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情表获奖课堂实录师:1700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招汗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有年迈的祖母,无法脱身。一面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面是至亲的祖母,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云回到晋朝,走进李密和他的陈情表。师:请大家注意注音和句读。(师伴随如泣如诉的音乐朗诵课文)师:历史的风云已经消散,让我们回到今天。一起我们学过陈情表,这里的“陈情”是什么意思?生:陈述自己的感情。生:陈述事情的理由。师:既然是“陈情”,应该有“陈情”的背景,有“陈情”的目的。大家看两个问题:1,请用文中语
2、言回答,李密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陈情?2,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所陈何情?想达到什么目的?(一个学生读前两段,其它学生齐读后两段。)师:读的时候大家有个怎样的小疏忽?生:四十有(you是第四声)四。师:臣少(四声)多疾病。伯叔(次序不可以颠倒)。矜(jin)悯愚诚。感情变化的基调要注意。师|:在什么情况下陈情?生:“欲奉昭奔驰。实为狼狈。”师:“日”“告诉”是什么意思?生:师:陈情想达到什么目的?生:“听臣微志。保存余年”。师:愿乞终养/听臣微志。保存余年。师: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从自己的幼年写起?(生读-臣密言:。未曾废离)生:为了打动皇帝。师:幼年的我与他人有什么不同?生:有很大的波
3、折。师:哪些波折?说出具体的语句。生:师:李密: 六月,慈父见背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伯叔兄弟皆无,晚有儿息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师:见,舅夺母志,不行,婴,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讨论意思)师:一个九岁的残弱孩童,在年迈祖母的拉扯下一天天长大。他每次出门,祖母都要牵挂着他。她的容貌为孙儿而衰老,她的。在夕阳的余辉中,留下两行浅浅的脚印。这样的画面大家都能看到吗?生:能。师:那么晋武帝也能够看到。假如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生:我不同意。生:我同意。因为“百善孝为先|”,如果他都不能尽孝,又怎么能够去尽忠。师:看来文章第一段就打动了这位女皇帝,后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师
4、:李密原来是蜀汉旧臣,原来在祖母有病的时候就一直做着官,而现在一归顺晋朝就不做官了,这样会招致晋武帝的怀疑的。所以,他在动之以情之后,还要晓之以理。请大家找出文中的理之所在。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您把孝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而我正是要尽孝。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师: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假定时日,忠孝之间的矛盾最终可以化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是可以都解决的。师:再请两个皇帝说说现在道理分析之后,你会答应他了吗?生:现在我同意了,因为他的话有情有理。生:我本来是
5、同意的。现在我当然更加支持他了。师: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不忠,读陈情表不哭不孝。师:文章有很多词语成为今天的成语,例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师:我们在读了文章之后,写一篇我读陈情表。总体评价:设计非常实在,紧扣文本;很有思路,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基本功扎实,能够进行非常有表现力的朗诵,极富感染力;善于点拨,循循善诱;课堂语言洗练。问题是课堂设计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应该把对一部分背景的介绍放在学习第一段的时候,这样更容易理解“陈情”的处境,便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另外,在课堂下课铃响过之后,应该立刻结束课堂,而没有必要把自己事先准备所有内容都讲解完。再者,老师说的还是太多了些,表演意识太强,应该纠正
6、,应该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人地位上。陈情表教学实录师:同学们,这节课先听我一段说书。(学生一阵骚动,来了精神)师:(用黑板擦清脆地敲一下讲台桌面)话说当年刘备欲匡扶汉室,任用贤才,诸葛亮功盖三分,一世英名,可是刘阿斗还是一滩扶不上墙的泥,最终做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安乐公”;想当年,曹操一代枭雄,在赤壁横槊赋诗,高唱短歌行的时候,没有想到“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后代曹奂乖乖地禅让了帝位。如今只有孙皓在江东苟延残喘,司马炎一统天下的局面指日可待。这时,司马炎在后宫徘徊,正在为一件事烦恼。为了减轻灭吴的压力,他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任用蜀国旧臣,笼络人心,也借此瓦解吴国朝臣抗击晋国的
7、决心。可是,竟有一个李密(生笑),胆大妄为,多次下诏仍不赴任,还写来什么陈情表。今天,我倒要看看在朝廷上他怎么说,看他有几个脑袋!(众生情趣浓烈)师:今天,我就当一次皇帝吧,你们都是李密。(众生哗然)你们要说服我,我最后会准奏,否则我不会准许你“愿乞终养”的。哪个李密先来呀?(生笑)生:(鞠躬行礼)启奏陛下(生笑)师:我是现代皇帝,(生笑)我们进行平等对话,不必行礼。生:我因为命运不好,(下面是大略全文翻译,师未阻止,以疏通文字)师:你把奏章说了一遍,说得很好。可我今天感冒(生笑),听得不大明白。有哪位李密说的更明白、清晰些吗?生:皇上呀,我的命好苦!出生不久父亲过世,后来母亲改嫁,是我的祖母
8、抚养了我!我从小体弱多病,九岁不能走路,是我的祖母把我拉扯大!我的家里没什么人,祖母已经老迈,疾病缠身,叫谁去照顾我的祖母呢?皇上,你开恩吧,我确实不能走远啊!(有点激动)师:你说得挺感人的,可我不会马上答应你。生:皇上,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前朝有个大将夏侯憞,在战场上一只眼珠被箭射中,他大叫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拔出箭来,然后摘下眼珠,吃下肚去。这就是中国人的“孝”吧!你也主张“以孝治天下”,我不是在按照你说的去做吗?(生笑)师:是呀,长期战乱,老百姓渴望太平,有个好的社会秩序,应该提倡孝道啊。生:如果我去做官了,就不能尽孝道,一个不孝的人,能做好官吗?师:你说的有道理,可这不是李密
9、的观点。(生笑)师:李密呀,你们祖孙相依为命,一个恩重如山,一个孝道可嘉。我快被你说动了。(生笑)可我这个皇帝对你不好吗?生:不是不好。我是个地位低微的人,太守推举我做孝廉,刺史又推举我做秀才;你又多次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太子洗马。你对我皇恩浩荡,我应该去上任的。可是我祖母的病越来越重了。皇上你说我怎么办呀!(生笑)我进退两难,我还是不做官了吧?师:你口口声声说你祖母,你总不能不把“我”放在眼里吧。生:皇上,你听我讲一件事吧!战国时有个赵太后,不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触龙问寒问暖,用儿女之情说服了她。这样一个犟老太婆(生笑),也能被情所动。你是个皇帝,应该有这个肚量吧!你也应该知道自古忠孝
10、不能两全的道理啊!师:我也有个故事,(生笑)战国时有个名字叫石奢的人,楚昭王任命他做“理道”的官职,在上任的路上,有个人追杀他,石奢回头一看,是他的父亲,于是他长叹一声:“不侍奉父母就不孝,不效力于皇上就不忠。”于是拔剑自杀了。你李密孝情动人,可在道理上你讲不通,你只好出来做官,否则你就仿效石奢吧!(幻灯片: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杀人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要杀一个孝子,让天下人怨恨你吗?师:(不为所动)你要用李密的观点说服我。(生沉默)生:我知道了。(生笑)我先尽孝再尽忠吧。我祖母已经九十六岁,留下
11、的时日不多了,我服侍祖母的时间不长。我才四十四岁,等我祖母去世后,我愿肝脑涂地,报答你的恩情。你就让我服侍祖母吧!生:我代表我的祖母谢谢你了!(生笑)师:“先尽孝再尽忠”还是能说得过去的。我体谅你的一片孝情,也知道你的内心矛盾。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你曾在蜀国当过郎中和尚书郎,你现在不出来做官,是不是“忠臣不侍二主”呀?你们这些书生,不是要讲究名节吗?生:不是的。我的奏章上已经写了,我“少侍伪朝,历职郎暑,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我只求仕途通达,没有这么清高。师:找得对,是这个句子。(生笑)我还有一个疑问,你可以把祖母带在身边照顾呀?生:“但以刘日簿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生:我出外
12、做官,祖母随我长途跋涉,对她的病是雪上加霜。何况如果我公务在身,就不能一心二用呀。师:我没有疑问了。你和祖母相依为命,你要报答养育之恩,孝情彰显;你对我也一片诚心,忠心可鉴。“先尽忠后尽孝”,言之有理。“愿乞终养”的请求合情合理。准奏!(众生鼓掌)师:同学们,“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李密虽然不是孝敬父母,可是他对祖母的感情比对父母的感情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冒着杀头的罪名,屡次违抗圣旨,一篇陈情表言之凿凿,情理兼备,感人至深。难怪古人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我们对古人的“孝”也应该有个深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看课后练习五。(学生阅读练习中的有关资料
13、,教师不断答疑)师:我们重点看这一段。(幻灯片: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教师重点翻译阐释这段文字)师:“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忠孝两全,是传统美德之一,是真正的“士之孝”。可是古人往往忠孝不能两全,而留下了很多的遗憾。李密以“先尽孝后尽忠”说服了晋武帝,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另一方面,李密是蜀国旧臣,他认为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因此他实际上也保住了自己的名节。生:老师,我不同意保持名节的说法,李密后来还是去做官的。师:哦,好。课后同学们可以上网或通过其它途径找一些资料,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