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362532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区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文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1至6页,第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江南和江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世界中最奇妙的一个对象,说到江南或来到江南,每个人心中都会()一种奇妙的愉快感。但如果问你究竟体验到了什么?又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而这就是美学上讲的最典型的美感。 斯宾格勒有句名言:“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也可以说“江南的文化,就是江南城市的文化”,还可以说“江南文化的美,也就是江南城市文化的美”。这是因为各种零零碎碎遍布江南大地的文化创造最后都是由于汇集到了苏州杭州南京扬州等大城市才被发扬光大并传承下来。如人们经常想到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生花草梦苏州”

3、“人生只合扬州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清词丽句,不仅把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无遗,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心目中最看重的审美意境和精神。(),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着一种真正的诗性文化和审美精神。 取材于刘士林的江南诗性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浮起表现一言以蔽之 B.涌起表露一言以蔽之 C.涌起表现不言而喻 D.浮起表露不言而喻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和“江南”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

4、初霁近体诗 B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诗余 C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朱自清荷塘月色散文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扬州慢长短句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传统戏曲作为文化遗产,其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规模的观众群体并能维持其相对稳定。其中关键,则在于能够不断获得“新观众”。所谓“新观众”,是指戏曲观众群体中的后来者。区别“新”“老”的依据,是观众进入群体先后而非实际年龄。现实的戏曲观众群体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已具有十年以上看戏经历者大有人在,而中老年人在退休后才开始接触戏曲者也绝非少数。 对于戏曲观众来源,一直

5、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年轻人”和传统之间似乎有着天然隔阂。正是基于这一认知,戏曲专业领域从政策到实践层面对年轻人给予特别重视。1995年11月,上海京剧院带着智取威虎山等四个剧目赴京展演,开始了持续二十余年的“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并很快从“走向青年”又“走进校园”。而进入的“校园”,也由大学到中学再到小学,直至“从娃娃抓起”对象的“年轻”程度和文化程度越来越低,在实践上形成对观众争夺的提前和下沉。由于这些“走向”与“走进”的基本策略,是“改变以适应”而非“坚守而吸引”,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民族戏曲自身信心的缺乏。因此,活动开始未久,就有评论指出,“普及京剧应当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特征,应当帮

6、助青年人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走近京剧,走近传统;而不是京剧改变自己走向青年”。 从本质上看,传统戏曲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最根本原因在于其富含的中华历史文明积淀、传统文化精神以及民族审美价值。由此,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的广大人群,才会超越年龄、性别、职业等界线成为传统戏曲的忠实观众。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大量年轻人。事实上,无论哪个历史阶段,主动选择传统戏曲的年轻人都并非罕见。 在时代转型关键点上,传统戏曲由于其传统文化代表样式特性,每被置于新旧冲突前沿。而年轻人则往往被赋予传统文化否定者的形象,处于对传统的叛逆和对立氛围之中。然而,即便当时环境如此,仍有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张厚载,已然是一个资深戏

7、曲评论家了,坚持为当时以京剧为代表的“旧剧”辩护。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风气趋于追求时尚,传统戏曲虽回到舞台,却又很快陷入低谷。然而,仍有不少年轻人被恢复上演的传统戏所吸引。虽然剧场演出低迷,但各地票房却颇为活跃,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1991年,天津举办“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评选出“京剧十大名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占了四名,最小的仅21岁,参赛演出的内容全部都是纯正的传统戏。这些年轻人从“新观众”变成“老观众”,从接受者逐步变成传承者和传播者。正是传统戏曲的自身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真正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身处时尚的社会大潮中,却对传统戏曲文化形成了坚定的自信。 近年来,随着对中华民族

8、传统文化传播力度提升,尤其是网络传播迅猛发展,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由此而吸引更多“新观众”走进传统戏曲,并非意料之外。互联网为传统戏曲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也为追求传统戏曲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当下,网络传播已进入自媒体时代。传统戏曲传播范围和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大量演出资料被发掘、分享,许多过去相对罕见的历史资料成为入门教材。另外,随着各种批评和争论的加剧、深入,还引发了更多对传统戏曲固有看法的反思,客观上促进了传统戏曲理论建设。而这一切,都极大促进了年轻人的加入。 取材于人民论坛网2022.3 材料二 12月1日,某平台发布2021非遗戏剧数据报告(以下称“报告

9、”)。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非遗戏剧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1倍。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 截至2021年11月,某平台实现覆盖98.83%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非遗戏剧视频累计播放600亿次,累计获赞22亿次。 报告显示,依据相关视频数和获赞量数据,非遗戏剧前五依次是黄梅戏、京剧、豫剧、越剧、秦腔。其中,黄梅戏相关视频累计获赞2.38亿,远超其他剧种位列榜首。非遗戏剧中的濒危剧种潮剧、扬剧、闽剧和华阴老腔等也收获较多关注。而最受网友欢迎的非遗剧目有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小辞店,豫剧朝阳沟打金枝穆桂英挂帅花木兰,越剧红楼梦梁祝以及京剧沙家浜。 虽然去剧场看大戏对年轻人来说时间成本较高。但随着短视频时代

10、来临,欣赏传统戏剧的门槛大大降低。那么,都是谁在某平台看戏剧? 报告显示,90后、00后已经成为某平台听非遗戏剧的主力,占总观众的52%。70后观众仅占10%。其中,河南网友观看非遗戏剧52.31亿次,成为过去一年最爱听戏的网友群体。广西网友和云南网友观看量增长208%,成为过去一年听戏兴趣增长最快的网友群体。 报告显示,许多戏剧类视频呈现出很强的“跨界”“混搭”特征,戏剧与国风歌曲、变装、漫画、说唱、书法等经常混搭出现。如由5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京剧专业的00后女孩一老旦边靖婷、程派青衣杨淅、梅派青衣朱佳音、荀派花旦朱鹨、花旦程校晨一组成的“上戏416女团”就是凭借一曲京腔翻唱的赤伶受到网友关

11、注。至今五人某平台账号累计获赞2000多万,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戏剧年轻化方面的更多可能。 取材于广州日报2021.12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传承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不断获得“新观众”。 B.所谓“新观众”是指戏曲观众群体中的青年群体,特别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 C.互联网为传统戏曲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追求传统戏曲的青年提供了舞台。 D.去剧场看大戏对年轻人来说成本较高,所以更多的年轻人利用短视频欣赏戏剧。 5.下列对材料中的图表和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30多年前天津就举办评选“京剧十大名票”的活动,最年轻的名票才20多岁。

12、B.2021年11月之前,在某平台非遗戏剧视频共播放600亿次,共获赞22亿次。 C.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间,90后和00后观看非遗戏剧的次数占总数的一半多。 D.河南、广西和云南的网友是过去一年间最爱听戏和兴趣增长最快的网友群体。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后青年对传统戏剧的做法是 A.身处新旧冲突的前沿,出于对传统的叛逆,为以京剧为代表的“旧剧”辩护。 B.虽然剧场演出低迷,但被恢复上演的传统戏所吸引,积极参加各地票房的活动。 C.参加中国京剧票友赛,参赛演出纯正传统戏,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D.将戏剧与国风歌曲、变装、漫画、说唱、书法混搭,呈现“跨界”“混搭”特征。 三

13、、(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答段缝书 王安石(宋)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党。果哉,足下之言也?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 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

14、而诛焉,则谁不可诛耶?巩之迹固然邪?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矍然。巩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怀友书两通,一自藏,一纳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以免于悔者略见矣。尝谓友朋过差,未可以绝,固且规之。规之从则已,固且为文字自著见,然后已邪,则未尝也。 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挟忌怨之心,则无之焉而不谤。君子之过于听者,又传而广之,故贤者常多谤,其困于下者尤甚。势不足以动俗,名实未加于民,

15、愚者易以谤,谤易以传也。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家兄未尝亲巩也,顾亦过于听耳。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县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 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国人皆日可杀,未可也,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匡章,通国以为不孝,孟子独礼貌之以为孝。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惑于众人也。如惑于众人,亦众人耳,乌在其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轻议巩! 选自唐宋名家文集王安石集 注段缝:北宋诗人。曾经写信给王安石,对曾巩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评。切劘:切磋。县断:县通“悬”。悬断,凭空推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

16、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于苏轼的石钟山记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属:撰著 B.于罪之中,有足矜者矜:夸耀 C.如不循其情而诛焉诛:谴责 D.众恶之,必察焉恶:厌恶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始熟而慕焉友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皇皇焉求相切劘/焉用亡郑以陪邻 C.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过于听者之言/见犯乃死,重负国 D.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

17、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B.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C.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D.天下愚者众而贤者希/愚者固/忌贤者/贤者又自守不与/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10.下面六句编为四组,都是王安石对曾巩肯定态度的一组是 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 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 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 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 凡道巩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过于听者也 县

18、断贤者之是非,甚不然也 A.B.C.D.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王安石针对段缝对曾巩的批评写的一篇驳论文,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作者对曾巩都非常推崇。 B.王安石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应该先分析实际情况再灵活处理,所以他对于曾巩的做法并没有规劝。 C.作者认为即使是君子也会误听、误信、误传,贤人总会不断地遭受诽谤,那些困在底层的贤者尤其受影响。 D.作者引用孔孟的话和典故是为了证明“圣人之所以为圣”,用反问句和感叹句做结,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第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 四、(29分

19、)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果哉,足下之言也?巩固不然。(4分) 译文: (2)父亦爱之甚,尝日:“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2分) 译文: (3)孔、孟所以为孔、孟者,为其善自守,不感于众人也。(3分) 译文: 13.结合文本分析王安石和苏轼观点的异同。(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11分) 小松 杜荀鹤(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南轩松 李白(唐)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20、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杜诗借物写人,寓意深长,前两句侧重写小松,后两句侧重写世人对小松的态度。 B.“清风”两句写“风因松而见其盛,松因风而见其劲”,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C.两首诗中多次出现“凌云(霄)”字眼,诗人借此表达同样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D.李诗中“生”“染”“凌”“上”等一系列动词极有表现力,使诗歌语言极有气势。 (2)两首诗的松各有什么特点?(4分) (3)“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2)欲诚其意者,。(礼记大学之道) (3),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

21、论) (4)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孔子是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劝慰学生曾暂不要有顾忌,鼓励其畅谈理想的两句是:“,”。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窗的话语 梁晓声 当人的目光注视在另一个人的脸上时,吸住它的必是对方的眼睛。 当人走近一所房屋,或一幢楼,首先观看的,必是窗子。 窗是房或楼的眼睛。 从前的哈尔滨是一座俄侨较多的城市,房檐下,俄式的窗是一道道风景。对小时候的我而言,具有审美的意义。我想,我对窗的敏感,大约也是儿童和少年对美的敏感吧?普遍的俄式的窗,四周都用木板进行装饰,如同装饰一幅

22、画画框。木板锯成各式各样的花边,有的还新刷了乳白色的、草绿的、海蓝色的、米黄色的、深紫色的或浅粉色的油漆,凸显于墙面,煞是美观。俄式的窗带窗栅,窗栅却是两块能开能合,合起来严密地从外面遮挡住窗的木板。不消说,那也是美观的。 于是住在房子里的人家,一早一晚多了两项生活内容开窗栅和关窗栅。早晨开窗栅,它向窗的两边展开,仿佛一本硬封面的大书翻开着了。夜晚关上,又仿佛舞台的闭幕。窗栅是有专用的锁的,窗栅一落锁,如同带锁的家庭日记被锁上了。那时的窗,似乎代表着一户人家进行无声的宣告从即刻起,那一家人要独享时间了。有的窗栅朽旧了,从裂缝泄出了屋里的灯光。而早晨窗栅一开,又意味着一户人家可以接待外人了。开窗

23、栅和关窗栅,是孩子的义务。小时候的我,特别羡慕那些早晚开关自家窗栅的孩子。我巴望尽那么一种家庭义务。然而我只有羡慕而已,我家住的破房子深陷地下,所谓窗,自然也被土埋了一半,破碎的玻璃,用纸条粘连着,想擦都没法擦。对于童年和少年的我,那些带窗栅的窗是会说话的,是有诗性的,似乎都在代表主人表达着一种幸福感:看吧,美和我的家是一回事啊! 中国有一句话叫“以貌取人”,我从不“以貌取人”,更不会以服裳之雅俗而决定对人的态度。但是坦率地说,我至今习惯于从一户人家的窗,来判断一户人家生活的心情。倘一户人家的窗一年四季擦得明明亮亮,我认为,实在可以证明主人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我家住在一幢六层宿舍楼的第

24、三层。那是一幢快二十年的旧楼,我家住进去也有十几年了。我家是全楼唯一没装修过的人家,但我家的窗一向是全楼最明亮的,每次都由我亲自一扇扇擦个够。我终于圆了小时候的一个梦拥有了数扇可擦之窗的梦。我热爱那一份家庭义务。心情好时我擦窗。心情不好时我也擦窗。窗子擦明亮了,心情也似乎随之好转了。 下乡后,有次我到连队去采访,翻山涉水,独行二十几里,走得渴了,见一片桦林中有孤零零的一幢小草坯房,前去讨水喝。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为某连队养蜂才住在那儿的老职工。他们那小草坯房的窗,令我叹为观止。窗的四周,用美丽的桦皮将坯包严了。桦皮有黄白两色,且纹理不同。他们竟利用那一种颜色和纹理的差别,经过“剪裁”,拼对出了

25、赏心悦目的图案,看上去古色古香,宛如今天装修公司别具匠心的设计。光滑的桦皮窗台上,罐头瓶里插满开得烂漫的野花。 他们告诉我,窗台是草坯房最容易被暴雨淋塌的地方。所以就地取材,想出了那样的办法。 他们自我解嘲地说:“不是没有砖没有水泥嘛!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式的办法啊!” .我不禁赞道:“真美,可惜” .那男人见我不说下去,奇怪地问:“可惜什么?” .我吞吞吐吐地回答:“只有我一个人欣赏到了。” .那女人却说:“也不只你一个人说美。来过的人都说美。我们也不是为别人才费事的啊。自己看着好看,自己心里有份儿高兴啊!” .而我,霎时间大觉感动。感动于在那种差不多与世隔绝的地方,那么普通的一对中年夫妇,过着

26、那么简陋的生活,心灵中竟保持着对美的那么天然又那么细腻的追求。 .我的一名知青战友,返城后,一家三口租住一间潮湿的地下室,一住就是十来年。他的儿子,从那地下室的窗,只能望见过往行人的形形色色的鞋和腿,于是画以自娱。父亲大为光火,以为无聊且庸俗。现在,他二十三岁的儿子,已成小有名气的新生代漫画家。 .地下室的窗,竟引领了那孩子后来的人生。我曾到过一个很穷的乡村,那儿竟有一所重点高中。据说学生只要进入了那所高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重点大学的校门。冠其名日重点高中,其实校园很小,教室和学生宿舍也旧陋不堪。令我惊讶的是,学生宿舍的所有窗几乎都从里面封上了。用的是厚塑料布加木条。 .

27、我问:“这些窗为什么是这样的?” .校长回答:“这不冬天快到了吗?我们江南没暖气,为保暖。” .我又问:“夏天呢?” .答:“夏天也这样。山上鸟多,学生们需要的是寂静。” .“那不热吗?” .“热当然是会热的。但如果窗是玻璃的,人就难免会往窗外望啊!我们的学生在宿舍里也习惯了埋头看书。学校要将窗安上玻璃,他们还反对呢!” .望着进进出出的学生们苍白的脸,我默然,进而肃然。他们的.上进,依我看来,已分明地带有自虐的性质。我顿时联想到“悬梁刺股”的典故。窗代表他们,向我无言地诉说着当代中国穷困的农家子女们,鲤鱼跃龙门般的无怨无悔一往无前的志向。我只有默然而已。只有肃然而已。 .我以为,最令人揪心的

28、,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雪天冻死前所凝望着的窗了窗里有使她馋涎欲滴的烤鹅和香肠,还有能使她免于一死的温暖。 .我以为,最令人肃然的,是监狱的窗。在那一种肃然中,几乎一切稍有思想的头脑,都会情不自禁地从正反两方面拷问自己的心灵,也会想到那些沉甸甸的命题:诸如罪恶、崇高、真理的代价以及“一失足成千古恨”。 .夜半临窗,无论有月还是无月,无论窗外下着冷雨还是降着严霜还是大雪飘飞,谁心不旷寂?谁心不惆怅?窗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似人心和太虚之间一道透明的屏障。窗是每一颗细腻的心灵的框。而心是框中画。其人生况味,唯已自知。 .窗是家的眼。 .你望着它,它便也望着你。 (有删节)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

29、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俄式窗对于“我”来说,既美好又具有私密性,而“我”对于窗户的关注源于童年、少年时对美的敏感。 B.“我”喜欢擦窗户,是因为终于圆梦的“我”热爱那份家庭义务,而且明亮的窗会让“我”的心情变好。 C.第段“叹为观止”意为“让人看了都无法停止”,形容感叹到极点,这个成语表达作者的惊异之情。 D.第段的开头“地下室的窗,竟引领了那孩子后来的人生”,从结构.上起到引出后文的作用。 E.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窗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并不单纯是憧憬、喜爱和感动,还有无奈、揪心与反思。 17.文章记叙了几件和“窗”有关的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18.第.段和第.段作者多次使用“肃

30、然”这个词,加点的两个“肃然”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19.鉴赏文章第段到第段。(3分) 20.有人评价梁晓声的作品说:“真正的高手不是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而是能平中见奇,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的内容。”请从“简单的形式”和“深刻的内容”两方面对本文进行分析。(5分) 六、(9分) 21.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均作答,只评判第一题)。(5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四人听说,忙来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

31、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便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堂屋,命他姊妹们各自暗暗的做了,写出来粘在屏上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贾政起身走至屏前,只见第一个是元妃的,写着道: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贾政道:“这是()吗?”宝玉答道:“是。” (1

32、)在括号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2分) A.迎春烟花B.惜春烟花C.宝钗爆竹D.王熙凤爆竹 (2)节选内容写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该内容对整部小说有何作用?(3分) 题目二:阅读下面乡土中国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以“已”为中心,。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沧”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 (1)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一圈圈推出去 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A.B.C.D. (2)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天津市河北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