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悟卿 文档编号:365069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亳州二中2017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语 文 试 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会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

2、哗的文化文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请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

3、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知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河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做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

4、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力。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

5、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知。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B. 文

6、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C.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術家已经转变为道家。D.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B.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C.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D. 文

7、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B.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储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府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C.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D. “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8、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错误,选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选项忽略了“一些大部头”这一限制语;B项,“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错误,选项曲解文意,“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C项,“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错误,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故选D。【2题详解】本题

9、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错误,选项对论据的分析有误,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

10、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虚无与消极”错误,这一推断不合理,文章第三段只是说“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知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并没有说“虚无和消极”;B项,“体现了金府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

11、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中“否定”一说错误,从文中来看,并非是“否定”,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D项,“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不仅仅是“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还有“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故选C。【点睛】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

12、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13、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年的武大樱花季除了传统的樱花看点之外,就要数武汉大学在校园管理上的优化了。除了保持“实名限额、免费预约、双重核验”等基本政策外,还特别引入了人脸识别闸机,预约而来的游客需要“刷脸”才能进入校区。从2015年到2017年,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如今,坐车可以刷脸、支付可以刷脸、自动取款也能刷脸、甚至连公厕取纸都能够刷脸没有一点点防备,“刷脸”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金融、交通、教育、安防、社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什么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落地与应用都如此迅速呢?

14、首先,相比于指纹识别必须要采集指纹信息,人脸识别具有非强制性。它不需要被测者主动提供任何信息,只要你露出你的脸,它就能在不经意间对你完成识别。因此,人脸识别在便利性和隐蔽性方面更具优势。其次,因为人脸识别是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无需接触设备,因此不用担心病毒的接触性传染,在安全性和卫生方面更有保障。最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并发性特点让其在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中国智能制造网)材料二:上周公布了iPhoneX应用脸部识别功能,就在几天前,杭州一肯德基餐厅宣布可以刷脸支付了;农业银行总行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人脸识别系统;旅游业界很多

15、领域已经开始试水应用刷脸技术“刷脸”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但不少人也对该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对此做专题报告,对齐爱民教授进行专访。记者:指纹、虹膜、面容甚至基因等个人生物信息被大量搜集存储,目前这些已经被采集的生物信息,其利用和保护现状如何?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齐教授: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毫无疑问是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地址、电话号码等由社会生活经验等而形成的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这些生物信息直接采集于人体,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通常正是由于此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形下,指纹、虹膜、面容等此类唯一识别生物

16、信息的收集,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造成的个人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鉴于此类个人生物信息可直接且唯一识别到个人,从个人信息理论分类角度,其敏感程度远高于一般信息,甚至可称之为“敏感信息”中的“敏感信息”。鉴于其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要高于“一般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是以上讨论还仅限于学术领域,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记者: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包括生物信息、健康数据、生活习惯等在内的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利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齐

17、教授:由于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个人信息早就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成为各国竞争和关注的焦点。在当今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个人信息跨国传输问题早就超越个人信息保护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在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为他国厂商广泛收集的情况下,其除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外,同样可以了解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状况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2013年出现的斯诺登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但这只是被揭露出的冰山一角,事件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上述安全威胁却并未停止。在生物识别信息相关法律保护体系还未成熟之前贸然授予个

18、人权限存在风险,尤其是在支付领域,因此较为稳妥的做法是保留个人权限或者为其设定上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数据人第732期)材料三:用户上网产生的位置信息、购物历史、网页浏览痕迹等数据归谁所有?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规模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否合法?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论坛上,与会者就人工智能背景下数据财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行物权法把物权分为动产和不动产,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财产,难以按照此种分类方法进行归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提到,有观点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没有任何主体指向的数据是公共资源,但人工智能收集

19、、储存、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数据的占有和转移是无形的,也没有有效的权属证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并且建构起权利内容和权利转移制度,这些问题尚未解决,需要立法予以回应。(财新网)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说明“刷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 由于在便利性和隐蔽性、安全性和卫生方面以及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C. 个人信息的“唯一对应性”虽然可以避免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D. 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

20、信息不同于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它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鉴于个人生物信息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此讨论还未列人立法实践的议程。B. 唯一识别生物信息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C. 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对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还可能会给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D.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6. 请结合材料

21、概括利用个人生物信息的利弊,并就个人生物信息在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给出建议。【答案】4. C 5. D 6. 好处:个人生物信息的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弊端:生物信息一旦被非法使用,会使个人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处于危险之中,甚至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个人生物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并立法对其进行法律保护。【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虽然可以避免用户”这里的“

22、避免”用词不当,根据原文,是“降低”,而非“避免”。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王利明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应是“有观点认为”,而非“王利民认为”。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题干要求分析“结合材料概括利用个人生物信息的利弊,并就个人生物信息在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给出建议”,两问,第一问的

23、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材料二中,根据原文内容“通常正是由于此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形下,指纹、虹膜、面容等此类唯一识别生物信息的收集,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造成的个人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跨国传输问题早就超越个人信息保护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在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为他国厂商广泛收集的情况下,其除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外,同样可以了解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状况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

24、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可概括出好处就是:个人生物信息的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弊端是:生物信息一旦被非法使用,会使个人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处于危险之中,甚至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第二问是就个人生物信息在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给出建议,可从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角度分析。根据原文“鉴于其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要高于一般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是以上讨论还仅限于学术领域,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可从个人生物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并立法对其进行法律保护角度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2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高贵的捐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

26、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

27、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己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我终于明白了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

28、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骄傲,是因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她女儿学会了捐赠。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我猜想,她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才能让她女儿明白,她是一个人,不是物品,是不能捐赠给别人的。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

29、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7. 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中的我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人物,但是是事件的见证人,以我的口吻叙述此事让故事真实可信,同时小说借“我”的相关评论深化了主旨。B. 文章“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句中,小女孩撅嘴的原因是母亲拿了小女孩不想拿出的东西来捐赠。C.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式生动地表现了小女孩当时悲伤的心情,突出了小女孩心灵的高贵。D. 小说彰显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小女孩捐赠自己的妈妈的情节看似离奇,但结合小女孩的年龄特征和当时妈妈一再鼓励她等“典型

30、环境”就显得真实可信了。8. 小说中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 小说的题目为“高贵的捐赠”,“高贵”既体现在小女孩身上又表现在那位母亲身上。请分析文章是如何突出她们“高贵”的?【答案】7. B 8. 富有爱心:捐给翔子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还劝自己的女儿捐赠出最好的东西;教育孩子讲究方法:当女儿不愿意捐出最宝贝的东西时耐心引导,让女儿学会了捐赠;深爱自己的孩子:当明白女儿的心里后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9. “高贵”如何突出:抓住小女孩的年龄特征制造“误解”,突出小女孩心灵的高贵。母亲让小女孩捐出“最宝贝的东西”,小女孩认为母亲就是“最宝贝的东西”

31、,而捐自己的母亲,是对小女孩的最大考验,以此“误解”突出小女孩心灵的高贵。通过和大人的对比突出小女孩心灵的高贵。小女孩捐出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而大人捐出的只是一点钱和物,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显示出小女孩心灵的高贵。而母亲的高贵正是由小女孩高贵的心灵与行为来侧面表现的,正是母亲的教导使小女孩的心灵开出了高贵的花。【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小

32、女孩撅嘴原因是母亲拿了小女孩不想拿出的东西来捐赠”错误,由原文中“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一句可知,选项对小女孩噘嘴的原因表述错误。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小说中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然后要到文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容,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概括特点,还可以借助他人或环境来侧面衬托,突出人物形象。首先要找到文章中有关母亲的描写,如小女孩的母亲捐赠了崭新的被褥,还耐心劝导女儿捐出自己最宝贝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

33、她富有爱心;当女儿不愿意圈出最宝贝的东西时,“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这说明她教育女儿时讲究方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内涵,梳理概括小说情节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的题目为高贵的捐赠,高贵既体现在小女孩身上又表现在那位母亲身上。请分析文章是如何突出她们高贵的”,然后理解“高贵”的内涵,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再圈出小女孩身上和母亲身上展现出“高贵”的地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从小说标题来看

34、,“高贵”修饰“捐赠”,由此可知,小说中“高贵”主要展现在“捐赠”这一事情上;接着到文中圈出女孩和母亲在“捐赠”中的表现,如母亲说应该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时,女孩捐出自己的母亲,因为她认为对自己来说,“母亲”就是自己最宝贵的,所以赠送母亲的时候,女孩非常难过,借此突出女孩心灵的高贵;同样是捐赠,女孩捐出的是自己的全世界,而成人捐出的是钱财和物品,二者形成对比,以此突出女孩心灵的高贵;女孩心灵和行为的高贵是母亲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侧面表现了母亲的高贵。考生围绕这些答题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

35、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

36、,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抟能逆知人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休复心欲之,抟已知其意,谓休复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尔。”呼侍者取以与之,休复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华阴隐士李琪,自言

37、唐开元中郎官,已数百岁,人罕见者;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幸华阴,至云台观,阅抟画像,除其观田租。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B. 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C. 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

38、。D. 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B.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C. 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习称政事堂、都堂,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 宋朝初期,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D. 年号是封建王朝

39、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大中祥符,是北宋时宋真宗的年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小时候就很聪明。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B. 五代后唐长兴年中,陈抟去参加进士科考试,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他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C. 陈抟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陈抟旋即知道他的意思.D. 陈抟虽然是个服气辟谷修道的方士,但他并没有借此蛊惑帝王获取私利,反而在帝王招揽时劝他励精图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40、)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2)明日,沆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痛几死,食顷而愈。【答案】10. A 11. A 12. B 13. (1)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2)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

41、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这段话是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利所干扰,这就是所谓的世外隐士。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他的年龄将近一百岁。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圈出句子中名词和代词,如“抟”“其身”“方外之士”“华山”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排除。如“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宾语是“其身”,故应在“身”后断开,排除BC两项;“已四十余年”是说“陈抟在华山居住”的时间,二者不能断开,且“度”是动词,意思是“估计”,宾语是后面的内容,故应在“四十余年”和“度”之间断开,排除D项。故选A。11

42、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错误,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43、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虽然考中了进士”错误,第一段说的是“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不第”意思是“落第”,科举考试不中。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句中,“始”,才;“戏涡水岸侧”,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涡水岸侧戏”;“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哺乳;“自是”,从此;“

44、日”,一天比一天。第二句中,“明日”,古今异义,第二天;“还”,回;“中夜”,半夜;“暴”,突然;“几”,几乎,差一点;“食顷”,一顿饭的工夫;“愈”,好。【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

45、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

46、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译文: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

47、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自说曾经遇见孙君仿、鮪皮处士二人,他们道行高尚,对陈抟说“: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陈抟就前往栖居在那里。在那儿他服气辟谷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少华山石洞中。每当他睡觉时,多是一百多天不醒。太平兴国年间陈抟来宋朝进觐,太宗对待他很优厚。太平兴国九年 ,陈抟再次来朝觐,皇帝更加以厚礼对待他,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利所干扰,这就是所谓的世外隐士。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

48、估计他的年龄将近一百岁。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与他交谈,很值得听一听。”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说“:先生修得玄妙静默修生养性的方法,可以教给别人吗?”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时事没有什么用处,也不知道神仙点金化银黄白术的事情以及吐气养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方术可以传授。假使白日冲天,对世事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伟秀俊异,具有出众的仪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致力于治理的时候,努力从事修炼,没有超出这个范围的。”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下诏赐给陈抟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皇上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放他回山。陈抟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悟卿)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