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与点也?子路子路哂之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曾皙曾皙与之与之?冉求、公西华冉求、公西华?失时说 所以与点者,当时道消世乱,驰竞者众,故诸弟子皆以仕进为心,唯点独识时变,故与之也。皇侃论语义疏失时说?钱穆论语新解钱穆论语新解 曾皙问先生道:曾皙问先生道:“他们三人说的怎样呀?他们三人说的怎样呀?”先生说:先生说:“这也只是各言己志而已。这也只是各言己志而已。”曾皙说:曾皙说:“先生为何要笑由呢?先生为何要笑由呢?”先生说:先生说:“有志为国,当知有礼,他言语不让,故我笑了他。有志为国,当知有礼,他言语不让,故我笑了他。”曾皙说:曾皙说:“只是求不算有志为国吗?只是求不算有志为国
2、吗?”先生说:先生说:“哪里有六七十方里、五六十方里土地还不是一个国的呢?哪里有六七十方里、五六十方里土地还不是一个国的呢?”曾皙又说:曾皙又说:“那么赤不是有志为国吗?那么赤不是有志为国吗?”先生说:先生说:“说到宗庙祭祀和诸侯会见,还不是诸侯之事,是什么?像说到宗庙祭祀和诸侯会见,还不是诸侯之事,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还只去当小相,谁去当大相呀!赤这样的人,还只去当小相,谁去当大相呀!”失时说?四子侍坐,而夫子启以四子侍坐,而夫子启以“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盖试言其用,盖试言其用于当世当如何也。三子言为国事,皆答问之正也。曾皙,孔门于当世当如何也。三子言为国事,皆答问之正也。
3、曾皙,孔门之狂者也,无意于世者也,故自言其潇洒之趣,此非答问之正之狂者也,无意于世者也,故自言其潇洒之趣,此非答问之正也。也。南宋黄震南宋黄震黄氏日钞黄氏日钞 失时说?后二节皆夫子自为问答,而非曾皙问,夫子答也。后二节皆夫子自为问答,而非曾皙问,夫子答也。邢昺论语注疏邢昺论语注疏 “唯求则非邦也与唯求则非邦也与”此句有两解。此句有两解。一说:乃曾皙再问,孔子再答。盖曾皙虽已知孔子深许子路确有治一说:乃曾皙再问,孔子再答。盖曾皙虽已知孔子深许子路确有治国之才,而未知对冉求、公西华两人亦许之否,故再问也。国之才,而未知对冉求、公西华两人亦许之否,故再问也。一说:乃孔子自为问答,孔子续申其笑子路者,
4、非笑其所志,否则一说:乃孔子自为问答,孔子续申其笑子路者,非笑其所志,否则冉求、公西华同是有志邦国,何独不笑。冉求、公西华同是有志邦国,何独不笑。钱穆论语新解钱穆论语新解 失时说?曰: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何哂由也?”曰: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曾皙说:曾皙说:“先生为什么哂笑仲由呢?先生为什么哂笑仲由呢?”孔子说:孔子说:“治
5、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礼让,所以哂笑他治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礼让,所以哂笑他,【我不是因为他的志向是治理国家才笑他】难道冉求讲的就,【我不是因为他的志向是治理国家才笑他】难道冉求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就不不是治理国家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不是诸侯国家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做小相,谁能做大相呢,不是诸侯国家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做小相,谁能做大相呢?失时说?杨伯峻论语译注杨伯峻论语译注 曾皙问道:曾皙问道:“那三位同学的话怎样?那三位同
6、学的话怎样?”孔子道:孔子道:“也不过个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也不过个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道:曾皙又道:“您为什么对仲由微笑呢?您为什么对仲由微笑呢?”孔子道:孔子道:“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笑笑他。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道:孔子道:“怎样见得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够是一怎样见得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够是一个国家呢?个国家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孔子道:孔子道:“有宗庙,有国际间的盟会,不是国家
7、是什么?有宗庙,有国际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我笑仲由【我笑仲由的不是说他不能治理国家,关键不在是不是国家,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的不是说他不能治理国家,关键不在是不是国家,而是笑他说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譬如公西赤,他是个十分懂得礼仪的人,但他只说愿意学态度不够谦虚。譬如公西赤,他是个十分懂得礼仪的人,但他只说愿意学着做一个小司仪者】着做一个小司仪者】。如果他只做一个小司仪者,又有谁来做大司仪者呢。如果他只做一个小司仪者,又有谁来做大司仪者呢?”喟叹说 圣人无一日忘天下辙环天下,终于吾道之不行,不如沂水春风,一歌一浴,较浮海居夷,其乐殊胜。盖三子之言毕,而夫子之心伤矣。适曾点旷达之言冷然
8、盖三子之言毕,而夫子之心伤矣。适曾点旷达之言冷然入耳,遂不觉叹而与之,非果与圣心契合也。入耳,遂不觉叹而与之,非果与圣心契合也。如果与圣心契合,在夫子当莞尔而笑,不当喟然而叹。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喟叹说 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而时不我与。方与二三子私相讲明于方与二三子私相讲明于寂寞之滨,而忽闻曾皙浴沂之言寂寞之滨,而忽闻曾皙浴沂之言,若有独契于浮海居夷之志若有独契于浮海居夷之志,曲曲肱饮水之乐肱饮水之乐,故不觉喟然而叹故不觉喟然而叹,盖其意之所感者深矣。盖其意之所感者深矣。所与虽点,而所以叹者岂惟与点哉?至于三子出而曾点后,盖亦自知答问之非正,而蒙夫子之独与,故历问之。而夫子历道三子之美,夫子岂而
9、夫子历道三子之美,夫子岂以忘世自乐为贤,独与点而不与二三子哉?以忘世自乐为贤,独与点而不与二三子哉?后世谈虚好高之习胜,不原夫子喟叹之本旨,不详本章所载之始末,单摭与点数语而张皇之,遗落世事,指为道妙,但欲推之过高,而不知陷于谈禅,其失岂小哉!明杨慎升庵全集喟叹说 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门之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然孔子固报行道救世之志者,岂以忘世自乐,真欲与许巢伍哉?然则孔子之叹,所感深矣,诚学者所当细玩。钱穆论语新解互补说 四子侍坐,固各言其志,然于治道亦有次第。祸乱戡定,而后可施政教。
10、初时师旅饥馑,子路之使有勇知方,所以戡定祸乱也。乱之既定,则宜阜俗,冉有之足民,所以阜俗也。俗之既阜,则宜继以教化,子华之宗庙会同,所以化民成俗也。化行俗美,民生和乐,熙熙然游于唐虞三代之世矣,曾晳之春风沂水,有其象矣。夫子志乎三代之英,能不喟然兴叹。张履祥备忘录互补说 曾皙的道理更软,干脆是享受生活:享受和平,享受富裕,享受文明。它们是建筑在前三位的理想之上:和平是靠子路之志,富裕是靠冉有之志,文明是靠公西华之志孔子把四子之志,看成互相补充,他欣赏曾皙之志,主要是因为,前面三位讲治国,最后要落实到个人幸福,这是目标性的东西,但他欣赏曾皙之志,并不是否定子路等人,因为过程也很重要。李零我读吾与点也 失时说失时说是点而非三子是点而非三子伤吾道不行之心,生伤吾道不行之心,生浮海居夷之浮海居夷之志。志。喟叹说喟叹说同点而是三子同点而是三子存乐天知命之心,怀忧民济世之存乐天知命之心,怀忧民济世之志。志。互补说互补说称点而与三子称点而与三子由兵农礼乐之径,成民生和乐之由兵农礼乐之径,成民生和乐之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