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用)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讲.doc

上传人(卖家):LY520 文档编号:360249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用)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讲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合思维)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1.命题特点:以区域图、统计图表、文字材料等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区域农业布局、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本考点的考查常常与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考点相结合。2.考查方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可考查,综合题考查频率很高。梳 理 知 识 体

2、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1.东北地区区域概况读东北地区图,回答问题。(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及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表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三面分别为E大兴安岭、F小兴安岭和G长白山脉,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中部的东北平原:由H松嫩平原、I三江平原和J辽河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黑土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2.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读东北地区黑土景观图,回答问题。(1)农业生产条件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农业布局的变化【疑难辨析1】(1)评价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

3、响。(2)长江三角洲农业也十分发达,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远不如东北区,你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提示(1)利: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的生长;作物生长期长,农作物品质好;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弊:热量不足,制约农作物品种、熟制和生产季节等;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2)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而长江三角洲湖泊广布,耕地缺少成片分布。二、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读东北地区黑土地水土流失及森林破坏图,回答问题。1.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4)水土流失严重。(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

4、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2.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各种作物之间比重合理;按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抓好养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5、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疑难辨析2】东北地区未开垦的荒地多,可否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示随着各种生态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受到限制,因此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走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例1】(2019石家庄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有“高山有好茶,平地有好花”之说。斯里兰卡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但茶叶生产的波动性也较大。下图为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1)指出该国茶叶生产波动性较大

6、的自然原因并提出最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该国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形对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影响。尝试自解(1)(2)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容易引起旱涝灾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2)产茶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降水多,云雾多,空气湿度大,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不易积水,适合茶树生长;山地地形昼夜温差大,利于茶树的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茶叶质量好;山地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

7、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水源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

8、械化程度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人口人口密度决定人均耕地面积,影响商品率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政策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市场信息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欧洲奶酪市场广阔,奶酪产业规模大技法点拨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

9、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018广州高三期中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地平均年降水量300500 mm,降水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该地堆积了大约200米厚的沙质沉积物。近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图中斜线区域)的农牧民在沙地里种上了水稻。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地水稻种植已初具规模,水稻还未收割稻米便被订购一空,其稻米超高的品质已获得市场认

10、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比,说明库伦旗北部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主要从热量、光照和昼夜温差等方面的优势分析。第(2)题,主要从水资源条件、土壤保水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热量更充足;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条件更优越;昼夜温差更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积累。(2)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靠近冬季风源地,大风日数多,风力(对表层土壤)侵蚀作用强;沙地养分少,水分下渗快,土壤保水能力差;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素养一区域

11、认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2016全国卷,12)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解析第(1)题,

12、当地庄园经济是以“茶”为主题的“现代茶庄园”,其发展前提是优质品牌铁观音茶。所以选B。第(2)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现代茶庄园引进采用了现代化的生产加工、管理技术,使各种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产业链连接紧密,产品种类多,其增值潜力更大,经济效益更高。故选C。答案(1)B(2)C素养二区域认知: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2.(2014全国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

13、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解析第(1)题,三江平原纬度高,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少,开发晚,对环境干预少。第(2)题,三江平原位于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大量病虫害会被冻死,且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不利于病虫害的生息繁衍。第(3)题,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人类活动少,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肥力高。第(4)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人类活动对环

14、境污染少,并且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商品率高,因此被誉为“中国绿色米都”。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考点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2】(2015浙江文综,78)

15、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改变耕作制度A. B. C. D.尝试自解(1)_(2)_审题能力培养第1步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的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很少。第2步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2)B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

16、路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即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其步骤如下:2.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重视第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

17、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1)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2)运用农业科技,改善不利农业区位条件。常见措施如下:气候热量不足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或发展农业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耐寒作物)降水时间分布不均蓄水工程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旱涝灾害频繁水利工程设施光照不均匀植物的下端光照不足

18、,通过地膜覆盖反射太阳光昼夜温差增大措施地面铺鹅卵石减小措施烟雾防霜冻;东南丘陵区冬季夜晚喷水,防低温冻害地形起伏大缓坡修梯田,陡坡不易发展农业或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灌溉水源不足、不稳定水利工程措施土壤酸种植适宜农作物,如茶叶;或加石灰中和土壤瘠施有机肥,保持水土碱改善灌溉设施,或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干地膜覆盖生物农业病虫害生物措施:利用生物链工程措施;可在植物的生长期加塑料袋4.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

19、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下面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1)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洼 B.河网密布C.气候湿润 D.地狭人稠(2)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有()清理河道和沟渠,利用排水通航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 B. C. D.(3)以下做法不利于垛田镇生态、经济的

20、持续稳定发展的是()A.沟渠变鱼塘,饲养多种鱼类B.沟渠变藕塘,发展莲藕业C.垂钓、划船,发展观光农业D.农田变别墅,开发水乡住宅区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地势低洼易形成涝渍灾害,所以挖土垫高形成垛田。第(2)题,该地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垛田增加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二是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和通航。第(3)题,如果将农田变别墅,除了会使耕地面积减少,还会受到洪水威胁,是不合理的发展方式。答案(1)A(2)B(3)D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1.(2017北京文综,3)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黄

21、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注意“雨热同季”这一关键信息,结合冬小麦的农时特点可知该做法可以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正确;由生产冬小麦转向种植春玉米,属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正确;该做法对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及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影响不大,错误,选择D。答案D2.2017全国卷,36(4),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下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

22、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下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本题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说明其缘由。赞同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的理由主要从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阐述。反对扩大规模的理由主要从生态环境方面分析。答案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

23、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海南地理,67)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2.该地引种彩色棉、

24、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解析第1题,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第2题,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业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1.A2.D(2019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

25、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4.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第3题,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丁位于巴西高原。第4题,东北地区过度垦殖,导致黑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破坏当地草地资源;不合理灌溉主要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培育新品种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答案3.C4.A(2019山东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

26、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完成56题。5.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A.防止杂草生长 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 D.增大昼夜温差6.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地表植被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温度防止果树烂根A. B. C. D.解析第5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第6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则错误。故B

27、正确。答案5.C6.B(2019湖南衡阳一模)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号称“中国蔬菜之乡”。当地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农场农业工人”模式对多种蔬菜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蔬菜绝大多数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据此完成78题。7.寿光蔬菜“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模式得以形成且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 B.劳动力廉价C.气候适宜 D.市场广阔8.影响众多蔬菜加工企业布局在寿光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C.地价低廉 D.工业基础好解析第7题,市场需求量是影响商品性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故该模式形成并壮大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广阔。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气候适宜是基本条件,但不是

28、不断壮大的最主要原因。第8题,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说明有原料优势,则主导因素是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地价低廉、工业基础好不是蔬菜加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答案7.D8.A(2019陕西西安八校联考)读我国某农产品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911题。9.该农产品最可能为()A.稻米 B.棉花 C.甜菜 D.油菜10.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呈片状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气候 B.地形、土壤C.交通线、市场 D.水源、地形11.甲基地为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大资金投入 B.扩大

29、棉花种植面积C.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D.加强水利建设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优势农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新疆地区。华北和新疆水资源短缺,不可能大面积种植水稻,故A项错误;华北和新疆地区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棉花品质好,销量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棉花的优势生产基地,故B项正确;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故C项错误;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较好的长江流域,故D项错误。第10题,棉花在我国新疆呈点状分布,主要是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短缺,而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能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故水源是影响新疆棉花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华北

30、地区,棉花呈片状分布主要是由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可以大面积种植棉花。第11题,甲基地位于新疆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仅是加大资金投入,会提高新疆棉花生产的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加大水资源的利用,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同时提高新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水利建设可以为棉花生产提供更多的水源,但会导致当地用水资源更加短缺,故D项错误。答案9.B10.D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31、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嘉南大圳以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由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形成了三年轮作制。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1)与台

32、湾岛东部地区相比,分析嘉南平原成为台湾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说明嘉南大圳修建后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3)说明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6分)(4)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农业区形成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四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由材料可知,圳是灌溉用的水渠,嘉南大圳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可从灌溉、排水、改良土壤三个方面来回答。第(3)题,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是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

33、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第(4)题,由材料可知,同时种植可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因为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另外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势低,热量条件更为充足);河流冲积形成,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便于灌溉。(2)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排水渠利于洪水的排泄,减轻洪涝灾害;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提高土壤肥力。(3)(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

34、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4)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求量和所需灌溉的时间各不同,同时种植可以避免因集中灌溉导致水源不足问题;水稻、甘蔗和杂粮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3.(2019长沙一模)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闻名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

35、材料二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大分布区,见下图。(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沼泽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2)三江平原现在沃野千里,其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分析该区土壤肥沃的自然成因。(4分)俗话说“南稻北麦”,我国水稻的传统优势产区都在南方。但三江平原的农田现在有60%为水稻田,粮食总产量达1 500万吨,70%作为商品粮输出,商品率远比南方的水稻生产基地高。(3)试分析三江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及商品率高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据图可看出沼泽北部多、南部少;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则可从气温、降水角度分析。第(2)题,土壤肥沃程度是以有机质含量为衡量标准的

36、,要从有机质含量多角度分析,注意耕地“由沼泽改良而来”,则分析沼泽有机质含量多的原因即可。第(3)题,注意本题有两个问题: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原因、商品率高的原因。成为水稻生产基地,要分析满足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商品率高,关键在于人均粮食多。答案(1)面积由北向南减少。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渗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2)沼泽草甸植被有机质生产量大,气温低,分解微弱,有机质保存多;沼泽地势一般较低,淤积的有机物也较多。(3)沼泽被大量改良成耕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水足,特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的特征能很好地满足水稻的生产条件);全球变暖的影响使水稻种植界线北移;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专用)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讲.doc)为本站会员(LY52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