一头牛。如果所有的牧民都这样做,那么草地将因过度放牧而枯竭,他们的牛都将被饿死。7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火灾芥末报警器”、“人类为什么会叹气”,这些课题匪夷所思并且看似毫无用处。然而,国际上却为这样的研究设立了一个奖项“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地点为哈佛大学。该奖项专门奖励那些“乍看令人发笑,细看却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2000年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就在2010年成为也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该奖项的评委中有不少德高望重的学者和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哈佛大
5、学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更是负责在典礼结束后打扫会场十余年之久。8根据以下两则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透露个人信息)人类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又一个纪念日,珠峰迎来了各种各样的登山者,包括富豪、王子、明星、记者他们尽情享受着“征服”的快感。而有报道称,珠峰目前已成为世界最高的垃圾场,在人类首次攀登时的营地附近,冰川比20年前退缩了3英里。专家警告,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人类的肆意无畏将会导致可怕的生态灾难降临。有个朋友在大漠游览,傍晚看见天边大而圆,温润而壮丽的落日,情不自禁地跪下,泪流满面,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落日,他被深深震撼,而最自然的反应就是跪下。
6、其实,需要行礼跪下的又何止是对自然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17世纪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在双目失明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往往把一些东西看得很重,把一些东西看得很轻。面对生活中的“轻”与“重”,你如何看待它们?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1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显得热闹而繁华,但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的好处。你对此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12阅读下
7、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预测,是指事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13有人说,规律往往能将复杂的现象解释的简单清晰;也有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都无法用规律来简单解释。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14阅读下面的文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一位先哲说,人的一生应努力追求这样的境界:为人如山,处事若水。1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作文。高音喇叭声,鞭炮声,汽车行驶声等,是耳朵听到的有声的“声音”;浏览网页,看各
8、种新闻,刷微博微信博客等,是心灵听到的无声的“声音”。对于这些无处不在“声音”,有人乐在其中,有人理性思考。而你对此有何想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常说人必须执着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着之中。而大自然是不执着的。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来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
9、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例文】珍惜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同学们:今天,校团委、学生会联合发起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行动起来,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之中。生态环境,具有自然和谐之美;亲近自然,总能触发内心思绪。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会心胸开阔;面对小小鸟巢,我们会领悟生命的哲学;面对古老的树木,我们会感慨于那清晰的年轮每一种感触,都来自于一种对生活的思考;每一种思考,都能拉近我们与自然的距离。留住自然之美,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然而,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有些人却不懂得珍
10、惜,而是以自我的放纵破坏自然之美。犹记得,当年那个游客将双脚踩在丹霞地貌上时,美,便从身边消失了。不可否认,生态环境其实很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然而,一些人因为环境保护方面观念不强,意识不够,破坏环境的现象便经常见诸媒体。前两年,贵州男子踢掉钟乳石的行为,惹得网友气愤,可是最终景区因为没有刑事追责的权力,只对这名游客处以500元的罚款,行政拘留10日,便没有了下文。还有一位游客在甘肃文县天池景区内游泳,事后仅作出书面道歉和保证,也不了了之。为什么?为什么没有相应的措施?如果总是不以为意,又怎能让游客心生敬畏?又怎能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同学们,我们不希望再看到破坏环境的消息,积极推进生
11、态保护和建设,不断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才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需要全社会做出共同努力,每个公民也须献策出力。君不见,在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我们看到了无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默默无闻,却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为时代树立了榜样。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一直在壮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随着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很多公民都积极行动起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整体行动。致敬“造林愚公”林长礼老人,他为我们树立了可以镜鉴的榜样。昔日茅草荆棘交错,如今林场茂密展绿,年逾古稀的林长礼老人,用几十年的坚守,将人生价值演绎得淋漓尽致
12、。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通过其行动体现出来的。保护自然环境,提升生态文明,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亲近自然吧,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吧。人类懂得珍爱自然,自然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充满诗意。此时,人类除了保护自然生态,还应该亲近生命之美。川端康成说:“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让我们用心去感悟自然,便会发现广阔的自然中处处洋溢着姹紫嫣红。不是吗?亲近自然,利用自然,于是海风琴出现了,鸟巢建起来了,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给与我们最好的礼物。有了这些礼物,畅游天空不再是未知的梦想,穿梭于流云间,与云朵问候也不再是奢望。只要我们能
13、够用心去保护家园,用爱去亲近自然,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作文的写作能力。审材料: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从前面的引题材料来看,“我们愈来愈感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这里重点强调的是“保护环境”。也就是说,作文围绕“保护环境”这一核心内容来写。如可以先谈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再谈如何保护环境,或者是为保护环境应该如何去做,最后可以畅想保护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等。写作的大前提是在抗疫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疫情还没有结束。审任务:从任务来看,“中职生”这是一个特定的身份,需要从中职生这一身份出发,他们为保护环境能做什么;并且还要注意校团
14、委、学生会的名义发出倡议,这是面对所有中职生发出的倡议,写作时也需要注意措词和用语,还要注意写作的格式;最后就是注意倡议的内容,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也就是说,这些实际行动应该是符合中职生的身份特点的,并且这些行动要切实可行。【立意】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2.把保护环境的工作落到实处;3.保护环境不是空喊口号;4.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2尊重自然,和谐共生以“尊重可能”为主题的展馆 “2049”通过展示“害虫”白蚁筑巢的智慧,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等故事,希望与参观者一起分享和理解人、自然和城市的相互尊重,探寻在通往“2049”的旅程中续写“尊重
15、”故事的可能。这个展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规律,综合考量。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养鱼场为控制水生植物藻类泛滥成灾,便引进外来物种“亚洲鲤鱼”以控制水草。然而,片面的处理问题终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水草控制了,但鱼类疯狂繁殖成灾(因为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致使本土鱼类面临灭绝,政府花重金治理,但收效甚微。其实,当初的考虑有它正确的一面,用“亚洲鲤鱼”控制水草,防止鱼类供氧充足,也是绿色环保的,但只看有利一面,忽视不利一面,缺乏科学论证。因为自然是不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城市的发展要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只有尊重规律,科学论证,充分衡量事物的可控性,防患于未然,才能让自然服务于
16、人类。权衡利弊,趋利避祸。2017年媒体报道:芬兰等国家早些年无意间将生蚝引入,由于其没有天敌,便大肆繁殖,而当地又没有吃生蚝的习惯,最终生蚝泛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给当地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初芬兰人如果能前车之鉴,充分认识生蚝泛滥的严重后果,及早下手解决,相信事态未必如此。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放远眼光,权衡利弊,趋利避害。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亚洲鲤鱼”“芬兰生蚝”类似事件的发生。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共处是正道。,人类可从“害虫”白蚁筑巢的智慧中得到启发,运用相类似的原理管理城市;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则体现的是城市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从中谋求和谐
17、共处快速发展之道;垃圾“身份”的演变的故事,让人们认识到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正视其中产生问题,寻求变废为宝的方法。在尊重的前提下,人类的干预也是有可能的。但不是毒杀与轰炸,应另辟蹊径。如“亚洲鲤鱼”事件中,政府搭桥,“鲤鱼”唱戏,专营“亚洲鲤鱼”,家炖鲤鱼、鲤鱼烧烤,中国吃货一定会欣欣然前往,络绎不绝。或将“亚洲鲤鱼”制作干品,廉价卖给亚洲,既缓解生态压力,又拉动城市发展,激经济增长,解决生态问题。中期大选又多一笔政治遗产,何乐不为?日月星辰,各有轨迹;万物生长,亦有规律,人类该在尊重的前提下,和谐共生,探寻在通往“2049”的旅程中续写“尊重”故事的可能。【详解】审题: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
18、料作文的关键是分析所给的材料,根据对材料的分析来理解材料,确定立意,构思作文。本题,抓住关键词“尊重”,但要注意材料传达的其他含义。“希望与参观者一起分享和理解人、自然和城市的相互尊重”提示所谓的“尊重”是人、自然和城市的相互尊重,达到一个和谐共处的局面,“探寻在通往2049的旅程中续写尊重故事的可能”要传达的是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三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所谓的“2049”并不是具体的那一年,而是未来的一个代称。参考立意: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尊重自然,尊重城市发展。结构:材料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一看标题就能知道作者的写作中心。平时注意积累优秀范文的标题,然后加以改造。能
19、标新立异并能表明观点就更加理想了。本题参考答案用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做标题,观点明确。(二)引述材料+表态+观点。开篇表明“这个展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阐述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四)提出呼吁。面对现实提出思考,引导读者由现实再次提出如何实现和谐共生。(五)点题,再次明确观点。素材:1.致力于“零碳排放”的城市。丹麦是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十位的发达国家,首都哥本哈根更是全世界最关注的地方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的加快,来参观访问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碳减排方面
20、,丹麦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因为崇尚环保,注重健康,丹麦500多万人口就有自行车420多万辆。在哥本哈根,三分之一以上的市民骑车上下班。就连首相也经常骑车参加外事活动。有趣的是,在哥本哈根市内,所有交通红绿灯变化的频率是按照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哥本哈根承诺,要在2025年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排放”城市。2.星野道夫,执一把摄影机记录下他眼中的自然。“给予我们鼓励勇气的,可能不是谁曾说过的话,而是那曾经看到的风景。”正如星野道夫所说,他一个用生命爱自然的摄影机的人。他拿起摄像机,行走在自己设置好的轨道上,他穿梭于阿拉斯加的山脉,行走于堪察加半岛的冰河。在他的镜头下,凶残的熊变得憨态可掬,高傲的
21、天鹅也平易近人。星野道夫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对自然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自然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数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自然的忠诚,他用生命幻化成最后的相片,是自然中最悲壮的风景。自然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任凭岁月磨灭,依然鲜活。正如星野道夫所做的他的心属于自然,他与自然共舞。他用他永不止息的步伐,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和谐相处。名言:1.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2.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 3.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3【例文】重拾文化
22、自信美国电影阿凡达在国内热映后,影片中悬浮山“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随即更名为“哈利路亚山”。对于张家界改名的做法我认为是错误的,就像网友4所说的那样,这种更名是文化的无知,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所以我们要重拾文化的自信。文化有共性有个性,但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正如鲁迅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的,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实力强盛的标志,是每一个国人的自信之源。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那些渐渐被取代的传统文化,很多人对此都感叹不已。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的母语都渐渐被英语所代替。就拿中国来说吧,上小学的娃娃,自己的母语还没有学利索,便学习英
23、语,让中国人从起跑线上就丢失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持续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英语各种考试等同于母语,甚至超越母语。就拿大学来说吧,好些专业没有了大学语文,但却先要有英语过级考试,才能获得文凭。如果细心地作一下调查,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因为学英语困难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或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可是,毕业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运用上了英语呢?能不能将已经成为“规矩”的英语过级考试改为选考呢?又能不能将大学语文纳入必学科目,将母语的考试列入过级必考而成为“规矩”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了。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
24、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消失在世间。因此,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是自己的,都应该保留。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可以在特定场合不要目中无人地放肆,让言行举止午休总该可以吧?如果在公开
25、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张家界本身就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真的没有必要因为一部阿凡达而把经典改名,名是改了,但从中却丢了文化的自信,因此我们必须重拾文化自信,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本材料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事件,即美国电影阿凡达在国内热映后,影片中悬浮山“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随即更名为“哈利路亚山”,面对这一事件,网友给
26、出了不同的评论,这些评论代表不同的观点主张。网友1、2、3是从正面对这件事进行评价,网友1认为张家界的做法已经和国际接轨,走向了世界;网友2认为张家界善于借助外界来提升自己;网友3则认为张家界能够善于抓住人的心理并且顺势而为。立意时可以把这三个角度结合起来,也可以分别从每个角度立意,对张家界的作风做出评价。而网友4和网友5则是站在不赞同的角度对张家界的做法予以评价,网友4认为张家界的行为是缺少文化自信的表现,张家界本身就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并没有必要跟风来改名;网友5怎认为这种做法是中国人的浮躁、短视、逐利的表现,究其根源也是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我们还可以从网友4和忘忧
27、5的角度进行立意,批判张家界的行为。这件事情客观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情感倾向,又多角度呈发散状,考生可以住一个角度或综合多个角度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且不要脱离材料内容(要求)。参考立意:1、要善于“借势”而提升自己2、要重拾文化自信3、经济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长垣眼光素材:1、习总书记曾多次在会议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下党正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建立文化自信成为了我们首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国家、社会、人民各方的
28、协同配合。2、历史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悄然滑过,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文化曾经的繁荣与昌盛。而如今,经历过近代那场持续一百多年的耻辱的我们,却不再相信祖先代代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转而把西方文化奉为经典,一味的批判中华文化的腐朽与落后。可是,请试想,假如中华文明真的没有与时俱进,那么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们这一支还依然在迸发活力,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岿然不倒。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在创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发觉罢了。就拿汉字来说,经历了小篆、隶书、楷
29、书再到行书,到如今,简体汉字已被我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还要写那些壁画繁琐的字体来表达自己,那么生活中会平添多少不便!3、孔子学院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办,无数的外国人慕名进入;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前往游览;中国的功夫之乡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国人前来拜师学艺。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大了,这个国家才会真的强大。试问,一个只有GDP支撑的国家,又能在复兴之路上走多远!4、刘邦称帝后问百官:“你们老实告诉我,为何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请不要保留!”底下的人答道:“你平常虽然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发脾气
30、,但是你赏罚分明, 属下攻城掠地之后,你都会论功行赏,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你效命。反观项羽,他虽然表面上非常仁慈,可是事实上他却是刚愎自用。他将所有的好处往自己身上揽,最后弄到众叛亲离。这是你得天下项羽失天下的理由。”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就运筹帷幄这类策略规划工作而言,我的能力远不如张良;就安抚民心,提供粮饷供前线官兵作战这类行政作业而言,我的能力远不如萧何;再就统率大军,冲锋陷阵的带兵术而言,我的能力远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我之所以能得天下,那是因为我能器重他们的专长。至于项羽,他连一个范增都不能重用,这是他失去天下的主要理由!”结构层次:第一层:由材料引出重拾文化自信的观
31、点。第二层:阐释观点,进一步指出重拾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第三层:举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那些渐渐被取代的传统文化,很多人对此都感叹不已。第四层:进一步举例子,指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更为重要。第五层:最后总结全文,联系材料来说明重拾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引:怡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2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3提:提出论点
32、(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5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6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4大美而无言草结籽,风摇叶,伫立静默,自有岁月的静美。细碎的美好常打落于纷繁的尘世俗物中。当阳光初拂大地,轻化开草叶尖的露水,青涩的籽粒开始饱满,新黄,脱落,
33、风声轻轻在草叶厮磨,我们人总是在忙碌着,忙碌着供养自己的生活。我们感受不了美,在这种日常中!有人这样叫喊着。于是旅行,出走,远足是每个人梦中的梦,彼方是最滋润灵魂的净壤。一时,西藏不只是朝圣者的圣地,更是被俗世缠身者的极乐世界。哦,西藏,你看那人的脸,由精侩变成了暂去尘俗的愉悦。然而,即使你的手拂过那圣洁的转经筒,匍伏于石塔之下,你的心仍是停不住叫嚣的。抵达目的地,先两张自拍,再“咻”地传上微博朋友圈,此时的你,注重的哪是灵魂的洗涤呢,难道不是外人歆羡的眼光与评论带给你的小小骄傲吗?伫立于静默中,倾听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这样简单而美好的享受,竟然在很多人的生命中不知所踪!想起薛定谔
34、写到他如何体悟吠檀多派思想的时候,描述了一个人平躺在大地上,静静感受山川与自己身体的韵律奇妙地合契,感受到山川难以名状的精神与自己的合一。只是去感受,抛弃人类自矜的智慧与言语,用本能去感受验证,你才能看见世界揭开它的面纱,给你澄清的笑靥。蒙田曾说:“语言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然而,若是缺乏灵魂,语言只是辞藻的堆砌,浮华或粗鄙而聒噪。如果“言”只是摇唇鼓舌,只是哗众取宠,那在美出现的那刻,不如沉寂。关上手机,相机,甚至关上自己的炫耀欲,渴望焦点的心态,在自然面前化作最谦卑的行者。说到底,“大美”与“不言”实在相互依存。“不言”的沉静使人谦牧,谦牧使得人放低姿态,用精神和与万物融通。无论是起伏的阿
35、尔卑斯还是波澜的红海,本质上便再与那草尖的柔弱无甚差别了。“大美”不是指自然地辽阔雄浑,而是“物我浑一”的天人之境。木心有语:“不自然就是不自由,不自由就是不自然。”那便是了,莫让“言”的浮躁捆住了你的自由,再去细品自然吧。那时再细碎的美都在不言中在你面前展现,无论草尖,还是山巅。【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所给材料出自顾城的门前。“草在结它的种子”为静之美,“风在摇它的叶子”为动之美,“我们”是静静的旁观者,“美好”是积极肯定的价值取向。考生在明白这些之后,可以从生命的成长与创造,去阐述对“美好”内涵的理解;也可以从草和风这些自然之美去解读天性的美好,无拘无束的生命个体的美丽;
36、也可以去从人的角度,阐述静观无言给人带来的享受,静观自然之美,“万物静观皆自得”、无言之美、诗意人生境界、和谐之美等。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对于“美好”“自然”“爱情”“静观”等方面进行个体解读。立意:1.生活之美处处有2.珍惜生命中的美好3.用心发现平凡之物的美4.静默之美素材:1.大画家列宾要为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画像。到了约定的那天,他将原来的漂亮头发剃掉了,成了一个大光头。询问之后列宾才明白,原来马雅可夫斯基认为,一个人的内在美比外在的相貌更重要;剃光头就是为了让画家能够将自己的内在性格气质更加鲜明突出地描绘出来。 2.日本学者今道友信曾经从“义、善”的角度考察美的价值。在论语中有
37、“告朔之讫羊”之说。“义”字是指一个人在祭祀中双肩扛着羊献给神。“善”是把羊放在盘中献上去。这就达到了义和善的境界。但如果不仅如此,而且献上的羊比其他人的更大,则就达到了“美”,也就是说贡献更大,“美”更在义和善之上。后引申到人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勇于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存社会利益,这就是美。所以说美比义和善在价值上来得更高了。 3.周总理也非常喜爱海棠花,他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走到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 4.培根说: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幽雅行为之美又
38、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何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结构层次:本文的题目是大美而无言,是一篇抒情性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化用庄子的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文章开始化用材料“草结籽,风摇叶”,得出观点:岁月静美。作者铺陈了“草叶尖的露水,青涩的籽粒”,说明生活之美,但是接下来作者笔锋
39、一转,写到现代人很多人因为忙碌,却看不到这样简单而纯粹的美好。作者批驳了一些去西藏,貌似洒脱实则仍被世俗羁绊的人们,和下文薛定谔的事例形成对比,证明美好就在身边,就在沉默不言之中。文章引用了蒙田和木心的话,让文章如散文一样飘逸,运用实例对比论证,让文章入木三分,十分犀利。5平视世界领略美好读到过一句影评:“世界就像是一座悬浮于半空的城堡。”对这“城堡”,有人选择在地面仰望,满心卑微;有人选择在高空俯视,满眼空旷。其实最好的视角,还是与这世界保持平视,以不卑不亢之心看待。尼采有言:“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我赞成他的话。萧伯纳大概也会同意,
40、因他说过:“人可以爬上最高峰,但他们不能在那里久住。”在高处俯视苍茫大地,是会让人产生高瞻远瞩、傲视苍生的冲天豪情。可在高处待得久了,少人叨扰,所见只有猎猎寒风,茫茫云海,是否也会在心底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悲哀?若选择在山脚费力踮脚仰视世界,久之则不但可能脖颈酸痛、心神疲乏,原本的谦卑也会变成真正的卑微,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心都要跌落到尘埃里。其实,何必如此?从半高处去看,意味着平视这个世界上可与圣贤智者高谈阔论,下可与和乐世人共享繁生。况且,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自己也能拥有独特的视角,何乐而不为呢?苏轼是平视世界的代言者。他曾对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
41、无一个不好人。”他的平视使他的视野更为广阔,更加参透了世界的美。所以,他活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世人对他的才华的追捧没有让他得意忘形,黄州猪肉的土腥味没有让她失意忘形。直至被流放到惠州那蛮荒之地,他仍是那个“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苏轼。他眼界高远,却又“接地气”;他身处百姓之中,却又脱俗。他始终是他,平视世界的视角使得古今不再有文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符号。以写作枕草子而著称于世的清少纳言,经常对她所认为的“鄙陋”之物加以批判,一副孤傲的模样。而同样以写自然人事闻名的德富芦花,却愿用平和的目光看待万物,既甘于做“美的百姓
42、”守拙于野,又敢于就“大逆事件”陈词于前,这便是平视的智慧。平视世界,以不卑不亢的心态领略世界的美。既不目空一切,也不计较尘埃,从半高处看去,四围山色中,必有好风景。【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之前一定要认真审读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审读材料不只是简单的把材料看一遍,更应该是一个理解、分析材料的思维过程。材料中提到“仰视”“俯视”“平视”三种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态度,很显然出题者倾向的是“平视”,这是作文的立意方向。这就需先理解关键词“平视”的含义。何为“平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两眼平着向前看。” 百度百科解释:两眼平着向前看。谓平等地看或轻视。谓可平起平坐
43、,不屈居于下。如果仅是选择“两眼平着向前看”,这样立意太过肤浅;如果选择第二个义项,其“轻视”一项不妥,从题中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此处“平视”应是褒义,故应选择“平等地看”和“平起平坐,不屈居于下。”因此,“平视”应是在自己和对象之间选取最为平等的方式来相处、认知。所以可以写平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和“仰视”“俯视”对比来写;也可以谈平视的对象,如自己、他人、社会。根据要求“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体验和感悟”,此文适合写成议论文。参考立意:平视不只是角度,更是高度。它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社会,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和谐幸福的环境。面对权贵、富贾、名流,不
44、谄媚、不依附,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面对平凡、卑微、愚钝,不颐指气使,恃“强”压弱。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不居高临下。也不因自己平凡、卑贱而妄自菲薄。做到不自卑,不自鄙,不自傲,不自亢。可用素材1、著名的媒体人白岩松所说:“管别人处在怎样高的位置,都不应该仰视;不管别人处在怎样低的位置,都不应该俯视。平视是一种尊重。”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历程中,在牛顿,伽里略的经典力学理论统治了世界近三百年的光环下,天才物理学家普朗克和玻尔勇敢地遮住权威的光环,用理论分析,用实验证明,把量子微粒能级等概念带入微观世界,解决了经典力学力所不及的难题并更正了牛顿数不胜数的理论谬误。正是因为他们敢于平视权威,普朗
45、克和玻尔才能被载入史册,成为人类认知事物历程中的里程碑。3、沃森和克里克不仰视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的权威,才能够构建dna模型与中心法则,开启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大门。4、平视这个词最早出自于礼记的曲礼下:大夫衡视,衡,平也。平视,即视面。古时候的人对你看谁、你是什么的地位,你怎么看人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说:“天子视,不上於袷,不下於带”,只能看脖子这一块。“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只有大夫才能够平等地对视。“士视五步”,只能看五步之远。这就是说:“若臣视君,目不得取看於面,当视面下袷上”。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对人什么地位,怎么看人是有讲究的。5、现在有手机,大家都玩自拍,最佳的角度不是平视,是45度角,
46、这样才拍出每个人的美。这里面我要引出一个单词,这个单词叫观照。不是关心的关,是观察的观,叫观照。这个观照是什么意思?是用心去看。这个观照是佛家的哲学。这个观照是指静观世界,以智慧来照见事理。这个观照也是道家修行的方法论。观照般若,观照有度,观照初心。念初心,如是观照。观照用心灵照见万物。平视自己的内心,就是一种观照。观照般若,五种般若之一,这是平视这个世界的前提。6、屠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搜遍全身口袋也没找到一钱一物。于是,只好紧握着乞丐伸出来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乞丐也握了握屠格涅夫变冷的手,微笑着说,您能握着我的手叫兄
47、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同样让我感激不尽。7、萧伯纳在莫斯科度假时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并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大作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姑娘娜塔莎。这件事对萧伯纳的震动很大,他感慨地对朋友说:“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在人格上他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8、人生天地间,原本并无尊卑贵贱之分,因世俗社会的打磨和熏染才变得势利起来。见到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要么仰视,要么鄙视;见到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要么俯视,要么漠视。这种心态一旦固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法门寺里的
48、贾桂,明武宗让他坐到身边的椅子上说说话,贾桂回答说,奴才站惯了,不想坐。正是因为这种心态作怪,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平视,往往不那么容易。在高山大川面前,人们仰视或俯视,这是欣赏视角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人们要坚持平视,并使之成为习惯,这是维护自己和他人尊严的需要。惟平视才能客观、公平,惟平视才能达观、无私。平视,于己是一种自信,对人是一种尊重。所谓“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这也应当成为做人的一条道德底线。参考结构:平视世界领略美好第一部分,引入一句影评“世界就像是一座悬浮于半空的城堡”开启文章,并指明两种人不同的态度,然后自然引出观点“最好的视角,还是与这世界保持平视,以不卑不亢之心看待”。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多角度具体阐释要平视世界的原因是可以收获美好。这一部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尼采和萧伯纳的名言,指出俯视与仰视的弊端。人在高处待得久了,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悲哀;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