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3727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跟踪检测(十三)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 (如图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解析:选 A 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 N的化合价由 0 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 A错误;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故 B正确;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实现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故 C正确;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故 D正确。 2下列 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氮气与氧气在

2、放电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NO2 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向 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A B C D 解析:选 D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 NO而不是 NO2, NO 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 NO2, 错误;硝酸铵加强热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 错误;向 Fe(NO3)2溶液中加入稀 盐酸,酸性条件下, NO3 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Fe2 氧化成Fe3 ,同时自身被还原成 NO, 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 错误。 3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

3、中可能含有 Cl2、 O2、 SO2、 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 SO2、 O2和 NO B肯定没有 Cl2、 O2和 NO2 C可能有 Cl2和 O2 D肯定只 有 NO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解析:选 B 该混合气体为无色气体,不含 Cl2和 NO2,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含有 SO2;剩余气体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所以还含 NO,则一定不含 O2。 4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检验氨气的某一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

4、目的的是 ( )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氨气 解析:选 C 氨气极易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水合氨,得不到氨气, A 错误;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B 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水,观察试管中固体颜色变化,即可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C正确;水的密度大于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防止倒吸的发生,可以选用四氯化碳和水, D 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B 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

5、氮: 2OH 2NO2=NO3 NO H2O D NO2通入 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解析:选 A NO 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NO 易与 O2反 应转化为 NO2, NO2易与 H2O 反应生成 HNO3, NO、 NO2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 NO2被 NaOH 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生成 NaNO3和NaNO2: 2NO2 2OH =NO3 NO2 H2O; 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将 Fe2 (浅绿色 )氧化为 Fe3 (棕黄色 )。 6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 4 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 的胶头滴管使 CCl4全部进入烧瓶,

6、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 的胶头滴管使 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 的 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 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解析:选 B H2难溶于 NaOH溶液,不能形成较大压强差,不能引发 “ 喷泉 ” 现象。 7将盛有 12 mL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 O2的体积和剩余的 2 mL气体分别是 ( ) A 1.2 mL, NO B 2.4 mL, O2 C 3.5 mL, O2 D 4 mL, NO 解析:选 A 依据化

7、学方 程式: 4NO2 O2 2H2O=4HNO3 3NO2 H2O=2HNO3 NO 设 O2的体积为 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 若剩 O2,则 V 剩 x 14(12 mL x) 2 mL, 解得 x 4 mL,选项 B、 C不正确。 若剩 NO,则 V 剩 13(12 mL x) 4x 2 mL, 解得 x 1.2 mL,选项 D不正确,选项 A正确。 8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 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4 B 15 C 23 D 25 解析:选 A 设 2 mol Zn参

8、与反应,因 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 2 mol Zn(NO3)2,其中含有 4 mol NO3 ,即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 HNO3为 4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2 n(Zn) 4 n(HNO3),则 n(HNO3) 1 mol,即有 1 mol HNO3被还原。 9硝酸铜是制备 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现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用: 铜与稀硝酸反应 制取: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 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Cu 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 首先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9、2Cu O2= 2CuO,CuO 2HNO3=Cu(NO3)2 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取等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 最少 B制取等量的硝酸铜, 产生的有毒气体比 少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三种方案中,第 方案最经济环保 D三种方案的 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解析:选 C 根据制取硝酸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知,制备 1 mol Cu(NO3)2需要的 HNO3: 中 83 mol HNO3; 中 4 mol HNO3; 中 2 mol HNO3,量的大小为 , 最少, A错误;由三种设计方案的化学方程式知,制备 1 mol Cu(NO3)2: 中放出 23 mol NO

10、 气体, 中放出 2 mol NO2气体, 中没有气体放出,可知 产生的有毒气体比 少, B 错误;由三种设计方案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制备 1 mol Cu(NO3)2,硝酸的利用率 , C正确;稀硝酸与铁发生反应,且 Cu 与 HNO3生成的 Cu(NO3)2与铁反应,不能在铁质容器中制备Cu(NO3)2, D 错误。 10 (1)汽车排出的尾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 1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式: _。 (2)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基团 OH, OH 能将

11、NO、 NO2氧化,如图 2 所示, OH与 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2 OH=HNO3。写出 OH 与 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用乙烯作为还原剂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 N2是燃煤烟气的一种脱硝 (除 NOx)技术。其脱 硝 机 理 如 图 3 , 写 出 该 脱 硝 过 程 中 乙 烯 和 NO2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 解析: (1)图 1 中加入的物质是 NO、 O2、 CO,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CO2、 N2,其中 NO2为中间 产物不列入化学方程式中,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 (2)图 2 中进入的物质是 NO、 NO2与 OH,反应生

12、成的物质是 HNO3 H2O,其中 TiO2为催化剂,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3)图 3中乙烯和 NO2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CO2、 N2、 H2O,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 答案 : (1)2NO O2 4CO =催化剂 4CO2 N2 (2)3OH NO=HNO3 H2O (3)2C2H4 6NO2=4CO2 3N2 4H2O 11为了证明 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 B 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碳酸钙固体; 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 F是用于鼓入

13、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 E 烧瓶中收集到 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赶尽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 _。 如何确定 E中空气已被赶尽 _。 (2)如何证明 E中收集到的是 NO而不是 H2_; 一段时间后, 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 _。 (3)装置 D的作用是 _。 解析:由题所给装置知,赶走空气用到碳酸钙,则将装 CaCO3 的干燥管下移与稀 HNO3反应产生 CO2,当 C 处出现白色沉淀时,说明生成的 CO2已进入 C 试管, 则 E 中空气除尽;(2)证明 NO存在是和 O2反应生成红棕色 NO2, NO2溶于水生成 HNO3,使 CaCO3溶解液体变澄清;(

14、3)NO、 NO2是大气污染物,不能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 (1)将装 CaCO3的干燥管下移与稀 HNO3反应产生 CO2 当 C处出现白色沉淀时,则说明空气除尽 (2)用 F向 E中鼓入空气, E内颜色变为红棕色 NO2进入 C生成 HNO3使 CaCO3溶解 (3)吸收过量的 NO、 NO2,防止空气污染 12 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 NH4Cl 和 Ca(OH)2制备 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 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 _。 (2)按下图装置进行 NH3性质实验。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先 打 开 旋 塞 1 , B 瓶 中 的 现 象 是 _ , 原 因 是_,稳定后,关闭旋塞 1。 再打开旋塞 2, B瓶中的现象是 _。 解析: (1)制备氨气时,加热固体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制备装置应选取装置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因此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化学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板块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