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题组 (2017课标,29,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 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 反映了当时上海 (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 B 材料中新郎着蓝袍黑褂和新娘穿粉色旗袍体现了中国元素,新娘头披白纱和乐队 演奏钢琴曲体现了西方元素,这反映了当时上海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故B项正确。材料信 息不涉及婚礼中的配偶是否出于自愿及当时的择偶标准,无法说明民
2、众是否实现了婚姻自 主、门当户对观念是否已被颠覆,A、C两项错误;仅从举办集体婚礼无法说明政府主导整个 社会习俗演变,D项错误。,1.(2019江苏单科,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 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 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3、的能力。试题以清末卖宁波脚带歌谣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 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材料“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反映了当时脚带畅销,说明女子缠足仍然普遍存在, A项错误,C项正确;妇女普遍解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清末卖宁波 脚带歌谣,无法说明废止缠足成为社会共识,D项错误。,2.(2018江苏单科,7,3分)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 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
4、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 D 清朝末年,上海张园门前既有黄包车、电线杆、洋楼等新式景象,又有传统的交通 工具马车,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新旧杂陈。故选D项。该年画属于写实画,无法体现 以形求神,排除A项;年画仅涉及上海一个地区的个别情况,无法说明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排除 B项;年画中并未出现当时世界上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排除C项。,3.(2017江苏单科,3,3分)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 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答案 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读图可知,193
5、6年时,我国专科以上学校主要分布 在华北、华东和东南沿海一带的重点城市,在广大的内地和西部地区,高校较少,导致这一现象 出现的原因是华北、华东和东南沿海一带的重点城市经济较发达、政治地位重要,故A项符 合题意。文化传统、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并非影响近代中国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 故B、C、D三项排除。,4.(2016江苏单科,10,3分)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 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 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6、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答案 C 材料表述的是成都妇女,并非所有妇女,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成都警察厅反对妇 女剪发齐眉、梳男士发型,没有体现男女平等,B项错误;“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 表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C项正确;“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无法体现民国 法治精神,D项错误。,5.(2016海南单科,17,2分)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 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 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 )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
7、力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曾将自己的辫子剪去,但由于要参 加科举考试,他们又重新“假装辫发”,这说明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故选D项。20世纪 初,科举制度无法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失去了生命力,故A项错误;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并不相 融,故B项错误;发式并非区别新旧学的标志,新旧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的目的、内容等,故C 项错误。,6.(2015江苏单科,11,3分)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 以看出 (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
8、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答案 C 照片“疑似偷棉花的妇女被搜身”说明民众的尊严受到践踏;“遛狗者和流 浪儿”的生活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幅图片共同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下层民众在物质和 精神两个层面遭受的侮辱与伤害,C项正确。A项描述的“双重挤压”在照片中无法体现,排 除;国民政府覆灭于1949年4月,照片拍摄时,国民政府尚未覆灭,B项错误;照片中虽然能够识别 中国社会的贫穷,但这种贫穷不是1949年初才刚刚产生的,D项错误。,7.(2015四川文综,6,4分)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
9、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 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 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答案 B 从题干看,这位新潮社社员为新式青年,但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仍然看重八字、 命书,且认为这些命书是人生重要的纪念品,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出A项;题干中新潮社某 社员的行为只是个例,题干也未体现国人不认同西式婚俗,C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排除。,8.(2015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
1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 因。,答案 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 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 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示例”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 解题时首先要找到角度,然后看变化趋势。从法定假日总体数量看,从少到多;从结构
11、 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分析原因时要注意节假日属于民 生问题,它必然受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体制、政治理念与思想的影响。,1.(2014课标,28,4分)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 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 “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符合题意。作
12、者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 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2.(2014安徽文综,13,4分)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 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 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答案 D 题干文章指出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日常行为的模仿和日常用品的 争购上,忽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体现出大众传媒对社会
13、时尚的理性分析,故D 项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只是一部分“新少年”的西化状况,并不能得出西装普遍化、西方 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的结论,B、C两项错误;文章已经指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 “利权”意识,说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并不是过于肤浅,A项错误。,3.(2014北京文综,17,4分)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 会生活变革的有 ( ) 墙上画作的风格 人物的发型 照明手段 饮食方式 A. B. C. D.,答案 B 本题以图画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应注 意“民国时期”这一时间,同时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人物造型、家具摆设等细节,然后进
14、行解 读。图画中人物的发型各异(有长辫和短发),有电灯。这些都能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 变化。图画中的饮食方式及墙上画作的风格未能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由此分析,B项正 确。,4.(2014福建文综,15,4分)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 因是 (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答案 B 新式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 装,是由于辛亥革命后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城市女性着装
15、, 不具有普遍性,故A项错误;仅从着装一个方面的情况,不能体现城市化的进程和女性对时尚的 引领,故C项错误;D项只是旗袍本身的特点而非社会原因,不符合题意。,5.(2014江苏单科,6,3分)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 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答案 C 从漫画可以看出,主人公保留一部分发辫作为国粹保存,反对将代表旧事物的发辫 全部剪掉,表明当时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旧有观念根深蒂固,C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保存 国粹”的信息;B项没有体现“崇尚西法”的信息;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6.(2014浙江文综
16、,16,4分)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 B 本题以中国历史上男子由蓄辫到剪辫的变化考查中国历史的变迁。甲图反映的是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本质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乙图体现的是民国初年男子 剪辫的情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对民众生活习俗的影响。两幅图都反映了政治历史的变化对生 活习俗的深刻影响。因此可知B项正确。蓄辫和剪辫的行为不能从本质上体现习俗的先进与 落后,因此A项错误。甲、乙两图所体现的历史现象不能反映专制王朝的命运以及专制与民 主的
17、斗争,C、D两项应排除。,7.(2014浙江文综,17,4分)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 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答案 D 本题利用20世纪初的报纸截图,主要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该报纸截图可 以作为当时出版业发展的直接史料,故A项不符合题意。报纸刊登的求婚信息,反映了当时婚 姻礼俗的变化,同时登报求婚也体现了广告业的进步,故B、C两项也不符合题意。一幅报纸 截图及其中的信息并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世界文明的演进,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8.(2012江苏单科,6,3分)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
18、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 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 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 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 D 材料表明,在南京临时政府明确颁布废除旧的礼仪制度的法令之后,作为“施之 者”的被告仍沿用旧的称呼对待裁判官,体现出被告根深蒂固的等级
19、观念,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当时审判制度是否变化,也不能说明裁判官是否有意玷污平等制度,故A、C两项 错误;材料显示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共和政体,但不能据此判定被告是否了解民国政体之变,故B 项错误。,1.(2017江苏单科,7,3分)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 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D 本题考
20、查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由材料信息可知,从1880年到1907年,万国 公报上发表的禁止女子缠足、兴女学和介绍外国妇女的文章逐渐增多,这说明随着社会的 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选D项。万国公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A项 排除;B项中“实现了言论自由”的表述不当,排除;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 清政府革除陋习,故C项错误。,2.(2016天津文综,5,4分)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 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 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21、 ( ) 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世界市场的发展 A. B. C. D.,答案 C 无线电通讯业务在英国起步的同一年,中国进口、安装了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并投 入使用,说明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正确;中国是引进而不是发明无线电报机, 故不能说明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不正确;当时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已进入制度阶段, 不正确;英国采用该技术便利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正确。故C项符 合题意。,1.(2019课标,31,4分)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22、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A组 课标卷题组,考点三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答案 D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和经济建设,旨在考查考生了解历史事实、分析 历史结论的能力。试题以年画作品切入,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 爱劳动。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经济建设中。从材料信息看, 年画数他劳动强突出对劳动的宣传,引导人们热爱劳动,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 新风,故选D项。传统文人画注重写意,年画数他劳动强属于写实画,故A项错误;中国社会
23、主义制度于1956年基本确立,故B项错误;1956年,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C项与题干时间不 符,排除。,解题思路 时空定位法。注意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结合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状况回 答即可。,2.(2017课标,31,4分)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 上冬学,这一作品 (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 C 婆媳上冬学描绘的是婆媳二人冒着严寒去上学的场景,画家以质朴的表现手 法,歌颂了新社会的新道德、新风尚,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故C项正确。传统文人画注重 写意,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24、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与图片特征不符,A项错误;同期西方 流行画派是现代主义,使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与图片特点不符,B项错误;该画注重 表现现实而非艺术想象,D项错误。,1.(2018江苏单科,13,3分)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 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 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B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改革
25、开放以来”,迁移所学可知,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 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的国家,B项符合题意。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均属于改革开放前取得的科技成果,故排除A、C、 D三项。,2.(2017课标,31,4分)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 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 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 A.社会对专业人才
26、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 C 本题以中国高校发展的相关数据作为背景材料,考查现代中国的教育这一主干知 识点,同时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本题中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 加,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这就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所需的人才,从而适应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此分析C项正确。21世纪,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尚有缺口,尚未得 到完全解决,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及“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因此并未体现高等教育与 生产劳动的结合,故B项错误。直到今天,我国
27、尚未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故D项错误。,3.(2016浙江文综,19,4分)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 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 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答案 B 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标志着 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故选B项。,4.(2015课标,31,4分)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多
28、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 D 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展国家经济建设。在教育上广 泛开展俄语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故D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并未发生转变,A项错误;到1952年底,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 立,故B项错误;“俄语热”不能体现文化教育改革问题,C项错误。,5.(2016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二 严复认
29、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 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 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 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0、(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答案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 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 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 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解析 (2)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二中严复、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或宗旨及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 针、教育法的规定中概括,并注意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二小问应结合清末、民国初年、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31、期这四个历史阶段面临的历史主题进行分 析。,6.(2015北京文综,41,10分)(节选)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 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 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 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列举20世纪60年代 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6分),答案 (2)参考答案要点: 政治背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太空军备竞赛。 我国航天成就:人造
32、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宇宙空间站。(答出三项 即可),解析 (2)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激烈对抗时期,从美苏争霸 这一角度阐述其国际政治背景。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1.(2014天津文综,9,4分)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 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 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B 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2
33、年”可判断此时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三年的经济 恢复,新中国即将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再结合题干中的“工科系”“多科性工业大 学”等信息可判断新中国即将开展工业建设,因此B项符合题意。此时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 已基本完成,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高校的院系调整并不仅仅局限于天津地区, 同时也不单纯是为了天津的经济建设,排除D项。,2.(2014北京文综)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 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
34、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答案 A 抓住时间信息“1977年”和历史事件信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可分 析得出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B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 在1978年,C项错误。“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的,D项错误。,3.(2014江苏单科,11,3分)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答案 C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图片中的“科教”这一限制词,同
35、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文 革后”这一时间限制词。A项发生在“文革”期间,从时间上排除;B项中创办“特区”和D 项中发表“南方谈话”都属于邓小平在经济领域的活动,与“科教”这一限制词不符,可排除 B、D两项。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因此C项符合题意。,4.(2013课标,31,4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 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 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
36、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答案 A 材料信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特点。各高校以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 程中的作用为指定教科书与文化部举办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 览会,其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教育,构建适应新中国政权的意识形态,故选A项。B项中的“全 党”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并非其主要目的;D项中的“全新形式”表述不当。,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1.(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 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
37、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 ( ) A.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 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 C.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时尚,答案 D “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表明原富在当 时知识界让很多人觉得难读难懂,买书只不过是附和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时尚而已,故D正确;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科举制度变革无关,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 国广泛传播”,排除C。,2.(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三,33)右图是1911年2月5日,法国新闻报彩色石印画新潮流 的剪辫子运动。这幅画用艺术的表现手法
38、记录了上海在剪辫子运动中的情形。据此可知 ( ) A.民众对新事物的认识有差异 B.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 C.受辛亥革命的影响程度不一 D.清政府禁止自由剪辫,答案 A 根据题目所给时间“1911年2月5日”可推断辛亥革命还未发生,故排除B、C;由于 西方文化的冲击和革命运动的高涨,清政府迫于压力在1910年颁布了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 令,故D错误;根据图片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剪辫的反应不同,表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民众对新 事物的认识有所差异,故A符合题意。,3.(2018云南昆明期末,28)鸦片战争后,我国沿海地区陆续出现西洋建筑。甲午战争后,西洋建 筑向内地扩展,但发展主要限于城市,在广大农村
39、基本上仍沿袭原有的建筑模式。此现象说明 西方建筑 ( ) A.在中国发展不平衡 B.将取代传统建筑 C.与现代生活相适应 D.与传统建筑已逐渐融合,答案 A 材料表明,西洋建筑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及内地城市,广大农村依然沿袭原有的建 筑模式,说明西方建筑在中国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广大农村依然沿袭原有的建 筑模式,说明西方建筑并不会取代传统建筑,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建筑在中国是否与现 代生活相适应、是否与传统建筑相融合的信息,C、D两项错误。,4.(2018重庆高三期末统考,6)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 除,新历(阳历)下附星期,旧历(阴历)下
40、附节气。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 A.政治革命的不彻底性 B.北洋军阀掌控国家政权 C.社会改良缺乏群众性 D.适应社会转型时期要求,答案 D “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结合所学 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改用公历纪年,“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体现了纪年法适 应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代要求,D正确;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12年,袁世凯就任 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B错误。,5.(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29)据统计,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多种, 总销量达4200万份。报刊可以自由鼓吹社会主义
41、、共产主义等各种学说,可自由发表政见,批 判时局,包括发表反袁言论,无所避讳。材料说明当时社会 ( )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政治热情高涨 C.纸质传媒影响巨大 D.社会主义广泛传播,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答案 B 材料表明,武昌起义后半年内,报刊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结合当时时代背景,这一 时期人们日益关注社会变革,民主政治热情高涨,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无从体现。,6.(2019云南大理州一模)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 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
42、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这种情况 ( ) A.反映出中国扭转了抗战的局势 B.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C.反映出西方国家援助中国抗战 D.有利于改善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答案 D 材料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抗战的关注,这有利于让西方了解中国坚持抗战和全 民族抗战,改善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因此D项正确。,7.(2018云南大理统测,28)近代某著名人士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 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 现增值。这种认识 ( )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C.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D.
43、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答案 C 材料反映了提倡机器生产,这种认识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因此C项正 确,A项的“中体西用”无法体现,B项的“根源”无法得出,D项的“维护专制”无法体现。,8.(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二,33)邮政事业在中国起步较晚。1878年 清政府同意由海关试办并管理邮政,当时海关由西方列强把持,同年, 由海关筹备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右图),也称为 “海关大龙”。大龙邮票的发行反映出 ( ) A.清政府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当时邮政事业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答案 D 大龙邮票由海关发行
44、,海关名义上还是清政府的机构,故排除A;中国商周时期就已 经建立起邮驿传递制度,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错 误;海关由列强把持,邮政事业也变相由列强主导,故D正确。,9.(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二,34)1908年的申报,在光绪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密切关注 其病情的变化,连续报道达30次以上,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这说明 ( ) A.民主思想传播,民众皇权思想淡漠 B.清政府利用媒体,缓和与民众关系 C.晚清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D.报刊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阵地,答案 C 不能由申报对光绪帝病情的报道判断出民众对皇权的态度,
45、A错误;申报 不是清政府官方报纸,不能代表清政府的态度,B错误;报纸作为新的新闻传播手段,其报道的内 容和皇帝有关,这在传统社会是不允许的,反映出晚清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C正 确;材料中没有反映报刊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阵地,故D错误。,10.(2019广西柳州模拟)1950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农教育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来。这一做法 ( ) A.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成果 B.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半文盲 C.确立了工农主人翁地位 D.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特征,考点三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新中国
46、注重工农教育,这与新中国政权特征有关,因为新中国政权属 于人民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作主,故D正确。注重工农教育不能体现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故A 排除;当时还没有消灭文盲半文盲,故B排除;注重工农教育不等于确立工农主人翁地位,故C排 除。,11.(2018云南昆明二模,31)“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 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 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 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 B.
47、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答案 D 材料既强调继承传统文化,又要求融入全球化,故D项正确。A项只有继承传统文 化,没有体现融入全球化,B项只有融入全球化,没有体现继承传统文化,均不全面,A、B两项错 误。“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说明传统文化 与现实意义相结合没有必然性,C项错误。,12.(2018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题,31)1950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 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 所中学、
48、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 ( ) A.彻底改造旧教育 B.对教育拨乱反正 C.提高了教育质量 D.收回了教育主权,答案 D 材料仅体现教育部对辅仁大学与燕京大学的接收,不能体现对整个旧教育的彻底 改造,也不能体现教育质量的改善,故A、C两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对教育的 拨乱反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与受帝国主 义津贴的燕京大学,说明新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故D项正确。,13.(2018贵州贵阳摸底,14)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 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
49、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 的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 改革开放后 ( ) 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 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 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 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答案 A 材料表明,阅兵式上的装备由常规武器转变为战略武器,体现出改革开放后国家武 器装备中科技含量的提升,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武器装备中科技含量的提高,没有涉及 武器装备的变化与工业化、外交、教育的关系,B、C、D三项错误。,14.(2018课标卷地区用卷信息卷一,31)下图是一组改革开放初期的图景。这说明改革开放 的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中国变革) ( ) A.促使娱乐休闲活动多样化 B.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C.推动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 D.导致衣饰结构的重大变迁,答案 B 材料中的四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