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儿科医师医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1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1年7月毕业于*医科大学第一届儿科系,以五年总成绩全系第一名留校于*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从事儿科医教研一线工作至今。目前担任*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副教授,*抗癌协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儿童健康学会副会长等学术任职。积极参与,勇当责任*同志自跨入医学院学习,除了学习医学理论课程,还认真学习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品德课程。在毕业实习中看到病人的疾苦,他就牢牢下定决心,一生献给医学事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患者服务。工作后利用一切时间扑入临床一线工作,常常24小时不离开临床,打下了较扎实的临床基础,深受上级医师及患者
2、的好评,同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下乡活动。19*年7月我省*发生多年不遇的重大洪涝灾害,医大二院接受省政府布置的抗洪救灾任务,抽取内外妇儿医护人员组成抗洪医疗小分队,下到饶阳县洪水灾区。当时洪水很大,可能存在生命危险,他踊跃报名参加这次救灾活动,儿科考虑他身体素质好,有一定业务水平,派他代表儿科前往。一去就是13天,坚持时间最长,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荣获*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并载入院志。后来才知道出发那天是他爱人阑尾炎术后第2天。扎根基层,服务群众19*年9月*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帮助基础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在*县建立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分
3、院,抽调各科专业骨干力量,担任分院的专业带头人。为了有利于新建分院的发展,规定一期下乡工作3年。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要放弃省会大医院工作和舒适的家庭生活下乡3年,并面对新筹建的医院,不知发展前景如何,谁都不愿意接受这项工作。尤其是儿科女同志多,家庭责任心大更没医生愿意下乡。儿科主任、医务处、人事处领导考虑到*同志临床功底扎实,责任心强,勇于付出,分别给他做工作,代表儿科去分院工作。当时他儿子才生后1岁,家里真的不愿意他下乡那么长时间,但是考虑到医者价值所在是为百姓患者解除病痛,在克服了家庭困难后,他去了基层,一去可不是3年,而是6年,6个除夕都在分院度过。因为临床工作和医院事务繁忙,他经常
4、1个月不回家。在分院工作期间,*同志先后担任儿科主任,医务科长兼儿科主任、分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分院从零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不仅确实解决了*、饶阳、深县、安国、博野、肃宁等周围县市患者到省会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在*分院培养了一批批医、护大学毕业生,提高了基层整体医疗水平。老百姓常说一句话“省二院就在百姓身边”。精益求精,勇攀医学高峰20*年*同志调回*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本部儿科工作,主要致力于儿童血液肿瘤疾病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儿童血液肿瘤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天天与癌症患儿打交道,危重病人多,患儿痛苦大,家庭负担重,虽然尽了全力,死亡率仍很高。这一专业的医生需要有更强的责任心,更精湛的医疗技术
5、和对癌症折磨的患儿及家属的更高度爱心和耐心。因为心理压力大,许多轮转医生都不选择长期面对抗癌工作。*同志看到癌症患儿的痛苦,基于对癌魔的挑战性,他决心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抗癌工作中来。经过努力学习和钻研他取得了*省第1个儿童血液病的医学博士学位,并于上海交通大学儿童中心深造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率先在我省开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填补了省内空白。同时他也是省内目前唯一有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资质的医生。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患儿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近6年来,随着就医患儿越来越多,*医大二院儿童血液肿瘤专业设立独立病房,*同志担任儿童血
6、液肿瘤病区主任。由于血液专业医生相对短缺,危重病人多,几年来他几乎每天24小时都守在病房,从没有上下班及节假日之分,这样即能及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最大限度降低危重患儿风险,也让家属心理上得到最大的安慰,因为主任随时就在身边。他的团队也同样认真,”请关注血液病患儿任何一点微小不适”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担负着全省一半以上血液病患儿的诊治。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普通血液肿瘤疾病治疗已达瓶颈,对于难治、复发恶性肿瘤治疗的攻克,也是世界最前沿的研究。*同志和他的团队自2016年开始与美国顶级专家合作,致力于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难治恶性肿瘤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7、,使许多无药可治的患儿得到重生。以德为本,视病人为亲人人们都说*同志把患儿当自己的孩子看待,他经常和患儿家长说“如果我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会这样这样做”,这样确实拉近了与患儿家属的距离,使之共同面对癌魔。他的团队也是如此,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在抽血、穿刺时倍加细心,稍有空闲,就与患儿一起做做小游戏以减轻孩子们的病痛。患儿对他们的称呼是叔叔、阿姨,亲如一家人。经常有特别贫困家庭因拖欠住院赛用不能继续治疗,*同志会积极帮助寻找媒体、社会慈善机构捐款资助,自己每年为贫困资助贫困患者累计上万元,荣获*最美公益人物荣誉称号。在抢救临终患儿时,他经常2、3顿不吃饭,守在患儿身边,想尽一切办法,因为他是一个视患儿为己子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