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脑出血的防治 西安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 段鹏第1页,共61页。脑卒中是引起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三种疾病之一。脑卒中病人中,脑出血约占10%-20%,但其死亡率约占50%。脑出血的发病年龄较脑梗死年轻,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明显下降,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第2页,共61页。发病机制:脑血管解剖特点:脑动脉的管壁较薄,中膜肌纤 维较少,无弹力纤维层,外膜结构也远较其他器官的动脉薄弱。脑血管周围支持薄弱。第3页,共61页。脑底穿通支如豆纹动脉和丘脑穿通支等,为起源于主干血管的终末支,多与主干呈90度角,此处血液涡流较大,这些血管所承受的管腔压力较脑内他处血管大得多,成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好发部位。第
2、4页,共61页。脑出血常见部位第5页,共61页。血管壁的病理变化:高血压使脑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变性,甚至发生局限在管壁的微小出血、缺血、坏死,使弹力纤维层受到破坏而形成微小囊状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血压骤升时破裂出血。第6页,共61页。高血压是动脉管壁发生病理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在血压骤升时,上述薄弱的管壁处就容易破裂出血。第7页,共61页。临床表现:高血压性脑出血以50-60岁左右的高血压病人发病最多,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通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用力、精神紧张时发病;脑出血前无预感,突然发生,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展到高峰;第8页,共61页。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
3、范围、机体反应、全身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定;高血压性脑出血在大脑基底节处最常发生。壳核44%,丘脑13%,桥脑9%,小脑9%,其他部位25%。第9页,共61页。基底节区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多损及内囊,病人常有“凝视”现象及“三偏”症状,意识障碍程度与血肿量有关,血肿可破入侧脑室形成侧脑室铸型。第10页,共61页。丘脑出血:临床特征有待观察探讨,有时难于和基底节出血鉴别。丘脑出血距中线较近,对丘脑下部和脑干上部的压迫破坏较重,容易破入三脑室,意识障碍、呕吐较多见,小瞳孔、消化道出血、高热等。第11页,共61页。桥脑出血:常突然起病,在数分钟内进入深昏迷状态,病情危重。去脑强直,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4、,双侧针尖样瞳孔为其特征形体征,部分病人可出现中枢性高热、不规则呼吸、呼吸困难,常在数日内死亡。第12页,共61页。小脑出血:轻型病人神志清楚,常诉枕部剧烈疼痛和眩晕,呕吐频繁,发音含糊,眼球震颤,病侧肢体共济失调;血肿增大破入四脑室,可引起急性脑积水,严重时出现枕骨大孔疝。第13页,共61页。脑叶皮质下出血:症状与血肿大小有关,高颅压,相应脑叶受损表现。第14页,共61页。脑室出血:出血量小表现出高颅压、脑膜刺激征;出血量大者昏迷、小瞳孔、肢体张力高、去脑强直、高热、消化道出血等。第15页,共61页。放射学检查:头颅CT:CT 平扫为首选检查,能迅速明确出血部位、范围、血肿量,以及血肿是否破
5、入脑室,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亦可鉴别脑水肿和脑梗死,观察占位效应是否明显,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第16页,共61页。MRI:检查费时,不同时期血肿的 MRI表现比较复杂,有时对诊断带来困难,对急诊病人不合适。怀疑脑出血的病因是高血压以外的因素时,MRI检查是有价值的。第17页,共61页。诊断:病史+体征+CT,CT 是主要的手段。第18页,共61页。治疗: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第19页,共61页。外科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血肿部位、大小以及病情的演变等进行具体分析。第20页,共61页。手术治疗:挽救生命,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6、。第21页,共61页。目的:清除血肿,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去除引起脑水肿和脑缺血的病因;降低颅内压;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解除或避免脑疝发生;改善生存质量。第22页,共61页。指征:有争议,尚无统一标准。意识清楚、出血量小、神经功 能障碍较轻的病人不需要手术;手术对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病人的预后无改善;第23页,共61页。幕上血肿量超过30ml、患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明显移位、占位效应明显者,适于手术治疗;第24页,共61页。壳核、脑叶皮质下出血适于手术治疗;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进行性脑积水者,应采取手术治疗;第25页,共61页。保守治疗
7、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血肿增大的病人即应手术;脑干、丘脑出血:通常不手术,存在脑室内出血或脑积水,可行脑脊液外引流或分流手术;第26页,共61页。指征应建立在对病人整体状况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时间、是否存在严重的继发性损害如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或脑疝,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运用。第27页,共61页。时机:超早期手术:发病后6-7小时内进行;早期手术:发病后1-3天内进行;延期手术:发病3天后进行;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需要手术者,应尽量在发病后6-7小时内行超早期手术;第28页,共61页。超早期手术的理由:手术时脑
8、水肿轻微或无脑水肿,将血肿清除有利于阻止或打断脑水肿发生或发展的恶性循环;尽早解除脑受压;尽早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早期止血,防止血肿增大或再出血。第29页,共61页。手术方法:第30页,共61页。微创:优点 局麻,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在病房或急诊室进行。缺点 血肿清除不彻底;减压不充分;不能止血;徒手穿刺准确性差。第31页,共61页。用于:出血量较小无需充分减压者;情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延期手术者。第32页,共61页。第33页,共61页。第34页,共61页。第35页,共61页。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多用于壳核出血;创伤较骨瓣开颅小;可直视下清除血肿减压、止血;不适合有脑疝倾向的病人。第3
9、6页,共61页。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多用于壳核出血;创伤较骨瓣开颅小;可直视下清除血肿减压、止血;不适合有脑疝倾向的病人。第37页,共61页。第38页,共61页。第39页,共61页。第40页,共61页。第41页,共61页。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用途广泛,创伤较大;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彻底;减压充分。第42页,共61页。第43页,共61页。第44页,共61页。第45页,共61页。第46页,共61页。第47页,共61页。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定位准确;创伤小,用途广泛,无脑疝倾向的病 人均可采用;不能直视下止血、不能行去骨瓣减压;和脑内窥镜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第48页,共61页。脑室
10、外引流术:近中线部位出血破入脑室者;脑脊液循环受阻者。第49页,共61页。第50页,共61页。第51页,共61页。第52页,共61页。第53页,共61页。腰椎穿刺:出血主要在脑室系统;病情稳定无脑疝倾向;尽早腰穿,可行脑脊液置换。第54页,共61页。溶栓剂的应用 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尿激酶应用较多;尿激酶 6000-20000IU/35ml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夹管12小时,1224小时重复一次,一般持续35天;多用于微创、小骨窗开颅、立体定向抽吸、脑室铸型行脑室外引流等病人。第55页,共61页。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第56页,共61页。1、控制血压 在医生的指导下
11、合理应用并调整降压药物,定期进行血压监测,避免血压波动。饮食上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第57页,共61页。2、保持心情舒畅 高血压的发生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第58页,共61页。3、注意生活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睡眠和休息时间、文体活动。第59页,共61页。4、注意饮食安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应禁忌暴饮暴食、高糖高脂视物、酗酒和抽烟,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兴奋性饮料等,但应多次适量地饮水。第60页,共61页。谢谢 谢谢第61页,共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