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性瘫痪康复脑性瘫痪康复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脑性瘫痪康复脑性瘫痪康复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一患儿情况 患儿周某,女,6岁。双下肢活动障碍,行走困难5年。5年前,患儿家人发现其双下肢强硬,活动不灵活,爬行困难,不能独坐,扶站时双腿紧靠,双下肢呈尖足,足跟不能着地,站立困难。因家中经济困难,未到医院就诊。现在亲友支持下到康复中心治疗。其母亲孕龄25岁,患儿为第一胎,早产,剖宫产,双胞胎,出生时低体重。其双胞胎妹妹具有相似障碍且症状更严重。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患儿情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检查检查 查体查体:神清,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可
2、独自站立,髋膝屈曲,足尖着地,足放平时双膝过伸。能短距离独立步行,行走时屈膝屈髋,跳跃剪刀步态,呈尖足。双侧髋关节后伸、外展、外旋受限,双脚掌屈内翻,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跟腱挛缩。长坐位平衡及站立平衡差,双膝、跟腱反射亢进,Babinskin征(+)。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名明显异常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检查查体:神清,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可独自站立,髋膝屈曲,足临床诊断 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 那么什么是脑性瘫痪?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临床诊断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脑瘫的定义脑瘫的定
3、义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acquired cerebral palsy),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每千活产儿)。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瘫的定义脑性瘫痪(c e r e b r a l p a l s y),简
4、称脑瘫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引起脑性瘫痪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达1/3以上。有时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种因素。产前因素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晚期新生儿以后的因素包括从1周至3或4岁间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头颅外伤、中毒等各种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病因。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5、引起脑性瘫痪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接原因,但它们是脑瘫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亲宫内炎症或绒毛膜羊膜炎,作为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被引起重视。早产儿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脑瘫如何分类?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以下介绍常见的几种特殊的临床综合征。痉挛性脑瘫症状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瘫如何分类?临床
6、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痉挛性偏瘫(Spastic hemiplegia)最常见,为一侧肢体受累,多数上肢较下肢严重,远端较近端重,而面部常无受累。患儿多在3月后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患侧肢体少动、持续性握拳、握持反射不消失、前臂呈屈曲旋前状姿势、画圈步态等。部分患者受累肢体最初可能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才转为痉挛状态。此型常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癫痫发作为部分性或继发全身性发作。斜视很常见。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痉挛性偏瘫(S p a s t i c h e mi p l e g i a)第九页,编痉挛性双瘫(Spastic diplegia)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
7、为突出表现。此型多见于早产儿。患儿常在1-3月内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低下。继之为所谓肌张力不全期,患儿在立位并且足底触及检查床面时将诱发双下肢强直性伸直并交叉呈剪刀状。最后进入痉挛期,髋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剪刀步态,严重者不能独立行走。上肢受累较轻,常表现为行走时上肢姿势异常,但手的功能受累不明显。此型合并癫痫较少,约占1/5。约2/3患者智力正常或临界状态。斜视很常见。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痉挛性双瘫(S p a s t i c d i p l e g i a)以双下肢肌张痉挛性四肢瘫(Spastic quadriplegia)多见于严重窒息的患儿。四肢肌张力均增高,常呈角
8、弓反张状。可伴有核上性球麻痹,表现为吞咽和构音障碍。约半数患儿伴有癫痫和智力低下。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痉挛性四肢瘫(S p a s t i c q u a d r i p l e g i a)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 CP)约占10%,缺氧性脑损伤和新生儿核黄疸为主要病因。婴儿早期多有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或手足徐动等表现。患儿可有流涎、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下肢深腱反射正常或增强。可有持续性原始反射。智力大多正常或临界状态。约1/4患者伴有癫痫。由核黄疸引起者多表现为手足徐动、感觉性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等。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
9、。不随意运动型(d y s k i n e t i c C P)约占1 0%,共济失调型(Ataxia CP)约占10%。婴儿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平衡障碍、运动发育落后等。至幼儿期可发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体征。多无锥体束征。智力低下不少见但多不严重。共济失调性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共济失调型(A t a x i a C P)约占1 0%。婴儿期表现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1 以运动康复治疗为主,采用以神经发育学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尽管康复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于此型脑瘫,像vojta法、上田法等刺激性较强的手法不适合应用,任何能加重刺激、诱发紧张的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加重病情,
10、包括体针等都应避免。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1 以运动康复治疗为主,采用以神经发育学疗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2 抑制异常姿势,打破原始反射的控制,是产生正常运动的基础。因此,姿势的控制至关重要,保持稳定的支撑,在治疗过程中、日常生活中、各种体位时,都要避免异常姿势的产生,任何情况下都要对残存的原始反射进行抑制、控制异常姿势。只有控制了异常姿势,才能产生正常的自主运动。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2 抑制异常姿势,打破原始反射的控制,是产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3 缓解肌肉紧张性,减轻肌张力波动,控制肌张力障碍,是促进随意运动的前提。
11、运动的不随意和不自主运动增多,主要是由于姿势张力波动、肌张力障碍造成,提高随意运动的正确性、有效性,减轻联带运动,必需控制肌张力障碍、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紧张性,只有在主动运动时不再出现明显的肌肉紧张、张力障碍,自主、随意运动才能完成。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3 缓解肌肉紧张性,减轻肌张力波动,控制肌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4 在控制异常姿势和肌张力障碍的基础上,易化和促进主动运动功能,提高肌肉力量,提高自主控制能力,改善患儿的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应始终坚持功能为主的原则,在异常姿势控制减轻、张力波动初步缓解、肌力有一定提高时,就应
12、该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运动功能的改善上。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4 在控制异常姿势和肌张力障碍的基础上,易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5 运动康复的同时,辅以必要的药物,特别是对于控制肌张力障碍,减轻徐动、扭转、震颤、舞蹈样动作等,很有必要。基底节各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要依赖神经递质。当基底节受损时,各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或特异受体的功能异常,即引起锥体外系症状。这些症状有时单靠运动训练难以控制或效果缓慢,可根据不同表现选用美多巴(Madopar,含苄丝肼、左旋多巴胺)、盐酸苯海索(安坦)、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巴氯芬等。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
13、瘫痪康复治疗原则5 运动康复的同时,辅以必要的药物,特别是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6 配合传统中医疗法。在传统治疗方法中,推拿按摩对于缓解肌肉紧张、降低兴奋性,促进原始反射消失,提高肌力有重要作用,配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手法要求宜掌握轻、柔、缓原则,避免对肢体过强的刺激。对于提高腰部肌力可用重着手法。中医疗法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6 配合传统中医疗法。在传统治疗方法中,推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7 重视和加强矫形器和辅助具的应用。异常姿势、关节变形、肌肉或肌腱挛缩等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突出问题,尽早给患儿一个稳定的支撑系统,如坐姿矫正椅等辅助支具,尽早配带矫形器
14、,对于矫正姿势、预防畸形有着重要作用。脑瘫矫正鞋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7 重视和加强矫形器和辅助具的应用。异常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8 全面康复。在改善运动功能的同时,兼顾所有障碍的康复治疗,重视口的运动及吞咽功能、语言、智力、听力、视力的康复。智力的改善,可以明显提高运动训练的配合能力、自控能力。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8 全面康复。在改善运动功能的同时,兼顾所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9 长期康复。本型脑瘫患儿运动障碍重且广泛,症状复杂多样,预后大多较差,必需有长期的治疗计划,长期坚持,充分发挥患儿的潜在运动机能。长期的
15、器械治疗与药物治疗必不可少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原则9 长期康复。本型脑瘫患儿运动障碍重且广泛该患儿主要生理功能受限表现 双下肢活动受限,心理难过,自卑。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该患儿主要生理功能受限表现双下肢活动受限,心理难过,自卑。第该患儿个体水平功能受限 患者不能正常参加学习,活动能力受限。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该患儿个体水平功能受限患者不能正常参加学习,活动能力受限。第该患儿的近期和远期康复目标是什么?近期:患儿异常姿势得到有效的抑制,正常的运动和姿势逐渐形成,大多数患儿的性格变开朗活泼,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生活
16、能力得到提高 远期:帮助患儿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抑制异常的运动和姿势,改善运动障碍,使患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该患儿的近期和远期康复目标是什么?近期:患儿异常姿势得到有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一、心理护理:由于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会使脑瘫患儿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常常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作为护士,我们要首先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了解患儿的喜好,取得患儿的信任,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鼓励患儿尽可能多的接触陌生人群和环境,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指导患儿消除自卑心理,对患儿的进步多表扬,引导患儿增强自信,让他们认为“我能行”。最终使患儿在心理
17、和生活信念上导得良好的康复。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一、心理护理:由于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会使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二、饮食护理:脑瘫患儿的神经损伤如果影响到口咽神经,患儿的进食技能会出现障碍,从而会引起进食困难,因此适当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患儿应半仰卧位,头位于身体正中间,两手放于身前,这个姿势有利于患儿进食。患儿的饮食种类应该以蛋白质、脂肪、糖类为主,它们能为患儿提供必要的能量。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摄食功能训练,包括正确进食姿势的训练、口腔功能调节、吞咽训练、咀嚼功能训练、水分摄取训练、独立进食训练。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要经常对患儿进行摄食功
18、能相关器官生长发育的诊断与评估,这一点对于改善患儿的摄食功能至关重要。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二、饮食护理:脑瘫患儿的神经损伤如果影响到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三、穿脱衣服的护理:衣服的穿脱是日常生活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功能障碍而不能穿脱衣服的患儿,要解决患儿穿脱衣服的问题,就要给与相应的训练。首先使患儿知道身体部位的名称,懂得穿脱衣服的意义,教会患儿识别各种衣服的颜色、名称、用途以及衣服的前后和里外,激起患儿对穿脱衣服的兴趣,最后再进行穿脱的训练。一般采取坐位进行训练,如果患儿坐不稳,可侧卧位或者在家长腿上进行。衣服应选择宽松的容易穿脱的,这样有利于提升患儿
19、的信心,从而提高患儿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三、穿脱衣服的护理:衣服的穿脱是日常生活活如何做好康复护理?四、治疗性体位的保持:(1)(1)睡眠体位:睡眠体位:脑瘫患儿由于受到异常姿势的影响,睡眠姿势也会出现异常,长期保持固定的异常的睡眠姿势会引起脊柱的变形,从而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侧卧的睡眠姿势有助于痉挛型脑瘫患儿降低肌张力,保持姿势的对称性。如果屈曲严重的痉挛型患儿,应使患儿采取俯卧的姿势:伸展模式为主的患儿可采取仰卧位,可以选择合适的吊床将患儿仰卧位放置,使头部保持在身体的中线位上,从而抑制患儿的伸展模式:(2)2)坐位体位:坐位体位:伸
20、腿坐:该体位是脑瘫患儿坐位的最佳体位,此体位下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姿势有利于训练患儿坐位平衡,在此姿势上同时可以训练重心转移和体轴回旋:盘腿坐:该状态下患儿的臀部负重,同样可以对患儿进行体位转移的训练:椅或凳坐位:此体位能让患儿保持正确的坐位体位,训练双下肢承重,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3)(3)膝立位体位膝立位体位.膝立位是站立位的基础,因此要让患儿多加训练。分为双膝立位和单膝立位。双膝立位:双膝着地,两膝并拢,屈膝90躯干和大腿保持在同一平面。单膝立位:患儿一侧下肢保持不动,另一侧曲髋90成单膝立位: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如何做好康复护理?四、治疗性体位的保持:(1)睡眠体位
21、:脑瘫如何做好康复护理?(4)(4)站位体位。站位体位。站立是行走的基础,在患儿能保持坐位平衡后,可以进行站立训练。可根据患儿的情况依次进行扶站、靠站和独站训练。患儿能独站后可进行立位平衡训练,最后可进行动态平衡训练:(5)(5)行走训练行走训练。在患儿能够独占的基础上,可在平地上进行迈步训练。刚学会走路的患儿,各种能力都比较差,要对患儿进行步态和步速的矫正,促进患儿掌握正确的姿势。在进行行走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患儿的步幅和速度,两腿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获得正确的姿势:(6)(6)抱位体位。抱位体位。各种类型的脑瘫患儿都有其相应的抱位体位,正确的抱姿不仅能纠正异常姿势,还可以增强患儿对头部
22、、躯干的控制能力。比如伸展占优势的患儿,要先令患儿处于仰卧位,面对患儿,先使患儿头部前屈,上肢前伸,使患儿坐起,最后再抱起患儿。对于角弓反张的患儿,使患儿头部靠于抱者的一侧大臂,抱者两手将患儿抱成球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如何做好康复护理?(4)站位体位。站立是行走的基础,在患儿能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五、出院指导: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出院的患儿,要对其家长进行必要的出院指导,比如各种抱姿,患儿的喂养,以及各种训练方法,这样可以让患儿在家能继续训练,减轻肌张力的反弹,使治疗效果得到巩固。为以后患儿的继续康复治疗打下基础。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
23、如何做好康复护理?五、出院指导: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参考文献1陈善萍小儿脑瘫的国内治疗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1,3(3):215-2162王慕逖儿科学Ml.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5-316.3王静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49-504徐莉,孛晶,杨玉新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5 96.5马丙祥 党伟利.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原则J.康复医学杂志,2010 25-7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参考文献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第三组成员第三组成员 赵希赵希 徐涛徐涛 罗洋阳罗洋阳 孙仕琪孙仕琪 牟学磊牟学磊 乔长彬乔长彬 尹鹏尹鹏 倾情奉献倾情奉献 2013.09.28 2013.09.28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第三组成员 赵希 徐涛 罗洋阳 孙仕琪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点 二十二分。汇报结束谢谢大家!请各位批评指正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