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74012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6.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胶质瘤v起源于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细胞及室管膜细胞等。v成人原发神经系统肿瘤50%以上为胶质瘤,儿童胶质瘤占全部神经系统肿瘤的80-90%。23v胶质瘤分类(分类)v 星形细胞的肿瘤 1、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 3、胶母细胞瘤 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混合性胶质瘤 1、混合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脉络丛肿瘤 v 1、脉络丛乳头状瘤 2、脉络丛癌 少枝胶质细胞的肿瘤1、少枝胶质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4v来源未明的神经上皮肿瘤 1、星形母细胞瘤 2、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3、大脑胶质瘤病 v室管膜性肿瘤

2、1、室管膜瘤 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 3、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4、室管膜下瘤 v松果体肿瘤 1、松果体细胞瘤 2、松果体母细胞瘤 3、混合性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瘤5一、胶质瘤 1.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占大脑半球胶质瘤的占大脑半球胶质瘤的25-30%及儿童小脑胶质瘤的及儿童小脑胶质瘤的30%。在成人仅次于多形性胶质母,为第二位常见的胶质。在成人仅次于多形性胶质母,为第二位常见的胶质瘤;在儿童为最常见的胶质瘤及后颅窝肿瘤。瘤;在儿童为最常见的胶质瘤及后颅窝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尤其额颞叶,其次为顶叶,枕叶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好发于大脑半球,尤其额颞叶,其次为顶叶,枕叶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

3、龄,好发40-50岁。岁。61)组织学分类:三级分类法最常用低度型(I,级)17-30%间变型:低度型恶变者(级)占恶性12%几乎所有低度者都经历间变过程,1/3-1/2最终恶变。2)临床症状:常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呕吐,主要是由于占位效应及血管源性水肿所致肿瘤内出血可引起中风发作的症状1.星形细胞瘤73)影像学表现:平扫低度病变典型表现为境界不清、不规则的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病变,仅40%增强扫描有轻微的强化。20%的星形细胞瘤可出现钙化:未合并出血的星形细胞瘤呈T1低T2高信号。高度恶性病变碘造影剂及均有强化,强化峰值在造影剂注入后30-60分钟,其强化原因为肿瘤新生血管及内皮细胞增生区,

4、可反映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但并不能精确确定肿瘤的大小。1.星形细胞瘤8左颞叶胶质瘤左颞叶胶质瘤9右颞叶胶质瘤(右颞叶胶质瘤(压水像)压水像)10右额顶叶胶质瘤右额顶叶胶质瘤11右颞叶胶质瘤右颞叶胶质瘤12间变间变型型伴脑伴脑脊液脊液播散播散13脑干胶质瘤脑干胶质瘤14 2.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进展极其迅速的肿瘤,为成人幕上原发肿瘤中最常见者,其好发年龄为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进展极其迅速的肿瘤,为成人幕上原发肿瘤中最常见者,其好发年龄为45-55岁,岁,30岁以下少见岁以下少见常见部位为额叶白质,其次为颞叶,常累及多个脑叶,经一侧大脑半球扩散至另一侧,呈典型的常见部位为额叶白

5、质,其次为颞叶,常累及多个脑叶,经一侧大脑半球扩散至另一侧,呈典型的“蝶翼蝶翼”状状外转移较少见,常在术后或放疗后出现外转移较少见,常在术后或放疗后出现152.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影像表现1):1/3呈高密度或混杂高密度,2/3因灶周水肿而表现为低密度。2)增强:90%病灶可出现不均匀强化,常表现为水肿包绕的后壁环状强化,其中心呈低密度的坏死或囊变区。蛛网膜下腔出现强化,提示脑脊液种植;室周强化可代表种植或室周肿瘤侵润。3):多表现为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瘤体及灶周水肿常分界不清梯度回波序列对出血所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敏感性强。16右颞叶胶质瘤17左侧多形性胶质瘤(压水像)左侧多形性胶质瘤(压

6、水像)18左颞顶叶多形性胶质瘤(增强)左颞顶叶多形性胶质瘤(增强)19小脑胶质瘤20右颞叶胶质瘤右颞叶胶质瘤21丘脑胶质瘤丘脑胶质瘤22多中心胶质瘤伴陈旧梗塞A、B疑良性梗塞,C为四个月后增强23左顶叶胶质瘤左顶叶胶质瘤2425鞍上应及颅咽管瘤鉴别中线部位肿瘤常为实性,半球内为囊性264.少枝胶质细胞瘤为一种少见的幕上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4-5%多位于大脑半球,50%发生于额叶,其次为顶颞及枕叶,小脑及脊髓少见两个高发年龄:40-60岁;6-12岁,男多于女临床症状包括头痛、癫痫、视力障碍及痴呆,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较长(平均51岁)27v影像表现:v1):v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2肿瘤界限不

7、清,57%病例低密度;23%等密度;少数因继发出血呈高密度。v半数病例可出现强化,但强化轻微而不易察觉;高度恶性及混合型肿瘤易于强化。v20%可伴有出血及囊变,但及肿瘤的分级无关。v高达90%病例可出现斑点及斑块状钙化,“树枝状”为其特征;17%可有颅盖骨侵蚀。v有13-10%病例位于脑室内,常伴有脑积水形成,可有钙化,为高密度,常见于侧脑室。v2):易于显示不易显示的病变28少枝胶质瘤的斑块状钙化具有特征性295.脉络丛乳头状瘤脑室内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好发于儿童及青年86%病人5岁,乳头状癌占的20%,均发生新生儿好发部位第四脑室侧隐窝(39%)、侧脑室(43%)、三脑室(11%)、(

8、7%)。一般成人好发四脑室,新生儿好发侧脑室(尤其左侧)30患儿男性,4岁。头痛、呕吐一个月,近一周加重a.轴位T2b.轴位T1c.矢状位增强d.轴位增强314.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包括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9类。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本病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30岁),10%发生4月以下的小儿。极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5%。常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发作。好发部位为大脑半球尤其是颞叶,其次为小脑,鞍上区、脑干少见。32v影像表现:v1)神经节细胞瘤:v:平扫上为界清的低密度或等密度病变,38%合并囊性变,35%可出现钙化v增强扫描1/2可有强化,实质性部分强化

9、明显v血管造影检查多为少血管性肿瘤v:1信号混杂,T2高信号33左颞叶神经节胶质瘤左颞叶神经节胶质瘤34双侧听神经胶质瘤双侧听神经胶质瘤35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胶质瘤36右侧听神经胶质瘤右侧听神经胶质瘤37患者女性,26岁a.矢状位T1b.轴位T1c.增强扫描e.轴位T238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男性,年龄患者男性,年龄21岁岁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a.轴位轴位T1 b.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c.轴位轴位T2鉴别诊断:低度星形细胞瘤;伴钙化者及少突胶质瘤鉴别鉴别诊断:低度星形细胞瘤;伴钙化者及少突胶质瘤鉴别39 26岁男性,偶有头痛症状岁男性,偶有头痛症状轴位轴位T2

10、 b.轴位轴位T1 c.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40二、脑膜瘤最常见脑外肿瘤,占所有脑肿瘤的15%好发于40-60岁,男:女2:1,多发性病变及神经纤维瘤(2)有关起源于蛛网膜细胞、硬脑膜纤维母及软脑膜细胞,常位于蛛网膜下腔,以广基底或细蒂及硬膜相连大脑凸面为最常好发部位如侧裂,鞍旁,大脑镰,其中1/2近乙状窦;额下区,鞍上,蝶骨翼为另一常见部位;另外10%病例发生于后颅窝,小脑幕切迹及脑室内(侧脑室常见,左右);少数情况可发生视神经鞘并沿视神经孔扩展使眼球外突,常见于儿童,20%为双侧病变并及神经纤维瘤病有关;骨内或颅板外脑膜瘤少见,骨内脑膜瘤为蛛网膜细胞陷入板障内,常见于

11、额颞骨,仅表现为板障增大及邻近脑组织受压41二、脑膜瘤42影像表现:1):平扫为及硬膜相连的高密度病变,为继发于沙砾体钙化或钙沉积所致;增强后呈均匀致密强化,高度钙化肿瘤强化不明显,强化原因为造影剂经内皮空隙进入肿瘤间质中;30-50%可出现水肿其他脑外肿瘤征象包括:呈广基底及硬膜相连;邻近颅骨肥厚或侵蚀;灰白质交界处脑回内折;肿瘤及脑组织间有脑脊液进入或软脑膜血管及硬膜边缘;增强扫描可有“脑膜尾征”(为邻近的脑膜反应性变化及血管扩张)3-14%可发生中央区坏死,最常见合体型及血管母细胞型二、脑膜瘤432):T1肿瘤呈均匀低于脑白质信号,56%及脑灰质信号相似,36%低于脑灰质,T252%及脑

12、灰质信号相似,44%呈高信号,少数低信号45上可见钙化,高场强易于显示大块状钙化术后脑膜可反应性强化,为薄而光滑的线状影;肿瘤复发及残留为厚薄不均分叶状强化灶二、脑膜瘤44脑膜瘤平片、钙化脑膜瘤平片、钙化45额部脑膜瘤额部脑膜瘤46左额部脑膜瘤左额部脑膜瘤47侧脑室脑膜瘤侧脑室脑膜瘤48大脑镰脑膜瘤(及)大脑镰脑膜瘤(及)49蝶骨嵴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及)(及)50嗅沟脑膜瘤嗅沟脑膜瘤51小脑幕脑膜瘤小脑幕脑膜瘤52颅眶沟通性脑膜瘤颅眶沟通性脑膜瘤53右额顶部脑膜瘤右额顶部脑膜瘤54左额部脑膜瘤55囊性脑膜瘤56三.垂体瘤v属于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占颅内肿瘤10-15%v分为垂体大腺瘤、微腺瘤。

13、v影像表现v大腺瘤直径大于10v1):鞍上池前部圆形、椭圆形肿块,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少数囊变坏死。瘤卒中时瘤出血,呈高密度出血区或低密度水肿区。v2)T1低信号,T2高信号。573.垂体瘤v微腺瘤直径小于10v大腺瘤直径大于10v1):平扫等密度或底密度;增强轻微强化,早期局限低密度,边界清晰,圆形或类圆形。间接征象:鞍底下陷、垂体柄偏移、垂体高度增加、上缘局限隆突。v2)T1等或低信号,T2稍高或高信号;垂体瘤卒中时均高信号;增强强化明显。5859头颅侧位:蝶鞍增大、鞍底下陷,有双底,头颅侧位:蝶鞍增大、鞍底下陷,有双底,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

14、鞍区略高密度占位:鞍区略高密度占位60鞍区稍高密度占位病变鞍区稍高密度占位病变61:T1鞍区低信号占位鞍区低信号占位 增强高信号增强高信号62垂体大腺瘤,垂体大腺瘤,2高信号高信号63四.听神经瘤v后颅窝最常见的脑外肿瘤,占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的75-80%,多数为单侧,多见30-60岁,20岁以下少见。v影像表现v1):可呈等密度、略低密度或高密度结节或肿块,多均匀,少数混杂密度。增强:明显强化,囊变时环形强化。v2):T1低信号或等信号,T2高信号;合并出血则均为高信号。6465听神经瘤:左桥脑小脑脚区高密度占位听神经瘤:左桥脑小脑脚区高密度占位66听神经瘤:左桥脑小脑脚等密度影,局部骨质缺损

15、听神经瘤:左桥脑小脑脚等密度影,局部骨质缺损67增强:听神经瘤不均强化增强:听神经瘤不均强化68:右侧桥脑小脑脚听神经瘤右侧桥脑小脑脚听神经瘤69及术中:左侧桥脑小脑脚听神经瘤及术中:左侧桥脑小脑脚听神经瘤70五.脑转移瘤v形态分:结节团块型,环状病灶型,类囊肿型,弥漫型。v影像表现v1):实性病变,多为低或等密度,少数稍高密度,瘤周水肿。特征病灶小而瘤周水肿明显;病灶及水肿难以区分,有时仅见水肿而看不到病灶。v增强:中等以上强化v2):T1等或低信号,T2等或高信号。v增强环形强化,可发现小于0.5病变,是显示转移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71:左顶叶转移瘤(小病灶大水肿):左顶叶转移瘤(小病灶大水肿)72:左顶叶转移瘤伴骨质破坏左顶叶转移瘤伴骨质破坏73:右侧多发转移瘤,伴颅骨破坏右侧多发转移瘤,伴颅骨破坏74:左额叶转移瘤左额叶转移瘤75:右颞枕叶转移瘤:右颞枕叶转移瘤76:多发转移瘤:多发转移瘤77思考题v本节内容哪些肿瘤属于脑外肿瘤?v转移瘤的主要特征?v脑膜瘤的好发部位?7879谢谢观赏!80202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常见脑肿瘤影像诊断课件-2.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