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亦沈亦逵逵 1(一)概念: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即为粒细胞缺乏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2109/L时则为严重粒细胞缺乏症。2022-10-192(二)粒细胞缺乏常见的疾病/病因 血液系统疾病 其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风湿病、肝病等 恶性肿瘤放化疗以后 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2022-10-193 1临床表现:多合并感染,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体温多高达39以上,局部体征可不明显。常见感染部位:上呼吸道、肺部、消化道、泌尿道、血液。2022-10-194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多正常或减低。202
2、2-10-195 骨髓粒系增生良好、低下、成熟障碍,前者提示粒细胞无效生成,破坏过多或分布异常,后者则说明粒细胞减少多系骨髓增生不良或有异常细胞浸润所致。2022-10-1962022-10-197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不典型少有局部病灶表现少有局部病灶表现早期确诊难早期确诊难感染容易扩散感染容易扩散多为院内感染,耐药率高多为院内感染,耐药率高多重感染多重感染常用抗生素疗效差常用抗生素疗效差粒细胞缺乏并发感染视作重症感染粒细胞缺乏并发感染视作重症感染2022-10-1982022-10-199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146/15921/131粒细胞数粒细胞
3、数 0.5109/L粒细胞数粒细胞数1.0109/L李佩文等。现代医院。李佩文等。现代医院。2005;5(11):40-42。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极高,可达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极高,可达91.82%一项对一项对1999年至年至2005年的年的415 例次血液病住院患者进行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目的在于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例次血液病住院患者进行的回顾性调查分析。目的在于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关系及其感染病原学特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关系及其感染病原学特点。2022-10-19101积极去除病因,避免再次应用影响骨髓造血的 药物。2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护理
4、,有条件进住 层流室,如无层流室,进住单间病房,避免探视。3积极防治感染2022-10-1911无感染者,可不用抗生素或以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对有感染患者尽早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积极进行血培养,口腔分泌物、痰、大便、小便培养,寻找病原菌以指导临床用药。应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广谱。2022-10-1912起始恰当的经验性治疗正确选用抗生素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抗感染方案的调整3天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要调整方案(参照药敏试验)考虑到真菌感染、结核菌感染耐药性强的细菌感染: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恰当的停药时间2022-10-1913头孢菌素类(第二代、第三代)加氨基糖药类。头孢菌素类
5、(第二代、第三代)加氟喹诺酮类。单用碳烯类;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加糖肽类。碳烯类加糖肽类。根据药敏试验联合用药。2022-10-1914头孢呋辛(伏乐欣、西力欣)。头孢替坦、头孢西丁2022-10-1915头孢哌酮加酶抑制剂(舒普深、铃兰欣),头孢他啶(复达欣、凯复定),头孢哌酮(先锋必、达诺欣),头孢曲松(罗氏芬、菌必治),头孢塞肟(凯福隆)。2022-10-1916头孢吡肟(马斯平)头孢匹罗2022-10-1917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奈替米星、西索米星(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奈特、悉能)2022-10-1918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莫西沙星。2022-10-1919
6、碳烯类:亚胺培南(泰能)美洛培南(美平、倍能)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万迅)万古霉素(稳可信)替考拉宁(他格适)其 它:夫西地酸钠(立思丁)哌拉西林加三唑巴坦(特 治星)利奈唑胺 2022-10-1920预防用药:可采用口服药物:酮康唑、伊曲康唑或 氟康唑。治疗霉菌感染:采用氟康唑、二性霉素B、脂质体二 性霉素B、伊曲康唑(斯皮仁诺)、伏立康唑(威凡)、卡泊 芬净、米卡芬净2022-10-1921常用的药物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格拉诺赛特、惠尔血、吉粒芬、欣粒生、特尔津);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特尔立)。2022-10-192250g-300g/天皮下注射,直至粒细胞恢复至0
7、.5-1109/L。2022-10-1923丙种球旦白应用:1020g/天3天输注新鲜血浆应用免疫增强剂2022-10-1924输注单采粒细胞,作为抗感染治疗的辅助治疗,但由于粒细胞半衰期短,输注数量有限,反应较多,目前已较少采用。2022-10-1925(一)概念:又称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产生而导致血小板寿命缩短,提前大量破坏的一种疾患,原因不明。2022-10-1926 1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如下:(1)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2)脾脏不大或轻度肿大。(3)骨髓象显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表现。(4)具备下列5
8、项中任一项:a.强的松治疗有效,b.切 脾治疗有效,c.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阳性,d.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阳性,e.血小板寿命测定 缩短。(5)排除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2022-10-1927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有三个以上的部位出血,外周血血小板10109/L。2022-10-1928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防止外伤和避免应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用力而并发颅内出血。2022-10-1929(1)首选静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30mg40mg/天静滴,连续应用3-5天。b.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5001000mg/天,静脉点
9、滴,连续应用3-5天。c.大剂量氢化考的松冲击治疗:200-400mg/天,静 脉点滴,连续应用3-5天。上述方法应用后改用强的松天,口服 继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停药。2022-10-1930适用于有激素禁忌症;激素冲击治疗后无效;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其他病情需 手术治疗前或妊娠分娩前;经济状况好的可作为首选。用法:天,静脉输注,连续应用3-5天。2022-10-1931清除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抗体。2022-10-1932输注1u单采血小板(CS3000分离机单采)可提高血小板2030109/L,输注血小板前可予以免疫球蛋白1020克静脉输注以减少血小板破坏。2022-10-1
10、933(一)概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念处理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血液在微血管内广泛形成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继发纤维蛋白(原)溶解(纤溶)引起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DIC可见于临床各科,尤见于急危重患者,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2022-10-19341、DIC诊断一般标准:(1)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2)有下列二项以上临床表现:严重或多发性出血倾向;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 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脏器功能衰竭;抗凝治疗有效。(3)实验检查符合下列条件20
11、22-10-1935血小板计数100109/L(白血病、肝病50109/L)或是进行性下降,或下列二项以上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增高;(a)-血小板球蛋白(-TG),(b)血小板第4因子(PF4),(C)血栓烷B2(TXB2),(d)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P-选择素,GMP-140);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肝病,白血病)或或呈进行性下降;2022-10-1936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 60mg/L)或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 (阳性);PT延长或缩短3s以上(肝病5s),APTT延长或缩 短10s以上;AT-活性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PC)活
12、 性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200mg/L;因子C50%(肝病必备);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80ng/L或凝血酶调节蛋白(TM)较正常增高二倍以上。2022-10-1937 血浆凝血酶原碎片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或纤维蛋白肽A (FPA)水平增高;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水平增高;血浆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水平 升高;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增高(阳性)或组织 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下降。2022-10-1938具备下列三项以上检测指标异常,可诊断DIC。(1)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2)纤维蛋白原或
13、进行性下降。(3)3P试验阳性。(4)PT延长或缩短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5)外周血破碎红细胞10%。(6)不明原因的血沉降低或血沉应增快的疾病但 其值正常。2022-10-1939(1)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2)有下列一项以上临床表现: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 疡形成;原发病不易解释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湿冷及发绀等;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轻度或可逆性脏器功 能障碍;抗凝治疗有效。2022-10-1940正常操作条件下,采集血标本易凝固,或PT缩 短3s,APTT缩短5s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TG;PF4;TXB2;P-选择素。凝血激活分子标志
14、物含量增高:F1+2;TAT;FPA;SFM。抗凝活性降低:AT-活性降低;PC活性降 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分子标志物增高:ET-1;TM。2022-10-1941由于基础疾病不一,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病理改变,故治疗必须个体化,但总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2022-10-1942 去除原发病因将会终止血管内凝血,故病因治疗乃是DIC治疗成败的关键。同时积极扩充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保护脏器功能是DIC的基本治疗,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莨菪碱类药物、舒血管药物;此外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失衡、营养不良等。2022-10-1943 肝素是主要的抗凝药,多数学者主张选择性地应用肝素。主要适应
15、征有:明确的高凝状态;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呈进行性下降、微血管栓塞表 现(如器官功能衰竭)明显的患者;肿瘤引起的慢性DIC。消耗性低凝期但病因短期内不能去除者,在补充 凝血因子的情况下使用。2022-10-1944 严重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肺咯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严重肝病、手术切口未愈等。急性DIC伴有任何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蛇毒所致的DIC。DIC晚期,患者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及明显纤 溶亢进。肝素应用剂量与方法无统一规定,根据病因、临床类型、病期而定。现主张小剂量普通肝素每6000IU静脉持续滴注或间歇用药即可改善出血症状,如系感染引起急性DIC,剂量可酌情加大,肝素用量可用凝血时间(12
16、倍)或APTT(1倍)进行监测,一般应用35天,如出血停止症状改善凝血象恢复正常可逐渐停用肝素。2022-10-1945 低分子量肝素(LMWH)已普遍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它的抗凝血因子的作用大于抗凝血酶的作用,且较少引起血小板减少而致出血,应用时亦无需实验监测,较少依赖AT,半衰期较长,生物利用度较高。推荐LMWH治疗DIC的剂量为每日皮下注射50007500抗因子单位,亦有作者提出75100IU/kgd35天,静滴。2022-10-1946 DIC患者有活动性出血伴有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时,首先应在抗凝的基础上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是十分必要的,以补充凝血因子和AT-减轻出血,已有实验证明,此
17、时输注新鲜血浆不会加重凝血,因为也同时补充凝血的抑制物,每公斤体重给予1毫升的新鲜冷冻血浆大约可使血流中凝血因子浓度升高1%2%,直至PT值接近正常、纤维蛋白原不低于克/升。血小板明显减少伴出血时可输血小板浓缩液。当纤维蛋白原时,在抗凝的同时静滴纤维蛋白原首剂2克4克,812g/24小时,使其升高达。该制剂的半衰期约45天,故可维持34天的疗效;如肝素治疗有效而又无肝功障碍者,凝血因子可逐步恢复无需补充纤维蛋白原制剂,患者若仅有实验室低凝指标而无临床出血,则无需预防性输注血液制品。2022-10-1947 近期不主张对DIC患者应用纤溶抑制剂,仅用于DIC晚期继发纤溶亢进而致出血者,否则抑制纤
18、溶过程将加重脏器功能衰竭。在临床医疗中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尚未普及时,往往很难确定患者微血栓形成是否完全终止而仅表现为纤溶亢进,故一般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溶抑制剂而不单独使用。常用制剂有6氨基己酸(EACA)、止血环酸等。2022-10-1948 抗血小板药物有阻断DI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般用于轻度或慢性DIC或DIC已被基本控制时,单独服用不能控制病情,若与抗凝剂合用注意加重出血,复方丹参或丹参注射液可用于轻型DIC或对肝素有禁忌者。肝素的抗凝活性需依赖AT-,补充AT-可提高肝素疗效、抑制启动凝血和改善症状,目前鉴于AT-制剂价格昂贵,只限于高危病人与肝素合用或单独应用。2022-10
19、-1949 (一)概念: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因血型不合或其他因素所致供者或受血者的红细胞短期大量破坏所引起的溶血反应。仅占输血反应的0.1%,但病死率高达70%以上。溶血反应的类型有以下几种:2022-10-1950(1)ABO血型不合:主要是血管内溶血,病情严重,抗体为IgM类抗体,系天然完全抗体。(2)Rh血型不合:主要是血管外溶血,偶有发生。抗体为IgM抗体,系 不完全抗体。(3)其他稀有血型不合:发生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Lewis、MNs、Kell、Kidd血型不合。(4)O型血:30%40%O型血具有免疫性抗A及抗B,作“万能献血者”时发生 溶血。(5)A亚型:A2型患者已经输过A1型
20、血或怀过A1型胎儿,产生免疫性抗 A1抗体,如再输A1型血,则可发生溶血反应。此外,12%A2型及 25%A2B型人血清中有天然抗A1抗体,首次输血即可发生溶血反应。(6)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主要见于一次大量输血或短期内相继输入不 同献血者的血。2022-10-1951 (1)受血者或献血者红细胞有缺损,如红细胞 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和珠蛋白的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红细胞膜有缺 陷,使红细胞对外来血浆中的抗原复合物与裂 解素特别敏感,在补体参与下发生红细胞破坏。(2)输血前红细胞已受到破坏,如红细胞冰冻、加热、加高渗或低渗溶液、加入某些药物、混入乙醚、贮存过期、运输中机械损伤或细菌
21、生长等。2022-10-1952 1.临床表现:寒颤、高热;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 下降、出现休克等表现;可有黄疸、酱油样小便、少尿;严重者出现全身内脏广泛出血。2.实验室检查:ABO、Rh等血型签定,血浆游离血红蛋 白增高,血间接胆红素增高,出现血红蛋白尿。2022-10-19531立即停止输血,取样作血型签定,并观测有无多量游离血红 蛋白(通过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变化)。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尿色变化。3抗休克: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型相合的全血、血浆以 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升压以纠正休克。4保护肾功能:补液、碱化尿液、利尿使尿量维持在100ml/h以 上。血容量已纠正情况下,滴注20%甘露醇250500ml,如不 能利尿,则提示肾功能损害,按急性肾功能不全处理,必要 时血液或腹膜透析。5如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现,则应用肝素及补充凝血因子(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6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害米松(1020mg)或氢化考的松 (200400mg)立即静脉输注以减轻溶血反应及抗休克,可连 续应用35天。7严重病例可进行换血治疗2022-1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