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1目录测量研究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历史研究质的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研究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观察研究调查研究教育研究设计2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3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一是对过去的了解,了解教育研究的昨天和它的发展轨迹;二是对现状的把握,了解教育研究的今天4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5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6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7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创立早期思辨定性研究理想国雄辩术原理等现代实验实证定量研究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8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我国教育研
2、究的历史演变20世纪20年代 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20世纪30年代 引进国外理论进入教育实践20世纪50年代 全部搬照苏联经验9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近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向教育科学化的目标前进强调教育科学研究要为理论和实践服务。10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数量化现代化11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综合化现场化12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13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14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15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16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发展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17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发展的
3、分类定性研究定量研究18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发展的分类教育研究的范围宽泛,除以上两类划分外,还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的,具有相对性,有时是互相交叉重复的。了解教育研究的分类,有利于研究者明确研究课题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研究对象,有利于探索每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适用条件和范围。19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20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验证概括归纳演绎21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22第一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伦理原则23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24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爱因斯坦把提出问题或选择问题看作研究过程
4、中最重要、最复杂、最关键的一环,看作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步。25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选择研究课题的标准研究课题必须是问题,但问题并非一定都可作为研究课题。通常应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26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一、价值原则27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二、创新原则28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二、可行原则29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课题类型爱因斯坦把提出问题或选择问题看作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最关键的一环,看作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30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选择研究课题的思维策略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体现在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在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31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一、怀疑怀疑是发现问题时最常
5、用的思维策略。怀疑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由于教育学科还比较年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的水平和层次还不高,因此通过怀疑产生新问题的机会不少。32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二、变换角度变换角度则是改变原来的思维路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发现新的探索天地,它不以否定原有结论为前提,它需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思维形式为发散思维、横向思维。33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课题形成的路线演绎归纳34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选择研究课题的过程及方法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体现在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在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35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课题论证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体现在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在别人认为
6、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36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提出研究假设科学研究的真正任务在于探索未知,逐步形成理论。假设则是理论建构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假设又称假说,是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37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假设的作用研究者的科研能力体现在能否发现问题、能否在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38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假设的类型39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假设的特征40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好的假设的标准41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决定研究变量42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
7、,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通俗地说,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变量的类型43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变量的关系44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举例说明45小学低年级学生超过平均身高的儿童比低于平均身高的儿童更易被同学选为班级干部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变量的类型46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变量的关系47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举例说明48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训练时数呈正相关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下操作定义49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好的操作性定义50(1)操作定义应该是可观测的、可重复的、可直接操作的;(2)操作定义最好能把变量转化成数字
8、化形式,凡是能计数或计算的内容都是可直接观测的;(3)操作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4)操作定义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可行;(5)用多种方法形成操作定义,既可以从操作入手,也可以从测量入手。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操作性定义的方法51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操作性定义的注意事项52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选择研究对象抽样53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抽样的要求54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抽样的基本方法55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56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57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文献检索58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文献检索的意义在于:为研究提供参考内容;进一步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和假设;提供前人的研
9、究信息;为如何进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完善研究设计和方案;避免重犯前人的错误;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文献检索的作用59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文献检索的分类60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文献检索的过程61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文献检索的途径62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文献检索的方法63第三章观察研究64第三章观察研究65第三章观察研究观察法66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观察法67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观察是研究的基础。在学前教育研究中,观察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特别
10、适合于对幼儿行为的研究。观察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幼儿呈现的任何行为现象均可作为观察目标第三章观察研究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68第三章观察研究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69第三章观察研究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70第三章观察研究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71第三章观察研究自我观察与客观对象观察72第三章观察研究观察法的具体方法73日记描述法74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是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以日记形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轶事记录法75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被试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日后分析用的一种观察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实况详
11、录法76实况详录法指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第三章观察研究时间取样法77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事件取样法78事件取样法是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等级评定法79等级评定法是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后,用等级评定量表对所观察的行为事件的特征加以评定的一种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第三章观察研究频率计数法80频率计数法指在观察记录中只对确定的行为发生的频率计数,或对行为持续的时间计数的一种方法。第三章观
12、察研究行为检核法81行为检核法又称清单法,是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式的表格,然后通过观察,检查核对该行为是否呈现的一种方法。第三章观察研究观察法的注意事项82第三章观察研究83第三章观察研究观察法的优缺点84第三章观察研究临床法85临床法是皮亚杰为研究儿童认知能力而独创的一种研究方法。1929年,皮亚杰首次运用临床法这一术语,因为他认为这种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与有经验的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很相似。第三章观察研究临床法的特点86第三章观察研究临床法的具体研究87第三章观察研究守恒研究88第三章观察研究类包含研究89第三章观察研究关系概念研究90第三章观察研究临床法的评价91临床法
13、的整体设计思想以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具有清晰的理论框架。它主要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临床法也有它的局限性。第三章观察研究行为矫正法92行为矫正法始于解决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习行为问题,是行为学习理论与临床心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方案。行为矫正主要涉及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和处理,也包含对良好行为的培养与巩固。第三章观察研究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93第三章观察研究正强化法94第三章观察研究负强化法95第三章观察研究间歇强化法96第三章观察研究消退法97第三章观察研究代币制法98第三章观察研究系统脱敏法99第四章调查研究100第四章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概述101调查研究是
14、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还可以定义为: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所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通过整理、分析,从而了解实际情况,揭开事物的本质规律,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研究方法。第四章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类型102第四章调查研究现状调查103现状调查也称常模调查,是幼教调查中运用得最多、最普遍、最基本的调查类型,旨在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征,或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或现象。通过现状调查,可把握研究对象的现实状态,可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可发现实际问题,为今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儿童发展提供依据。第四章调查研究相关
15、调查104相关调查旨在探讨两个变量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目的是寻找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章调查研究原因调查105原因调查又称比较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与比较、探讨某种特征的儿童或现象的形成原因第四章调查研究跟踪调查106跟踪调查旨在探讨儿童某种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这类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第四章调查研究其他调查分类107第四章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设计108第四章调查研究纵向研究109纵向设计常用于跟踪调查或趋势研究,它是随时间推移多次收集调查资料。它通常不可能大面积进行,而只能对特定的对象进行。第
16、四章调查研究横向研究110横向设计是从总体中同时随机取样,进行一次测量,即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随机样本进行一次性测量,即多组对象一次测量。第四章调查研究111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第四章调查研究112调查研究的优缺点第四章调查研究113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14问卷法问卷法是将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以书面形式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第四章调查研究问卷设计的准则115第四章调查研究问卷的形式116第四章调查研究问卷的一般结构117第四章调查研究问卷的实施步骤118第四章调查研究问卷的实施步骤119第四章调查研究120调查研究的
17、优缺点第四章调查研究121访谈法访谈法指通过与研究对象的直接交谈来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谈话法或访问法。访谈法常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第四章调查研究122访谈法的类型第四章调查研究123访谈法的注意事项第四章调查研究124访谈法的优缺点第四章调查研究125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或事例进行分析、概括,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一种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研究中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是实践工作者常用的研究方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26经验总结法的意义和分类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人们对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
18、的经验材料和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指导新的教育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实践性的总结,二是理论性的总结。第四章调查研究127经验总结法的一般过程第四章调查研究128第四章调查研究129经验总结法的注意事项第四章调查研究130预测法预测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或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结果作出推测、估计或判定的研究方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1教育预测的意义和分类教育预测可以使我们把握今后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帮助行政决策部门制定符合教育发展状况的政策经验总结法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实践性的总结,二是理论性的总结。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第四章调查研究132预测的
19、一般过程第四章调查研究133预测的基本方法德菲尔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4预测的基本方法前景设想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5预测的基本方法头脑风暴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6预测的基本方法趋势外推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7情景法情境法指让被试处于设计好的活动环境或问题情境中,对其进行观察或问卷调查,从而获取有关反应信息的研究方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8活动情境法第四章调查研究139问题情境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0141实验法的意义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2实验法的特点实验法是根
20、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3实验法的分类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4实验法的一般过程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5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
21、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6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一是使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最大化,让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凸现;二是使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最小化,不让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干扰作用或使这种干扰作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147实验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
22、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8自变量的操纵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49因变量的测定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50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51实验效度实验法是根
23、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152内在效度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内在效度又称内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和可靠性。即实验结果是否完全归因于自变量的操纵,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153外在效度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
24、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外在效度又称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推广能力和代表性。即实验结果能运用于更大范围,能推广到同类事物和现象上去的程度154 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关系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实验效度是每一个实验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验效度只是程度的问题,效度不会全有或全无。一般来说,内在效度越充分,结果推广度越大,研究越有价值。内在效度是实验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没有内在效度便无所谓外在效度155实验配组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
25、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简单地说,实验配组就是指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去。配组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使组与组之间等质,以避免被试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56完全随机设计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完全随机设计又称随机分组法,是用随机化的方法,将被试随机分配给实验组和控制组。157随机区组设计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
26、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随机区组设计是事先对被试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被试分成若干个同质的区组,然后将每个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配给实验组和控制组。158配对组设计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配对组设计是指在实验自变量介入之前,通过测量将条件一致的被试一对一配对,然后再随机地分配给实验组和控制组159被试间设计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
27、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被试间设计又称非重复测量设计,指把不同的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里(实验组和控制组),各自接受各自的实验处理,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互不交叉。160混合设计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第五章实验研究混合设计指在一个实验设计中既有被试间设计,又有被试内设计。这种设计比较复杂,但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实验设计。161实验设计类型第五章实验研究162前测和后测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前测指在实验处理介入
28、之前对被试进行的测量,后测指在实验处理介入之后对被试进行的测量。在实验设计中,并非所有的设计都需要前测,但后测对每个设计来说是必需的。163后测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任何实验设计都有后测,典型的两个组后测设计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引入自变量(实验处理)以后测量因变量在实验设计中,并非所有的设计都需要前测,但后测对每个设计来说是必需的。164前测后测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处理介入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量,即在后测设计的实验处理前加上测量,这样一个后测设计就扩展为前测后测设计了165实验设计类型第五章实验研究166单组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指被试不设控制组,即只有
29、一个实验组,通过实验处理前后两次测量的差异,看实验处理的效果。单组设计只作自身比较,不与外部比较,虽然避免了不同被试差异可能造成的影响,但在前测和后测中间可能有许多干扰因素难以控制167等组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等组设计是教育实验研究中最基本的设计形式。它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等质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它的特点是:随机分配被试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在总体上同质,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给予实验处理,最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结果进行比较。168轮组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轮组设计也称平衡设计,是对不同的组以不同的顺序,轮流施加不同的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即将不同的实验处理轮流地施予各组,根据每个处理的总和效果来确
30、定实验处理的效应。169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170前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前实验设计具有实验设计的基本成分,但缺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效度很差,尚未达到实验研究的起码要求。通常不把它看作正式的实验设计,故称前实验设计,又称非实验设计。171前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172真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真实验设计的基本特点是:包含两个或多个组;在随机化的基础上选择与分配被试;能充分控制绝大多数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可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173真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174准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准实验设计又称类似实验设计。在控制程度上,是介于前实验设计与真实验设计之间的一种实验设
31、计。它比前实验设计的效度要好得多,能对一部分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进行控制,但又不如真实验设计那样对整个研究过程作充分、严格的控制,因此在实验前冠于“准”字,以示区别。175准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176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因素通常指实验中研究者感兴趣的变量,这个变量也称自变量。只有一个自变量(因素)的实验设计叫单因素设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叫多因素设计。177单因素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在单因素设计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通过自变量的变化来观测对因变量的影响,并试图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178多因素设计第五章实验研究多因素设计也称因素设计或析因设计,指实验中含有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因素)的实验设计。它的特点是:能把每个自变量的各种水平组合起来进行实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