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68481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3.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集体耕种,平均分配氏族土地公有制氏族土地公有制生产力低下生产力低下土地公有制土地公有制恩格斯说恩格斯说“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原始共产主义原始共产主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诗经经小雅小雅大田大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诗经小小雅雅北山北山 “方里而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2、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然后敢治私事。”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2 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井田制井田制1)1)特点:特点: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是不发达的私(实质是不发达的私有制,有制,土地土地不能买卖)不能买卖)1 1、一切、一切土地属于土地属于国家国家,土地按等级层层分封2 2、不得不得转让和买卖转让和买卖;受;受封者向封者向国家交纳贡赋国家交纳贡赋;3 3、奴隶、奴隶和庶民和庶民集体耕种,集体耕种,产品基本为贵族所有4 4、耕地规整、耕地规整,成方块状,形同,成方块状,形同井井字字井田制井田制3 3)演变:)演变: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

3、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始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2)性质:性质: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是与之相适应的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4 4)关系)关系:3 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1 1)背景)背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私田大量生产力进步,私田大量产产生生 耕耕作井田的劳力减作井田的劳力减少少(由于战争等因由于战争等因素)素)周周室衰微室衰微,战争频繁,土地转让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发展发展(化公为私)诸侯视土地为私产(化公为私

4、)诸侯视土地为私产各国的改革(直接原因)各国的改革(直接原因)井田制瓦解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原因春秋税制改革:春秋税制改革:春秋时期各国税制改革春秋时期各国税制改革(鲁国前鲁国前594594年初税亩、齐国管仲年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相地而衰征而衰征”)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2 2)过程)过程战国土地改革:战国土地改革:战国变法(秦国商鞅)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废除井田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私有制。(3)(3)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类型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类型代表代表:王莽:王莽“王田制王田制”、曹魏、曹魏屯田制、北魏均

5、田制屯田制、北魏均田制特点:特点:A A、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支配地位。地位。B B、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极分化。C C、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土、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才被彻底废除。地改革才被彻底废除。特点特点:是对封建生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产关系内容的重要重要补充补充。土地国有制土地国有制 按按性别、年龄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把国家掌握的握的无主荒地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分配给农民。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

6、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土地兼土地兼并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小农(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小农(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小农(自耕农)在广义上也是土地的主人,它与地主小农(自耕农)在广义上也是土地的主人,它与地主的区别在于他所有的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的区别在于他所有的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4)(4)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含义:含义: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土地、甚至国有土地,造成社会的

7、两极分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化。原因:原因:(1 1)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2 2)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 3)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可以买卖。(4 4)封建地主经济实力不断装大。)封建地主经济实力不断装大。(5 5)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流向土地 实质:实质: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途径途径(1 1)土地买卖()土地买卖(2 2)土地圈占()土地圈占(3 3)官府剥削)官府剥削 危害危害 面对土地兼并,历朝政府态度如何?采取什么面对土地兼并,历朝政府态度如何?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措

8、施来巩固统治?1.1.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成为佃农。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成为佃农。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加剧,加剧,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2.2.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3.3.激化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9、。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明朝晚期土地买卖契约明朝晚期土地买卖契约东汉:对土地兼并采取纵容政策形成庄园经济东汉:对土地兼并采取纵容政策形成庄园经济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 1.1.豪强士族的形成豪强士族的形成 含义:是依靠官爵世袭特权、立军功或以显赫的政绩而获得名分和含义:是依靠官爵世袭特权、立军功或以显赫的政绩而获得名分和土地的社会阶层。土地的社会阶层。特点:特点:累世公卿、操纵选举、垄断仕途累世公卿、操纵选举、垄断仕途 2.2.庄园经济的形成庄园经济的形成 西汉末年已经出现,东汉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西汉末年已经出现,东汉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

10、,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称作田庄个封建地主田庄。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称作田庄经济。经济。3.3.庄园经济的特点庄园经济的特点 (1 1)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2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聚族而居,宾客相附。(3 3)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4 4)拥有私人武装。)拥有私人武装。4.4.庄园经济的影响庄园经济的影响 (1 1)田庄组织督查生产,兴建水利事业,提高生产

11、技术水平,)田庄组织督查生产,兴建水利事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 2)前期支持东汉政权,维持了地方的安定,但后期又削弱)前期支持东汉政权,维持了地方的安定,但后期又削弱了中央集权。了中央集权。(3 3)田庄主与国家争夺农民与赋税,减少财政收入,成为封)田庄主与国家争夺农民与赋税,减少财政收入,成为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建割据的经济基础。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唐后期进行赋税改革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唐后期进行赋税改革均田制废止原因均田制废止原因: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唐朝后期,土地兼并: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

12、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北魏至唐:抑制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抑制土地兼并 (1 1)概况:政府采取)概况:政府采取“田制不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不抑兼并”的政策。的政策。以民事立法,确立地主、自耕农土地私有权,买卖田宅必以民事立法,确立地主、自耕农土地私有权,买卖田宅必须经过须经过“立契立契”的法定程序。的法定程序。(2 2)特点:)特点:A.A.沿袭晚唐自由垦辟土地的政策沿袭晚唐自由垦辟土地的政策:晚唐鼓励垦荒晚唐鼓励垦荒的政策在宋代得到延续的政策在宋代得到延续;B.;B.放任对土地的买卖放任对土地的买卖,“,“不抑兼不抑兼并并”;C.”;C.国家

13、维护土地私有权国家维护土地私有权,制定了详尽的交易法律制定了详尽的交易法律。(3 3)影响:影响: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释放了社会生产力;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释放了社会生产力;失地农民转入手工业和商业领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失地农民转入手工业和商业领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促进了租佃制的繁荣,是宋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宋代:不抑兼并土地政策承认土地兼并的合法性宋代:不抑兼并土地政策承认土地兼并的合法性n宋:自耕农与租佃关系宋:自耕农与租佃关系客户的利益逐渐提高客户的利益逐渐提高 自耕农将自己的土地让渡给富户时,将自己

14、自耕农将自己的土地让渡给富户时,将自己 的赋税负担也让渡出去,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老的赋税负担也让渡出去,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老 百姓的自由度提高百姓的自由度提高,成为宋代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成为宋代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宋代租佃制盛行】【宋代租佃制盛行】原因:原因:宋代推行土地不抑兼并政策宋代推行土地不抑兼并政策表现:表现:A A、土地私有化大发展、土地私有化大发展 B B、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C 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日趋分散、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日趋分散 D D、官田私有化、官田私有化影响:影响:A A、消极:自耕农减退,激化社会矛盾、消极:自耕农减退,激化社会矛盾 B B、积

15、极: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提高生产积极性、积极: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提高生产积极性 C C、积极:、积极: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步发展。明代:抑制兼并土地明代:抑制兼并土地丈量全国土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赋税(鱼鳞图鱼鳞图册)册)小结:历朝统治者采取抑制土地兼并小结:历朝统治者采取抑制土地兼并措施的目的是通过抑制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只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小专题: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小专题: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1.1.西周西周贡

16、赋贡赋2.2.春秋后期春秋后期按亩纳税(按亩纳税(一律按田亩征税,承认土地私有,标志着井田制瓦解一律按田亩征税,承认土地私有,标志着井田制瓦解)3 3.秦朝秦朝 4.4.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汉朝:编户齐民制度 5 5.北魏北魏租调制租调制 6.6.隋唐隋唐租庸调制租庸调制 7 7.唐中后期唐中后期两税法:按照资产和田亩,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两税法:按照资产和田亩,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8 8.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9 9.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赋役、杂税合一,一律折银缴纳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赋役、杂税合一,一律折

17、银缴纳1010.清朝前期:清朝前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1111.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雍正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统一征税,叫做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雍正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统一征税,叫做“地丁银地丁银”赋赋:指对土地的课税,即田赋,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指对土地的课税,即田赋,有时还包括人头税和资产税。役役:亦称徭役,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亦称徭役,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唐代赋税制度变革】【唐代赋税制度变革】1.1.租

18、庸调制租庸调制(1 1)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2 2)内容:)内容: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的徭役。(3 3)特征:)特征:“租租”即田租(交纳定量的谷物);即田租(交纳定量的谷物);“庸庸”则是力役,则是力役,“调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额的绢或布)。是人头税,(交纳定额的绢或布)。(4 4)意义:)意义:保证生产时间保证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展;稳定赋税收;促进农业发展;稳定赋税收入;巩固府

19、兵制,提高入;巩固府兵制,提高军队战斗力;保证农业生产时间,军队战斗力;保证农业生产时间,开垦荒地。开垦荒地。2.2.两税法(唐德宗)两税法(唐德宗)(1 1)背景:)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2 2)内容:)内容: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而是根据资产定户等,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而是根据资产定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按户等征收户税;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故称两税法。收,故称两税法。(3 3)意义:)意义:A A、改变人头税为主的收税标准,放松人身控制、改变人头税为主的收税标准,放松人身控制

20、 B B、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农民负担;C C、有利于解放生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D D、古代中国一次重要的古代中国一次重要的税制改革。税制改革。E E、“量出为入量出为入”的原则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的原则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4 4)问题:土地兼并不再限制;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问题:土地兼并不再限制;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税。【宋代赋税制度变革】【宋代赋税制度变革】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1 1、内容:、内容:募役法: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政府向应服役而不

21、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困等第收取免役钱,顾人服役。按贫困等第收取免役钱,顾人服役。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肥瘠收取赋税。2 2、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能逃税。3 3、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4 4、影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发展;一定、影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发展;一定程度加重农民负担。程度加重农民负担。【唐宋经济变革】【唐宋经济变革】1.1.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

22、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 “不抑兼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促使租佃制的繁荣,释放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的土地政策,促使租佃制的繁荣,释放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2.2.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 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开始瓦解,由人丁税开始转为财产税。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开始瓦解,由人丁税开始转为财产税。3.3.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革命货币革命”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 “信贷革命信贷革命”王安石变法实施的王安石变法实施的“青苗法青苗法”“都市化革命都市化革命”坊市界限打破、草市演进为商业市镇、市民阶层壮大坊市界限打破、草市演进为商业市镇、市民阶层壮大

23、【明清【明清赋役制度改革赋役制度改革】明朝:一条鞭法明朝:一条鞭法 (1 1)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2 2)影响:纳银代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影响:纳银代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明清之际大地主土地所有

24、制进一步发展,租佃明清之际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的人身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依附关系减弱。清朝摊丁入亩清朝摊丁入亩(1 1)背景:背景:A A、土地兼并严重,使农民负担过重,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使农民负担过重,社会矛盾尖锐;B B、征收人头税使人丁逃亡现象严重征收人头税使人丁逃亡现象严重 ,造成财政困难;,造成财政困难;C C、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 D、吸取明朝吸取明朝“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经验赋税制度改革的经验

25、(2 2)内容:内容:A A、废除人丁税,、废除人丁税,实行地丁合一,征收地丁银;实行地丁合一,征收地丁银;B B、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3 3)意义: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促进了人口滋长,增加了大量)意义: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促进了人口滋长,增加了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盾,稳定社会秩序。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

26、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济基础的发展规律。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步与倒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爹!这是我经商赚的,孝敬您!家门不幸呀!怎么出了个做生意的孽种!二、重农抑商政策漫画反映出中国古代家庭怎样的价值观念?(1)(1)含义:含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主张

27、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制工商业的发展。(措施:劝农贱商)(措施:劝农贱商)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二、重农抑商政策(2 2)原因()原因(商业危害农业与统治)商业危害农业与统治)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而且重,而且重农可将农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上,有利社会稳定有利社会稳定 工商业自身缺陷:工商业自身缺陷:商业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危害封建危害封建统治统治 传

28、统传统重义轻利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思想的影响(3 3)目的()目的(护农、便税、固权)护农、便税、固权)直接目的:直接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徭役赋税。保护小农经济,确保徭役赋税。根本目的:根本目的:维护政权经济基础,巩固统治。维护政权经济基础,巩固统治。时期时期发展情况发展情况战国战国西汉西汉唐宋元唐宋元明清明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首倡首倡“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内容内容)全面控制工商业全面控制工商业,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原因、措施、影响原因、措施、影响)中唐以来:中唐以来:出现松动出现松动(鼓励外贸、官商分利鼓励外贸、官商分利)固守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29、措施、影响措施、影响)注意把握各时期的基本做法注意把握各时期的基本做法(4)发展历程(5 5)措施)措施 1 1、强调强调农本商末农本商末意识,保护小农经济。意识,保护小农经济。2 2、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3 3、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4 4、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5 5、限制和打击商业活动:限制和打击商业活动:颁布颁布“贱商令贱商令”,全方位打击,全方位打击商人。限制商人活动范围,实施专利制度。对民间工商商人。限制商人活动范围,实施专利制度。对民间工商业征收重税。

30、业征收重税。(6 6)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 (1 1)背景)背景 商周时期,政府控制和鼓励商业。商周时期,政府控制和鼓励商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商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商业与农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2 2)措施:)措施: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为末业的观点。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为末业的观点。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1.1.背景:汉初的背景:汉初的“与民休息与民休息”经济政策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政策引发严重

31、的社会问题。(1 1)贫富差距加剧;)贫富差距加剧;(2 2)货币制度混乱,物价飞涨,威胁国家财政;)货币制度混乱,物价飞涨,威胁国家财政;(3 3)农民弃农经商,危及农业生产;)农民弃农经商,危及农业生产;(4 4)富商的崛起冲击了帝制王朝的统治秩序。)富商的崛起冲击了帝制王朝的统治秩序。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丝曳缟。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汉武帝

32、抑制富商大贾的经济政策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的经济政策 2.2.措施:措施:(1 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取消郡国铸钱权力,五铢钱统一由中央铸造。取消郡国铸钱权力,五铢钱统一由中央铸造。意义:结束币制混乱,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意义:结束币制混乱,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地方郡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抑制地方郡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唐朝建立后,铸行开元通宝钱,代替了五铢钱。废除:唐朝建立后,铸行开元通宝钱,代替了五铢钱。(2 2)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盐铁官营,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内容: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在产铁区设置铁官,由盐、铁官主内容:在产盐区

33、设置盐官、在产铁区设置铁官,由盐、铁官主持生产、销售,严禁私产私售。持生产、销售,严禁私产私售。性质:政府垄断盐铁性质:政府垄断盐铁 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大手工业者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大手工业者 (3 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商业贸易;内容:内容:置大农部丞,分部主郡国、置均输、盐铁官、置置大农部丞,分部主郡国、置均输、盐铁官、置平准于京师平准于京师 意义:稳定物价,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意义:稳定物价,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为汉武帝的内外事功提供了物质保证为汉武帝的内外事功提供了物质

34、保证 (4 4)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内容:算缗:是向工商业者征收的一种资产税。内容:算缗:是向工商业者征收的一种资产税。告缗:鼓励民众告密和揭发隐瞒不报或者少报的,一经查实,告缗:鼓励民众告密和揭发隐瞒不报或者少报的,一经查实,奖励告密者。奖励告密者。意义:意义:充盈国库,沉重打击富商兼并之徒;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社充盈国库,沉重打击富商兼并之徒;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会的稳定。“告缗告缗”之风遍及全国,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沉重打击了之风遍及全国,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沉重打击了民间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民间私营手工业的发展。3.3.评

35、价:评价:(1)对政治的影响 经济政策是汉武帝外征四夷的保障。经济政策是汉武帝外征四夷的保障。促成官商一体化阶层促成官商一体化阶层的兴起的兴起 (2 2)对经济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 实现了官营工商业的垄断实现了官营工商业的垄断,开创了封建社会官营工商业的传统。开创了封建社会官营工商业的传统。商业繁荣,商业中心逐步形成商业繁荣,商业中心逐步形成 对西汉社会结构的影响对西汉社会结构的影响 (3 3)经济政策对后世的影响)经济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扩大国家垄断经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型。扩大国家垄断经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型。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1 1)背景:)背景: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

36、。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2 2)措施:)措施:明太祖和清雍正帝沿袭明太祖和清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重本轻末”观念,劝观念,劝课农桑;继续推行专卖政策,垄断盐茶经营;课农桑;继续推行专卖政策,垄断盐茶经营;向私商征重税;向私商征重税;明初继续推行明初继续推行“贱商贱商令令”:限制商贾穿限制商贾穿绸纱,家用银器等。绸纱,家用银器等。(7 7)影响影响(阶段法:前期积极阶段法:前期积极/后期消极后期消极)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财政收入,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发展,保证财政收入,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固了国家的统治。l积极影响:

37、积极影响:l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抑商政策阻碍了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束缚了资本主义萌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重农重农”合理,合理,“抑商抑商”渐渐落后于时代渐渐落后于时代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明清初年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明清初年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片板不得下海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在官方官方主持下进主持下进行。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

38、在在“公行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禁止国人出海贸易禁止国人出海贸易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含义阐述含义阐述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倭寇侵扰范围 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危及明朝统患日益猖獗,危及明朝统治,治,明太祖明太祖下令实行下令实行“海海禁禁”。1644 1644年年,清政府颁布清政府颁布迁海令迁海令,寸板不许下寸板不许下水。水。“东起大虎门,西迄

39、防城,地方三千东起大虎门,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里,以为大界。民有阑出咫尺者执而诛余里,以为大界。民有阑出咫尺者执而诛戮。而民之以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戮。而民之以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矣。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矣。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此”。屈大均屈大均广东新语广东新语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明朝明朝“海禁海禁”政策政策1.1.明朝海禁制度的演变明朝海禁制度的演变 此阶段,只允许保留有限的朝贡勘合体制内的官方贸易洪武四年(1372年),明太祖下达“仍禁滨海民不得私自出海”令 江南地主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恢复宋元以来的海外贸易建文帝统治时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洪武期间松动

40、对江南地主从事海外贸易严加禁止 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间,明成祖先后7次派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下西洋明成祖沿袭朱元璋“片板不得下海”政策明成祖期间,统治者尚未解除有关“私通番国”的禁令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海外贸易兴盛起来,民间出洋经商已成为不可遏制之势 私人海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有可能取得突破传统模式正统至正德年间(15世纪后60年至16世纪初)葡萄牙势力不断向东扩张,对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挑衅 嘉靖二年(1523年),宁波出现日本朝贡使骚乱事件嘉靖初年,重申海禁政策,关闭广州等对外贸易主要港口 准许人民航海前往东洋西洋官帽椅,民间贸易真正合法化 明朝最后70余年间,东南沿海的

41、海外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取消海禁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2.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逐步形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逐步形成 为对付抗清势力,延续明代的海禁政策,颁布“禁海令”和“迁海令”顺治 在郑氏退居台湾的情况下,清

42、廷开始弛海禁,并以广东先行康熙七年(1668年)三藩反清,郑氏复在福建沿海登陆 重申迁海令康熙十七年(1678年)1684年,统一台湾 重开海禁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通商1685年,康熙开海禁 中外贸易政策仍较为宽松 谕粤海关:“国家之设关,所以通商而非禁商,所便民而非病民也。”雍正初年 清朝对外宽松政策宣告结束1725年,雍正下令禁教 制订管理番舶及澳夷专程七条“有私行接引洋船者,照私渡关津条例从重治罪。”乾隆九年(1744年)要求浙江海关征收外洋番船税则,增加一倍税额以禁止外国商船入浙境1756年 明令禁止夷船赴浙 关闭了三口通商口岸,仅留广州一处1757年,制定防范外夷规条

43、3.3.明清明清“海禁海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海禁海禁”原因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明初倭患猖獗明初倭患猖獗危及统治危及统治。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自然经济的产物重要原因:重要原因: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国的轻视。“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原因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自然经济的产物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重要原因:重要原因:盲目自大盲目自大,认为无需与外国通商认为无需与外国通商4.4.明清明清“海禁海禁”、“闭

44、关锁国闭关锁国”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 (1 1)限制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资本主对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得不到发展。义萌芽始终得不到发展。(2 2)助长了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自诩天朝上国的心态,统治阶级妄自尊大,自诩天朝上国的心态,盲目排外,保守愚昧。盲目排外,保守愚昧。(3 3)阻碍了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传中外文化交流,妨碍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传入,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入,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5 5)但但它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巩固了统它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巩固了统治治 (6 6)一定程度上有利

45、于防范西方殖民侵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殖民侵略;海禁海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原因原因根源根源目的目的内容内容影响影响倭患猖獗倭患猖獗抗清抗清西方殖民西方殖民统治者统治者腐朽守旧,骄傲自大腐朽守旧,骄傲自大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禁止国人出海贸易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内防范对内防范对外消极防卫对外消极防卫严格限制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绝对禁止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使中国与世界

46、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启示启示1.1.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2.2.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的浪潮中。劳劳 动动 力力国国 际际市市 场场国国 内内 市市 场场资资 本本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的积累。农民极端贫困,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缺乏国内市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束缚在土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上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

47、大场的扩大缓慢缓慢发展发展国家政策国家政策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海禁、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根本)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01020304白银的货币化白银的货币化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商业的市场化、商业的市场化、都市化、群体化都市化、群体化手工业生产的手工业生产的早期工业化早期工业化0101永佃制和押租制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促使新永佃制和押租制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促使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出现。的农业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出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农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商

48、品化程度。业的商品化程度。经济中心地的分化。江南丧失粮仓地位,成为商业和手经济中心地的分化。江南丧失粮仓地位,成为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湖广地区逐渐成为粮食生产中心。工业中心;湖广地区逐渐成为粮食生产中心。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的商品化0202手工业生产的手工业生产的早期工业化早期工业化江江南南地地区区传统产业技术的科学化是早期工业化的标志。如传统产业技术的科学化是早期工业化的标志。如法式化、标准化、数量化等。法式化、标准化、数量化等。江南市镇丝织业、棉织业逐渐成为主业。江南市镇丝织业、棉织业逐渐成为主业。“棉九棉九稻一稻一”。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庞大的雇佣工人群体,构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庞大的

49、雇佣工人群体,构成了劳动力市场。成了劳动力市场。江南市镇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大。江南市镇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大。0303商业的市场化、商业的市场化、都市化、群体化都市化、群体化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城市功能转向以经济性为主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不少商帮商帮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最后阶段0404白银的货币化白银的货币化由民间社会推动的白银货币化打破了君主垄断货由民间社会推动的白银货币化打破了君主垄断货币的历史,王朝权力不可避免削弱。币的历史,王朝权力不可避免削弱。世界白银的不断流入,推动晚明从自然经济向货世界白银的不断流入,推动晚明从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币经济,小农经济向市场

50、经济转变。白银货币化直接或间接引发了明朝一系列制度的白银货币化直接或间接引发了明朝一系列制度的崩坏。如户籍制、里甲制、开中制等。崩坏。如户籍制、里甲制、开中制等。明清易代是中国近代化迟滞及从先进走向落后的转折点白银货币化问题白银货币化问题1.1.明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明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 (1)宝钞崩坏与白银需求: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之后,明朝下令禁止金银流通,后来连铜钱也一并禁止,专行纸钞。后宝钞的日趋贬值,弘年间以后,民间的对宝钞的不信任感增强,宝钞已失去货币的信誉和价值,民间支付所用主要是白银,宝钞不能流通,钞法形同虚文。(2)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宣德年间,各钞关税收大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经济、贸易、及财会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考题考向透析(63张).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