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7717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吴圆圆南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组织学组织学神经元(感觉、运动、记忆、思维、情感、心理)神经元(感觉、运动、记忆、思维、情感、心理)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星形胶质细胞(复杂,部分功能类似纤维母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复杂,部分功能类似纤维母细胞)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CNS的巨噬细胞)的巨噬细胞)突起构成的毡样结构突起构成的毡样结构流行性脑膜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膜脊髓膜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散发,冬春季可流行散发,冬春季可流行主要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脑脊

2、髓膜的化脓性炎症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淤点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淤点(斑)(斑),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重症者可出现中重症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毒性休克病因和传播途径病因和传播途径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发病机制发病机制鼻咽部粘膜鼻咽部粘膜1.上呼吸道上呼吸道 感染感染血血脑脊髓膜脑脊髓膜正常时正常时5%-30%流行期流行期70%-80%25%2%-3%2.菌血症菌血症/败血败血症症菌拴,血管损伤菌拴,血管损伤暴发表现暴发表现3.脑脊髓膜炎表脑脊髓膜炎表现现淤点(斑)淤点(斑)大量内毒素释放大量内毒素释放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大体:大体:脑

3、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液(中性粒细胞为主)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液(中性粒细胞为主)镜下: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大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及纤维素渗出量中性粒细胞、浆液及纤维素渗出 脑膜脑炎脑膜脑炎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高热,皮肤淤点高热,皮肤淤点/斑斑脑脊髓膜炎表现脑脊髓膜炎表现脑膜刺激症状脑膜刺激症状颅内高压症状颅内高压症状脑脊液改变脑脊液改变脑膜刺激症状脑膜刺激症状颈强直,角弓反张颈强直,角弓反张机制:脊髓膜炎导致脊髓神经根在椎间孔处机制:脊髓膜炎导致脊髓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受压,当运

4、动时,神经根受牵拉而疼痛,肌受压,当运动时,神经根受牵拉而疼痛,肌肉产生保护性痉挛固定神经根以避免疼痛肉产生保护性痉挛固定神经根以避免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质性炎(神经元坏死为主要特征)免疫力强及血脑屏障完整灶性神经元坏死,液化形成疏松淡染的筛网状病灶部位: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重;灶性神经元坏死,液化形成疏松淡染的筛网状病灶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液(中性粒细胞为主)机制:颅内容增加(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压力升高压迫脑组织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昏迷(儿童前囟饱满)神经元肿胀,尼氏体消失,核偏位部位: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重;免疫力弱及血脑屏障不完整小胶质

5、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胶质细胞结节)充血水肿,脑回变宽,脑沟变窄病死率高,10%(脑疝,肺炎)小胶质细胞(CNS的巨噬细胞)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液(中性粒细胞为主)神经元肿胀,尼氏体消失,核偏位南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严重者出现软化灶(针尖粟粒大小白色半透明,顶叶和丘脑处最明显)神经元(感觉、运动、记忆、思维、情感、心理)神经元肿胀,尼氏体消失,核偏位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淤点(斑),脑膜刺激征;神经元核固缩,溶解消失(鬼影细胞、红色神经元)少数遗留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麻痹)小胶质细胞(CNS的巨噬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变质性炎(神经元坏死为主要特征)灶性神经元坏死,液化形成疏松淡染的

6、筛网状病灶小脑皮质,丘脑,桥脑次之;灶性神经元坏死,液化形成疏松淡染的筛网状病灶颅内高压症状和脑脊液改变颅内高压症状和脑脊液改变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昏迷(儿童前囟饱满)甚至昏迷(儿童前囟饱满)机制:颅内容增加(充血,机制:颅内容增加(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蛛网膜下腔渗出,脑脊液吸收障碍)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压力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压力升高压迫脑组织压力高,脓性(浑浊),中性粒细胞,压力高,脓性(浑浊),中性粒细胞,蛋白高,糖低,涂片或培养阳性蛋白高,糖低,涂片或培养阳性结局和并发症结局和并发症多数痊愈(抗生素)多数痊愈(抗生素)少数遗留后遗症(

7、脑积水,颅神经麻痹)少数遗留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麻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的变质性炎(神经元坏死中枢神经系统的变质性炎(神经元坏死为主要特征)为主要特征)高热,头疼,呕吐,嗜睡,惊厥,昏迷高热,头疼,呕吐,嗜睡,惊厥,昏迷多见于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岁以下儿童散发,流行少见(发生率下降与接种有散发,流行少见(发生率下降与接种有关);夏秋季关);夏秋季病因和感染途径病因和感染途径乙型(乙型()脑炎病毒:嗜神经性)脑炎病毒:嗜神经性传染源:病人和猪(幼猪),牛,羊等传染源:病人和猪(幼猪),牛,羊等(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传播途径

8、:蚊子(媒介传播)传播途径:蚊子(媒介传播)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血血管管内内皮皮细细胞胞全全身身单单核核巨巨嗜嗜系系统统血血免疫力强及血脑免疫力强及血脑屏障完整屏障完整免疫力弱及血脑免疫力弱及血脑屏障不完整屏障不完整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定位于定位于CNS的神经原的神经原(体液及细胞免疫介导损伤)(体液及细胞免疫介导损伤)脑炎脑炎病理变化病理变化部位: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重;部位: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重;小脑皮质,丘脑,桥脑次之;脊髓(颈小脑皮质,丘脑,桥脑次之;脊髓(颈段)最轻段)最轻肉眼肉眼充血水肿,脑回变宽,脑沟变窄充血水肿,脑回变宽,脑沟变窄严重者出现软化灶(针尖粟粒大小白色半透严重者出

9、现软化灶(针尖粟粒大小白色半透明,顶叶和丘脑处最明显)明,顶叶和丘脑处最明显)病理变化(镜下)病理变化(镜下)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元肿胀,尼氏体消失,核偏位神经元肿胀,尼氏体消失,核偏位神经元核固缩,溶解消失(鬼影细胞、红色神经元)神经元核固缩,溶解消失(鬼影细胞、红色神经元)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增生的胶质细胞包绕变性的神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增生的胶质细胞包绕变性的神经元)经元)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和巨噬细胞吞噬变性坏死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和巨噬细胞吞噬变性坏死的神经元)的神经元)软化灶形成软化灶形成灶性神经元坏死,液化形成疏松淡染的筛网状病灶灶性神经元坏死,液化形成疏松淡染的筛网

10、状病灶病理变化(镜下)病理变化(镜下)脑血管改变和炎性渗出脑血管改变和炎性渗出脑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的淋巴细胞常围绕血管脑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的淋巴细胞常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称淋巴血管套呈袖套状浸润,称淋巴血管套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胶质细胞结节)小胶质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胶质细胞结节)星形胶质增生(修补软化灶)星形胶质增生(修补软化灶)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炎性充血渗出,脑水肿炎性充血渗出,脑水肿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元变性,坏死头痛,呕吐,头痛,呕吐,惊厥,昏迷惊厥,昏迷等等脑疝脑疝(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疝和海马钩回疝)疝和海马钩回疝)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继发)(继发)神经功能缺失神经功能缺失结局和并发症结局和并发症病死率高,病死率高,10%(脑疝,肺炎)(脑疝,肺炎)大部分病人痊愈(包括神经功能可在几大部分病人痊愈(包括神经功能可在几个月后恢复)个月后恢复)小部分留有后遗症(痴呆,言语障碍,小部分留有后遗症(痴呆,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肢体瘫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医疗、心理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神经系统疾病流脑和乙脑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