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表 里里 寒寒 热热 辨辨 证证主讲教师主讲教师 孔令桂孔令桂表表 里里 辨辨 证证一、概念定义: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外内、浅深的两个纲领。注意:表里是相对概念划分:表-皮毛、肌腠、经络/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 里-血脉、脏腑、骨髓/病在脏腑,病位深意义:对外感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对外感病发展阶段认识,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过程,二、表 证概念:六淫、疫气、虫害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级阶段,正气(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外邪侵袭,邪客肌表的一类证候。特点:多见于外感病初期 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病势轻病因病机:外邪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宣发临
2、床症状与证候分析主主 症症兼兼 症症证候分析证候分析恶寒发热外邪袭表,正邪相争,阻遏卫气宣发、温煦功能头身疼痛邪气束表,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不通则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肺主皮毛、鼻为肺窍、内应于肺,咳嗽、气喘肺失宣肃舌苔薄白病邪在表、没有影响脏腑功能脉浮正邪相争于表,脉其鼓动于外三、里 证概念: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 所反映的证候。范围广,表现多样,非表证的证候。病位深在,邪及脏腑的一类证候。特点:常见于外感病中、后期或内伤病 起病缓、病位深、病程长、病势重 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病因病机: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伤脏腑气血,
3、或功能紊乱临床症状与证候分析主主 症症兼兼 症症证候分析证候分析寒热不并见范围广,表现多样,以脏腑证候为主。原因、性质不同证候、机理不同舌苔不薄白脉不浮v里证又有浅深、轻重之别 在腑、在上、在气浅轻 在脏、在下、在血深重附:附:半表半表半半里证里证概念: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之间、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特点: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病因病机:邪气不盛,不能直入于里,正气不足,不能拒邪于外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弦四、鉴别诊断类型类型表表 证证里里 证证起病起病急急缓或急缓或急病程病程较短较短较长较长病位
4、病位浅浅邪在肌肤邪在肌肤深深邪积脏腑气血邪积脏腑气血病情病情较轻较轻较重较重寒热寒热恶寒发热并见恶寒发热并见 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 内脏及其它症状内脏及其它症状头身疼,鼻塞,喷嚏等,内脏头身疼,鼻塞,喷嚏等,内脏症状不明显症状不明显 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呕泻呕泻等等舌苔舌苔薄白,几乎无变化薄白,几乎无变化 多有变化多有变化 脉脉象象浮脉浮脉 沉脉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或其他多种脉象 寒寒 热热 辨辨 证证一、概念定义: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划分:病邪阳邪、阴邪 正气阳气、阴液 寒证阳邪致病,使阳气偏盛而阴液受损;阴液亏损而阳气偏亢。热
5、证阴邪致病,使阴气偏盛而阳气受损;阳气虚衰而阴寒内盛。注意:恶寒、发热与寒证、热证的区别与联系。疾病现象-疾病本质二、寒 证概念: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 衰退所变现的具有冷、凉等特点的证候。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变现的证候。划分:实寒证阴盛,感受寒邪、过服生冷、起病急、体质壮者 虚寒证阳虚,内伤久病特点:机能活动衰退病因病机:感受寒邪;久病伤阳;素体阳虚阴盛。临床症状与证候分析症 状证候分析恶寒、冷痛、肢冷、蜷卧、面色白阳气不足或外邪所伤,不能温煦形体口淡不渴阴寒内盛,津液不伤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阳虚不能温化水液大便稀溏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运化失司舌淡,苔白而润阳虚不化
6、,寒湿内生脉迟阳气虚弱,鼓动血脉之力不足脉紧(静)寒主收引,受寒脉道则收缩而拘急三、热 证概念: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变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所变现的证候。划分:实热证阳盛,感受热邪、过服辛辣、阳热过盛、起病急、体壮者 虚热证阴虚,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特点:机能活动亢进病因病机 感受热邪 素体阳盛阴虚 七情过激 饮食劳倦 房事不节临床症状与证候分析症 状证候分析发热,恶热、喜冷,烦躁不宁,面赤阳热偏盛,火性上炎,热扰心神口渴欲饮津液被伤,需饮水自救痰、涎、涕黄稠,小便短赤津液被阳热煎熬,大热伤津、津液被耗大便燥结肠热津亏,传导失司舌红,苔黄舌干少津脉数(动)阳热亢盛,加速血行吐血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四、鉴别诊断寒热寒热渴否渴否面面色色四四肢肢小便小便 大便大便 舌象舌象脉象脉象寒寒证证恶寒恶寒喜温喜温口淡不口淡不渴或喜渴或喜热饮热饮苍苍白白冷冷清长清长 溏稀溏稀 舌淡舌淡苔白苔白润润脉迟脉迟或紧或紧热热证证恶热恶热喜凉喜凉口渴喜口渴喜冷饮冷饮红红赤赤热热短赤短赤 秘结秘结 舌红舌红苔黄苔黄脉数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