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二 宁德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u)纠葛(g)斜睨(n)擤鼻涕(xng) B.寒喧(xun)瞩目(zh)脊梁(j)通衢(q) C.勒紧(li)攥住(zun)广袤(mo)夯实(hng) D.镶边(xing)胆怯(qu)服膺(yng)炮制(po)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在城市治理上急于事功,搞“大拆大建”“统一定制”,破坏
2、了城市的历史风貌和人文肌理,损失难以弥补,令人惋惜。 B.一年多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掀起凌厉攻势,一大批黑恶分子、村霸恶痞及其“保护伞”被依法严惩,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一个人才,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其长处,给予适合的岗位,使其扬长避短,而不应对其求全责备。 D.上级向黄春等人下达任务,要求他们明珠投暗,打入敌人内部,将该地区国民党军队的番号、人数、装备、布防等情况了解清楚。 【答案】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企者不立(踮起脚)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向远大) 安而后能虑(忧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狠心对待别人) B.其一人夜亡,
3、告之(逃跑)不龟手之药(皮肤冻裂) 恶施不孝(怎么)自伐者无功(夸耀) C.流血漂橹(大盾牌)魏王贻我大瓠之种(送) 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如惠语以让单于(谦让) D.振长策而御宇内(策略)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趁机) 智勇多困于所溺(沉湎)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地位相同) 【答案】B 4.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先诚其意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兄弟亲近云集而响应 C.方正之不容也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D.单于壮其节却匈奴七百余里 【答案】C 5.下列各项中的句子,文言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子卿尚复谁为乎?举贤以自佐 C.虞常生得请
4、买其方百金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战于蓝田 【答案】C 6.下列对课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译: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 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其文辞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意旨却极为博大;列举的事例浅近,但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C.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译: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D.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译:好比积土堆山,一筐土都没有成功地堆上去,停下来,是我自己
5、停下来的。 【答案】D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包身工记述了当时包身工们悲惨的生活和他们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写出了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对工人的野蛮压榨和残酷迫害。 B.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但前者内敛深沉,使用了不少隐晦的笔法,后者则直露显豁,情感浓厚炽烈。 C.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融为一体,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 D.玩偶之家猛烈批判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与不合理的家庭制度,表达了倡导妇女解放、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 【答案】B 8.以下各项中,
6、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沟通是没有必要的:理解你的人不需要沟通,不理解你的人不愿意沟通。 B.唐诗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边塞诗、离别诗、山水诗等类型。 C.他如果生重病,就不会来上课。他今天没来上课,他肯定生重病了。 D.对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一味听从。 【答案】D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尹子奇以兵十三万趣睢阳,张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巡谓将士曰:“吾受国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诸君捐躯命,膏草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将士皆激励请奋。子奇益兵围益急。巡于城中夜鸣鼓严队,若将出击者。贼闻之,达旦儆备。既
7、明,巡乃寝兵绝鼓。贼以飞楼瞰城中,无所见,遂解甲休息。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直冲贼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子奇复攻,睢阳食尽,士卒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是时,贺兰进明在临淮,拥兵不救。城中日蹙,巡乃令南霁云将三十骑犯围而出,告急于临淮。进明曰:“今日睢阳不知存亡,兵去何益?”霁云曰:“睢阳若陷,霁云请以死谢大夫。且睢阳既拔,即及临淮,譬如皮毛相依,安得不救!”霁云察进明终无出师意,遂去。贼知援绝,围之益急。议弃城东走,张巡、许远谋以为:“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
8、。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癸丑,贼登城,将士病,不能战。巡西向再拜曰:“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城遂陷,巡、远俱被执。奇问巡曰:“闻君每战眦裂齿碎,何也?”巡曰:“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子奇以刀抉其口视之,所余才三四。子奇义其所为,欲活之。其徒曰:“彼守节者也,终不为吾用,且得士心,存之将为后患。”乃并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皆斩之。巡且死,颜色不乱,扬扬如常。生致许远于洛阳。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
9、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 B.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 C.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 D.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目/几获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本义指将旗之下,也指部下,亦作将帅的敬称:文中是指尹子奇的将旗之下。 B.江淮:江南道和淮南道的统称,当时经济文化发达,有“天下赋税仰仗
10、江淮”之说。 C.诸侯:分封制中各国君主的统称,后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如“一方诸侯”。 D.再拜:指再次跪拜,古代表恭敬的一种礼节:亦可作谦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子奇大军压境,张巡善于督励将士,还慷慨陈词,替将士为国捐躯、埋骨荒野但奖赏却抵不上功勋而感到痛心,将士深受激励。 B.贺兰进明拥兵不救睢阳,南霁云奉命求救,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劝说他出兵,但贺兰进明预测睢阳必亡,拒绝发兵。 C.张巡忠君爱国,立志平叛,临阵打仗,每因痛恨叛军致睁裂眼角,咬碎牙齿,最后虽粮尽援绝,城陷被俘,但威武不屈,慷慨就义。 D.尹子奇
11、感佩张巡忠义,起初不想加害他,但因他部下认为张巡是忠义守节之士,又深得将士爱戴,留着会有后患,于是杀死张巡。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闻之,达旦儆备。既明,巡乃寝兵绝鼓。 (2)城中日蹙,巡乃令南霁云将三十骑犯围而出,告急于临淮。 13.睢阳被围,粮食耗尽,有人提议弃城突围,张巡和许远为什么没有同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9.C10.D11.B 12.(1)敌人听到这个消息,一整夜都在戒备。天亮了,张巡才让士兵睡觉,停止击鼓。 (2)城中情况一天天紧急,张巡就命令南霁云带领三十骑兵突围而出,到临淮告急。 13.(1)他们顾全大局,有忠君爱国的胸怀。他们明白睢阳和江淮的
12、关系,如果睢阳失守,必将危及江淮。 (2)他们临危不乱,都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 (3)他们有宽阔的胸怀,以国家利益为重。他们不计贺兰进明不肯派援兵的前嫌,还要保卫主帅。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释】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潮州(今属广东)刺史,途中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
13、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此诗传到京城,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本诗。瘴烟,即瘴气,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而形成的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现对韩愈远谪的牵挂,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隔岭”和“出关”等写出诗人和韩愈肝胆相照,两人虽关山迢递,仍旧书信往来频繁。 C.颈联精于炼字,“悬”“浸”俯仰结合,写驿路艰危,海城卑湿,以景物烘托透露深沉关切。 D.本诗首联重写意,颔联重写实,颈联重想象,构思精巧,落笔超逸,取象不凡,境界宏阔。 15.本诗对韩诗多有回应,其尾联即
14、针对韩诗尾联而作。请结合韩诗尾联,赏析本诗尾联。 【答案】14.B15.韩诗尾联写韩愈向侄孙交代后事,充满前途未卜的凄楚感伤、悲观激愤。 贾诗尾联则一反其意,写诗人想象(憧憬、坚信)总有一天清风会将潮州瘴气一扫而光,那时明月初升,天地澄澈光明,比喻(象征、一语双关)友人忠而遭贬的艰难处境也将很快得到改变,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此联以景结情(借景抒情),劝慰友人不要消沉,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_”(论语.里仁)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礼记.大学) (3)知人者智,_。(老子.第三十三章) (4)此
15、时相望不相闻,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6)屈平正道直行,_,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战士军前半死生,_(高适燕歌行并序) (8)女娲炼石补天处,_。(李贺李凭箜篌引) (9)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10)贾谊过秦论(上)是史论,论述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_”,为汉文帝政治改革提供借鉴。 【答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止于至善.自知者明.愿逐月华流照君.天生我材必有用.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美人帐下犹歌舞.石破天惊逗秋雨.庄生晓梦迷蝴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现代文阅读
16、(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数百年前,中国古典小说作家、评点家就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或鉴赏理论,对悬念的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作出了精辟的阐释。 作者往往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于是悬念随之而成,直至最后在明暗两条线索交汇时才把悬念解除。水浒传中许多情节都体现了这一点。在“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这一情节中,把董超、薛霸在押解途中阴谋杀害林冲的情节设为明线,而把鲁智深的暗中保护处理成暗线,如此,读者就不禁为林冲的安危而担心。对此,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批云:“须绝险处住,使人一毫不知下韵,方急杀人。若说到下回雷鸣一声
17、,便泄漏春光,惊不深,喜不剧矣。”所谓的“急杀人”是对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准确揭示,“泄露春光”乃指明暗两条线索在野猪林交汇,悬念由此破解,使读者获得“惊深”“喜剧”的审美感受。 延宕或中断故事情节的进程,也是作家设置悬念的重要手法。徐岱小说叙事学将叙事结构关系归结为四个方面:顺序、反差、间隔和比例。其中间隔指“属于同一故事链的各个事件之间相互衔接的距离”,悬念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延缓提供答案”而有意识地制造间隔。如水浒传第八回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作者极尽情节延宕之能事,“说使棒,反吃酒,极力摇曳,使读者心痒无挠处”,“真所谓极忙极热之文,偏要一断一续而写”(陈曦钟等水浒传会评本)。三国演义中诸
18、葛亮的出场也非常典型地以延宕故事情节的方法来设置悬念,作者在第三十五回开始通过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等人为诸葛亮的出场反复张势,以调动读者心理期待,直到第三十八回孔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叙述限制视角也是小说家设置悬念经常运用的艺术技巧。限制视角主要指的是小说中人物的视角,即作者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描写,人物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作者就叙述什么,人物见不到听不到的作者也不加叙述。李渔的小说一向以趣味性著称,这与他有意识地以限制视角来设置悬念不无关联。夏宜楼第一回以詹小姐的限制视角展开叙述,对于詹府以外的事情她一概不知,所以作者也无从叙述,读者更无从得
19、知:为何吉人登门求亲?吉人怎么知道小姐生病?何处获知侍婢曾脱衣采莲?詹小姐和读者都被陷入因悬念而生成的重重迷雾中。这种以小说中人物限制视角为叙述视角的悬念设置方式,在夺锦楼归正楼奉仙楼等皆有表现。 要之,为追求情节的吸引力,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与说话艺术密切相关的白话小说,运用多种悬念设置方式,以调动读者心理效应,从而使他们获得审美接受的愉悦。 (摘编自陈才训中国古典小说悬念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 材料二: 预叙式悬念,即提前透露故事结局或发生于故事时间的中后部的重要情节,从而使读者对于导致这一结局或重要情节的过程或原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宋元明话本小说选集喻世明言中的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醒世恒
20、古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与一文钱小踪造奇冤,其标题本身就已经对小说内容进行了简要交代(话本小说题目与章四小说的回目都具备这一功能),就已经制造出一些悬念,这自然与故事题材的奇特性有关。而在小说正文前面部分的适当位置,作者又会刻意地提示后文的主要情节,尤其是强调其奇异性,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比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开头写到沈小官提着笼子去他常去的柳林中找人斗画眉,这时叙述者突然出来说了一句:“不想沈秀这一去,死于非命。好似:猪羊进入宰生家,一步步来寻死路。”沈秀要去的只不过是他每天都会去的地方,怎么竟会有性命之忧呢?故经叙述者这么一说,立刻就会陡生悬念。 (摘编自李鹏飞中国古代小说悬念的类型及其设置技巧
21、) 材料三: 正行之间,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林教头,如何却在这里?”林冲回头过来看时,看了那人,有分教,林冲火烟堆里,争些断送余生;风雪途中,几被伤残性命。 毕竟林冲见了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传第九回)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见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
22、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域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水浒传第十回)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把读者最关心的矛盾冲突中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有利于制造念。 B.延宕或中断故事情节,有意制造属于同一故事链的各个事件之间相互衔接的距离,是作家设置悬念
23、的有效手法。 C.作者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描写,叙述视野受到限制,是李渔小说趣味性来源的最关键原因。 D.“使人一毫不知下韵”的写法能激起读者急切的期待心理,若提前透露故事的重要情节,就无法达到此效果。 18.下面各项与材料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的悬念设置手法一致的是() A.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写黄人瑞要讲述一桩奇案,尚未开言,就借着要抽烟拖延了一会儿;讲到扣人心弦之处,又发生火灾;等火好不容易救灭了,才又接着讲下去。 B.红楼梦的第六十七回在叙述凤姐因贾琏偷娶一事审讯家童之前,通过袭人的眼睛来描写气氛之异常,尤其是描写凤姐与平儿的反常表现,让人感觉“要发生大事”。 C.水浒传在“吴用
24、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不写晁盖、吴用等人的具体策划活动;而不厌其烦地叙写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如何挑人,“如何打扮,如何安排,如何赶路。 D.宋人话本三现身的开篇写主人公孙押司被一个术士预言当日三更三点子时当死,不禁万分恼怒,当夜准备饮酒待旦,以破术士之言。不料,到时果然死于非命。 19.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一、二的理念差异最大的是() A.“罗斯玛丽的婴儿全片中观众都紧紧跟随女主人公的视角来经历整个恐怖事件,探寻事件之后的真相,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所产生的惊悚感和恐怖感在这一视角的应用下极大地增强了。”(金宇轩时间、空间与叙述视角) B.“偏是急杀人事,偏要故意细细写出,以惊吓读者。”“多挨一刻,即多
25、吓一刻。吾尝言写急事需用缓笔,正此法也。”“读者曰:我亦以惊吓为快活。不惊吓处,亦便不快乐也。”(金圣叹点评水浒传) C.“第一要问它有没有好故事,至于性格的描写,心理的分析,情思与语文的融贯,人生世相的深刻了解,都全不去理会。这种低级趣味的表现在一般读者中最普遍。”(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D.“无论是观众对下文毫无所知,但急于探其究竟;或是对下文作了一些揣测,但愿使其明确;甚或是已经感到咄咄逼人,对那即将出场的紧张场面怀着恐惧,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观众都可谓是处于悬念之中。”(乔治.贝克戏剧技巧) 20.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水浒传片段是如何设置悬念的。 【答案】
26、17.B18.D19.C 20.在第九回结尾向读者预叙林冲将要遭遇的危险。 运用李小二的限制视角叙述陆谦等人的密谋。 将林冲的活动设置为明线,而把陆谦等人具体的谋害行动设为暗线。 第九回结尾戛然而止,中断叙事;第十回又以林冲多日未找到陆谦来延宕情节进程。 (二)现代文阅读 21.下列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玛丝洛娃涉嫌谋财害命,她被指控经过预谋,窃取商人斯梅里科夫共值二千五百银卢布的现款和戒指,并以毒药掺酒灌醉斯梅里科夫,致其死亡。 B.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度假,与卡秋莎第一次见面就注意到她,两人还一起玩“捉人”游戏,配合默契,从那时起就建立起了相互爱慕特殊关系。 C.审讯
27、时,庭长想尽快结案,好赶去同瑞士女人相会,法官体力不支,检察官认为玛丝洛娃多半生来带着犯罪的胚胎,最后由陪审员写定罪意见。 D.在流放的政治犯中,玛丝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西蒙松,这个富裕的将军家庭出身的青年,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 E.玛斯洛娃认为自己同聂赫留朵夫结合,会毁掉他的一生,所以出于对聂赫留朵夫的爱,以及受到西蒙松高尚道德品质的感染,她选择了西蒙松。 【答案】B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走到门口,还没有看见典狱长,聂赫留朵夫却看见她了。她脸色红红的,精神抖擞地跟着看守走来,摇头晃脑,不住地微笑着。她一看见典狱长
28、,脸上现出惊惶的神色,她盯住他,但立刻镇定下来,大胆而快乐地向聂赫留朵夫打招呼。 “您好!”她拖长声音说,脸上挂着微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这跟上次大不一样。 “喏,我给您带来了状子,您来签个字。”聂赫留朵夫说,对她今天见到他时表现出来的那副活泼样子,感到有点奇怪。 “行,签个字也行。干什么都行。”她眯缝着一只眼睛,笑嘻嘻地说。 他指点她该怎么签,签在什么地方。 她拿起笔,用心在墨水缸里蘸了蘸,抖掉一滴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 “没有别的事了?”她问,忽而望望聂赫留朵夫,忽而望望典狱长,随后把笔插在墨水缸里,接着又放在纸上。 “我有些话要跟您说。”聂赫留朵夫接过他手里的笔,说。 “好,您说吧。”她
29、说,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心事或者想睡觉,脸色变得严肃了。 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屋子里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 他把臂肘搁在桌上,身子凑近她,这样说话就不会让那个坐在窗台上的看守听见,而只让她一个人听见。他说:“要是这个状子不管用,那就去告御状。凡是办得到的事,我们都要去办。” “唉,要是当初有个好律师就好了”她打断他的话说,“我那个辩护人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可现在呢?他们总是把人家都看成小偷。” “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他的心事,却又被她抢在前头了。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
30、子,人品挺好。说实在的,大家都弄不懂是怎么搞的,这样一个顶刮刮的老婆子,竟然也叫她坐牢,不但她坐牢,连她儿子也一起坐牢。大家都知道他们没犯罪,可是有人控告他们放火,他们就坐了牢。她呀,说实在的,知道我跟您认识,”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她就说:你跟他说一声,让他把我儿子叫出来,我儿子会原原本本讲给他听的。那老婆子叫明肖娃。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顶刮刮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好人儿,您就给她帮个忙吧!”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对她的态度那么随便,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
31、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
32、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喝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您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您的身份。还是找您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
33、道,”聂赫留朵夫说,“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你不相信我。”他说。 “您说您想结婚,这永远办不到。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