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高考,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1. (2017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 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 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 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礼
2、乐制度。第一小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礼乐制度概念的理 解,分析材料可知,孩提和孺子两阶段均不涉及礼乐制度;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 冠则体现了礼乐制度对儿童的要求。第二小问,通过对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先秦时期为了更 好地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这套制度培养子弟,儿童不同阶 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同时对男女的要求也不同。,知识拓展 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 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礼乐制度主要 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神权、君权、族权、夫权。荀子礼论中说,
3、“礼有三本:天地者,生 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 三本也”。所谓“礼之三本”,即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 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2. (2013北京文综,37,8分)(节选)计时记时纪史 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 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15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 的第48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 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
4、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 襄子四十五年,等。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6分),答案 (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 缺乏对统一纪年的需求。,解析 第(1)问要综合中外纪年的方法归纳出共性的特点,不要分别归纳各自的特点。“历史 状况”要结合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整合归纳。,命题评审 本题首先要求考生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纪年特点。今天通行和为人熟知的“公元 纪年法”不是天然就有的,在它之前、甚至与之并
5、行的还有其他纪年方法。这明显地体现在 两段材料中。其次,要求考生对材料中反映的纪年特点进行历史阐释。考生需要抓住古希腊 城邦林立、小国寡民的政治状况及战国七雄竞争的政治局面进行深入思考,开拓思维,联系当 时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缺乏对统一纪年方式的内在需求等进行回答。 本题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发现当下与过去 之间的差异是培养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当下所使用的各种概念、工具、价值观念,往往具有 一个生成演化的历程,不是向来如此。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应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课标,24,4分)据学
6、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 2位王。这反映出 (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 B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试题以商周时期王位继承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 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从材料信息可知,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 位继承方式以父死子继为主,这反映出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故选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王 位世袭制,无法体现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7、,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周时期王位继承情况与君主寿 命长短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兄终弟及体现了兄弟大家庭之间的权力继承,父死子继体现了 父子小家庭之间的权力继承,与前者相比,血缘纽带关系更加强化,故D项错误。,知识链接 夏商周时期创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在选官制度上采用世 官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2.(2019课标,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 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答案 A 本题考查宗法制,考查考生获取
8、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 以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中国政治 文明包蕴的家国情怀。 材料“孝”“悌”“礼”表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与宗法制有关,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 始社会末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全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 度,均与题意不符,B、C、D三项错误。,3.(2019课标,24,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 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
9、大,答案 D 本题考查秦国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的影响,旨在考查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 结论的能力。试题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兴修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旨在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建造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强化了 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型工程建设,即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选D 项。战国后期,公田制度逐渐瓦解,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普及”表述不当,排除;交通运 输网络通畅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但并非支撑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C项,受思维定
10、式的影响导致失误。交通运输网络通畅可以为建造水 利工程提供条件,但并非支撑建造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因素。,4.(2018课标,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 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 记载意在说明 (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 A 商汤见猎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他 的仁德之心,他从而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成 功缘于他
11、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材料 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治国 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 文献史料的主观性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属于典型的文献史料。这类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反映了作者对 历史现象的历史解释。我们在阅读此类史料时,一定要理解作者在叙述这段史料时所要表达 的真实意图。,5.(2017课标,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 A.推动了文化的交
12、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 A 材料中分封的卫、鲁和燕都位于周的东部,原属于殷商文化的分布区。周将王室 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推动了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认 同。故选A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早在夏商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故D项 表述不当,排除。,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D项。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熟悉导致失误。随着早期国家的出 现,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6.(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
13、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 “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 B 材料信息显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再联系材料中“祀,国之大 节”,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政治的权力”这一信息不 符,故均可排除。,7.(2016江苏单科,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 体现的是 (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 D “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反映了“长子”“长孙”在家族中的地 位至关重要
14、,这体现了宗法观念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家族和睦、等级秩序和贵族 世袭等信息,故排除A、B、C三项。,评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 度适中。解题时注意从“长兄”“长孙”在家族中的地位角度分析。,8.(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 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 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
15、 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 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评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 中。可以从材料中“贵族朝会”时的礼仪规定的角度分析回答。,9.(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 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故A项体现了 宗法制的影响;B项“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反映的是宗法制
16、影响下的家谱意识;C项“父 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了统治权在家族内的继承,折射出宗法制观念。“内举不避亲,外举不 避仇”反映了一种用人观念,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6课标,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 用”,这表明西周时形
17、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因此B项符合题意。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 商代的甲骨文是继承关系,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C 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体现的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发生了变化,并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 重大改变,故D项错误。,评析 本题以商周时期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入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难度适 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2.(2014课标,24,4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 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
18、北 C.陕西 D.山东,答案 C 周是由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言 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省份均与周的起源无关。,3.(2014广东文综,12,4分)“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 之形,“ ”可能表示 (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答案 A 在夏商周时期,“宗”有宗庙之意,而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即题干中 所说的“ ”,则“ ”可能表示宗庙里所供奉的祖先牌位,故A项符合题意。由“甲骨文”信 息可知,当时尚未有皇帝称号,故B项错误。青铜兵器和铁制农具均与宗庙之意相差甚
19、远, 故C、D两项可排除。,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解答此题 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会意字”,然后再结合“宗”字在古代的意思进行分析,只 要考生知道“宗”字有宗庙之意,一般都能做出正确判断。,4.(2013课标,24,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 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 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
20、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 C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 大的局面,这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C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 解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考点二 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1.(2013北京文综,12,4分)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 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 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答案 B 碑文大意是:战国时
21、期天下一分为七,秦灭六国,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又经过魏晋时期 的分裂,直到隋灭陈,天下重新统一。据此判断,“”处缺失的文字应是秦。,命题评审 该题以四川省博物馆九域守令图碑文为素材,为考生创设了一个探究、考证 历史问题的情境,回应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该情境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演变,借以考查 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理解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通读碑文内容,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联系。,2.(2011北京文综,37,8分)(节选)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 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
22、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 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 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 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答案 (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解析 第(1)问,要从材料中“天之变局,至是始定”判断西汉时形成布衣将相局面,再据材料 信息及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23、,命题评审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尽管很常见,但要求学生历史概念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难 度较大。第一小问要求学生判断的是材料情境中的“天之变局”,而不是学生自己头脑中的 “天之变局”,要坚持有一分材料得一分认识的原则。第二小问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体现在 多个方面,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考虑作答。,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6上海单科,6,2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答案 B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后世基本沿用了这一地方行政制度,
24、符合材料中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虽然分封在秦汉以后的王朝依然存在,但已 不再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郡国并行制仅存在于西汉,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均与题干材料不 符,故A、C、D三项错误。,2.(2015上海单科,4,2分)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 ( ) A.太尉 B.皇帝 C.郡守、县令 D.丞相,答案 C 啬夫是乡吏之一,由郡守、县令选任,故C项符合题意。,3.(2015重庆文综,1,4分)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 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
25、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答案 B 材料的大意是:要公私分明,言行端正,不说无原则附和别人的话,不做无原则讨好别 人的事,做正确的事而不去考虑别人的评价。这反映了吴起变法中强调整顿官场风气,故选B 项。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评析 本题考查了战国时期吴起变法的主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4.(2015江苏单科,2,3分)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 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 东海,右流沙”。上
26、述差异最能说明 (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 C 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 要辨别真伪,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B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 文献记载并不是相互印证的,故D项错误。,5.(2019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27、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 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 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 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 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 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 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
28、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 思想流派。(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 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分),答案 (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 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二十等爵”制和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五等爵”制,同时考查学生
29、描 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涉及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从历史 的角度认识中国,形成正确的国家观。 (1)结合秦朝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并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商鞅变法”“仿照周 礼”进行判断。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面向文武官员的 五等爵制确立”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从政治、军事等角度分析其各自的作用。,6.(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 徒步而为相;
30、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 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 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 系的变化。,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社会关系的变化,然后再从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之间的关系 角度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
31、一定要将商鞅变法中与材料所述现象有关的措施说清楚。,评析 本题考查社会关系变化与改革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阐述历史现象、论证历史事件内 在联系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对材料中社会关系 的变化产生了影响。,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课标,24,4分)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 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 后 (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秦汉以后,以“天子”自
32、居的皇帝祭天,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都体现了“敬祖”观念,反映出人伦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大影响,即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 序,故选B项。君主专制并非缘于宗教权威,故A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祖先崇 拜,故C项表述错误;皇帝祭天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D项 不正确。,评析 本题考查秦汉以后的政治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 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皇帝祭天、官员与百姓祭祖的内涵。,2.(2014四川文综,1,4分)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33、D.王安石变法,答案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国 家统一,因此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北魏已通过武力统 一北方,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并未使宋朝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 项。,3.(2014安徽文综,12,4分)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答案 A 商鞅变法实行的户籍什伍制、连坐法使百姓不敢触犯法律,出现“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的局面;奖励耕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出现“家给人足”的局面;奖励军功激励民众赴战 场效命,什伍连坐法严惩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出现“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34、”的局面,故A项符 合题意。市易法稳定了市场秩序,有利于官府的管理和财政收入的增加,B项错误;戊戌变法的 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作用,C项错误;殖产兴业促使日本近 代企业迅速发展,使日本传统产业迅速实现了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转变,D项错误。,评析 本题考查古今中外重大改革,以措施与结果的对应性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影响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每项变法措施的作用。,4.(2014浙江自选,9,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 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
35、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 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 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 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 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答案 (1)法家思想。对中
36、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 用。 (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解析 (1)据材料一中的“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可得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为法家思 想。分析法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二是对 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最直接的是对秦统一全国的影响。 (2)商鞅变法影响深远,但商鞅本人的历史命运悲惨。他“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 兴”;“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等贵族的谗言说明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利益,这些因素导 致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考点三 从汉至元的政治演变 A组 自主命
37、题北京卷题组,1.(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 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答案 D 本题考查宋代的集权措施。转运使和知府都属于地方官员,排除A、C两项;兵部是 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兵部员外郎属于六部官员,是宰相的下属,由此排除B项。宋代为了加强皇 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因 此,宋代的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选D项。,方法技巧 解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并以关键信息
38、为突破口,逐一分析四个备选项,从而得 出正确答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位同宰相”,实质上是问哪一职务的职责相当于宰相。,2.(2016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 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 事发生在 ( )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答案 B 题干信息表明,这一时期地方势力膨胀,再结合题干材料中的“中书省”“节度 使”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事件发生在唐朝,中书省宰相被刺杀的地点应在都城长安,故B项正 确。汉朝无中书省机构,故A项错误;北宋行使宰相职权的是中书门下,
39、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已被 剥夺,故C项错误;元朝在地方设行省,长官听命于中央,故D项错误。,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中 国古代重要王朝专制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都城。,3.(2016北京文综,14,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 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 点在于 (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答案 D 由题干材料中“天下财利”“以通天下之利”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 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其
40、余三项与题干“以通天下之利”的目的不符。,方法技巧 本题为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理解题干材料含义,把 握题干材料主旨,仔细推敲四个备选项,找到最符合题干材料本意的选项。,4.(2015北京文综,13,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 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 A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可以驳回皇帝诏书,属于审议官员,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 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
41、除;C项明朝的内 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历史悠久,中枢机构的权力分工与相互牵制也 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之间既互相牵制, 又互为补充,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 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5.(2014北京文综,14,4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 施之一是 (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答案 A 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42、宋初,为加强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采取在地方上以文官任知州的办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主要是宋代为削弱 相权而采取的措施,三司使、枢密院分别削弱的是宰相的财政权、军事权,故B、C两项错 误。D项主要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出现于王安石变法时期,不符合题意。,疑难突破 该题以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发展演变及其阶段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这一概念,然 后依据试题要求,辨析四个选项中属于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 方分权而言的,一般指中央削弱地方的权力,使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受制于中央 政府。具
43、体来说,从秦汉至隋唐,经过近千年的探索,在地方权力分配上,到宋朝形成了分割地 方权力,地方官之间相互制约,上下相维、内外相制的局面。,6.(2014北京文综,15,4分)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 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答案 C 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
44、北方,这一论据反映出唐代宰相大多来自北方,但同时 也说明还有17%的宰相不是来自北方,从而得出结论: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C项论 据充分,结论正确,符合题意。A、B、D三项都存在使用单一的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 结论的问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方法技巧 逻辑思维训练是培养理性思维与态度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题以新课改倡导的研 究性学习入手,通过四则简短的史料及相应结论,考查考生通过理解和分析材料推导出正确结 论的能力,其关键是历史学科的史料处理及逻辑思维能力。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论从史出,从史料到结论的推导要概念清晰、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切忌以偏概全。具体 到该题,即“孤
45、证不立”或“孤证不为定说”。,7.(2012北京文综,13,4分)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同时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以及解读图片 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根据图中的信息“中书省”“枢密院”及中轴线可判断出该 都城为元大都,因为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别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军事机构。,方法技巧 可用排除法解答本题。唐代的中枢机构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图中只绘有 中书省,并出现了宋代才成为中枢机构的枢密院,因此A项排除。宋代的中枢机构为中书门 下、枢密院和三
46、司,图中仅有枢密院,没有中书门下和三司,B项排除。明代迁都北京之后,中枢 机构主要为内阁及六部,图中没有体现,D项排除。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缺乏灵活运用知 识进行分析推理、排除错误选项的能力。,8.(2011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答案 C 宋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完整的相权已被分 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财政则归三司(盐铁、度支、户部
47、)掌管,三司的长 官为三司使,宰相仅有行政权。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故应选C。西汉削弱诸侯王势 力和北魏实行三长制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由此排 除A、B两项;清朝时已不设丞相,故D项表述有误。,命题评审 本题题干简洁明了,四个选项涵盖了西汉至清朝政治制度的重大演变,将必修内容 和选修内容融合在一起,时间和知识跨度较大,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掌握, 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测试效果良好。,9.(2010北京文综,12,4分)下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 实行于 (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答案 C
48、本题为图片型选择题。图中“幽州”(今北京)地区行政区划有两类,即“郡”与 “国”,郡国并行局面出现在西汉,故C正确。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秦朝、唐朝分别体现为 分封制、郡县制、道州县制等,因此A、B、D均不符合题意。,10.(2019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 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 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
49、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 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 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1)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10分),解析 第(1)问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揭示了中华民族形成 的内在合理性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必然性。 “目的”要从材料一出发,结合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目的来概述;“过程”主要根据材料一从 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祭祀黄帝庙、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等方面回答;“效果”可结合孝文 帝改革的历史意义从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结束分裂局面等角度概述。,答案 (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