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8141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 页数:252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审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审计概论审计概论 两权分离或管理者内部的分权制度是审计产两权分离或管理者内部的分权制度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生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一、审计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周时期的萌芽阶段西周时期的萌芽阶段 2秦汉时期的初步形成阶段秦汉时期的初步形成阶段3隋唐至宋时期的日臻健全阶段隋唐至宋时期的日臻健全阶段 4元明清时期的停滞不前阶段元明清时期的停滞不前阶段5中华民国时期的不断演进阶段中华民国时期的不断演进阶段 6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

2、和振兴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和振兴阶段 三、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西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民间审计的起源民间审计的起源 民间审计起源于民间审计起源于1616世纪意大利的合伙企业。世纪意大利的合伙企业。2民间审计的形成民间审计的形成 民间审计的真正发展始于民间审计的真正发展始于1818世纪以后。世纪以后。3民问审计的发展民问审计的发展 2020世纪初,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欧洲转世纪初,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欧洲转向美国,因此美国的民间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向美国,因此美国的民间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对民间审计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民间审计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四、

3、审计的本质及特征四、审计的本质及特征 审计的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审计的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本质具有两方面含义:其一督活动。审计的本质具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是指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其二是指审计具有独立性,审计的基本职能;其二是指审计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特征,是区别于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审计监督作为一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审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与其他专业监督有非常密切的种经济监督,与其他专业监督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审计监督是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

4、继续联系,审计监督是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继续和发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和发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审计监督跟其他专业监督相比,主要具有审计监督跟其他专业监督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独立性独立性 2权威性权威性 3公正性公正性 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的对象与目标审计的对象与目标一、审计的对象一、审计的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即审计的一般对象活动,即审计的一般对象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型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关的经营管型活动信

5、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即审计的直接对象他资料,即审计的直接对象 二、审计的目标二、审计的目标(一)审计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 1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会计报表的合法性 2会计报表的公允性会计报表的公允性 3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二)审计一般目标(二)审计一般目标 1总体合理性总体合理性 2真实性真实性 3完整性完整性 4所有权所有权5估价正确性估价正确性 6截止恰当性截止恰当性 7机械准确性机械准确性 8披露披露 9分类分类 第三节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一、审计的职能(一)经济监督(一)经济监督 (二)经济鉴证(二)经济鉴证 (三)经济评价

6、(三)经济评价 二、审计的作用二、审计的作用(一)制约作用(一)制约作用 1.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 2.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3.揭露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正之风揭露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4.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二)促进作用(二)促进作用 1.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3.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第四节第四节 审计的种类与审计组织审计的种类与审计组织 一、

7、审计的种类一、审计的种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1.按审计主体分类按审计主体分类 (1 1)政府审计)政府审计 (2 2)民间审计)民间审计 (3 3)内部审计)内部审计 2.2.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1 1)财政财务审计)财政财务审计 (2 2)财经法纪审计)财经法纪审计 (3 3)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1.1.按审计范围分类按审计范围分类(1 1)全部审计)全部审计 (2 2)局部审计)局部审计 2.2.按审计实施时间先后分类按审计实施时间先后分类 (1 1)事前审计)事前审计 (2 2)事中审计)事

8、中审计 (3 3)事后审计)事后审计 3.3.按审计时间是否定期分类按审计时间是否定期分类(1 1)定期审计)定期审计(2 2)不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 4.4.按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期分类按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期分类(1 1)中期审计)中期审计 (2 2)年度审计)年度审计 5.5.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1 1)就地审计)就地审计 (2 2)报送审计)报送审计 6.6.按审计的强制性分类按审计的强制性分类(1 1)强制审计)强制审计 (2 2)任意审计)任意审计 7.7.按审计是否事先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按审计是否事先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1 1)预告审计)预告审计 (2

9、2)突击审计)突击审计 8.8.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1 1)授权审计)授权审计 (2 2)委托审计)委托审计 (3 3)联合审计)联合审计 9.9.按审计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分类按审计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分类(1 1)账簿基础审计)账簿基础审计 (2 2)制度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二、审计组织二、审计组织(一)国家审计机关(一)国家审计机关 1.1.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 (1 1)立法型)立法型 (2 2)司法型)司法型 (3 3)行政型)行政型 (4 4)独立型)独立型 2 2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 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属于行政型,根据我国的国家审

10、计机关属于行政型,根据宪宪法法和和审计法审计法的规定:我国在国务院和县级的规定:我国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二)内部审计机构(二)内部审计机构 1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内部审计机构是指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内部审计机构是指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或本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等进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等进行审核和评价,并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合审核和评价,并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规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

11、议。2 2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1 1)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2 2)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三)民间审计组织(三)民间审计组织 民间审计组织,又称社会审计组织或独民间审计组织,又称社会审计组织或独立审计组织,主要形式是会计师事务所。立审计组织,主要形式是会计师事务所。1 1民间审计组织的设立民间审计组织的设立(1 1)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2 2)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2 2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1 1)审计业务)审计业务 (2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验证企业资本,

12、出具验资报告 (3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4 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业务,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5 5)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 三、审计人员三、审计人员1 1国家审计人员国家审计人员 国家审计人员是指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国家审计人员是指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中从事国家审计工作的人员。关中从事国家审计工作的人员。2 2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人员是指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专门从内部审计人员是

13、指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专门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3 3民间审计人员民间审计人员 民间审计人员是指在民间审计组织中从事审民间审计人员是指在民间审计组织中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计工作的人员。四、审计人员的素质四、审计人员的素质(一)对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一)对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二)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二)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1 1独立原则独立原则 2 2客观原则客观原则 3 3公正原则公正原则 4 4廉洁原则廉洁原则 第五节第五节 审计的程序与审计方法审计的程序与审计方法一、审计的程序一、审计的程序(一)审计准备阶段(一)审计准备阶段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

14、本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1 1)阅读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阅读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 (2 2)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有关人员进行询问)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有关人员进行询问 (3 3)向被审计单位外部有关人员进行查询)向被审计单位外部有关人员进行查询 (4 4)查阅行业业务及内部控制有关资料)查阅行业业务及内部控制有关资料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1 1)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前的准备工作)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前的准备工作 (2 2)审计业务约定书所涵盖的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所涵盖的内容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4.确定重要性水平确定重要性

15、水平 5.分析审计风险分析审计风险 6.编制审计计划编制审计计划(1 1)审计计划的作用)审计计划的作用(2 2)总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 (3 3)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 (二)审计实施阶段(二)审计实施阶段 1.进驻被审计单位进驻被审计单位 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3.审查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审查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4.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审计证据(三)审计终结阶段(三)审计终结阶段 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3.编写审计报告编写审计报告 4.提出管理建议书提出管理建议书二、审计方法二、审计

16、方法(一)审计的基本方法(一)审计的基本方法1.顺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1 1)顺查法)顺查法 (2 2)逆查法)逆查法 2.范围检查法范围检查法(1 1)详查法)详查法 (2 2)抽查法)抽查法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二)审计的技术方法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 1)审阅法)审阅法 (2 2)核对法)核对法 (3 3)复算法)复算法 (4 4)分析法)分析法 (5 5)查询法)查询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 1)盘点法)盘点法 (2 2)调节法)调节法 (3 3)观察法)观察法 (4 4)鉴定法)鉴定法 第六节第六节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与审计

17、工作底稿一、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概念(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他信息。(二)审计证据的分类(二)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照外形特征划分按照外形特征划分(1 1)实物证据)实物证据 (2 2)书面证据)书面证据 (3 3)口头证据)口头证据 (4 4)环境证据)环境证据 2.按照来源划分按照来源划分(1 1)外部证据)外部证据 (2 2)内部证据)内部证据 (

18、3 3)亲历证据)亲历证据 3.审计证据按相关程度分类审计证据按相关程度分类(1 1)直接证据)直接证据 (2 2)间接证据)间接证据 4.审计证据按重要性分类审计证据按重要性分类(1 1)基本证据)基本证据(2 2)辅助证据)辅助证据 (3 3)矛盾证据)矛盾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特性(三)审计证据的特性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1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2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3.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四)审计证据的获取(四)审计证据的获取1.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获取审

19、计证据的程序(1 1)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程序 (2 2)控制测试)控制测试 (3 3)实质性程序)实质性程序 2.审计证据获取的方法审计证据获取的方法(1 1)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记录或文件 (2 2)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 (3 3)观察)观察 (4 4)询问)询问 (5 5)函证)函证 (6 6)重新计算)重新计算 (7 7)重新执行)重新执行 (8 8)分析程序)分析程序 (五)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五)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 1.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2.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3.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20、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六)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六)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1.1.审计证据整理与评价的一般步骤审计证据整理与评价的一般步骤 2.2.审计证据整理与评价的方法审计证据整理与评价的方法 二、审计工作底稿二、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订的审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订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论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论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其分根据审计工作底

21、稿的性质和作用,可将其分为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和备查类工为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和备查类工作底稿三类。作底稿三类。(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1.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2.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意见的直接依据 3.审计工作底稿是解脱或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审计工作底稿是解脱或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 4.审计工作底稿为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

22、提供了可审计工作底稿为审计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提供了可能能 5.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1 1)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2 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 (3 3)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 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 1)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作用 (2 2)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点)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点 (3 3)审

23、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求)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求 (4 4)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三、审计档案的管理三、审计档案的管理(一)审计档案的分类(一)审计档案的分类1.1.永久性档案永久性档案 2.2.当期档案当期档案(二)审计档案的保密(二)审计档案的保密 审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第二章第二章 审计计划审计计划 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社会审计组织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是社会审计组织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一经签订,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

24、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一经签订,对双方都具有法定约束。对双方都具有法定约束。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撰写审计业务约定书撰写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 增进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的了解 作为被审单位鉴定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被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 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双方应负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步骤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步骤 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作用 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专业胜任能力 商定审计收费 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

25、书 四、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四、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签约双方的名称签约双方的名称 委托目的委托目的 审计范围审计范围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签约双方的义务签约双方的义务 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审计收费审计收费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违约责任违约责任 签约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有关事项 签约时间签约时间 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甲方:华腾有限责任公司甲方:华腾有限责任公司乙方:中睿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乙方:中睿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一、业务范

26、围与审计目标一、业务范围与审计目标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三、乙方的责任和义务三、乙方的责任和义务四、审计收费四、审计收费五、审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使用五、审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六、本约定书的有效期间六、本约定书的有效期间七、约定事项的变更七、约定事项的变更八、终止条款八、终止条款九、违约责任九、违约责任十、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十、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十一、双方对其他有关事项的约定十一、双方对其他有关事项的约定 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计划制定审计计划制定 一、审计计划概念一、审计计划概

27、念 二、审计计划编制的要求二、审计计划编制的要求 审计计划应当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审计计划工作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确定可能影响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进行适当评估 三、审计计划的内容三、审计计划的内容 总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计划 对一个被审计单位的全面审计工作计划。对一个被审计单位的全面审计工作计划。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审计的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审计的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

28、计领域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 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 其他有关内容其他有关内容 (二)具体审计计划(二)具体审计计划 某项具体审计项目的执行计划,通过编制审计某项具体审计项目的执行计划,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来完成。程序表来完成。基本内容有:基本内容有:审计目标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 执行人及执行日期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29、 其他有关内容其他有关内容 审计计划是审计准备阶段的重要书面文件应当审计计划是审计准备阶段的重要书面文件应当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一部分妥善保存。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一部分妥善保存。案例分析 注册会计师李华在对注册会计师李华在对X公司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公司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按照以下步骤编制了审计计划:按照以下步骤编制了审计计划:(1)了解)了解X公司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公司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3)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4)考虑审计风险;)考虑审计风险;(5)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6)

30、对重要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对重要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7)确定检查风险及设计实质性测试;)确定检查风险及设计实质性测试;(8)进行控制测试及评估控制风险。)进行控制测试及评估控制风险。要求:1.请分析上述审计计划的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改正?2.上述哪些步骤属于总体审计计划的步骤,哪些步骤属于具体审计计划的步骤。两者共同构成计划审计工作的完整体系 两者相互影响。总体审计策略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的实施结果影响总体审计策略(三)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三)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四、审计计划的编制程序四、审计计划的编制程序 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为审计

31、计划做准备 取得编制审计计划的背景信息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交流与沟通 评估审计重要性及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计划的审核和批准 审计计划的修改和补充 第三节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水平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判断 一、重要性含义一、重要性含义 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注意:n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而言的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而言的n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做出的职业判断,具有专业重要

32、性是注册会计师做出的职业判断,具有专业技能性技能性n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n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临界点:临界点:超过此点就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超过此点就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二、重要性的运用二、重要性的运用 1.1.两个阶段: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两个阶段: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1 1)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即确定所需审计证据数量时间和范围,即确定所需审计证据数量(2 2)报告阶段:确定实际的错报或漏报)报告阶段:确定实际的错报或漏报是

33、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与评价审计结果相关。与评价审计结果相关。2.2.两个层次两个层次(1 1)财务报表层次)财务报表层次 (2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要性水平 3.3.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反向关系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1.1.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及其

34、环境的了解 审计的目标审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2.2.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 1)确定判断基础)确定判断基础 资产负债表可以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营运资产负债表可以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营运成本或净资产作为判断基础;成本或净资产作为判断基础;利润表可以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利润表可以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作为判断基础。或税后利润作为判断基础。注意:注意:净

35、利润接近零时,不作为标准净利润接近零时,不作为标准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不用当年的,选择近几年平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不用当年的,选择近几年平均净利润均净利润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基础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将资产总额、净资产作为基础 (2 2)计算各报表的重要性水平)计算各报表的重要性水平 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某被审计单位的账面资产总额为如:某被审计单位的账面资产总额为9 000 0009 000 000元,注册会计师决定按元,注册会计师决定按0.5%0.5%确定重要性

36、水平,则会计确定重要性水平,则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为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为9 000 0009 000 0000.5%=45 0000.5%=45 000元。元。(3 (3)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如果同一时期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一致,如果同一时期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一致,审计人员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3.3.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依上例,

37、钱某以资产负债表项目为基础分配重要性水依上例,钱某以资产负债表项目为基础分配重要性水平。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确定了各项目的可容忍误差。平。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确定了各项目的可容忍误差。各项目可容忍误差各项目可容忍误差资产资产金额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益金额金额货币资金货币资金 1 000应付账款应付账款9 000应收账款应收账款22 000应付票据应付票据 0存货存货 22 000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5 000其他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5 000应付股利应付股利 0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额4 000其他负债其他负债6 000股本股本 0盈余公积盈余公积 0 例:例:A和和B注册会

38、计师于注册会计师于2009年年初对甲公司进行审计,年年初对甲公司进行审计,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资产总额的产总额的1%,并将其分配在各资产项目,如下表,并将其分配在各资产项目,如下表(单位:(单位:万元)万元)要求:请评价要求:请评价A、B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会计报表层次重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是否恰当。要性水平的分配是否恰当。项目项目年末数年末数分配比例分配比例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存货存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资产总计资产总计7000620004000031000140

39、0001%1%1%1%1%706204003101400 分析:分析:A、B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均按各账户年末余额的水平的分配均按各账户年末余额的1%进行分配是进行分配是不恰当的。在确定会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不恰当的。在确定会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时,应考虑各账户的性质、错报的可能性、审计各账户的性质、错报的可能性、审计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审计风险(审计风险(Audit Risk,Audit Risk,简称简称ARAR)是指财务报表存)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

40、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和审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计人员 (一)概念(一)概念 第四节第四节 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二)组成要素(二)组成要素 审计风险取决于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和检查风险检查风险 1.1.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1 1)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2 2)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

41、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从固有风险和控制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可以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两个层面去理解。风险两个层面去理解。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认定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一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认定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例如,会计人员在记录金额时多写了一个零。例如,会计人员在记录金额时多写了一个零。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认定存:是指某一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认定存在重大错报,而未能被相关内部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在重大错报,而未能被相关内部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例如,记录的金额多写了一个零却没有正的可

42、能性。例如,记录的金额多写了一个零却没有被复核人员发现。被复核人员发现。2.2.检查风险检查风险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这种错报的可能性。例如,例如,记录的金额多写了一个零,复核记录的金额多写了一个零,复核人员没有发现,审计人员也未能检查出来。人员没有发现,审计人员也未能检查出来。检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风险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审计人员就应实

43、施越详细的实质性程风险越低,审计人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程序,以降低检查风险序,以降低检查风险 CPACPA只有通过对检查风险的控制才能将最只有通过对检查风险的控制才能将最终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终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3.3.要素的关系要素的关系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例:注册会计师可接受到的审计风险为例:注册会计师可接受到的审计风险为3%3%,被审计,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30%30%,则注册会计师要,则注册会计师要控制的检查风险计算如下:控制的检查

44、风险计算如下: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即注册会计师将实施足够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即注册会计师将实施足够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达到的审计证据,以达到10%以下的检查风险水平,直到以下的检查风险水平,直到超出可容忍错报的风险控制在超出可容忍错报的风险控制在3%以下。以下。风险要素的关系风险要素的关系 1 1、审计风险是由各个构成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风险是由各个构成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2、CPACPA只能评估而不能控制重大错报风险,通只能评估而不能控制重大错报风险,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而控制检查风险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而控制检查风险 3 3、在既定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

45、检查风险、在既定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向关系。美国最大医疗保健公司:南方保健 1997至2002年:虚构24.69亿美元利润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被规避 曾在安永执业,了解分配的重要性水平 化整为零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某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时,分别假某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时,分别假定了定了ABCD四种情况四种情况 审计风险评价审计风险评价风险类别风险类别情况情况A情况情况B情况情况C情况情况D可接受的审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计风险(%)1234重大错报风重大错报风险(险(%)

46、60508070请计算回答以下问题请计算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四种情况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分别是多少)上述四种情况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分别是多少(2)哪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哪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3)说明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析:(1)(1)情况情况A A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1%=1%60%=1.67%60%=1.67%情况情况B B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2%=2%50%=4%50%=4%情况情况C C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3%=

47、3%80%=3.75%80%=3.75%情况情况D D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4%=4%70%=5.71%70%=5.71%(2)A(2)A情况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情况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 。可接受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检查风险越低,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3)(3)存在反向关系存在反向关系审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第三章第三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一)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一)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顾客订货单顾客订货单2销售单销售单3发运凭证发运凭证4销售发票销售发票第一节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48、和控制测试 一、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流程一、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流程 5商品价目表商品价目表6贷项通知单贷项通知单7应收账款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8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9折扣与折让明细账折扣与折让明细账10汇款通知书汇款通知书11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12坏账审批表坏账审批表13顾客月末对账单顾客月末对账单14转账凭证转账凭证15收款凭证收款凭证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二)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1接受顾客订单接受顾客订单2批准赊销信用批准赊销信用3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供货4按销售单装运货物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5向顾客开具账

49、单向顾客开具账单6记录销售记录销售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8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9注销坏账注销坏账10提取坏账准备提取坏账准备二、销售与收款循环常见的重大错报风险二、销售与收款循环常见的重大错报风险 1销售发票开票过程中的非法行为。销售发票开票过程中的非法行为。2人为改变销售的入账时间。人为改变销售的入账时间。3有意或无意漏记销售收入。有意或无意漏记销售收入。4入账金额不正确。入账金额不正确。5混淆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分类。混淆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分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本身类别及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

50、入的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本身类别及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的区别。区别。6虚列应收账款,并由此虚列销售收入。虚列应收账款,并由此虚列销售收入。7应收账款长期挂帐。应收账款长期挂帐。8通过调节坏帐准备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通过调节坏帐准备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9人为改变应收账款账龄。人为改变应收账款账龄。三、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及测试三、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及测试(一)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的内容(一)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的内容 1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要点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要点(1)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控制)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控制(2)凭证和记录控制)凭证和记录控制(3)核查控制)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本科教学课件-审计学原理-(完整).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