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内容目目录录1.十十九届九届五五中全会中全会41.会议线索42.经经济发展济发展41.内循环42.城镇化与都市圈51.城镇化52.都市圈63.服务业101.养老业102.3.2 免税124.产业链构建141.民民生服务生服务1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创创新驱动新驱动161.科技创新与研发支出163.资资源环境源环境171.资源环境17图表图表目目录录图图 1:常常住住人口人口城城镇化率镇化率和和户户籍籍人口城人口城镇镇化率化率5图图 2:日日本本城市城市化化率率6图图 3:国国内内都市都市圈圈发展格发展格局局及及成成熟度熟度6图图 4:“中中国制国制造造业企业业企业 500 强强”
2、区区域域分布分布8图图 5:成成渝渝两两市市“极核极核效应效应”9图图 6:消消费费需求需求多多元化元化10图图 7:人人口口结构结构10图图 8:中中国国消费消费者者奢侈品奢侈品消消费费不不断提升断提升(单位单位:十十亿亿元)元)12图图 9:中中国国免税免税业业消费消费额额&全球全球免税及免税及旅旅游零游零售售额(额(单单位:位:亿亿元)元)13图图 10:全球全球个个人奢人奢侈侈品市场品市场规规模模&全全球球免税免税销销售额(售额(单单位位:十亿元)十亿元)13图图 11:中中国国消消费者奢费者奢侈侈品消品消费费渠道占比渠道占比13表表 1:2018 年年都都市市圈核圈核心心城市城市 G
3、DP7表表 2:技技术术劳动劳动密密集型商集型商品品和和资资源价值源价值链链对中对中国国贸易贸易依依存度存度14表表 3:全全球球数字数字经经济国家济国家竞竞争争力力评价结评价结果果(2018 年)年)1511.十九十九届届五中全会五中全会1.1 会会议议线线索索10 月月 26 至至 29 日,中日,中央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会,随随后陆续发布官方文后陆续发布官方文件件。我我们希望们希望 通过已发布的五中通过已发布的五中全全会会公公报报、五中全会建议五中全会建议及及对对比比“十三五十三五”规划内经规划内经济发济发展展、民民 生服务生服务、创新驱动及创新驱动及资源资源环境四大模块
4、的完环境四大模块的完成成度度及及表述差异梳理出更表述差异梳理出更多多的的政政策线索。策线索。10 月 26 至 29 日,中央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 远景目标,并发布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建议纲要)。11 月 3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称“建议”)为建议全文,针对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内容给出更为具体表。历次五中全会的主历次五中全会的主要要议议题题均为研究并制定下均为研究并制定下一一个个五五年规划内容年规划内容,今今年年由于由于处处于于十三五收尾全面建十三五收尾全面建成成小小康康社会决胜阶段社会决胜阶段,并兼
5、并兼而有而有中长期二中长期二三五年远景三五年远景目目标标的规划的规划。但五中全会期间发布的更多是纲领性文件,更具操作细化实施的文件 将在明年两会时间前后各地政府相关会议召开并部署后得到。从经济发展从经济发展、民生服务民生服务、创新驱动及资源环创新驱动及资源环境境四四大大模块梳理政策线索模块梳理政策线索。从“十 一五”规划开始,指标体系总体上被分布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资源环境、民生服务这四大领域。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已发布的五中全会公报、五中全会建 议及对比“十三五”规划内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创新驱动及资源环境四大模 块的完成度及表述差异梳理出更多的政策线索。2.经济经济发发展展2.1 内内循环循
6、环“建议建议”中关于畅中关于畅通通国国内内大循环强调优化供大循环强调优化供给给结结构构,改善供给质量改善供给质量,提提升供升供给体系给体系 对国内对国内需需求的求的适适配配性性。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建议建议”中提到推动金中提到推动金融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衡发展发展,实现上下游实现上下游、产产供供销销 有效衔接有效衔接,促进农业促进农业、制制造业造业、服务业服务业、能源资能源资源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破除 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 本
7、。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 水平动态平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区域域经经济布局协同互动将济布局协同互动将是是未未来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构建以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不同功 能和类型的地区和城市,应该着力构建中小微等不同层次的循环体系,来共同 支撑国家层面的大循环体系。10 月月 29 日日,发改委等发改委等 14 部门印部门印发发近期扩近期扩内内需需促促消费的工作方案消费的工作方案从从多多角角 度为内循环提供方度为内循环提供方案案手段手段。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 中提出,扩大鼓励 外
8、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出台 2020 年版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鼓励各地对城镇老旧小区有条件的楼栋加装2电梯;加快推进 5G 网络基站建设,举办全国性智能体育大赛,带动健身器材 和 5G 终端产品快速销售。2.2 城城镇镇化化与都与都市市圈圈2020 年是年是“十三五十三五”规规划和第一轮国家新划和第一轮国家新型型城城镇镇化规划收官之化规划收官之年年。以第一轮新型 城镇化成效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进展,以“城市群+中心城市”为主 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和户户籍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由人口城镇化率分别由 2015
9、 年的年的 56.1%、39.9%上上升至于升至于2020 年的年的 60.6%、44.38%,但常住与户籍人口但常住与户籍人口城城镇化率差距从镇化率差距从 2015 年年至至今仍有今仍有16%。据新华社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据公安部数据显示,1 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 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 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 2013 年至 2019 年也上升近 10%。(只有一段就不用 分段符了,顶格写,下同)2.2.1 城镇化城镇化城镇化是最大的内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需潜潜力力所在所在。国家发改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 涛表示,城镇化是我
10、们国家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拉动我们有效投资的倍增器 和扩大消费需求的加速器。目前中国每年城镇化率以平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相当于每年有 1000 万的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必将产生对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设施、住房等巨大的投资需求。第第二二阶阶段段城城镇镇化化是是以以农民农民工工市市民民化化为为核核心心的的城城镇化镇化,将将以以推推进进户户籍籍制制度度改改革革,让农村人口城镇化让农村人口城镇化进进而而相相应提高其消费率为应提高其消费率为主主要要路路径径。统计口径上来看,当前 的城市化率包含所有的外出农民工。但是统计范畴内的农民工没有得到城市户 口,没有享受到对应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收入就
11、业不稳定。而收入偏低且基 本公共服务没有享受到,导致其整体其消费受到抑制。”若将农民工转化为若将农民工转化为城城镇镇户户口口,即使工资维持现状即使工资维持现状仍仍能提升能提升 27%的消费的消费。中国社图图1:常常住人口住人口城城镇化镇化率率和户和户籍籍人口人口城城镇化率镇化率65.00总人口:城镇:比重(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0.6060.0057.3558.5259.5856.1055.0050.0045.0042.3543.3744.3839.9041.2040.0035.0030.0025.0020.00201520162017201820193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表示,根据
12、相关研究如果把农民工转化为城镇户口,即使工资没有提高,它都能提升 27%的消费。目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然比常 住人口城镇化率低 16 个百分点,即使没有提高城镇化率,但如果把户籍人口 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缺口填平,也将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类比国际经验类比国际经验,城镇化城镇化率率超超 60%后后,人口会加速人口会加速往往大都市圈转移大都市圈转移。人口加速往 大都市圈转移,尤其是向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中心城市集聚。日 本城镇化水平在 1960 年前后达到 60%,在 19601970 年日本城市化率由60%上升至 70%的过程中,东京都周边的神奈川、千叶和琦玉县的人口密度增 速
13、领先全国,1975 年日本城镇化率达到 75%左右以后,大东京都市圈各部的 人口密度增速均逐渐放缓。2.2.2 都市圈都市圈“建议建议”强强调调推推进进以人以人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 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 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成推进成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设。推推进以县进以县 城为重要载体的城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镇化化建建设。设。随城市发展动力不随城市发展动力不断断增增强强,中心城中心城市市、
14、城市群的城市群的带带动引领作用明动引领作用明显显。大城市尤 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创 新创业势能持续加强,创业浪潮开始由中心城市向周边溢出,比如深圳作为国 内最具创新创造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以深圳为中心对外的新产业新业态辐射 显著,另外其向东莞等周边城市溢出效应也逐步显现。随人口随人口、经济经济进进一步向一步向中中心城市汇聚心城市汇聚,中中心城市心城市综综合实力持续增合实力持续增强强。城市规模 体系向超大、特大及大城市扩展,特大、超大城市数量显著增长。全国中心城 市人口、经济集聚能力持续增强。1990-2015 年,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 城市人口
15、占全国人口规模的比重显著增长,其他地级市人口规模占比降低。图图3:国国内都市内都市圈圈发展发展格格局及局及成成熟度熟度图图2:日日本城市本城市化化率率80日本城市化率757065605550454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4中国还处于城市化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发发展展进进程当中,未来可持程当中,未来可持续续发发展展的增长空间和发展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潜力力依依然巨然巨大。大。纵观聚集全球 27.2%人口的世界五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 2018 公布的数 据,中国的 GDP 排名第二,但相比其他四大经济体,城市化率依然较低,人均GDP 的排名也相对滞后,中国还处于城市化
16、发展进程当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增 长空间和发展潜力依然巨大。表表1:2018 年年都都市圈核市圈核心心城市城市 GDP都都市圈市圈核核心城市心城市GDP在在全国全国 G D P 中中的占的占比比%在在全国全国 G D P 中中的排名的排名国内都市圈及核心城市京津冀都市圈北京303203.372天津188102.097上海326803.631长 三 角 都 市圈南京128201.4211杭州135091.510广州228592.545粤 港 澳 都 市圈深圳246912.744香港257662.863成 渝 都 市 圈成都153421.78重庆203632.266国外都市圈及核心城市纽约都市圈纽
17、约710705.03-东京都市圈东京7051820.56-5产产业业区域布区域布局局来来看看,制造制造业业核心技术和主要核心技术和主要产产能能仍仍主要集中于东部沿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海地地区区,但但逐逐 步向步向中中西西部部扩扩散散,将将进进一一步支步支撑撑西西部部城城镇镇化化水水平平提提升升。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扩散,制造环节有向中西部转移,尽管核心技术和主要产能仍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知识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重点城市扩散趋势加强,制造业开始向中小城市转移。“十三十三五五”以以来来,“中国制中国制造造业业企企业业 500 强强”东部入东部入围围企业数量所占比重企业数量所占比重与与中中部部、西部西
18、部 及东北地区差距逐及东北地区差距逐步步拉拉大大。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企业数量均有所上升但企业数量 总体占比在 2016-2019 年均有小幅下滑,分别下降 1.2、0.6、1.6 个百分点。东部 企业数量占比从 2016 年的 69.2%稳步上升至 2019 年的 72.6%。图图4:“中国制中国制造造业企业业企业 500 强强”区区域域分布分布产业结构上看产业结构上看,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第二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实现产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实现产 业服务化,东部地区依然是吸引城镇人口的主力。业服务化,东部地区依然是吸引城镇人口的主力。经济服务化开始成为产业结
19、构演进的大趋势经济服务化开始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大趋势,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利地支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利地支撑城城 镇化发展镇化发展。东部的确服务业发展迅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差距越 来越大。地级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县级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下降。国内服务业发展普国内服务业发展普遍遍加加速速,成为各省成为各省市市区经济发区经济发展展走势的一大亮走势的一大亮点点,随着供给侧 结构改革的推进,国内服务业发展普遍加速,成为各省市区经济发展走势的一大 亮点。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 2016 年度服务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服务业发展 指数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天
20、津、浙江、山东、福建、湖北、重庆,城市名次稳定。区域结构呈区域结构呈现现“东东高高西低西低”。报告显示,2016 年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指数平均 值 120.093 分,西部地区 94.778 分,中部地区 98.546 分,东部地区平均得分明 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反映出服务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态势。1008060402001202016201720182019东部企业数量占比中部企业数量占比西部企业数量占比64.43.42.82.812.613.869.212.614.469.612.414.270.61212.672.6东北企业数量占比伦敦都市圈伦敦6500033.6-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科
21、技创新推动区域中中心心功功等级进一步提等级进一步提升升,推动推动城城镇等级体系扁平化镇等级体系扁平化发发展展。我国以“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次级创新中心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东部沿海地区的城 镇化水平仍然会受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持续提升,但影响更明显的是表现在城镇功 能的进一步提升优化。中西部省份开始加快创新赶超,科技创新赋予了城镇突破加 速城镇等级的跃升,推动城镇等级体系扁平化发展。成渝都市圈是西部成渝都市圈是西部大大开开发发的战略支点的战略支点、地处地处“一带一带一一路路”和长江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联联结点区结点区 域域,战略地位突出战略地位突出。成渝都市圈总面积 18.5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
22、部经济基础 最好、实力最强的区域。2018 年,都市圈 GDP 总量达 5.75 万亿元,增幅为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背景下,成都加快 推进“东进”战略,重庆也呈现明显的“西进”趋势,以两个极核为代表的主要城市 正在从“背向发展”走向“相向发展”。图图5:成成渝两市渝两市“极核极核效效应应”向中西部进行产业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转移移的的核心任务是保全完核心任务是保全完整整产产业业体系体系,当前成渝当前成渝等等地已地已取取得得 积极进展积极进展。2019 年,成渝地区笔记本计算机、手机产量和集成电路分别为 1.3 亿台、1.8 亿台和 86 亿块,微型电子计算机
23、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41.6%,手机 产量占全国的 19%。产业体系上产业体系上,成渝都市成渝都市圈圈将继续构建完整产将继续构建完整产业业体体系系。产业结构上,成渝两市第 三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成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已成为产业名片,重庆在汽车制造、笔记本组装 等领域拥有世界级影响;成渝周边城市主导产业则集中在装备制造、航天工业、冶金化工等制造业,以“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为主。空间结构上空间结构上,成渝都市成渝都市圈圈的产业将逐渐向周的产业将逐渐向周边边区区域域转移转移。类比东京都市圈,随 产业体系的逐步构建与升级,在空间结构上,成渝都市圈
24、的产业将逐渐向周边 区域转移。类比卫星城,环状三圈层的一都三县空间结构也将逐步确立。7轨道交通上轨道交通上,成渝都市成渝都市圈圈仍有空间仍有空间。成渝轨道交通系统从无到有,仍在高速开 发建设中,如何从铁路、公路、水路快速连接都市圈内各节点城市,提升中欧 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开放通道功能并让成渝周边节点城市充分共享等问 题需要合理解决。2.3 服服务业务业“建议建议”指指出出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 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
25、字化。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向高高品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加快发发展健康展健康、养老养老、育幼育幼、文文化化、旅旅 游游、体育体育、家政家政、物业物业等等服务业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加强公益性、基基础性服务业供给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标 准化、品牌化建设。消费成为拉动城市消费成为拉动城市经经济济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未来的消费中心逐步来的消费中心逐步向向发发展展型和服型和服 务型转移务型转移,消费升级驱消费升级驱动动人口向能够提供更人口向能够提供更好好服服务务的区域中心和城市的区域中心和城市群群集集中中。未来 5-10 年消费升级推动的人口城镇化
26、进程将进入加速阶段,推动部分农村人口作为消 费者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加快,推动市民化进程从传统“分离式”向“家庭式”城镇 化转型。2.3.1 养老业养老业2021 年年起老龄人口起老龄人口首首次次出出现增长高现增长高峰峰,逐逐步步进入进入深深度老龄化社度老龄化社会会。2021 年起我国 人口发展将迎来关键拐点,人口增速放缓,劳动人口规模日益缩减,城镇人口增幅 开始明显下降。老龄人口首次出现增长高峰,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 人数快速增加。总人口增长惯性减总人口增长惯性减弱弱,进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劳动人口(15-64 岁)在 2013 年达 到峰值 10.06 亿后开始下降
27、,预计 2025 年降至 9.8 亿。65 岁以上老年人人口从2018 年的 1.66 亿增长至 2025 年的 2.46 亿。预计 2021 年 65 岁以上老人达到 2 亿,占 14.02%,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 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图图7:人人口结构口结构图图6:消消费需求费需求多多元化元化服务精神需求的文提供多元体验的休面向公共服务的高 化创意服务闲度假方式品质文化体验户外体验高品质居住演艺、艺术养老医疗卫生文创服务疗养商业服务会议会展文化旅游商品流通文化交流观光农业教育8养老养老院
28、院养老社区养老社区等等有有望望成成为未来养老行业的为未来养老行业的重重要要支柱支柱。随着中国老龄人口占比不断 的增加,当前“四二一”(即两个年轻人供养四位老人抚养一个子女)的模式下传统 的家庭养老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适性日益凸显,养老院养老社区等有望成为未来 养老行业的重要支柱。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养老老床床位数距目标仍有距离位数距目标仍有距离,且且十四五期间老龄人十四五期间老龄人口口将将出出现现 可预见的增长高峰可预见的增长高峰。据民政部发布的 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截至 2018 年末,我国共有养老机构和设施 16.8 万个,共有养老床位 727 万张,每千名60 岁以
29、上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29.1 张。2015 年民政部曾提出“十三五”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目标每千名老年人要达到 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 35 张-40 张,以目前床位来看仍有距离且十四五期间老龄人口将出现可预见的增长高峰。日本作为全球老龄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化率率最最高高、老龄化速度最快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的国家家,其成熟的养老产其成熟的养老产业或业或为中国为中国 产业发展的重要指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引。早在 1970 年日本便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970 年日本 65 岁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7.03%,而到 2013 年,这一比例攀升到 25.08%。其在其在 实践中形成的以社实践中形成的以社会
30、会保保险险、社会救济社会救济、社会福社会福利和利和医疗保健为主要内医疗保健为主要内容容的的多多元化养元化养 老体系有借鉴意义老体系有借鉴意义,增增长长空间显著。空间显著。日本大体分为老年日本大体分为老年公公寓寓、民营的付费养老院民营的付费养老院、认认知知症症的的养老院养老院、带医疗功带医疗功能能的的 介护疗养型养老院介护疗养型养老院、带带老老人保健设施养老机构人保健设施养老机构、特特别养老院六类养老别养老院六类养老机机构构。日 本养老业根据老人拥有的国民年金、雇佣年金、养老年金保险情况与老人身体 状况、财产状况、对护理的需求度等发展出老年公寓、民营的付费养老院、认 知症的养老院、带医疗功能的介
31、护疗养型养老院、带老人保健设施养老机构、特别养老院六类养老机构。对应日本六类养老对应日本六类养老机机构构,多元化养老体系及多元化养老体系及多多功功能能养老机构仍有较大养老机构仍有较大的的增增长长空空 间间。对比来看,其中日本的老年公寓、民营付费养老院可类比国内基础养老院,部分经济发达的区域存在养老床位不够的问题明显;其中日本的认知症的养老 院、带医疗功能的介护疗养型养老院可类比国内“养老年金+养老地产+长期护 理”产业链仍处于产业雏形初现的阶段;其中日本的带老人保健设施养老机构、特别养老院可类比国内高端养老社区,目前处于险企大规模资金投入,组织架 构并管理模式阶段,多元化养老体系及多功能养老机
32、构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9.7010.1010.5010.8011.4011.9012.6080.0060.0040.0020.000.00100.0012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占总人口比例:0-15岁占总人口比例:15-64岁占总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92.3.2 免税免税随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随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长主主要要动力动力,以海外消费回流以海外消费回流为为主主要要代代 表的免税及高端奢侈品消费回流会是显著趋势表的免税及高端奢侈品消费回流会是显著趋势。2017 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 过 4 亿人,中等收入群
33、体占比达 28%左右。消费结构正处于加快上升的转型阶段,主要向服务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和创新型消费两大方向发展。但本身就房地产占收 入大头、居民收入结构有待调整、收入预期有待稳定及后续的居民杠杆空间和增速 的角度,继续打开消费空间的难度不小,而以免税及高端奢侈品消费回流替代海外 消费会是阻力较小确定性更强趋势方向。2015 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境外消费回流”概念,通过调整进口关税、增设口 岸进境免税店,提高免税购物额等政策促进境外消费回流。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研究进一步增 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引导消费回流。中国居民海外消费中国居民海外消费规规模模较较大
34、大,中国免税市场规模中国免税市场规模较小较小,与海外消费市场相对与海外消费市场相对不匹不匹配。配。全球疫情背景下,2020 年免税相关政策更加密集出台,免税运营牌照增加,市内免 税将成为引导消费回流的重要抓手,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再次放开,海南自贸港建设 加速。中国居民中国居民海海外消费规模较大外消费规模较大。麦肯锡基于银联的奢侈品交易数据测算得到,2018 年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达 7700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消 费总额三分之一。预计至 2025 年,消费总额将增长近一倍,达 1.2 万亿元人 民币,贡献全球 40%的奢侈品消费额。消费主力富裕家庭与中上收入家庭中有 近 70%的人
35、选择在境外购买奢侈品。根据智研咨询,国人偏好在海外购买奢侈 品和高端化妆品,2018 年国人奢侈品消费中有约 5621 亿元发生在境外。图图8:中中国消费国消费者者奢侈奢侈品品消费消费不不断提断提升升(单位(单位:十亿十亿元元)中国免税市场规模较小,与海外消费市场相对不匹配中国免税市场规模较小,与海外消费市场相对不匹配。据瑞典研究机构Generation Research 发布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销售规模为789.6 亿美元(约 5200 亿元),2019 年预测为 818 亿美元(约 5600 亿元)。而 2019 年,中国免税业销售额为 545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38
36、%,但占全球免 税及旅游零售销售规模小于 1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3347709211227144516361688189019%32%35%39%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5%10%15%20%25%30%35%40%45%2012201820202025中国消费者世界其他地区消费者中国消费占比10未来未来 5 年免税市场将有年免税市场将有 2-3 倍增长空间。倍增长空间。基于麦肯锡数据预计至 2025 年,消 费总额将增长近一倍,达 1.2 万亿元人民币。根据贝恩数据,2018 年中国消费 者在内地的奢侈品消费比例由 2015 年的 23%上升至 27%
37、。预计至 2025 年,该比例将达到 50%。2017 年和 2018 年全球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 比例为 24%和 26%,假设中国境内免税销售额占中国奢侈品销售额的比例在2025 年达 28%-32%。基于不同的奢侈品境外消费比例以及中国境内免税销售 额占奢侈品销售额的比例假设,预计 2025 年免税市场空间大约在 1500-2100 亿元之间,较 2019 年的 545 亿元有 955-1555 亿元的增长空间。图图9:中中国免税国免税业业消费消费额额&全球全球免免税税及及旅游零旅游零售售额(额(单单位:位:亿亿元)元)40%中国免税业销售额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额中国免税业销售额6
38、同00比035%38%500030%400025%22%20%16%56443000522515%42184723200015%10%10005%2823433955450%02016201720182019图图10:全全球个人球个人奢奢侈品侈品市市场规场规模模&全球全球免税销免税销售售额(额(单单位:位:十十亿元)亿元)26%全球免税销售额全球个人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免税销售额/奢侈品销售额250026%26%26%200025%150025%24%2192198120441000178124%24%24%50023%42247252356423%02016201720182019图图11:中
39、中国消费国消费者者奢侈奢侈品品消费消费渠渠道占比道占比112.4 产产业业链链构建构建“建议建议”中强调中强调提提升产升产业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 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 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支 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 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现代代化化水平一方面在调结水平一方面在调结构构。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据显
40、示,我国高度整合的产业链中包括计算机、电子产品、光学产品等进口份额与 出口份额占比同样很高。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从高度整合企业中进口份额区域内 生产加工替代着手,由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转向提供高附加值的行业。表表2:技技术劳动术劳动密密集型集型商商品和品和资资源价源价值值链对中链对中国国贸易贸易依依存度存度高度依存出口产类类型型行行业业贸易贸易中中国占全国占全球球出口出口总总额的比额的比中中国占全国占全球球进口进口总总额的比额的比强度强度 例(例(2003-2007/2013-2017)例例(2003-2007/2013-2017)计算机、电子高和光学产品15/2812/16高度整合电气设备中16
41、/277/9其他机械和设中备7/178/9纺织、服装和中高皮革26/405/5家具、安全、于中国的高消防等17/262/4其他非金属矿低 11/225/829%23%27%50%71%77%73%50%10%0%20%40%30%50%80%70%60%100%90%2011201520182025E中国消费者奢侈品内地消费占比中国消费者奢侈品境外消费占比1213类型类型行业行业贸易贸易中中国占全国占全球球出口出口总总额的比额的比中中国占全国占全球球进口进口总总额的比额的比强度强度例(例(2003-2007/2013-2017)例例(2003-2007/2013-2017)橡胶和塑料中低10/
42、195/7基础金属中8/138/8高度依存采掘业中高1/17/21于中国的化工中4/99/12进口纸和纸制品中低3/96/12另一方面在补齐产另一方面在补齐产业业链链供供应链短板应链短板。国产替代促使产业链升级。面对经济全球 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日趋复 杂的国际环境下,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解决卡脖子工程问题迫在眉睫。“建议建议”中强中强调调发展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性新兴产产业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 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 业
43、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 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 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通通过过中国制造中国制造 2025计计划设定的十大领域划设定的十大领域对对比比 2020 年与年与 2025 年预期完成年预期完成 度而言度而言,集成集成电电路及专路及专用用装装备备(特别是(特别是关关系国家系国家信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子整整机机产产 业业发发展展的的核核心心通通用用芯芯片片)、农农机机装装备备、海海洋洋工工程程装备装备及及高高技技术术船舶、船舶、节节能与能与新新 能源汽车能源汽车、
44、机器人机器人、生生物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器械械方方向未来向未来 5 年增长空间较年增长空间较为为确确 定定。(具体可参见经济结构化视角下的内循环机会:双循环系列报告之 一)“建议建议”中中强强调调加快数加快数字字化发展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 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未来数字经济将成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为中中国国经济发展引擎经济发展引擎。电商服务及互联网平台的加速发展也 会带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推动中西部地区县城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 助于
45、城镇建设水平的提升及城乡信息的交流。表表3:全全球数字球数字经经济国济国家家竞争竞争力力评价评价结结果(果(2018 年)年)排名排名国家国家数数字产业字产业数数字创新字创新数数字设施字设施数数字治理字治理总总得分得分1 美国65.9980.1869.7387.8575.942 新加披38.3582.1852.1971.1260.963 中国71.3451.5256.9749.6657.374 英国32.1365.3734.7674.1751.615 芬兰16.6285.5433.564.7950.116 韩国20.8468.4844.7265.449.867 日本21.3273.4539.4
46、863.8149.518 荷兰21.9863.6235.876.1649.399 澳大利亚26.0760.5637.6170.0848.5810 德国30.5970.8729.6359.9247.7514从国家综合竞争力从国家综合竞争力层层面面,美国数字经济的综美国数字经济的综合合优优势势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得益 于包括数字产业总量、数字产业增速代表的经济产出与数字(跨境)贸易总量、数字(跨境)贸易占比代表的国际贸易,中国在数字产业竞争力方面反超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但中国在数字创但中国在数字创新新、数字数字治治理领域仍然存在竞理领域仍然存在竞争争力力短短板明显板明显,有较大有
47、较大增增长空间。长空间。其中数字创新的主要范围包括数字研发投入与数字专利水平的技术研发、国民 基本数字素养与数字创新人才培养的人才支撑及最新技术可用度与风险资本 可用度的创新转化;其中数字治理包括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与基础保障。此外 包括云投入、出口带宽、移动渗透率等“云、管、端”代表的数字设施竞争力 显著高于美国以外其他国家,但仍有提升空间。3.民生民生服服务务3.1 居居民民人人均可均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建议中强调提高人建议中强调提高人民民收收入入水平水平。坚持按劳分坚持按劳分配配为为主主体体、多种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并存存,提高劳提高劳 动报酬在初次分配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中的的比比重重,完
48、善工资制度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着力力提高低提高低 收入群体收入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扩大中等等收入群体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 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 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 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 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建建议议”中中强强调调提提高高人民人民收收入入水水平平。完完善善工工资资制度制度,健健全全工工资资合合理理增增长长机机制制,着力提高低收
49、入群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体收收入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及公报公报中提中提及及“居民居民收收入入 增长和增长和经经济增长济增长基基本同本同步步”。这与“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 制”的政策方向一致。继续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随着城 镇化市场化进程继续推动,都市圈的辐射范围、广度持续加大,区域经济良性 互动、发展极、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等将继续城镇带动农村、东部带动中西部 的良性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打破各类地方经济小循环。公报公报中提中提及及“优先优先发展发展农业农村农业农村”。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日益显 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18
50、 年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0 亿人次,营收超 8000 亿元。经济结构正逐步向先进制造业、生产型服务业 方向上转。4.创新创新驱驱动动4.1 科科技技创创新与新与研研发发支支出出十四五建议把科技十四五建议把科技自自立立自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战略略支支撑撑,其中创新提及次其中创新提及次数居数居于榜首。于榜首。而对比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来看,其中科技研发投入连续几年没有完成目标。预期 后续将加大研发支出投入,十四五建议中重点提及行业有望得到政策大比例倾斜与 拉动。“建议建议”中强中强调调“强强化国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 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