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卒中的早期肢体康复早期康复的目的1 防止并发症2 防止废用综合症产生3 防止肢体痉挛产生4 为以后全面康复打下基础脑卒中的康复原则一、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二、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再功能。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效。三、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脑卒中的康复原则四、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故康复应与治疗并进。同时进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五、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
2、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卒中康复是一个改变“质”的训练,旨在建立病人的主动运动,要保护病人,防止并发症发生。脑卒中的康复原则六、要严密观察和关切卒中病人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七、约40%脑卒中病人可有复发,对此应加强相应预防措施。八、业已证实一些药物,如苯丙胺,嗅隐亭分别对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恢复以及巴氯氛对抑制痉挛状态有效,可选择应用。可乐定,哌唑嗪,苯妥英钠,安定,氟哌啶醇对急性期运动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故应少用或不用卒中后的异常运动模式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表现是患肢无随意运动,由于健肢的运动引起患肢的
3、肌肉收缩。是脊髓的随意异常运动,在瘫痪恢复的早期出现。在上肢呈现对称性;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屈伸为相反的表现。它可用于诱发患肢的活动。联带运动(Synergic movement)由意志引起的但只能按一定模式的运动称之联带运动。其组成部分为随意,部分为不随意运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原始性运动。在瘫痪恢复的中期出现。此时要注意不要强化这种模式,不然对功能的恢复是不利的。上肢联带运动屈肌联带运动伸肌联带运动肩胛带上举后伸前方突出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伸展前 臂旋后旋前腕关节掌屈背屈下肢联带运动屈肌联带运动伸肌联带运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蹠屈足 趾伸
4、展(背屈)屈曲(蹠屈)姿势反射体位改变引起四肢屈肌、伸肌张力按一定模式改变称姿势反射。为脑干、脊髓所控制,在瘫痪早期出现,随着病情好转,姿势反射逐渐减弱,但很少完全消失。计有: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腰反射其他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 颈转向,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肌优势。对称性 颈前屈: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颈后伸: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上下肢伸肌优势俯卧位:上下肢屈肌优势紧张性腰反射当上半身向右扭转时:右侧: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 左侧: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其他侧卧位:上侧上下肢屈肌优势,下 侧上下肢伸肌优势站立位:上侧屈肌优势,下侧
5、伸肌 优势Brunnstrom偏瘫后恢复六阶段(过程)理论第一期 松弛性瘫痪,无活动第二期 在共同形式下的活动,出现痉挛第三期 主动运动的出现仅见于肢体共同运动形式时,痉挛增强第四期 在共同形式活动外,出现随意运动,痉挛减轻第五期 能出现对个别或单独活动的控制第六期 恢复至接近正常活动控制Brunnstrom偏瘫后恢复六阶段(过程)理论(图示)早期康复内容一、病床的布置二、保持良肢位三、翻身与体位改变四、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五、床上动作训练卒中后异常姿势同义词:痉挛性偏瘫,Wernike-Mann姿势上肢姿势:肩关节内收、下垂、后缩。上臂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下垂。手指屈曲、握拳。下肢
6、姿势:骨盆上提。下肢外旋。髋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踝关节下垂,足内翻,步行时足掌外侧落地。卒中后异常姿势体位变换 体位变换的好处向患侧翻身 向健侧翻身 协助起坐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协助起坐关节活动度的维持 应在绝对无痛状态下进行。被动活动手法要平稳、缓慢。特别注意保护肩关节。鼓励患者自我训练。防止运动过量。肩关节的被动活动肩关节半脱位肩胛骨的被动活动握拳姿势(Bobath握拳)主动辅助运动主动向健侧翻身自健侧坐起协助站立从坐位起立动作的训练搭桥活动脑卒中康复功效 纵然卒中可有40%的自愈率,但康复功效也是肯定的。第一年末ADL自理者高达60%;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帮助者仅占20%,需要较多帮助者占15%,完全依赖者只占5%。工作年龄病人第一年末30%可以回归工作。卒中应该在卒中单元(包括医院、康复中心等)早期进行正规康复。如病人情况许可,可进行加强疗法。康复时间一般为30-45天。宜在社区随诊,卒中一般在3-6个月中有较好恢复,以后恢复是不可能的。要防止复发,防止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