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源双源CTCT1业内优讲部门:设计部部门:设计部报告人:老陈报告人:老陈目录目录双源CT的检查准备1双源CT的基本操作2双源CT常见检查部位3双源CT的常用图像后处理42业内优讲3业内优讲检查准备 1.检查室按照各类型设备的要求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2.依照CT设备开机的要求按步骤操作。3.按设备要求预热X线管。4.建议按设备要求进行空气校正。5.建议确保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如果有 PACS系统,需要确保数据传输通畅。6.确保高压注射器处于完好待用状态。7.确保影像交付介质处于正常状态。8.定期做好 CT 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设备状态维护)。9.CT室配备常规急救器械和药品1。设备准备1.受检者
2、检查前,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饰品或可能影响 X线穿透力的物品,嘱受检者在扫描过程中保持体位不动。2.不合作的受检者(如婴幼儿、躁动不安或意识障碍者),在CT扫描前给予镇静。3.根据检查部位做好检查前相关准备。胸、腹部检查前进行屏气训练,保证扫描时胸、腹部处于静止状态;胃肠道检查前饮水;颈部和喉部检查前告知受检者不能做吞咽动作;眼部检查前告知患者闭上双眼,尽量保持眼球不动,不能闭眼者让其盯住正前方一个目标。受检者准备4业内优讲二CT的基本操作132注意定位像扫描范围注意去除扫描部位金属物品预判实际扫描范围登记病人信息选择方案装载开始扫描465重建所需窗宽窗位结束检查传输至pacs798复制到底片进
3、行排版曝光拍片任务5业内优讲三双源CT常见检查部位颅脑体部脊柱颅脑急性出血、梗死、外伤、畸形、积水、肿瘤、炎症以及脑实质变性和脑萎缩等疾病。椎管狭窄及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椎间盘变性或病变、.椎骨外伤,如骨折、脱位等、椎骨骨病、椎骨及脊髓的先天性变异胸部、腹部、盆腔病变的检查心脏冠心病的筛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心脏功能的评估、胸痛病人“一站式”检查6业内优讲010203摆正患者头部 位于扫描野中心开始扫描常规平扫:(1)体位:取仰卧位,头部置于检查床头架内,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正中定位线重合,使头部位于扫描野的中心,听眦线垂直于检查床。常规以听眦线或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从颅底
4、至颅顶。(2)参数:管电压 100120 kV,有效管电流 200250 mAs,根据机型选择不同探测器组合(161.500 mm、321.200 mm,640.625 mm、1280.600mm、3200.500 mm等),一般行逐层扫描,层厚56 mm,层间距56 mm。CT头颅扫描扫描基线为头顶切线与耳前冠状面7业内优讲8业内优讲体部扫描等情况。胸部胸部盆腔盆腔腹部腹部1.在男性可观察有无膀胱、前列腺和睾丸的良、恶性肿瘤以及前列腺增生等。在女性可观察有无膀胱、子宫和卵巢的良、恶性病变及其他病变。2.在外伤情况下,可观察有无骨折,泌尿生殖器官的损伤和出血等。1.纵隔纵隔肿瘤,并能准确地显示
5、病变的性质、大小及范围。可发现有无淋巴结的肿大,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2.肺脏肺内的良恶性肿瘤、结核、炎症和间质性、弥漫性病变等。对肺门的增大,可以区分是血管性结构还是淋巴结肿大。3.胸膜和胸壁能准确定位胸膜腔积液和胸膜增厚的范围与程度,鉴别包裹性气胸与胸膜下肺大泡,了解胸壁疾病的侵犯范围及肋骨和胸膜的关系,了解外伤后有无气胸、胸腔积液及肋骨骨折等情况。1.肝脏、胆囊包括肝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脂肪肝、肝硬化、胆道占位、胆管扩张、胆囊炎和胆结石等。2.脾脏CT能确定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先天变异等,并能区分肿瘤、炎症及外伤引起的出血等。3.胰腺炎症渗出的范围以及有无假性囊肿形成和并发
6、症,为外科治疗提供依据。对于慢性胰腺炎可显示微小的钙化、结石,为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后作随访观察。能确定有无肿瘤,肿瘤的来源、部位和范围。4.肾和肾上腺确定肾脏有无良恶性肿瘤及其大小、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确定有无肾脏的炎症、脓肿及结石的大小和位置。肾动脉CT血管造影可显示有无血管狭窄及其他肾血管病变。显示外伤后有无肾损伤及出血情况。确定肾上腺有无良、恶性肿瘤的存在。5.腹部及腹膜后腔观察有无腹部肿瘤及腹膜后腔的淋巴结转移、炎症和血肿等9业内优讲胸部扫描胸部扫描10业内优讲胸部扫描胸部扫描11业内优讲胸部扫描胸部扫描12业内优讲腹部扫描13业内优讲盆腔扫描14业内优讲盆腔扫描15业内优讲 颈椎
7、应根据要求对特定部位进行CT扫描;没有特殊要求者,应将重点放在颈4到胸1。必要时可加扫颈2-3及颈3-4椎间盘。通常层厚用1.5-3.0MM,连续扫描,层距为2-4MM。胸椎根据扫描要求在感兴趣区扫描,层厚3-5MM,连续扫描。腰椎常规扫描腰3至骶1椎间隙,层厚3-5MM,层距3-5MM,每个椎间隙区扫5-7层。有时还应加扫腰1-2及腰2-3,一般扫1-3层。脊柱扫描 16业内优讲颈部扫描一、颈椎扫描二、颈部扫描2.17业内优讲四CT的常用图像后处理(一)多方位重组(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MPR)1概念与方法 螺旋扫描以后,常规进行的是横断图像重建,把横断图像
8、的像素叠加起来回到三维容积排列上,然后根据需要组成不同方位(常规是冠状、矢状、斜位)的重新组合的断层图像,这种方法称为多方位重组。如果是曲线走行,所得的图像称为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2临床应用 由于扫描孔径的限制,CT仅能沿人体长轴作横断扫描。但很多情况下,如鉴别膈上下病灶时或欲从冠及矢状位观察病灶长轴时,CT的横断切面则常无法提供有益的信息,这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非常需要冠状或者矢状甚至斜位图像的补充,有时甚至是必要的。因原始横断图像连续性较差(扫描时吸气不一致所致),常规CT扫描后的MPR图像空间分辨力及密度分辨力均较差,所以无多大帮助。三
9、维取样的螺旋扫描使MPR图像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各向同性扫描之后的MPR图像质量可以与横断原始图像一样,对病变的检出及鉴别诊断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在颞骨岩部及眼眶疾病的CT扫描中,常须在横断扫描后再行冠状扫描以进行病灶的确切定位及定量分析各向同性扫描使病人只需接受一次横断扫描,通过MPR进行高质量的冠、矢状甚至曲面重组,使病人既减少接受射线,又节约扫描时间。而且由于可以任意调节角度,所得图像比直接扫描图像更加准确。18业内优讲四CT的常用图像后处理(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1概念与方法 最
10、大密度投影(MIP)是把扫描后的若干层图像叠加起来,把其中的高密度部分做一投影,低密度部分则删掉,形成这些高密度部分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可从任意角度做投影,亦可做连续角度的多幅图像在监示器上连续放送,给视者以立体感。2临床应用 多用于血管成像,如脑血管、肾血管等血管成像(CTA)。MIP处理后血管径线的测量相对最可靠,目前多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血管的扩张或狭窄,而且由于能显示不同层次的密度,可以同时观察到血管及血管壁的钙化,缺点是二维显示,缺乏立体概念。最小密度投影(MinIP,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的方法与MIP相似,是对每一线束所遇密度最小值重组二维图像。主
11、要用于气道的显示。19业内优讲四CT的常用图像后处理(三)容积演示(volume rendering,VR)1概念与方法 三维重建技术之一,首先确定扫描容积内的像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组织,然后计算每个像素中的不同组织百分比,继而换算成不同的灰阶,以不同的灰阶(或色彩)及不同的透明度三维显示扫描容积内的各种结构。现在已经设计出智能化的VR软件,操作者只须选择不同例图,就可以自动重建出需要显示的图像。2临床应用 可以用于血管成像,骨骼与关节以及尿路、支气管树、肌束的三维显示。由于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显示良好,而且简便容易操作所以目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业内优讲21业内优讲22业内优讲23业内优讲24业内优讲ThankThankYouYou25业内优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