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部论语,可安天下半部论语,可安天下”。半部论语: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半部论语: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平。”见宋罗太经鹤林玉露卷见宋罗太经鹤林玉露卷七。七。旧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于此。旧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于此。19981998年年1 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黎时的宣言 2600 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
2、游列国,甚至有过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乘桴(ff)浮于海)浮于海”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然而,在然而,在21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孔子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孔子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论语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文化常识了解:了解
3、孔子及论语的有关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了解: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文化常识。2.2.人物形象分析:疏通文意,分析孔子及四弟子不同的人物形象分析:疏通文意,分析孔子及四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性格特点。3.3.领会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领会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一、作家作品一、作家作品 孔子孔子(前前551551前前479),479),名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春秋末春秋末期鲁期鲁国人,国人,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被尊称为圣人圣人。思想核心是。思想核心是仁仁,政治上主,政治上主张张礼治礼治,鼓励人
4、们,鼓励人们入仕入仕。汉代以后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治思想。前前497497年,年,55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开始“周游列周游列国国,前后达十三年而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前后达十三年而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专修专修春秋春秋之外还整理了之外还整理了诗书礼易诗书礼易乐乐,即通常所说的,即通常所说的“六经六经”。此外。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史上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
5、学之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风,“,“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七十有二二人人”。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1 1)伦理思想:仁。伦理思想:仁。“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爱人”,即,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对人的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义、礼、忠、恕”等德行的等德行的最高思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最高思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2 2)政治理论:政治理论:“德治德治”与与“正名正名”。孔子提出孔子提出“为政以为政以德德”,以德治民;提出,以德治民;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
6、子子”,各司,各司其职,名正言顺。他把其职,名正言顺。他把“仁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民,施行仁政。(3 3)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这是教育理念。有教无类,这是教育理念。主张教育的对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惠,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象不应分贵贱贤惠,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法。孔子认为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7、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这是教育要求。孔子之教,重视徳、智、体、美的均衡发展。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的语录体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是儒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论语以记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论语以记言为主,为主,“论论”是是论纂论纂的意思的意思;“;“语语”是是话语、经典语话语、经典语句、箴言句、箴言。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大学中孟子大学中庸庸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
8、心,不仅有关于他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质的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现存论语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现存论语2020篇篇。四书:四书: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大学大学中庸中庸五经: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 春秋春秋六六艺艺六经:六经:诗诗书书礼礼 易易乐乐春春秋秋六种科目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孔子的“礼礼”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
9、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指礼节仪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学诗乎?乎?”对曰:对曰:“未也。未也。”“”“不学诗,无以不学诗,无以言。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过庭。曰:“学礼乎?学礼乎?”对曰对曰“未未也。也。”“”“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退而学礼。(论语论语季氏季氏)孔子曾独自站在庭
10、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院。孔孔子曾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院。孔子问:子问:“读了读了诗诗吗?吗?”孔鲤回答:孔鲤回答:“没有。没有。”孔子说:孔子说:“不读不读诗诗,没法讲话。,没法讲话。”孔鲤回来就孔鲤回来就读读诗诗。另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另一天,孔子又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院。孔子问:细步经过庭院。孔子问:“学了学了礼礼吗?吗?”孔鲤孔鲤回答:回答:“没有没有”。孔子说:。孔子说:“不学礼,没法自立不学礼,没法自立”,孔鲤回来就学孔鲤回来就学“礼礼”。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二、解题二、解题在在尊长尊长近旁陪坐近旁陪坐孔子学生孔子
11、学生孔孔 子子 子路子路(比孔子小(比孔子小9 9岁)岁):姓仲,名由,字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比孔子小曾皙(比孔子小2020多岁)多岁):名点,字皙,曾参的: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父亲。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比孔子小冉有(比孔子小2929岁)岁):姓冉,名求,字子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比孔子小公西华(比孔子小4242岁)岁):复姓公西,名赤,字: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子华。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居则曰:不吾知也。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夫子哂之。“求,尔何如?求,尔何如?”对曰: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君子。”“赤,尔何如?赤,尔何如?”对曰: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非曰能之
13、,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夫三子者何如?三子者何如?”子曰: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
14、: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曰: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论语语ln ln 饥饥馑馑 j jn n 曾曾皙皙x x 哂哂shshn n 舞舞雩雩y y 铿铿尔尔 kng kng 小小相相xing xing 沂沂y y 冠冠者者 gun gun 喟喟ku ku 俟俟s s 撰撰zhun zhun 摄摄sh sh 比比及及
15、b b 毋毋w w 冉冉r rn n 莫莫春者春者m m 端章端章甫甫f f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2.2.关注文中四位学生的关注文中四位学生的称谓变化称谓变化 3.3.找出四名学生陪坐在孔子近旁聊了什么找出四名学生陪坐在孔子近旁聊了什么话题话题?志志孔子是如何问的呢?孔子是如何问的呢?四位学生是如何回答的?四位学生是如何回答的?孔子又是如何评价的呢?孔子又是如何评价的呢?四、孔子问志:探究四、孔子问志:探究1-21-2段,说一说孔子是如何问志的呢?段,说一说孔子是如何问志的呢?1.1.子路、曾皙、冉有
16、、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2.子曰: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不吾知也。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2.2.子曰:子曰:“以以()吾一日长)吾一日长乎乎()尔尔(),),毋毋()吾)吾以以()也。)也。居居()则曰;)则曰;不吾知也不吾知也。(句式:。(句式:)如如()或或()知尔,)知尔,则何以哉则何以哉?(句?(句式:式:)”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在尊长近旁陪
17、坐)。2.2.子曰:子曰:“以以(因为)吾一日长(因为)吾一日长乎乎(介,比)(介,比)尔尔(你),(你),毋毋(不要)吾(不要)吾以以(同(同“已已”,止)也。,止)也。居居(平时,平日)则曰;(平时,平日)则曰;不吾知也不吾知也。(句式:宾语前置,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句式:宾语前置,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如如(如果)(如果)或或(有人)知尔,(有人)知尔,则何以哉则何以哉?(句式:宾语前置,则?(句式:宾语前置,则何以哉,那将怎么办呢?)何以哉,那将怎么办呢?)”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孔子近旁陪坐。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孔子近旁陪坐。孔子说: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
18、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说:(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四、孔子问志:探究四、孔子问志:探究1-21-2段,说一说孔子是如何问志的呢?段,说一说孔子是如何问志的呢?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2.子曰: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不吾知也。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和谐。孔子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关心学生思想动。孔子
19、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关心学生思想动态;弟子围坐在孔子身边,亲密无间、轻松和谐。态;弟子围坐在孔子身边,亲密无间、轻松和谐。孔子问志孔子问志:先从自己谈起,自然过渡到学生的治国志向,营先从自己谈起,自然过渡到学生的治国志向,营造出自然和谐、轻松愉快地交流氛围,表现了孔子造出自然和谐、轻松愉快地交流氛围,表现了孔子循循循循善诱善诱的教育方法。的教育方法。四、孔子问志:探究四、孔子问志:探究1-21-2段,说一说孔子是如何问志的呢?段,说一说孔子是如何问志的呢?五、弟子述志(一):五、弟子述志(一):子路述志子路述志 3.3.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
20、师旅,因之以饥馑;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也。”4.4.夫子哂之。夫子哂之。子路子路:姓仲,:姓仲,名由,字子路。名由,字子路。比孔比孔子小子小9 9岁岁,也是弟子中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侍奉孔子最久者。仲由仲由(公元前公元前542542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80480年年),字子路,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泗水县今山东省泗水县)。孔门十孔门十哲哲 之一、之一、二十四孝二十四孝 之一,之一,孔门七十二贤孔门七十二贤 之一,之一,受儒家祭祀。受儒家祭祀。出身贫微出身贫微 君子
21、死,冠不免君子死,冠不免 政治才政治才干干无宿诺无宿诺 为亲负米为亲负米出身贫微出身贫微: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常吃野菜充饥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甚至常吃野菜充饥 。拜入孔。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门之前,史记记载,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孔子的学说,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孔子的学说,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
22、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享年是六十三岁。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享年是六十三岁。君子死,冠不免君子死,冠不免 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悝的宰。卫庄公元年悝的宰。卫庄公元年(前前480480年年),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kuikui)聩)聩(伯姬之弟伯姬之弟)为君为君 ,胁迫孔悝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胁迫孔悝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
23、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君子死,冠不免。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整齐 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死前不吃肉酱系好帽缨的过程中被人砍成肉酱。孔子闻其死,伤心流泪,死前不吃肉酱 。政治才干:政治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科之优异者。为亲负米为亲负米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
24、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就可以满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敢孝顺的好孩子。无宿诺无宿诺 仲由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仲由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
25、,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
26、狱者,其由也与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子路无宿诺。意谓子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了解,曾断言:孔子说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五、弟子述志(一):五、弟子述志(一):子路述志子路述志 3.3.子路子路率尔率尔()而对曰:而对曰:
27、“千千乘乘()之国,之国,摄摄()乎大国之间,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加之以师旅师旅(),因因()之以之以饥馑饥馑();由也;由也为为()之之(),比及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方()也。也。”4.4.夫子夫子哂哂()之。之。3.3.子路子路率尔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而对曰:(急遽而不加考虑)而对曰:“千千乘乘(古时一车四马)(古时一车四马)之国,之国,摄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师旅(军队),(军队),因因(接着接着)之以)之以饥馑饥馑(饥荒。(饥荒。饥饥,五谷不熟;,五谷不熟;馑馑,蔬菜不熟。,蔬菜不熟。);由也);由也为为(治理)(治理)
28、之之(代,千乘之国),(代,千乘之国),比及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方(合乎礼仪(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也。的行事准则)也。”4.4.夫子夫子哂哂(微笑)之。(微笑)之。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合理利益的行事准则。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
29、气,而且知道合理利益的行事准则。孔子对他示以微笑。孔子对他示以微笑。人物人物语言语言动作动作述志(谈理想)述志(谈理想)性格性格孔子态度孔子态度子路子路直率、自信、直率、自信、有抱负有抱负强兵强兵1.1.子路的政治理想与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是一致的?子路的政治理想与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是一致的?2.2.孔子为什么孔子为什么“哂之哂之”?可使有勇,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率尔率尔而而对曰对曰哂之哂之1.1.子路的政治理想与孔子的子路的政治理想与孔子的“足食,足兵足食,足兵”,“既富兵既富兵”又又“教之教之”的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委婉含蓄的表态方式,既以微笑表示对于
30、子路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委婉含蓄的表态方式,既以微笑表示对于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子路的不谦虚。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子路的不谦虚。五、弟子述志(二):五、弟子述志(二):冉有述志冉有述志 5.5.“求,尔何如?求,尔何如?”6.6.对曰: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以俟君子。”冉求冉求(前前522522年年-?)-?),(比孔子小(比孔子小2929岁)岁)姓冉,名求,姓冉,名求,字子有,字子有,通称通称 冉有冉有,尊称尊称 冉子冉子,鲁国人。,鲁国人。周文
31、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前484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
32、意的门生之一,在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五、弟子述志(二):五、弟子述志(二):冉有述志冉有述志 5.5.“求,求,尔尔()何如?)何如?”6.6.对曰:对曰:“方方()六七十,)六七十,如如()五六十,求也)五六十,求也为为()之,)之,比及比及()三年,可使)三年,可使足足()民。)民。如如()其礼)其礼乐,以乐,以俟俟()君子。)君子。”5.5.“求,求,尔尔(你)何如?(你)何如?”6.6.对曰:对曰:“方方(计算面积的单位,多用以计量土地。)六七十,(计
33、算面积的单位,多用以计量土地。)六七十,如如(连词,或者)五六十,求也(连词,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为(治理)之,(治理)之,比及比及(等到)三年,可(等到)三年,可使使足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民。富足)民。如如(至于)其礼乐,以(至于)其礼乐,以俟俟(等待)君子。(等待)君子。”(孔子又问:)(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啊?冉求,你怎么样啊?”(冉有)回答说:(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
34、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人物人物语言语言动作动作述志(谈理想)述志(谈理想)性格性格孔子态度孔子态度子路子路 可使有勇,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率尔而率尔而对对曰曰强兵强兵直率、自信、直率、自信、有抱负有抱负哂之哂之冉有冉有 冉有的政治理想与孔子的冉有的政治理想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如其礼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以俟君子谨慎小心谨慎小心,谦虚退让谦虚退让富国富国足民足民五、弟子述志(三):五、弟子述志(三):公西华述志公西华述志 7.7.“赤,尔何如?赤,尔何如?”8.8.对曰:对曰:“非
35、曰能之,愿学焉。宗庙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公西华(前前509509年或前年或前519519年年-?)-?)(比孔子小(比孔子小4242岁)岁):复姓公西,名赤,字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子华。公西赤公西赤(前前509509年或前年或前519519年年-?)-?),字子华,又称公西,字子华,又称公西华,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华,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尊之为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尊之为 邵伯邵伯,宋真宗加封,宋真宗加封为为 巨野侯巨野侯。
36、明嘉靖九年改称。明嘉靖九年改称 先贤公西子先贤公西子。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公西赤有非常优秀的外交才能。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也。不知其仁也。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很从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了解自己的学生,也表现孔子对于 仁仁 的完美要求。公西赤的完美要求。公西赤曾经为孔子出使齐国。曾经为孔子出使齐国。五、弟子述志(三):五、弟子述志(三):公西华述志公西华述志 7.7.“赤,尔何如?赤,尔何如?”8.8.对曰:
37、对曰:“非曰非曰能能()之,愿学焉。)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宗庙之事(),),如如()会同会同(),),端章甫端章甫(),愿为),愿为小相小相()焉。)焉。”7.7.“赤,尔何如?赤,尔何如?”8.8.对曰:对曰:“非曰非曰能能(能做到)之,愿学焉。(能做到)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宗庙之事(诸侯祭祀(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祖先的事),如如(或者)(或者)会同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端章甫端章甫(名动作,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名动作,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焉。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
38、仪官)焉。”(孔子又问)(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华)回答说:(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主持赞礼的司仪官。做一个主持赞礼的司仪官。”五、弟子述志(三):五、弟子述志(三):公西华述志公西华述志人物人物语言语言动作动作述志(谈理想)述志(谈理想)性格性格孔子态度孔子态度子路子路可使有勇,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率尔而率尔而对曰对曰强兵强兵直率、自信、直率
39、、自信、有抱负有抱负哂之哂之冉有冉有如其礼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以俟君子富国富国谨慎小心谨慎小心,谦虚退让谦虚退让公西华谦恭有礼谦恭有礼敏而好学敏而好学愿为小相愿为小相以礼治国以礼治国文明文明五、弟子述志(四):五、弟子述志(四):曾皙述志(曾皙述志(9-13)9-13)9.9.“点,尔何如?点,尔何如?”10.10.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11.11.子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2.12.曰: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40、咏而归。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3.13.夫子喟然叹曰: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吾与点也!”曾皙(比孔曾皙(比孔子小子小2020多岁)多岁):名点,: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字皙,曾参的父亲。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学生。生。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春秋末年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他是宗圣曾参之父,孔子早鲁国南武城人。他是宗圣曾参之父,孔子早期弟子,笃信孔子学说。期弟子,笃信孔子学说。五、弟子述志(四):五、弟子述志(四):曾皙述志曾皙述志(9-13)9-13)9.9.“点,尔何如?点,尔何如?”10.10.鼓瑟鼓瑟希希(),铿),铿尔尔()
41、,舍瑟),舍瑟而而()作作(),对曰:),对曰:“异乎三子者之异乎三子者之撰撰()。)。”11.11.子曰:子曰:“何伤何伤()乎?)乎?亦亦()()各言其志各言其志也。也。”12.12.曰:曰:“莫春莫春()者,春服)者,春服既既()成,)成,冠者冠者()五六人,)五六人,童子童子()六七人,)六七人,浴乎浴乎()沂沂(特(特殊句式:殊句式:),),风风()乎乎()舞雩舞雩(舞雩:舞雩: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咏咏()而归。)而归。”13.13.夫子夫子喟然喟然()叹曰:)叹曰:“吾吾与与()点也!)点也!”五、弟子述志(四):五、弟子述志(四):曾皙述志曾皙述志(9-13)9-13)9
42、.9.“点,尔何如?点,尔何如?”10.10.鼓瑟鼓瑟希希(同(同“稀稀”,稀疏),铿,稀疏),铿尔尔(助词,在拟声词之后),(助词,在拟声词之后),舍瑟舍瑟而而(表顺承)(表顺承)作作(起,站起来),对曰:(起,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11.11.子曰:子曰:“何伤何伤(何妨)乎?(何妨)乎?亦亦(只是,不过只是,不过)各言其志也。各言其志也。”12.12.曰:曰:“莫春莫春(同(同“暮暮”,暮春,农历三月)者,春服,暮春,农历三月)者,春服既既(已经)(已经)成,成,冠者冠者(成年人)五六人,(成年人)五六人,
43、童子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六七人,(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六七人,浴浴乎乎(乎:相当于(乎:相当于“于于”,可译为,可译为“在在”)沂沂(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在(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在沂水沐浴),沂水沐浴),风风(动词,吹风,乘凉)(动词,吹风,乘凉)乎乎(乎:相当于(乎:相当于“于于”,可译为,可译为“在在”)舞雩舞雩(舞雩:鲁国求雨的台子。舞雩:鲁国求雨的台子。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在舞雩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在舞雩台上吹风),台上吹风),咏咏(唱歌)而归。(唱歌)而归。”13.13.夫子夫子喟然喟然(叹息的样子)叹曰:(叹息的样子)叹曰:“吾吾与与(赞成)点也!(赞成)点也!”五、弟子述志
44、(四):五、弟子述志(四):曾皙述志曾皙述志(9-13)9-13)(孔子又问:)(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啊?曾点,你怎么样啊?”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孔子说: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向。”曾皙说: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到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
45、到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我赞同曾点啊!”五、弟子述志(四):五、弟子述志(四):曾皙述志曾皙述志(9-13)9-13)人物人物语言语言动作动作述志(谈理想)述志(谈理想)性格性格孔子态度孔子态度子路子路可使有勇,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率尔而率尔而对曰对曰强兵强兵直率、自信、直率、自信、有抱负有抱负哂之哂之冉有冉有如其礼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以俟君子富国富国谨慎小心谨慎小心,谦虚退让谦虚退让公西华愿为小相愿为小相以礼治国以礼治国文明文明谦恭有礼谦恭有礼敏而好学敏而好学曾皙曾皙浴乎沂,浴乎沂,风乎舞雩,
46、风乎舞雩,咏而归咏而归舍瑟而作舍瑟而作儒家儒家“礼治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社会的最高境界界-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从容洒脱从容洒脱淡泊功名淡泊功名与之与之各有其志,为政理想各有其志,为政理想六、孔子评志六、孔子评志(14-21)(14-21)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曰: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
47、则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六、孔子评志六、孔子评志(14-21)(14-21)14.14.三子者出,曾皙三子者出,曾皙后后()。曾皙曰:)。曾皙曰:“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子者之言何如?”15.15.子曰:子曰:“亦各言其志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也已矣()。)。”16.16.曰:曰:“夫子何夫子何哂哂()由也?)由也?”17.17.曰:曰:“为为()国)国以以()礼)礼(特殊句(特殊句式:式:),其言不),其言不让让(),是故哂之。),是故哂之。”18.“18.“唯唯()求则非)求则非邦邦()也与
48、也与()?)?”19.“19.“安见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邦()也者)也者?”?”20.“20.“唯唯()赤则非邦也与?)赤则非邦也与?”21.“21.“宗庙宗庙()会同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为()之之()小小(),),孰孰()能)能为为()之之()大大()?)?”六、孔子评志六、孔子评志(14-21)(14-21)14.14.三子者出,曾皙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头)。曾皙曰:(名词作动词,走在后头)。曾皙曰:“夫夫(指示代词,那)(指示代词,那)三子者之言何如?三子者之言何如?”15.15.子曰:子曰:“亦各言其志亦各言
49、其志也已矣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罢了”)。)。”16.16.曰:曰:“夫子何夫子何哂哂(笑)由也?(笑)由也?”17.17.曰:曰:“为为(治)国(治)国以以(用)礼(用)礼(特殊句式:状语后置,用礼治(特殊句式:状语后置,用礼治理国家),其言不理国家),其言不让让(谦让),是故哂之。(谦让),是故哂之。”18.“18.“唯唯(语气助(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求则非词,用于句首,无实义)求则非邦邦(国)(国)也与也与(语气助词,表示疑(语气助词,表示疑问)?问)?”19.“19.“安见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邦(国)
50、(国)也者也者?”?”20.“20.“唯唯(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赤则非邦也(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赤则非邦也与?与?”21.“21.“宗庙宗庙(宗庙祭祀)(宗庙祭祀)会同会同(朝见天子),非诸侯而何?(朝见天子),非诸侯而何?赤也赤也为为(做)(做)之之(代,诸侯)(代,诸侯)小小(小相),(小相),孰孰(谁)能(谁)能为为(做)(做)之之(代,(代,诸侯)诸侯)大大(大相)?(大相)?”六、孔子评志六、孔子评志(14-21)(14-21)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谦让,子路态度不够谦虚,但并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谦让,子路态度不够谦虚,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子路的说法。不意味着否定子路的说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