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说概说(一)何谓辨证(一)何谓辨证1 1、概念、概念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照各种证的概念,从而对疾病当前病理行分析、综合,对照各种证的概念,从而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过程。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过程。2 2、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整体衡动观、对立统一观、阴阳五行学说、精气血津整体衡动观、对立统一观、阴阳五行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是进行辨证思液学说、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是进行辨证思维的理论基础。维的理论基础。3 3、辨证依据、辨证依据 通过
2、通过四诊四诊等各种诊察方法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起因、等各种诊察方法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起因、病史资料、症状体征、社会及自然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病史资料、症状体征、社会及自然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是进行辨证的依据。是进行辨证的依据。(二)有关术语(二)有关术语(症、征、证、病)症、征、证、病)1、症:、症: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心等。自觉症状自觉症状 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是指病人自我感到的异常变化 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腹胀、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腹胀、耳鸣耳鸣 他觉症
3、状他觉症状 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特征医者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特征 如:面红目赤、下肢浮肿、舌苔黄、脉数如:面红目赤、下肢浮肿、舌苔黄、脉数 2 2、征:、征:即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即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有诊断意义的征候。如: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如: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右下腹麦氏点反跳痛是诊断阑尾炎的阳性压等;右下腹麦氏点反跳痛是诊断阑尾炎的阳性体征;角弓反张、颈项强直是诊断破伤风的阳性体征;角弓反张、颈项强直是诊断破伤风的阳性体征;体征;3 3、病:、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
4、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是病因作用体内出现的具西医病名是一致的,是病因作用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过程。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过程。是对疾病整个病理过程的概括。如麻疹,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如麻疹,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医的理论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如: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如:肺炎、脑炎、胃溃疡、高血压等。炎、脑炎、胃溃疡、高血压等。4 4、证:、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
5、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诊断。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反映。“证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证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如:肺炎的热邪壅肺证、肺阴虚证等。如:肺炎的热
6、邪壅肺证、肺阴虚证等。证型证型:各种疾病所出现的证候,通常有一定的各种疾病所出现的证候,通常有一定的规律性,把这些具有规律性的证候,系统地归规律性,把这些具有规律性的证候,系统地归纳为比较固定的类型。纳为比较固定的类型。证候证候:证的外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证的外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也称为证,证是证候的简称观察到的症状等。也称为证,证是证候的简称。疾病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是在病因作用和
7、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 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等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在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在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相应的证候。辨病辨病根据疾病的若干特定的症状等,对照各种病根据疾病的若干特定的症状等,对照各种病的概念与特征,从而确定疾病病名的诊断过程。的概念与特征,从而确定疾病病名的诊断过程。(三)证与病的关系(三)证与病的关系1 1、异病同证、异病同证不同的病,常常有相同的证。不同的病,常常有相同的证。2 2、同病异证、同病异证同一个病,在其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一个病,在其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证。同的证
8、。3 3、病证结合、病证结合在临床上,必须既辨病,又辨证,在临床上,必须既辨病,又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疾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为治则的确立和方药的运用提供依的本质,从而为治则的确立和方药的运用提供依据,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据,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辨证与辨病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辨病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症状表现、疾病原因、辨病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症状表现、疾病原因、性质、部位、病人的体质,以及各种检查的结果等进行全性质、部位、病人的体质,以及各种检查的结果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辨别,做出疾病种类的诊断,以此为依据来决定面分析与辨别,做出疾
9、病种类的诊断,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治疗措施。治疗措施。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的概括;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的概括;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概括;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概括;认识疾病时:既重视辨证,又注重辨病,并以辨病来认识疾病时:既重视辨证,又注重辨病,并以辨病来指导辨证;治疗疾病时:以治证为主,治病为辅。指导辨证;治疗疾病时:以治证为主,治病为辅。由于每种病的常见证型有限,抓住了病,也就把该病由于每种病的常见证型有限,抓住了病,也就把该病的辨证范围大致局限于该病的常见证型当中,缩小了辨证的辨证范围大致局限于该病的常见证型当中,缩小了辨证的范围,减少了辨证的盲目性
10、。的范围,减少了辨证的盲目性。(四)辨证的方法(四)辨证的方法 1、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总纲。各种辨证的总纲。2、脏腑辨证脏腑辨证各种辨证的基础各种辨证的基础应用于内伤杂应用于内伤杂 证。证。3、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外感外感 辨证法。辨证法。4、经络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经络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 1、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2、强调个体的特异性。、强调个体的特异性。3、恒动变化的观点。恒动变化的观点。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概念:概念:八
11、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是通过四诊掌,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后,根据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握辨证资料后,根据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证候,称为八纲辨证。源流:源流:内经内经中早有论及,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中早有论及,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中,明代张景岳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中,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景岳全书书传忠录传忠录中,对八纲作了全面论述,清代程中,对八纲作了全面论述,清代
12、程钟龄又加以提倡。于是,八纲便成为诊断学中的钟龄又加以提倡。于是,八纲便成为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内容:阴阳辨证阴阳辨证疾病的类别;疾病的类别;表里辨证表里辨证病位的深浅;病位的深浅;寒热辨证寒热辨证疾病的性质;疾病的性质;虚实辨证虚实辨证邪正的盛衰。邪正的盛衰。内在联系内在联系:相兼夹杂:相兼夹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等。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等。转化:转化:表邪入里、里邪透表、寒证转热、热证转寒、表邪入里、里邪透表、寒证转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虚证转实、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实证转虚、虚证转实、由阳入阴、由阴出阳、从
13、阳转阴、从阴转阳等。从阳转阴、从阴转阳等。真假: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等。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等。一、表里辨证一、表里辨证(一)概述(一)概述 1 1、表里概念:、表里概念: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2 2、表里病位划分:、表里病位划分:表表:躯壳、皮毛、肌腠、经络。:躯壳、皮毛、肌腠、经络。里里:脏腑、血脉、骨髓。:脏腑、血脉、骨髓。3 3、表里意义:、表里意义:辨病位:表:病位浅、外。辨病位:表:病位浅、外。里:病位深、内。里:病位深、内。辨病势:表:病轻,入里加重。辨病势:表:病轻,入里加重。里:病重,出表减轻。里:病重,出表减轻。4 4、适用范
14、围:、适用范围:任何病可辨病位表里,外感病尤为重要。任何病可辨病位表里,外感病尤为重要。5 5、表里辨证的作用、表里辨证的作用 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尤适于伤寒、温病初期。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尤适于伤寒、温病初期。表里辨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表里辨证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辨轻重,表证浅而轻,里证深而重;一是辨轻重,表证浅而轻,里证深而重;二是辨进退,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二是辨进退,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二)表证(二)表证1 1、概念:、概念: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病位轻浅,表现以恶寒发体,正气抗邪,病位轻浅,表
15、现以恶寒发热为主的轻浅证候。见于外感病的初期。热为主的轻浅证候。见于外感病的初期。(1 1)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2 2)自外而入,两大途径。)自外而入,两大途径。(3 3)病位轻浅。)病位轻浅。2 2、病因:、病因: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3 3、特点:、特点:起病急,病位浅,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病情轻。病程短,病情轻。感受外邪感受外邪4 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症:主症:恶寒(或恶风)恶寒(或恶风)卫阳被遏卫阳被遏 发热发热卫阳浮表卫阳浮表 苔薄白苔薄白邪未入里邪未入里 脉浮脉浮脉气外鼓脉气外鼓兼症:兼症: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
16、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喉痛、咳嗽喉痛、咳嗽肺卫失宣肺卫失宣5 5、常见表证:、常见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风湿遏表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等。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等。5 5、表证的治疗、表证的治疗 表证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法。表证的治疗原则是解表法。(即八法中的汗法)(即八法中的汗法)风寒表证风寒表证疏风散寒疏风散寒麻黄汤麻黄汤风热表证风热表证疏风清热疏风清热桑菊饮桑菊饮表虚表证表虚表证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桂枝汤桂枝汤 益气解表益气解表玉屏风散玉屏风散(三)里证1、概念:、概念:指病变部位在内,有脏腑、指病变部位在内
17、,有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凡不是表证,半表半里证的均凡不是表证,半表半里证的均可属于里证。可属于里证。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或内伤疾病。2、病因:、病因:(1)由表入里: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由表入里: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2)直中于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直中。)直中于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直中。(3)内伤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直接损伤脏)内伤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直接损伤脏腑。腑。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表现复杂,难于确定代表症状,以脏表现复杂,难于确定代表症状,以脏腑症状
18、为主。起病较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腑症状为主。起病较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常见症状:常见症状:例如:高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例如:高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蜷卧,身倦乏力,口淡多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蜷卧,身倦乏力,口淡多涎,腹痛,呕吐,大便秘结或溏泄,小便短赤或涎,腹痛,呕吐,大便秘结或溏泄,小便短赤或清长,苔厚,脉沉等。清长,苔厚,脉沉等。4、常见里证:、常见里证: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里证的具体证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里证的具体证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分类方法,才能进一六经辨
19、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分类方法,才能进一步明确。)步明确。)5 5、里证的治疗、里证的治疗根据里证的寒热虚实,根据里证的寒热虚实,分别以温清补攻治疗。分别以温清补攻治疗。里虚证里虚证补补 里实证里实证攻攻 里寒证里寒证温温 里热证里热证清清(四)半表半里证 1 1、概念:、概念:指病变既非在表,又非在里,处于表里指病变既非在表,又非在里,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表现以往来寒热为主的证候。在进退变化之中,表现以往来寒热为主的证候。在六经辨证中通常称为少阳病证。六经辨证中通常称为少阳病证。2 2、病因:、病因:感受外邪。感受外邪。3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往来寒热、胸胁
20、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脉弦。小小柴胡汤。柴胡汤。(三)表里证鉴别要点(三)表里证鉴别要点二、寒热辨证二、寒热辨证1 1、寒热概念:寒热概念: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寒热反映阴阳偏盛偏衰(病机)。寒热反映阴阳偏盛偏衰(病机)。反映属阴属阳(病性)。反映属阴属阳(病性)。2 2、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的区别: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的区别:(1 1)概念:)概念:寒象热象是疾病反应于外的单个症状和体征。寒象热象是疾病反应于外的单个症状和体征。寒证热证是对症状体征辨证所得的综合结论。寒证热证是对症状体征辨证所得的综合结论
21、。(2 2)区别:)区别:寒象热象(或恶寒发热)是疾病的表面现象,寒象热象(或恶寒发热)是疾病的表面现象,不一定反映本质。疾病所表现寒热征象有真假之别,不一定反映本质。疾病所表现寒热征象有真假之别,而寒证热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反映。而寒证热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反映。寒热产生图示生理平衡线阴 阴阳平衡 阳盛阴盛 阳 (实热)(实寒)寒热产生图示寒热产生图示病理平衡线病理平衡线阴阴 阴阳平衡阴阳平衡 阳虚阴虚阳虚阴虚 阳阳 (虚寒)(虚热)(虚寒)(虚热)(一)(一)寒寒 证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内寒:寒邪直中
22、脏腑实寒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自身阳虚虚寒自身阳虚虚寒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二)(二)热热 证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里热:外邪入里化热里热:外邪入里化热气郁化火,食积化火气郁化火,食积化火阴虚生内热虚热阴虚生内热虚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
23、燥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干燥,脉数等实热实热寒证的治疗原则是寒证的治疗原则是:虚寒虚寒宜温之(附子、肉桂等)宜温之(附子、肉桂等)实寒实寒宜散之(生姜、桂枝等)宜散之(生姜、桂枝等)热证的治疗原则是热证的治疗原则是:实热实热宜清(白虎汤等)宜清(白虎汤等)虚热虚热宜补(六味地黄丸等)宜补(六味地黄丸等)(三)(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三、虚实辨证三、虚实辨证1 1、虚实的含义、虚实的含义 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概括说明了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概括说明了病变过程中人体正
24、气的强弱 和致病邪气的盛衰。和致病邪气的盛衰。素问素问.通评虚实论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2 2、虚实辨证的意义、虚实辨证的意义 了解机体邪正的盛衰,为治疗提供了解机体邪正的盛衰,为治疗提供 依据。辨别邪正盛衰的两大纲领。依据。辨别邪正盛衰的两大纲领。反映正气强弱,邪气盛衰。反映正气强弱,邪气盛衰。实者宜攻,虚者宜补实者宜攻,虚者宜补3 3、虚实的相对性。虚实的相对性。虚象实象与虚证实证的区别:虚象实象与虚证实证的区别:“至虚有盛候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大实有羸状”。4 4、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外感、内伤一切病证。外感、内伤一切病证。(一)实证(一)
25、实证1 1、概念:、概念: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虚为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的各种证候。(1 1)外感病邪。)外感病邪。(2 2)脏腑功能失调,充盈有余。)脏腑功能失调,充盈有余。(3 3)病理产物蓄积。)病理产物蓄积。邪气充盛,正气较强或未衰,邪正斗争剧烈邪气充盛,正气较强或未衰,邪正斗争剧烈。特点特点:有余、强烈、停聚。:有余、强烈、停聚。2 2、病因:、病因:(1 1)外邪入侵(风寒暑湿燥火、
26、疫疠、)外邪入侵(风寒暑湿燥火、疫疠、虫毒)。虫毒)。(2 2)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3 3)病理产物形成)病理产物形成 停聚(湿、痰、瘀)。停聚(湿、痰、瘀)。3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复杂,范围广泛,很难代表。症状复杂,范围广泛,很难代表。(1 1)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咳喘明显,吐泻)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咳喘明显,吐泻较盛,二便不通,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较盛,二便不通,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2 2)病理产物停留:痰饮、水、湿、脓、瘀)病理产物停留:痰饮、水、湿、脓、瘀血、宿食。血、宿食。(3 3)各种病邪,偏实病机:气滞、食积、血)各种病邪,偏实病机:气滞、食
27、积、血瘀。瘀。4 4、审证要点:、审证要点:新病、暴病、病程短,病情激剧,体质壮实。新病、暴病、病程短,病情激剧,体质壮实。(二)虚证(二)虚证1 1、概念:、概念: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正气亏虚,邪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正气亏虚,邪 气不著,表现为不足、衰退为主的各种证候。气不著,表现为不足、衰退为主的各种证候。正气虚弱,邪气不盛。正气虚弱,邪气不盛。2 2、病因:、病因:(1 1)先天不足。)先天不足。(2 2)后天失养:饮食失调,)后天失养:饮食失调,思虑太过,七情劳倦,思虑太过,七情劳倦,房室不节,久病失治、房室不节,久病失治、误治。误治。3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症状复杂,很
28、难代表。症状复杂,很难代表。(1 1)阳虚: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阳虚: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稀。大便溏稀。(2 2)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骨蒸。)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骨蒸。(3 3)气虚:少气短气,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气虚:少气短气,声低懒言,神疲乏力。(4 4)血虚:面色淡白,唇舌色淡,爪甲不荣。)血虚:面色淡白,唇舌色淡,爪甲不荣。(5 5)津亏:口燥咽干,皮肤干燥,二便短少。)津亏:口燥咽干,皮肤干燥,二便短少。4 4、审证要点:、审证要点:久病,病势缓,病程长,体质素弱,衰弱不足久病,病势缓,病程长,体质素弱,衰弱不足。(三)虚证和实证鉴别
29、表(三)虚证和实证鉴别表(四)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四)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一)(一)虚实错杂虚实错杂 1、实证夹虚、实证夹虚 2、虚证夹实、虚证夹实 3、虚实并重、虚实并重(二)(二)虚实转化虚实转化(五)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五)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一)(一)表虚证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发热,汗出,恶风(二)(二)表实证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发热,恶寒,无汗(三)(三)里虚证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气血阴阳的虚损)(四)(四)里实证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实热、痰饮、瘀血、水肿)四、阴阳辨证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对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阴阳是对事物相互对立的两
30、个方面的高度概括,是证候分类的纲领。方面的高度概括,是证候分类的纲领。适合于适合于外感、内伤一切病证。外感、内伤一切病证。阳证阳证表、热、实表、热、实阴证阴证里、寒、虚里、寒、虚“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者,曰阴阳而已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景岳全书阳邪致病阳邪致病:病变较快,表证、热证、实证。:病变较快,表证、热证、实证。阴邪致病阴邪致病:病变较慢,里证、寒证、虚证。:病变较慢,里证、寒证、虚证。阴阳辨证的意义:阴阳辨证的意义:*阴阳是
31、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可以统括其余六个,可以统括其余六个方方 面(二纲六要)。面(二纲六要)。*任何疾病和证候都可以阴阳从整体上加以最基任何疾病和证候都可以阴阳从整体上加以最基本的概括。本的概括。(一)阴(一)阴 证证凡符合凡符合“阴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细涩。(二)阳(二)阳 证证
32、凡符合凡符合“阳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面色红,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面色红,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声高气粗,口干渴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黑甚起剌,脉洪大数滑实。黑甚起剌,脉洪大数滑实。(三)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真阴不足:真阴不足:虚火上炎,面白颧赤,唇若涂丹,口燥虚火上炎,面白颧赤,唇若涂丹,口燥,舌干红无苔,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舌干红无苔,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腿酸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二便秘结,腿酸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二便秘结,手足心热,脉数无力等。手
33、足心热,脉数无力等。真阳不足:真阳不足:面白恍白,唇舌色淡,口中和,喘咳身面白恍白,唇舌色淡,口中和,喘咳身肿,自汗,头眩,水欲食,腹大胫肿,肌冷便溏肿,自汗,头眩,水欲食,腹大胫肿,肌冷便溏,或五更泄泻,阳萎精冷,两足萎弱,脉大无力,或五更泄泻,阳萎精冷,两足萎弱,脉大无力等。等。(四)亡阳证与亡阴证(四)亡阳证与亡阴证1 1、亡阳证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气欲脱的危重证候 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久病阳气衰微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
34、,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微欲绝等2 2、亡阴证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成因成因: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严重烧伤严重烧伤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虚烦躁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亡阴亡阳鉴别表亡阴亡阳鉴别表亡阴与亡阳的现代认识亡阴与亡阳的现代认识亡阴与亡阳
35、见于危重病。亡阴多见于高热汗亡阴与亡阳见于危重病。亡阴多见于高热汗多,或呕吐过度,脱水、失血等体液代谢紊乱时多,或呕吐过度,脱水、失血等体液代谢紊乱时。亡阳则多见于。亡阳则多见于休克休克等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时。有等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时。有人认为亡阴、亡阳的出现,与机体的体质及当时人认为亡阴、亡阳的出现,与机体的体质及当时之反应状态有密切关系。亡阴与亡阳到最后都转之反应状态有密切关系。亡阴与亡阳到最后都转为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缺氧、代谢障碍及酸中毒、缺氧、代谢障碍及酸中毒,以致危及生命。,以致危及生命。五、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证候相兼一、证候相兼:八纲中的八类证候不是孤立的,而:八纲
36、中的八类证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证候的描述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证候的描述1、表里与寒热虚实、表里与寒热虚实表里与寒热虚实的关系表寒证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表热证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表虚证表虚证: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表实证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甚喘,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甚喘,身疼痛治则简介治则简介表寒证表寒证辛温解表辛温解表 表热证表热证辛凉解表辛凉解表表虚证表虚证扶正解表扶正解表 表实证表实证发汗解表发汗解表表里与寒热虚实的关系表里与寒热虚实的关系里寒证里寒证:面
37、白,腹部冷痛,喜温,小便清长:面白,腹部冷痛,喜温,小便清长里热证里热证:面红,口干苦,喜冷,小便短赤:面红,口干苦,喜冷,小便短赤里虚证里虚证:气短神疲,腹痛喜按,食少便溏:气短神疲,腹痛喜按,食少便溏里实证里实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胀满便闭:声高气粗,腹痛拒按,胀满便闭治则简介治则简介里寒证里寒证温里散寒温里散寒 里热证里热证清泄里热清泄里热里虚证里虚证补虚补虚 里实证里实证攻下攻下证候相兼2、寒热与虚实的关系、寒热与虚实的关系寒热与虚实的关系虚寒证虚寒证:面色恍白,肢冷畏寒,下利清谷:面色恍白,肢冷畏寒,下利清谷 舌淡白胖大,脉弱舌淡白胖大,脉弱实寒证实寒证:面色苍白,肢冷恶寒,腹部冷
38、痛,:面色苍白,肢冷恶寒,腹部冷痛,舌淡苔白,脉紧舌淡苔白,脉紧虚热证虚热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咽: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咽 干口燥少饮,舌红少苔,脉细数干口燥少饮,舌红少苔,脉细数实热证实热证:壮热,烦渴喜饮,神昏谵狂,便秘,:壮热,烦渴喜饮,神昏谵狂,便秘,舌红苔黄厚而干燥,脉洪数或滑数舌红苔黄厚而干燥,脉洪数或滑数寒热与虚实的关系治则简介治则简介虚寒证虚寒证温阳益气温阳益气 实寒证实寒证散寒散寒虚热证虚热证滋阴清热滋阴清热 实热证实热证泄热泄热证候相兼三类证候的相兼(三维描述)三类证候的相兼(三维描述)例如:例如:表实寒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表实寒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
39、虚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小结:1 1、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但又有具体的证候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但又有具体的证候2 2、八纲不是孤立的证候,存在着相兼、挟杂、八纲不是孤立的证候,存在着相兼、挟杂、真假与转化、真假与转化3 3、八纲是一切辨证的基础、八纲是一切辨证的基础六、八纲辨证的意义(一)辨别疾病的共性(一)辨别疾病的共性 表里辨病位,寒热虚实辨病性,阴阳辨病类和表里辨病位,寒热虚实辨病性,阴阳辨病类和证类,是对疾病反应状态的最基本的概括,是识证类,是对疾病反应状态的最基本的概括,是识别疾病的关键,可指导临床治疗。别疾病的关键,可指导临床治疗。(二)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二)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 适
40、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起到执简驭繁,适用于临床各科,各种疾病,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其他辨证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其他辨证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三)八纲辨证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实用性。(三)八纲辨证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实用性。八纲辨证不是确立的八种证型,而是相互联系八纲辨证不是确立的八种证型,而是相互联系,交织变化,证候可以相兼,错杂,转化,可组,交织变化,证候可以相兼,错杂,转化,可组合成许多复杂的类证纲领,适用于临床复杂多变合成许多复杂的类证纲领,适用于临床复杂多变的证候。的证候。(四)八纲辨证的局限性(四)八纲辨
41、证的局限性 八纲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八纲辨证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具体的。如里证的概念就非常广泛,八纲未能明具体的。如里证的概念就非常广泛,八纲未能明确何脏何腑的病变;寒与热不能概括湿、燥等邪确何脏何腑的病变;寒与热不能概括湿、燥等邪气的病理性质;所以临床应用必须与其他辨证方气的病理性质;所以临床应用必须与其他辨证方法相互结合。八纲辨证标志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法相互结合。八纲辨证标志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完善。完善。总之,我们不能把八纲辨证仅仅理解为几类总之,我们不能把八纲辨证仅仅理解为几类较为笼统证候的简单归纳,而应认识到八纲通过较为笼统证候的简单归纳,而应认识到八纲通过
42、其相互关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辩证法的思想,其相互关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辩证法的思想,中医学的许多辩证观点都是通过八纲的关系而体中医学的许多辩证观点都是通过八纲的关系而体现出来的,理解八纲之间的辨证关系,就可认识现出来的,理解八纲之间的辨证关系,就可认识到疾病中的各种事物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矛盾之中到疾病中的各种事物是处在相互联系的矛盾之中、变化之中。、变化之中。因此,八纲概念的确定,标志着中医辩证思因此,八纲概念的确定,标志着中医辩证思维的完善,它反映了辩证思维的许多基本内容,维的完善,它反映了辩证思维的许多基本内容,抓住了疾病中带普遍性的主要矛盾,这对于其他抓住了疾病中带普遍性的主要矛盾,这对于其他辨证方法的学习,对于临床正确认识疾病过程,辨证方法的学习,对于临床正确认识疾病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