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 第1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一、一、自我的定义自我的定义自我也称为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二、二、自我发展的理论主要自我发展的理论主要学派学派(一)(一)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理论理论强调自我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自我与欲望的
2、关系。在精神分析学派早期的研究中,特别注重研究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以及儿童早期母婴关系对自我的影响。卡弗(Carver)和沙伊尔(Scheier)指出,儿童最初与重要他人(多为父母)建立何种关系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关系,儿童将童年初期的客体关系质量(温暖或是冷漠的)内化为个体人格的成分,并概化至其他关系中,成为他以后与人交往的基础,构成他终身的人际交往的核心客体关系。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二)(二)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理论强调现象学取向,主张根据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来理解个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对父母评价的感知是儿童时期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儿童依据个人的
3、价值判断去接纳与自我相一致的经验,拒绝或歪曲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三、三、自我的自我的结构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反映形式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概述从内容上看,自我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方面内容构成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2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个体的自我意识的真正成熟使得个体能独立地按一定的目标和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能较全面地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我,有目的地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一一、学前儿童学前儿童自我发生与形成的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准标准学前儿童自我的发生与形成具有以下标准:一是儿童从动作对象中
4、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动作的目的和动机,这就产生了初级的自我意识;二是儿童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三是儿童能使用自己的名字,即儿童能用自己的名字或他人对自己的称呼,如“宝宝”来称呼自己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二、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大致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大致顺序顺序01岁婴儿的自我发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认识方面,即把自身和物体分开,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这标志着儿童主体我的产生12岁婴儿处于言语发生阶段,他们逐渐由单词句向双词句发展,语言的逐步掌握加快了儿童自我的形成。表明儿童已经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的飞跃,这标
5、志着儿童客体我的产生和自我意识的形成23岁婴儿逐步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的自我发展主要集中在自我评价方面,开始逐步能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较,例如“宝宝乖”。这标志着儿童简单的自我评价的产生。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三、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趋势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会不断地发展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一是儿童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以直接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内容向与其相反的方向发展。二是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发展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最后才逐渐出现层次性,形成复杂的、整合的
6、自我结构系统。三是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同时儿童又在不断地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度逐步提高。四是儿童自我的功能体现出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第3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一、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教育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具有以下前提条件(一)(一)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交往中形成并发展的。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逐渐认识自己,自我概念不断得到发展
7、。这主要包括:一是对自己呈现给他人的形象的想象;二是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的想象;三是自我情感。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只有那些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才被称作“重要他人”社会交往不仅通过重要他人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而且对儿童的自我整合过程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师也会对幼儿的社会发展产生潜在影响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社会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有时又不可避免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对儿童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因而个体的自我评价及行为反应会因评价的不同而无所适从,表现为自我的不确定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表现
8、出迥然不同的“两面派”行为;另一方面,同伴是儿童进行社会比较的对象。由于同伴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儿童往往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这类比较往往影响着儿童的自我评价,也是造成儿童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产生的因素之一。(二(二)社会发展认知社会发展认知水平水平社会发展认知水平是决定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条件之一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三)(三)社会比较社会比较能力能力社会比较能力是指个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自我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的能力。(四)(四)观点采择观点采择能力能力个体的观点采择能力是指个体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脱离自我中心的限制进行思维运算的能力,即个体与
9、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在内部与他人的观点进行交流,想象、体验他人的观点,并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采纳他人的观点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家长必须学会用一种理性而坚决的态度来应对孩子的这一阶段的家长必须学会用一种理性而坚决的态度来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主要无理取闹。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策略:策略:1.理解拒绝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2.拒绝之后简单解释3.一旦说不,就要坚持下去4.让孩子明白什么值得拥有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二、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与教育教育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个性心理特征及外部行为表现的判断
10、与评估。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我对象化、自我否定和自我揭短的过程,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一)一)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趋势1.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2.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3.从笼统不分化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具体细致的自我评价4.从对外部行为的自我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自我评价5.从局部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全面的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二)(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恰当性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评价恰当性的发展趋势趋势主要发展趋势是:34岁儿童一般自评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评的恰当率逐渐提高,自评过高率逐
11、渐下降;45岁儿童自我评价由偏高逐渐转向恰当,恰当的自评开始占主要地位;56岁儿童恰当的自评已占主导地位,自评过低率有一定增加,与评价过高率基本趋于一致。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三、三、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发展自我控制简称自制,是自我调控的主要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两个概念经常被交替使用。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视的情况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即个体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觉地选择目标,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一)一)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结
12、构结构1.自制力2.自觉性3.坚持性4.自我延迟满足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二)(二)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年龄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特点自制力自制力发展的关键期是34岁和67岁坚持性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是67岁情绪情绪控制控制发展的关键期是67岁独立性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是34岁和78岁动机动机控制控制发展的关键期是35岁自觉性自觉性发展则呈波浪式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三)(三)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策略策略1.给儿童充分的尊重和良好的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2.给儿童自我实现和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3.给儿童交往和对话的权利与机会,使其学会自我评价4.给儿童提供多元的、有效的训练,使其学会自我控制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设计 本章练习题 1.结合本章内容,阐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2.自我意识的理论都有哪些,结合自身实践,谈谈自己的理解。3.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哪些?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