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一.病因分类病因分类1.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2.物理性损伤物理性损伤3.化学性损伤化学性损伤4.生物性损伤生物性损伤二二.伤口修复伤口修复1.修复过程(三个阶段)修复过程(三个阶段)炎症反应炎症反应 约约3-5日日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 1-2周周组织塑形组织塑形 约需约需1年年 2.伤口愈合的类型伤口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一期愈合二期愈合二期愈合3.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年龄年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慢性疾病慢性疾病药物药物伤口因素伤口因素创伤一期愈合模式图创伤一期愈合模式图创伤二期愈合模式图创伤二期愈合模式图第二节第二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创伤病人的护理一一.分类分类1.闭
2、合性创伤闭合性创伤 损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损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保持良好保持良好(1)挫伤)挫伤(2)扭伤)扭伤(3)挤压伤)挤压伤 注意挤压综合症注意挤压综合症(4)爆震伤(冲击伤)爆震伤(冲击伤)(5)震荡伤)震荡伤分分 类类2.开放性创伤开放性创伤 深部组织经伤口与外深部组织经伤口与外界相通界相通(1)擦伤)擦伤(2)刺伤)刺伤(3)切割伤)切割伤(4)裂伤)裂伤(5)撕脱伤)撕脱伤(6)火器伤)火器伤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1.局部表现局部表现 一般均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一般均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开放性创伤者还可见到伤口出血。开放性创伤者还可见到伤口出血。合并重要的神
3、经、血管及内脏损伤表现。合并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表现。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2.全身反应全身反应 重者可有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呼重者可有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炎症吸加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表现。反应综合症的表现。(四)辅(四)辅 助助 检检 查查1.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检查可了解失血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检查可了解失血状况及感染情况状况及感染情况 尿常规可提示泌尿系统有无损伤尿常规可提示泌尿系统有无损伤 血液电解质化验和血气分析可了解体血液电解质化验和血气分析可了解体液平衡失调状况液平衡失调状况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X
4、线检查可证实骨折、气胸、气腹等。线检查可证实骨折、气胸、气腹等。超声检查可诊断胸、腹腔内的积血及超声检查可诊断胸、腹腔内的积血及肝脾包膜内破裂状况。肝脾包膜内破裂状况。CT检查可辅助诊断颅脑损伤和某些腹检查可辅助诊断颅脑损伤和某些腹部实质性器官、腹膜后损伤。部实质性器官、腹膜后损伤。MRI有助于诊断颅脑、脊柱、脊髓等有助于诊断颅脑、脊柱、脊髓等损伤。损伤。3.穿刺及导尿检查穿刺及导尿检查 胸腹腔穿刺检查可以判断内脏受损破胸腹腔穿刺检查可以判断内脏受损破裂情况裂情况 导尿检查可帮助诊断尿道、膀胱损伤。导尿检查可帮助诊断尿道、膀胱损伤。(四)治疗要点与反应(四)治疗要点与反应1.急救处理急救处理
5、抢救生命抢救生命 重点检查重点检查 包扎伤口包扎伤口 固定转运固定转运2.一般软组织闭合性损伤处理一般软组织闭合性损伤处理 多不需特殊处理多不需特殊处理 早期可冷敷早期可冷敷 24h后可热敷后可热敷3.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处理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处理 应尽早行清创术应尽早行清创术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护理问题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急性疼痛 与组织损伤有关与组织损伤有关 2.体液不足体液不足 与创伤后失血、失液等因与创伤后失血、失液等因素有关素有关 3.焦虑焦虑 与组织受损、担心影响生活和与组织受损、担心影响生活和工作有关工作有关.4.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休克、挤压综合症休克、挤压综合症.
6、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一)急救护理(一)急救护理1.迅速抢救生命迅速抢救生命2.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道通畅3.包扎伤口及止血包扎伤口及止血4.妥善固定骨折妥善固定骨折 防止脊髓损伤防止脊髓损伤5.稳妥转运病人稳妥转运病人保持适当体位保持适当体位保证有效输液保证有效输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二)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的护理(二)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的护理1.一般护理一般护理 抬高患者抬高患者15-30,包扎固定、局部制,包扎固定、局部制动动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饮食 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营养及补液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营养及补液2.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注意局部
7、症状、体征的演变注意局部症状、体征的演变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了解深部组织器官损伤情况了解深部组织器官损伤情况3.治疗配合治疗配合小范围软组织创伤小范围软组织创伤24h内给予局部冷内给予局部冷敷、敷、24h后热敷和理疗后热敷和理疗对血肿较大者,应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对血肿较大者,应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抽吸并加压包扎必要时可遵医嘱外敷中西药物,以消必要时可遵医嘱外敷中西药物,以消肿止痛肿止痛病情稳定后,可指导病人配合理疗、病情稳定后,可指导病人配合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按摩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超声检查可诊断胸、腹腔内的积血及肝脾包膜内破裂状况。好发部
8、位是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伤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及时换药、抬高患肢、适当制动焦虑 与组织受损、担心影响生活和工作有关.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营养及补液水分补充仍为严密观察,根据病人的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使患部功能得到最大恢复冻结性冻伤:当局部接触冰点以下低温时,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反应。MRI有助于诊断颅脑、脊柱、脊髓等损伤。好发部位是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有窒息的危险 与咽喉肌痉挛发作有关.(三)软组织开放性伤口的护理(三)软组织开放性伤口的护理1.术前准备术前准备 按手术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按手术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2.术后病情观察术后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
9、睡眠体征的变注意观察睡眠体征的变化,警惕活动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化,警惕活动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注意伤肢末梢循环情况注意伤肢末梢循环情况3.治疗配合治疗配合防治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防治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防治休克:按医嘱给予输液、输血防治休克:按医嘱给予输液、输血伤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及时换药、伤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及时换药、抬高患肢、适当制动抬高患肢、适当制动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症(四)心理护理(四)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安慰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指导病人心理治疗,稳定情绪,增强指导病人心理治疗,稳定情绪,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恢
10、复健康的信心(五)健康指导(五)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以促进组织恢复指导病人加强营养,以促进组织恢复和脏器功能恢复和脏器功能恢复 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使患部功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使患部功能得到最大恢复能得到最大恢复 六六.护理评价护理评价 病人疼痛有无缓解病人疼痛有无缓解 体液平衡是否恢复体液平衡是否恢复 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第三节第三节 烧伤患者的护理烧伤患者的护理 概念概念 病理过程病理过程 1.休克期休克期 2.感染期感染期 3.修复期修复期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面积的估计1.新九分法新九分法 成人成人 儿童儿童2.手掌法手掌法烧烧 伤伤 面面 积积 根据我根据
11、我国实测国实测大量人大量人体后计体后计算获得,算获得,将人体将人体分为分为11个个9%,另外加另外加上会阴上会阴部的部的1%.四四.烧伤严重性分度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烧伤轻度烧伤中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重度烧伤 休克休克 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 复合伤复合伤特重烧伤特重烧伤 现场急救、转运与初期处理现场急救、转运与初期处理 迅速脱离热源迅速脱离热源 保护受伤部位保护受伤部位 维护呼吸道通畅维护呼吸道通畅 其他救护措施其他救护措施烧伤休克液体疗法烧伤休克液体疗法 早期补液方案早期补液方案按照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按照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伤后第伤后第一个一个24小时小时,每每1%烧伤面积烧伤面
12、积(,)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ml(小儿小儿2.0ml).另加每日生理需要另加每日生理需要2000ml(小儿另按年龄小儿另按年龄,体重计算体重计算).烧伤休克液体疗法烧伤休克液体疗法第二个第二个24小时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小时的一半,再加每日生理需要量再加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水分补充仍为严密观察水分补充仍为严密观察,根据根据病人的反应病人的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分烧伤创面处理烧伤创面处理 清创清创 切痂切痂 植皮植皮创面护理创面护理1.包扎疗法护理包扎疗法护理2.暴露疗
13、法护理暴露疗法护理3.半暴露创面护理半暴露创面护理4.保护创面和保暖,防止二次污染保护创面和保暖,防止二次污染5.在处理处理创面的同时应取渗出液送在处理处理创面的同时应取渗出液送细菌培养。(大面积烧伤时宜采取暴细菌培养。(大面积烧伤时宜采取暴露疗法,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抗露疗法,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抗生素生素.)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以促使患部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焦虑 与组织受损、担心影响生活和工作有关.按照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指导病人心理治疗,稳定情绪,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术前准备 按手术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指
14、导病人心理治疗,稳定情绪,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好发部位是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尿常规可提示泌尿系统有无损伤防治并发症 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 1-2周另加每日生理需要2000ml(小儿另按年龄,体重计算).第三节 烧伤患者的护理保护创面和保暖,防止二次污染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营养及补液CT检查可辅助诊断颅脑损伤和某些腹部实质性器官、腹膜后损伤。抬高患者15-30,包扎固定、局部制动(3)挤压伤 注意挤压综合症血循环为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龟壳蛇等第三节第三节 冻冻 伤伤【病理生理】【病理生理】1.非冻结性冻伤:最常见的是冻疮,非冻结性冻伤:最常见的是冻疮,在我国常发生在冬季和早春
15、。好发在我国常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好发部位是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部位是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2.冻结性冻伤:当局部接触冰点以冻结性冻伤:当局部接触冰点以下低温时,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反下低温时,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反应。全身受低温侵袭时,体温由表应。全身受低温侵袭时,体温由表及里降低使心血管、脑和其他器官及里降低使心血管、脑和其他器官均受害。如抢救不及时,可致死。均受害。如抢救不及时,可致死。冻伤的分类冻伤的分类按损伤范围分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冻僵、冻死全身性冻伤局部性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冻僵、冻伤、冻死冻结性冻伤非冻结性冻伤按损伤性质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非冻结性冻伤非冻结性冻伤:主要表现
16、为紫红色斑、主要表现为紫红色斑、变凉、肿胀,可出现结节。局部有灼变凉、肿胀,可出现结节。局部有灼热,痒感或胀痛,在暖环境中更明显。热,痒感或胀痛,在暖环境中更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水泡,糜烂或溃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水泡,糜烂或溃疡,如无继发感染可自愈,但易复发。疡,如无继发感染可自愈,但易复发。2.冻结性冻伤冻结性冻伤(1)局部冻伤:受冻部位冰凉、感觉)局部冻伤:受冻部位冰凉、感觉麻木或丧失。麻木或丧失。(2)全身性冻伤)全身性冻伤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2.局部冻伤的治疗局部冻伤的治疗3.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常见护理诊断常见护理诊断/问题问题1.体温过低体温过低 与低温倾袭有关与低温
17、倾袭有关2.组织完整性受损组织完整性受损 3.疼痛疼痛4.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休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快速复温快速复温2.妥善处理创面妥善处理创面3.减轻疼痛减轻疼痛4.心理护理心理护理5.防治并发症防治并发症 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第四节第四节 咬咬 伤伤 自然界中的动物,如蛇、狗、毒蜘蛛、自然界中的动物,如蛇、狗、毒蜘蛛、蝎、蜂、蜈蚣、蚂蝗等,常利用其牙蝎、蜂、蜈蚣、蚂蝗等,常利用其牙爪刺角等对人进行袭击,造成咬伤、爪刺角等对人进行袭击,造成咬伤、刺伤,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常见的刺伤,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常见的是
18、犬咬伤和蛇咬伤。是犬咬伤和蛇咬伤。犬咬伤的病因与病理犬咬伤的病因与病理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与病畜的脑组织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其涎腺和涎液中也含有大及脊髓中,其涎腺和涎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向体外排除。狂犬病病毒对神量病毒向体外排除。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能力,在伤口入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能力,在伤口入侵处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内可停留侵处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内可停留1-2周,并生长繁殖,若未被迅速灭活,周,并生长繁殖,若未被迅速灭活,病毒会沿周围传入神经上行达到神经病毒会沿周围传入神经上行达到神经系统,引发狂犬病。系统,引发狂犬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早期早期:局部:伤口麻木
19、,疼痛;局部:伤口麻木,疼痛;全身:发热烦躁,乏力,持续全身:发热烦躁,乏力,持续2-5天后则出现典型症状。天后则出现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恐风怕水恐风怕水 咽肌痉挛咽肌痉挛 进行性瘫痪,麻痹进行性瘫痪,麻痹狂犬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死亡率可狂犬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死亡率可达达100%处理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常见护理诊断/问题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有窒息的危险 与咽喉肌痉挛发作有与咽喉肌痉挛发作有关关.2.体液不足体液不足 与水分摄入不足及丢失有与水分摄入不足及丢失有关关.3.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伤口污染严重有关与伤口污染严重有关.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预防和控制痉挛预防和控制痉挛,
20、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2.补液和营养支持补液和营养支持3.预防感染预防感染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毒蛇咬伤毒蛇咬伤 神经毒为主: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神经毒为主:金环蛇、银环蛇、海蛇、响尾蛇等响尾蛇等 血循环为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血循环为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龟壳蛇等龟壳蛇等 混合毒: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混合毒: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 以南方多见,常发生于夏秋两季。以南方多见,常发生于夏秋两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局部伤处疼痛,肿胀蔓延局部表现:局部伤处疼痛,肿胀蔓延迅速,淋巴结肿大迅速,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血疱皮肤出现血疱,淤斑淤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局部组织坏死.2.全身表现全身表现: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全身虚弱全身虚弱,烦躁不烦躁不安安,肢体瘫软肢体瘫软,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最后导致循环最后导致循环呼吸衰竭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