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悟卿 文档编号:362983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小华对试管口吹气,先轻轻吹、后用力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B. 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C. 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长D. 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当用嘴向试管内吹气时,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由于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所以声音的音调相同;之所以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同,即声

2、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2.超声手术刀是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实现准确“烧死”病变细胞.手术过程中,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是( )A. 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B. 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C. 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D. 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答案】A【解析】【详解】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超声波手术刀就是应用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特点;此外,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所以超声波还具有振动频率高的特点;故选A。3.从波形上看,下列属于噪声波形

3、图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嘈杂的、难听刺耳的,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D选项的波形无规则,所以它属于噪声;故选D。4.的正确读法是( )零下40度 零下摄氏40度负40摄氏度 零下40摄氏度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读作:负40摄氏度或零下40摄氏度;故选D。5.下列各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的是 ( )A. 同样擦在两只手上的酒精,用嘴吹其中一只手、这只手上的酒精干得快B. 喷洒在阳光下的水比放在屋内瓶中的水干得快C. 同样的酒精,倒在碟子里比装在瓶子里干得快D.

4、 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答案】D【解析】【详解】要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要在液体的种类、质量、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积上方空气流速相同,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所以“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故选D。6.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仔细观察发现,A 、B两个位置,有一个位置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白气”是气态水,A处较浓B. “白气”是气态水,B处较浓C. “白气”是液态水,A处较浓D. “白气”是液态水,B处较浓

5、【答案】D【解析】【详解】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会产生“白气”现象;所以“白气”是液态水,而且B处的温度较低,所以B处“白气”较浓;故选D。7.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会儿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A. 甲盆内水的温度高B. 乙盆内水的温度高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甲盆里的冰块少些;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乙盆里的冰块多些;而且两盆中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说明两盆水里都是冰

6、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两盆水的温度相等;故选C。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是( )A. 潭清疑水浅B. 铅笔弯折C. 借助透镜观察D. 手影游戏【答案】D【解析】【详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A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笔上反射的光线是从水中斜着射向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笔的虚像,比笔的实际位置较水面要浅些,所以感觉水中的笔向上折断了,故B项不符合题意;C借助透镜观察时利用了放大镜成像的原理,放大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项不符合题意;D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

7、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所以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故D项符合题意。9.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医生让受试者通过平面镜来看身后的视力表,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米,则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该是( )A. 1米B. 2米C. 3米D. 4米【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已知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远,则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故B符合题意10.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当入射光线由变为时,则( )A.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B.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C. 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D. 反射角减小,折

8、射角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入射光线由变为时,可知入射光线远离法线,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也会远离法线,所以折射角会增大,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增大,故选A。11.简易幻灯机由灯泡、胶片、凸透镜组成,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则应( )A.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B.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C. 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D. 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答案】B【解析】【详解】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增大屏幕

9、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即应该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故选B。12.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C.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D.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说明撤去眼镜片后,对光的会聚能力减弱,说明该镜片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则该透镜为凸透镜,属于远视眼镜;故选B。13.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

10、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实验次数测量值12.84 cm12.86 cm12.85 cm12.35 cmA. 12.85cmB. 12.9cmC. 12.725 cmD. 12.73 cm【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中提供数据可知,12.35 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准确值与其他数据不同,所以12.35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故选A。1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

11、运动B.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C. 在20s30s内, 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的大D. 在04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BD【解析】【详解】AB由题图可知,甲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都是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由题图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题图可知,在0

12、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15.如图所示,袋鼠妈妈紧紧搂住育儿袋中的小袋鼠,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 草地B. 袋鼠妈妈C. 小袋鼠D. 小树【答案】B【解析】【详解】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时,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它们是运动的;小袋鼠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选B。二、填空作图题16.共青团入团仪式上,同学们集体进行宣誓时他们发出声音是由于_振动产生的,大声宣誓时声音的_很大。【答案】 (1). 声带 (2). 响度【解析】【详解】1声音

13、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同学们集体进行宣誓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而产生的;2同学们大声宣誓时声音振幅很大,即响度很大。17.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的林带可降低2025_(dB/Hz). 常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 控制噪声.【答案】 (1). dB (2). 传播途中【解析】【详解】1噪声经过林带的时候可降低噪声的分贝;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的林带可降低2025dB;2噪声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18.今年冬季,我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

14、年少见。“霜”的形成属于_(物态变化名)、_(吸热/放热) 过程.“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往年_(高/低).【答案】 (1). 凝华 (2). 放热 (3). 高【解析】【详解】12“霜”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放热;3“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往年高。19.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其示数是_.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达-88.3,依据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温度计 熔点沸点酒精-10778水银-39357【答案】 (1). -6 (2). 酒精【解析】【详解】1由题图知,温度计上10之

15、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6;2由于酒精的熔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气温达到-88.3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20.黑暗的剧场内,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蓝飘带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演员的上衣呈现_色,裙子呈现_色,飘带呈现_色.【答案】 (1). 红 (2). 黑 (3). 黑【解析】【详解】123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绿裙子只能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看到裙子是黑

16、色的;蓝飘带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因此看起来也是黑色。21.小华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在成像位置放置光屏,小华在平面镜后观察,光屏上_(会/不会) 出现烛焰的像. 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变小/不变/变大).【答案】 (1). 不会 (2). 不变【解析】【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而且光屏不能呈现虚像,所以小华在平面镜后观察,光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等大,所以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22.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 (C/D) 处鱼的_(虚像/实像),这是由于发生

17、光的折射,折射角_(小于/等于/大于) 入射角导致的.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B/C/D)处.【答案】 (1). D (2). 虚像 (3). 大于 (4). B【解析】【详解】123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平面偏折,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浅。因此眼睛看到的是D 处的虚像;4看到水中的鱼,是鱼身上的光折射入人眼,所以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要用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直接对准所看到的鱼照射,即B处。23.在以下四种透镜或面

18、镜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_(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 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_(凸透镜/凸面镜/凹透镜/凹面镜)【答案】 (1). 凸透镜和凹面镜 (2). 凸面镜和凹透镜【解析】【详解】12常见的光学元件中,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和凹面镜。24.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 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_(缩小/等大/放大)的_(虚像/实像)的原理,实现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5cm、10cm 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

19、该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答案】 (1). 放大 (2). 虚像 (3). 12【解析】【详解】12由题意可知,此凸透镜是为了方便观察昆虫,所以可以判断该凸透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所以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3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cm,所以选择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25.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长5300m,交警骑着摩托以72km/h合_m/s的速度匀速通过该隧道,需要耗时_s. 以交警为参照物, 隧道内的照明灯_(保持静止/向前运动/向后运动).【答案】 (1). 20 (2). 265 (3). 向后运动【解析】【

20、详解】1由题意得:;2由得,通过该隧道,需要耗时:;3交警骑着摩托匀速通过隧道时,以交警为参照物,则假设交警静止不动,此时隧道内的照明灯相对于交警的位置向后运动。26.如图所示为一辆卡车的俯视图,D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平面后视镜AB能看到车尾后部C点。请画出司机眼睛看到车尾C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析】【详解】先延长AB,然后作C点关于AB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即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再连接C点和反射点(即入射光线),并标出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27.经凸透镜折射后,右侧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左侧对应的两条光线.( )【答案】【解析】【详

21、解】由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可知,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三、解答探究题28.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填序号) ;带纸盖的烧杯和水 酒精灯 横杆A和温度计 铁圈B和石棉网(2)如表格所示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第6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情形如图_(乙、丙)所示;时间/min01234567温度/8890929496989898(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中面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变低/不变/

22、变高);(5)水沸腾后,小明若将火焰略调小一些,水继续沸腾,水温_(变低/不变/变高).(6)水沸腾后,若耐心等待一会, 小华观察到烧杯中水量明显变少,水温将_(变低/不变/变高)。【答案】 (1). (2). 丙 (3). (4). 不变 (5). 不变 (6). 不变【解析】【详解】(1)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2)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从5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可知从5min开始水已经沸腾,所以第6m

23、in处于沸腾状态;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最后破裂,所以丙图是沸腾时的现象;(3)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4由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5)5由水沸腾的特点可知,水沸腾后,需要继续吸热,但水温保持不变;所以小明若将火焰略调小一些,水继续沸腾,水温不变;(6)6由水沸腾的特点可知,水沸腾后,需要继续吸热,但水温保持不变;所以虽然烧杯中水量明显变少,但水温保持不变。29.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 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

24、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所示,当E 、F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反射角为_(用图中字母表示),入射角为_(用图中字母表示),反射角_(小于/等于/大于)入射角;(2)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_(会/不会)沿OA射出,这说明了_原理;(3)如图乙所示,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则在纸板F上_ ( 能/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答案】 (1). NOB (2). AON (3). 等于 (4). 会 (5). 光路可逆 (6).

25、 同一平面内 (7). 不能 (8). 得到普遍规律【解析】【详解】(1)12由图甲可知,ON是法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所以此时反射角为;入射角为;3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45若光线沿BO入射,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A的方向射出,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3)67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4)8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光反射的普遍规律。30.小明探究“凸透

26、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上/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缩小/等大/放大)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_(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3)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_(左/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比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略_(大于/小于)原来的像;(4)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于是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_(乙/丙) 图,近视眼可以使用_ ( 凸透镜/凹

27、透镜) 加以矫正。【答案】 (1). 同一高度处 (2). 下 (3). 缩小 (4). 照相机 (5). 右 (6). 大于 (7). 乙 (8). 凹透镜【解析】【详解】(1)1实验前,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可知,凸透镜向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2)34根据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与照相机原理相同;(3)56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将蜡烛右移动5

28、cm,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需要向右移动光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大些;(4)7图乙的入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乙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图丙的入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图丙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8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31.一辆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匀速向一山崖驶近,途中鸣了一声笛,2s 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问:(1)1.2km/min 合多少m/s?(2)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答案】(1)20m/s;(2)320m。【解析】【详解】(1)由题意可得:;(2)汽车行驶的速度,由

29、得,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则:。答:(1)1.2km/min 合20m/s;(2)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320m。32.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救援车队首先以匀速行驶50min;之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接着车队继续以匀速行驶40min到达指定地点。问:(1) 为多少km/h?(2)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多少km/h?【答案】(1);(2)。【解析】【详解】(1)由题意得:;解得,;(2)救援部队救援过程经过的总路程,所用的总时间是:;所以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答:(1);(2)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悟卿)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