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蜗牛小蜗牛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小蜗牛是一篇童话。课文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儿,由于爬的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联系上下文等)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小蜗牛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掌握
2、了拼音和一些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所以对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朗读没有问题。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常识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对于四个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本课正是建立在学生对有关四季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四、教学重点四、教学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的感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
3、同特点。五、教学难点五、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本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使学生由原来的听记老师讲授内容转变到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这种教法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原因在于童话这种体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具有吸引力,并且小蜗牛这篇文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加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然后再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得出最终结论来学习知识。七、教学流程七、教学流程(一)回顾旧知(二)细读文章 1.初读阶段
4、,读通课文,整体感知。2.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句。3.熟读阶段,把握整体,逐步成诵。(三)发散思维(一)回顾旧知 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要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在上节课学过的本课的需要学生会写的四个生字和需要学生会认的十二个生字。(二)细读文章1.初读阶段,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二)细读文章2.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句。(4个问题)(1)让学生找出小蜗牛的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共有几处对话?(4处)(2)让学生重点朗读第一自然段“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和三处“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通过课文中这几处句子,了解蜗牛的一大特点:爬行速度慢。(二)细读文章2.细读阶段,突出重点,理解词
5、句。(4个问题)(3)让学生朗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这几段对话,结合小蜗牛爬行速度慢这一特点思考一下为什么小蜗牛每次看到的风景和妈妈说的都不一样?(因为小蜗牛爬的太慢,等它到了树林里,就已经是下一个季节了)(4)让学生重点圈出小树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思考为什么每次小蜗牛去的时候小树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出四季不同的特点)(二)细读文章3.熟读阶段,把握整体,逐步成诵。分角色朗读然后再互换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蜗牛妈妈的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小蜗牛的语气要透露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感觉)(三)发散思维1.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2.你还知道四季有哪些特点?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