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动物和妈妈执教教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 小动物和妈妈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充分展示了“人际情感关系”,教材通过小动物和妈妈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表现方式表现动物母子之间的爱,从而使学生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共有的伟大的母爱。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本阶段学习对动物造型有初步的接触,能运用点、线、色进行大胆的绘画创作。但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人际交往上,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对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但仍然渴望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爱护。教材中的图片能唤起学生对妈妈的关怀与爱护的回忆。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精美的图片、温馨的音乐,引起学生对母爱的共鸣。角色
2、扮演游戏,使学生对图片中动物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更好的理解,针对情境设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解决创作构图、母子亲密关系表现方式等问题,让学生能创作出精彩的绘画作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动物和妈妈传递爱的方式,能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爱。2、过程与方法:在模仿、描述、感受中了解动物之间的亲切和母爱;在观察、比较中学习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爱。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欣赏创作中感受亲情之美。教学重点:能在画面上表现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画面中关于动物亲情的细节表达。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 播放小蝌蚪找妈妈视频
3、片段(1) 播放视频(2) 提问:当看到别的小动物有妈妈的陪伴,而自己没有妈妈,小蝌蚪的心情是怎样的?(3) 提问:小蝌蚪找到妈妈时,心情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说一说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对你做的那一个动作让你有这种感受?归纳: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也是非常幸福的。3、播放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视频。4、 揭示课题1、观看视频,仔细观察,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到哪些动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2、说一说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感受唤起学生对妈妈的爱,帮助学生把表达亲情的动作描述出来。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课堂发展1、看图说感受(1) 提问:仔细观察,哪一个情景让你
4、最喜欢、最感动?图中的小动物和妈妈在做什么?(2)归纳:小动物和妈妈的每一个动作都传达着母子间的爱意。2、模仿游戏(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鸭子一家的动作。(2)扮演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池塘觅食的情景。(3)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鸭妈妈寸步不离的照顾着鸭宝宝,鸭宝宝也紧紧依靠着妈妈。怎样把这么有爱的情景画下来呢?同学们来当小评委,看这样画好不好。3、 看画作,学画法(1)怎样把这么有爱的情景画下来?展示作品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动物的大小关系;展示作品2: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在图中的分布关系;展示作品3:引导学生把小动物和妈妈的表情、动作在画面中摆一摆; (2)归纳:大小对比、疏密变化、动作神情;(
5、3) 观察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征(4)创作示范5、看作品,学习两种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说一说喜欢的表现方式。6、 作业要求画一幅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画,表现出动物大小和形状的对比。基本要求:运用线条、色彩画一幅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画。较高要求:画出温馨的细节。1、欣赏图片,说一说哪个画面最喜欢最感动;感受亲情的温暖和愉悦;2、小组模仿鸭妈妈和鸭宝宝在一起的情景。感受小动物和妈妈的情感。3、在教师引导下,仔细观察、分析作品范例,从造型、构图、情感表现等几方面学习如何画把小动物和妈妈的温馨画面表现出来。4、 观看微课、画家作品以及学生作品掌握绘画步骤;5、根据要求选择作业方式。观察动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学生理解亲情的表现方式。通过游戏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充满浓浓爱意的动物母子情,增强对母爱的认同,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爱。通过设疑,让学生思考如何画,为学习构图和表现方式做准备。针对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创作之前思考、观察、描述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征,为观看微课,学习绘画步骤做准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分析,学习表现方式。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业。展示作业,介绍自己的作品,自评或互评。课后延伸把作品送给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