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6/20221呼吸道病毒10/16/20222呼吸道病毒 以呼吸道为主要感染或传播途径的病毒 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 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如:鼻病毒 普通感冒 麻疹病毒麻疹 10/16/20223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10/16/20224第一节 正粘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n简称流感病毒,引起人和动物流行性感冒 n有甲、乙、丙三型n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反复流行最为频繁10/16/20225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
2、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一)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或丝状 流感病毒的电镜图流感病毒的电镜图10/16/20226流感病毒的结构流感病毒的结构 核心:单链分节段RNA核蛋白(NP)型特异性、抗原稳定 RNA多聚酶(PA、PB1、PB2)内层:基质蛋白(M蛋白):型特异性、抗原稳定 外层: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糖核蛋白(RNP)核衣壳螺旋对称包膜:分亚型的依据;抗原性易变异 1 24356 78PB2PB1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RNP)RNAM2M1NAHAPA RNA多聚酶多聚酶达菲达菲10/16/20228 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分节段的RNA,核蛋白(NP)复制转录有
3、关的RNA多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10/16/20229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n血凝素血凝素(HA)柱状,三聚体,基本上以相同间距覆盖病毒表面 n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NA)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聚合成群。10/16/202210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呈柱状 n介导病毒吸附 穿入宿主细胞n与红细胞表面受体 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n具有免疫原性 产生保护性抗体10/16/202211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蘑菇状n帮助病毒释放n降
4、低粘液稠度,促进病毒扩散有利吸附n抗原性 抗体抑制酶的作用减低扩散 非中和抗体不能中和病毒 10/16/202212(二)分型、命名与抗原变异(二)分型、命名与抗原变异分型分型n NP抗原性 M1蛋白抗原性nHA和NA抗原性:甲型再分为若干亚型 (H1-H16、N1-N9)乙型、丙型未发现亚型人:H1-H3、N1-N2甲、乙、丙三型10/16/202213 命名命名 型别/宿主种名/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 (HA与NA亚型号)如:A/Hong Kong/1/68(H3N2)A/马/黑龙江/1/89(H3N8)10/16/202214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n抗原漂移(抗原漂
5、移(antigenic driftantigenic drift)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n抗原转换(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antigenic shift)HA或NA的点突变积累或基因重配、或动物来源引起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10/16/202215(三)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了解)n培养特性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培养细胞范围。n抵抗力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10/16/202216二、致病性与免
6、疫性1.1.致病性致病性:甲型H1N1 乙类传染病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或免疫病理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 自限性 疾病10/16/202217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sIgA、抗-HA中和抗体 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 对型内变异株有4-7年交叉免疫 对亚型间无交叉免疫2免疫性免疫性10/16/202218三、微生物学检查三、微生物学检查n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n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n抗原检测 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n分型鉴定 核酸杂
7、交、PCR、序列分析10/16/202219四、流感的防治n药物治疗 达菲、盐酸金刚烷氨、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n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10/16/202220禽流感病毒鸡瘟n基因进化:源头在禽n猪和某些哺乳动物在新亚型中的作用n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n感染人的有H5N1、H7N7、H9N2、H7N9n禽人-?-人10/16/2022212个片段欧亚大陆的猪流感病毒3个片段北美普通猪流感病毒2个片段禽流感病毒1个片段人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10/16/202222第二节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生物学特性:螺旋对称,有包膜,单负链RNA,特点
8、:1.病毒体积大2.-ssRNA,不分节段3.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F蛋白)麻疹病毒H 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HN 呼吸道合胞病毒 G F蛋白:多核巨细胞5.包涵体10/16/202223 一、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一)生物学性状 包膜刺突为HA蛋白和HL溶血素蛋白 多核巨细胞、包涵体 一个血清型10/16/202224(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1.病毒的传播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 或鼻腔分泌物污染玩具用具传播冬春季发病率最高,潜伏期约10-12天10/16/2022252.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入侵(CD46为病毒受
9、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多种组织、器官受累,表现为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等10/16/2022263.麻疹的临床表现(1)麻疹 前驱症状:鼻炎、眼结膜炎、咳嗽、打喷嚏及泪眼,传染性最强 高体温(40-40.5C),柯氏斑,红色班丘疹 4天后消退,脱屑。麻疹可自愈(2)并发症 肺炎、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柯氏斑10/16/202228 4.免疫力n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n暂时免疫抑制n免疫力牢固:终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三)微生物学检查10/16/202229(四
10、)麻疹的预防治疗n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15个月,7岁时再次免疫,孕妇不宜接种疫苗n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n对症治疗注意并发症10/16/202230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一)生物学性状n有包膜,单链负义RNAn两种表面包膜蛋白HN和F蛋白n单一血清型n另外有四种结构蛋白10/16/202231(二)传播方式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人是唯一宿主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出现症状前2-3天 及症状消失后9天,仍有传染性潜伏期2-3周10/16/202232(三)致病性与免疫性n 在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 病毒
11、血症,侵入腮腺及其它器官n 腮腺肿大,约30%的感染无症状n 并发症有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n 病后可获牢固的免疫力10/16/20223310/16/202234(四)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n检查(了解)1.培养 2.血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性IgM 或4倍上升的IgG 3.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血凝抑制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n预防 腮腺炎、麻疹、风疹(MMR)三联疫苗10/16/202235三、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RSV)n婴幼儿细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肺炎 成人上呼吸道感染n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n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易在冬季流
12、行10/16/202236n致病机制(了解)1.侵入呼吸道后在上皮细胞内增殖 病毒不入血 2.病理免疫造成细胞损伤 3.支气管坏死物与粘液、纤维蛋白粘连在一起,易导致气道阻塞10/16/202237RSV的免疫及预防 1.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母体传给胎儿的抗体不能防止婴儿感染 2.至今未有有效的预防疫苗10/16/202238n四、副流感病毒 婴幼儿严重呼吸道感染n五、人偏肺病毒 2001首次分离,儿童易感,呼吸道、肺10/16/202239 10/16/20224010/16/20224110/16/20224210/16/20224310/16/20224410/16/2022
13、4510/16/202246三、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 新型冠状病毒,P32012年首次在中东地区发现,基因组与-冠状病毒属蝙蝠冠状病毒相似。致病未明:动物病毒,中间宿主,通过食物水传播呼吸道症状,并发症:肾衰、多脏器衰竭、腹泻、凝血障碍10/16/202247 一、腺病毒(adenovirus)二、风疹病毒(measles virus)三、鼻病毒四、呼肠病毒10/16/202248一、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n致病性 1.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2.呼吸道传播 3.垂直传播导致胎
14、儿先天性感染(先天性畸形)n免疫性 1.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2.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n预防 1.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2.三联疫苗(MMR)10/16/202249n三、鼻病毒 普通感冒n四、呼肠病毒 呼吸道、胃肠道疾病10/16/202250第37章 腺病毒(adenovirus)一、生物学性状 1.线型双链DNA,不分节段 2.无包膜,二十面体,12个顶角和 纤维刺突(吸附、血凝、细胞转化)3.可导致细胞病变 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核内嗜碱性包涵体10/16/202251腺病毒的EM照片10/16/20225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n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接触传播 手-眼途径 3.消化道 粪-口途径n临床表现345,表37-2 1.主要感染儿童 2.病毒性肺炎、发热性咽炎、咽结膜热、急性呼吸道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滤泡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胃肠炎(肠道腺病毒)尿路感染(尿道炎、出血性膀胱炎)3.细胞转化、动物肿瘤,人肿瘤?n目前无理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