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362586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总体形象,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2理解“山

2、”和“海”的深层含义。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感知: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三、课前二分钟: 讲述成语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四、课文导入

3、: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五、朗读课文: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诗歌,诗歌是一

4、种特殊的艺术。在诗中,诗人要用形象而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他反复体会的情感。我们要理解诗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读,体悟“海”与“山”的象征意义,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意味。学生先自由朗读,再听老师朗读,在进行读诗的指导。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 b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

5、由朗读后,可四人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 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六、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七、问题探究: 1为什

6、么说是“隐秘的想望”?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八、体会感知: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九、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语言。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记: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

7、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这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困难。但是,怎样翻无数座山,却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翻过无数座山,到达理想的境界,是教师和学生本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问题。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十、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下课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疯狂打闹。不要让生命的警钟时刻在我们耳边响起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教学目标: 知识训练点: 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能力培养点: 学会思考,感悟普通生活中所富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体验点: 1乐于尝试,敢于冒险。2培养患

8、难与共的爱心。 3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征服困难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2多角度地思考同一个现象,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力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并流畅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进而理解人物和中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讨论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指名朗读课前“导语”,问:文中的“我”幼时陷入了什么样的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呢?这次历险对我们大家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2课前热身 默读课文。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从每分钟的30

9、0字增加到500字,本文大约需4分半钟读完。分组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快又好。 指名复述课文内容。 复述前可做这样的准备: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一共几个孩子?其中有名字的是哪两位?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把故事分成“冒险”和“脱险”两个部分,分别请两名同学复述。 C根据复述的提失,分小组共同总结一下如何改进各自的方法,并把经验记录下来。 3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10、,“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四边互动: 互动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支凉爽凉爽作铺垫。 互动2: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面对困难,克服了一个再去克服第二个,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不断努力,就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 互动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小困难是不难克服的,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困难。 互动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 互动5:你怎样理解题目的含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

11、,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4达标反馈 本文选自,作者是()。()国作家。 给加点字注音。啜泣()嶙峋()眩目()纳罕()训诫() 文中所含的哲理是什么? 5学习小结 内容小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终生的一笔财富。这就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善于从平凡、普通的现象中悟出道理,这样人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生活也才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方法归纳 A朗读时要全神贯注,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B复述故事时要全面而简明,说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延伸拓展 1链接生

12、活链接一:假如你的某一门功课非常不理想,学了这篇课文后对你有什么启示? 2实践探索 实践活动 拟一份分步攻克某项困难的计划,对照计划努力实行,并及时记录自己的心理感受。 巩固练习 找出“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我顿时我又照着做了。然后,。 作用: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上读一读。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悬崖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安全到达地面(经历) 人生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轻松克服困难(感悟) 温馨提示:下课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疯狂打闹。不要推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多角度阅读,探究文

13、章给我们的多方面的启迪。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课前热身 指名复述故事,简要概括文中所揭示的生活哲理。 描述文中所写的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 3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不仅要把握它的主旨,还要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才能更深更透的挖掘出文章所包含的启示,我们也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艺术享受和人生感悟。本文我们不妨可以从父亲、杰利、四个孩子等多个侧面进行探究。 四边互动 互动1:父亲是怎样救孩子下来的?鼓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 互动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抱他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互动3:父亲不来,假如你是“我”孤身

14、一人在悬崖上,你将怎么办? (尽量从不同侧面肯定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朝着机智、勇敢的方向努力) 互动4: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利?他怂恿“我”爬崖,才有了后来的遇险;在“我”惊恐万分不敢下崖时,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嘲笑我,“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互动5:如果你是杰利会怎么做?能想出法子帮助“我”的答案都给予表扬,抓住时机培养学生患难与共的爱心。 互动6:你如何评价其他四个孩子?还不懂事,能同玩乐,却不能共患难。 4达标反馈 仿句 我一直牢记着叫我不要的训诫。 正纳罕。暮色开始四合,。 我小心翼翼地。 带着的口气说。 我的信心大增。 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你有好朋友吗?

15、你觉得如何做才能使你们的友谊开长地久? 5学习小结 内容总结:文中的父亲能抓住“我”遇险的时机对我进行引导教育,教给我化整为零、不断战胜困难的方法,并以此增强我勇往直前的自信心。文章还启示我们真正的友谊应该经得住任何考验, 方法归纳:多角度地理解文章,我们会捕获更多难得的教益;多侧面地理解生活,我们会猎取更多成功的机会。 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链接一:你赞成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吗?你爸爸是怎样教育你的? 2实践探索: 实践活动:记叙一次自己“冒险”的经历,突出其间惧怕的心理过程。 巩固练习 解词造句 闷热:纳罕:小心翼翼:灰心丧气: 熟读课后汪国真的诗句,记住你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我”遇险时

16、 杰利:心里牵挂、无可奈何 四位男孩:幸灾乐祸、逃之夭夭 父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我”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 温馨提示:下课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疯狂打闹。课间游戏要安全,上下楼梯不打闹。 3.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3.能力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让学生

17、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抓住事物描写的语句,深入细致探究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蝉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承教小记,作息和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或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出版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行、不迁、彤云笺等 2.导语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

18、蝉是夏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 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 3、探究质疑: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4、探究质疑:我

19、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5、探究质疑: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讨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6、讨论: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漠然的故事。张漠然年轻

20、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漠然的生命,但他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今天我们学习的蝉这篇课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探究思考) 四、课堂小结 蝉虽然烦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蝉的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确实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第二课时贝壳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席慕容,生于1943年,台湾

21、女诗人,出生在四川。1981年,台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出版七次,造成:“席慕容旋风”。席慕蓉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又是一位卓越的女画家,因此,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是她诗的最显著的特征。她的诗空灵、奇幻、辽远,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又深沉、豪放、旷达,具有极强的个人特征和风格,精炼隽永而富于哲理是她诗的另一个特点,因此耐读。 主要作品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写给幸福河流之歌、有一首歌等。 2.导语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大大小小的事物,但是我们是否留心去观察它呢?是否通过它的表象去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呢?这两篇短文都各我们很好的借鉴。希

22、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正课 1.探究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讨论并归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的一圈的复杂的图样。 2.探究质疑: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地用心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是有限,但总比贝壳的生命要长一些。空间要多一些,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地面对它,创造它,让他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3.探究质疑:文章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

23、的心呀!”中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事实自己所能做到的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的事情,它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是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它的绝对的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着和单纯的意思。 4.探究质疑:对比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讨论并归纳: 同: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从身边的小事物,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 异:(1).两篇文章主体不同。蝉启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

24、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贝壳启示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生命,创造他,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2)写作手法不同。蝉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尾照应的首发。贝壳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人的生命与贝壳进行比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出异彩。 (3)、描写手法不同。蝉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了“朋友”的话,揭示了蝉的生活历程,蝉的生活意义。贝壳则直接对贝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5、探究质疑:能否也像作者一样,据一个身边的小事物,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师生交流,讨论归纳) 四、课堂小结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

25、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位同学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让生命更有意义。 五、作业布置。 温馨提示:下课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疯狂打闹。过道门口互礼让,不要低头往前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2学会欣赏写景抒情散文。 能力培养点: 1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2学习文中多侧面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情感

26、体验点: 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 教学重、难点: 1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2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课型:赏析课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文中精美语句的含义,发挥想象和联想,再现紫藤萝瀑布的美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悉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获取足量信息。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

27、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板书课题。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 最好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放录音或请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总之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朗读之前,提出朗读标准,让同学们注意感悟。 默读思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 思考题:a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28、 b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c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课堂交流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29、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研读与赏析(上) 教师导学 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可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调动语文学习的经验,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深刻、最喜欢的问题。 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确定思考

30、题 小组交流,对个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方面: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全班讨论、明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

31、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

32、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3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4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温馨提示:下课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疯狂打闹。莫抛物,伤了别人头,空悲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2领会修辞的作用。3自我反思,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设计 1检查作业 2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这节课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

33、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同学们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3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d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e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

34、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c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

35、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e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4体验与反思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归纳问题,讨论明确: a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但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人们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感情,认为赏花不应该是劳动者的本分,赏花是低级情调,甚至认为赏花就会腐化堕落。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b文章开头说

36、“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经验反馈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你认为哪些景物描写得最好,试着仿写几句。 c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以上问题只要谈出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5作业布置: A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 B仿照本文的写法,完成300字的随笔。内容、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赏花忆花悟花 充满生机稀落伶仃

37、枯木逢春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温馨提示:下课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疯狂打闹。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事事保平安。 童趣 沈复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2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 能力培养点: 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 2围绕中心,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同类材料进行表述。 情感体验点: 体验生活,爱惜生灵,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言字词,掌握诵读方法。背诵全文。 课型:朗读课 教学方法:采用四轮诵读的方法,层层推进不断提高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音、指导朗读

38、、反复朗读。 2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3体会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如何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请一学生讲讲。(备学生)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讲讲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三、指导朗读,了解文意。(目标1)(15分钟) 1教师正音。

39、藐()小项为之强()鹤唳()怡()然 土砾()壑()虾()蟆() 2教师提示、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翻译课文。(目标2)(23分钟) 1幻灯显示,先根据课文注释完成练习提纲,再翻译全文。 (1)弄清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己) 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慢慢地) 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微物) 昂首观之(代夏蚊) 使之冲烟飞鸣(代蚊子) 常蹲其身(代自己) 观之正浓(代二虫) 驱之别院(代虾蟆)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 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用心地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常蹲其身(常蹲下身子),使与台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神游其中,恰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见二虫斗草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上语文一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