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 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 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 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 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A错误;质量、路程是没有方向的标量,速度、平均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B错误;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2、故C正确;路程、时间是标量,位移、加速度都是矢量,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的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A. 3 sB. 2.5 sC. 1.25 sD. 6 s【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x=v0t+at2=0.5t+t2知,初速度v0=0.5m/s,加速度a=2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A. 3 s,与计算结果不相符,A错误;B2.5 s,与计算结果不相符,B错误;C1.25 s,与计算结果相符,C正确;D6 s,与计算结果不相符,D错误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3、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 、两个物体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答案】A【解析】【详解】AB. 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I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物体II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A项与题意相符,B项与题意不相符;C. 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D.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
4、的位移大小,如果做匀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I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II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4.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 )A. 3个、4个B. 4个、4个C. 4个、5个D. 4个、6个【答案】C【解析】先对物体AB进行整体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1和F2正好处于平衡,所以物体B不受地面的摩擦力,对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A受到重力、拉力F2、支持力和B给的
5、摩擦力,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A受4个力物体B受到受到重力、拉力F1、支持力、A给的摩擦力和压力,所以物体B受5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5.下列各组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是()A. 2 N、3 N、4 NB. 2 N、3 N、5 NC. 10 N、10 N、10 ND. 3 N、4 N、10 N【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先求出前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两个力的范围内,则三力平衡,合力为零。若不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则合力不能为零,不能保持平衡;A和的合力范围为,在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合力能为零,物体能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和的合力范围为
6、,在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合力能为零,物体能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C和的合力范围为,在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合力能为零,物体能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D和的合力范围为,不在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合力不可能为零,物体能平衡;故D符合题意。故选D。6.如图,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1、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F1逐渐变小B. F1先变小后变大C. F2逐渐变大D. F2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详解】小球受重力、斜面弹力和挡板弹力,将与合成为F,如图小球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
7、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与合成的合力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先变小后变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7.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由胡克定律得Fkx,式中x为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0l1),F2k(l2l0),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得:A,故A不符合题意; B,故B不符合题意;C,故C符合题意; D,故D
8、不符合题意。故选C8.倾角为a、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a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cos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答案】D【解析】【详解】AB先对木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故AB错误;CD对和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桌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D正确;故选D。9.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
9、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从图像上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s末A、B相遇B. 40s末A、B相遇C. 20s末A、B相距最远D. 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答案】BCD【解析】【详解】AB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运动,相遇时位移应相同,由图知在40s末两图线“面积”相等,说明A、B两物体此时相遇,在20s末时A的位移大,故A、B不相遇;故A错误,B正确;C前20s内A物体速度大、B物体的速度小,所以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20s-40s内,后方B物体速度大,两物体间距减小,则20s末A、B相距最远,故C正确;DA的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B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
10、故选BCD。10.物块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块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块速度变为零。则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先失重后超重B. 先超重后失重C. 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D.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答案】AD【解析】【详解】物块从A处下降到B处的过程中,开始阶段弹簧的弹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合力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小球向下加速;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时,加速度为零。之后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球开始减速,直至减为零,由于弹力越来越大,故合力越来越大,故加速度增大。故物体先做
11、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增大的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11.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建筑工人对绳子的拉力F1 及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g取)A. F1=200NB. F1=210NC. F2=490ND. F2=700N【答案】BC【解析】先研究物体,以加速度匀加速被拉升,受力分析:重力与绳子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再研究工人,受力分析:重力、绳子拉力、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由牛
12、顿第三定律可得:对地面的压力,故选BC.【点睛】工人站在地面上,匀加速拉升物体,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绳子的拉力,再以工人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求出工人受地面的支持力,最后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出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12.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初速度大小为的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则( )A. 时刻,小物块离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的摩擦力作用D. 时间内,小物块
13、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t1时刻小物块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故A错误;t2时刻前小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之后相对静止,故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故B正确在0-t1时间内小物块向左减速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t1-t2时间内小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如图知,t2-t3小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力平衡,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BC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实验题(共16分)13.“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
14、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_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答案】 (1). F (2). B (3). CD【解析】【详解】(1)1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是指通过实验得到值,即用一个弹簧拉绳套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实际值)是
15、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的值,故F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2)2实验中两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CD错误,B正确(3)3A为减小实验的误差,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但不是越大越好故A错误;BF1、F2方向间夹角大并不能减小误差,实验不需要F1、F2方向间的夹角非常大故B错误;C为保证拉力的方向为在纸面上画出的方向,弹簧秤一定要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D正确;14.实验小组利用图1来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电源A交流46
16、V B交流220V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3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和直线,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
17、的末端抬得过高了【答案】 (1). B (2). (3). (4). BC【解析】(1)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46V电压;而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应使用交流电压为220V;故B正确;故选B(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结合逐差法求三个加速度,求平均加速度得.(3)设重物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设加速度为a,对小车F=Ma;对重物mg-F=ma,联立得:,只有当mM时,才可得,即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4)A、B、甲图象表明在小车的拉力为0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0,说明合外力大于0,说明平衡摩擦力过渡,即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故A错误、B正确C、D、乙图象说明在拉力大于0时,物体的加
18、速度为0,说明合外力为0,即绳子的拉力被摩擦力平衡了,即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也就是没有将长木板的末端抬高或抬高不够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睛】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的两个前提:平衡摩擦力和Mm要明确从纸带上求解加速度和速度是高中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解答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t=02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m,g取10m/s2 ,问:
19、(1)雨滴落地的速度大小;(2)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屋檐离窗的上边框有多高?【答案】(1)20m/s(2)15m(3)4.05m【解析】【详解】(1),得s雨滴落地的速度:(2)雨滴在第1s内的位移:雨滴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设屋檐离窗的上边框为x0,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框时间为t0,联立上述两式,得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两根细绳OA、OB挂在小车上,两根细绳与车顶水平面夹角分别为60和30试求:(1)若小车静止不动,绳OA拉力 FT1和绳OB拉力FT2分别为多大?(2)若小车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OA拉力 FT1和绳OB拉力FT2分
20、别为多大?【答案】(1)mg; (2) 【解析】【分析】(1)小车静止不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两绳的拉力大小(2)若小车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两绳的拉力大小【详解】(1)小车静止不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T1=Gcos30=mg,T2=Gsin30=mg (2)若小车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2cos30-T1sin30=maT2sin30+T1cos30=mg解得,T1=mg,T2=mg【点睛】本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物体平衡时和有加速度的受力情况
21、,分析受力情况是基础,要抓住合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的特点进行受力情况分析1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与粗糙斜面BC对接,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滑下,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0.8m两斜面对接点B处有一段很小的圆弧以保证小滑块拐弯时无碰撞,能以到达B点时同样大小的速度冲上BC斜面,已知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斜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0.5,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经0.6s 正好通过C点(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小滑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滑块沿BC斜面向上运动
22、时加速度的大小;(3)BC之间的距离【答案】(1)4m/s(2) (3)0.76m【解析】试题分析:(1)滑块从A到B过程,有mgsin53=ma,vB2=2ah/sin53,解得:vB=4m/s(2)小滑块沿BC斜面向上运动时,有mgsin37+mgcos37=ma1,解得:a1=10m/s2(3)设小滑块从B点向上匀减速到速度为0所用时间为t1,有vB=a1t1,解得t1=04s速度减为0后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mgsin37mgcos37=ma2,解得向上运动的位移:,解得x1=08m向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解得x2=004mBC之间的距离,解得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名师点睛】连接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纽带就是加速度,所以在做这一类问题时,特别又是多过程问题时,先弄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运动性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用运动学公式解题或者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