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 Yannuzzi等(1982):反复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上皮脱离的一种病变 Kleiner:后部葡萄膜出血综合征(PUBS)Perkocich反复多灶性血清血液样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Yannuzzi(1990)IPCV发病尚不明确AMD的特殊类型脉络膜血管的异常扩张流行 年龄:初次诊断年龄为5065岁,有报告最小20岁,最大88岁最常见的年龄为60多岁 性别:女性多发,男:女为3:5(中国、日本,男性多见)眼别:单眼多见 任何种族均可发病,以有色人种易患,尤其是黑人 Yannuzzi 20例PCV,黑人10例,亚洲人6例,白人4例不同种族P 临床 症状:大部分患者主诉中
2、度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出现中心暗点,亦可无任何不适 视力:不同患者差异较大 Uyama等 35例PCV,18 眼0.8;11眼0.30.7;6眼0.2 眼底表现:1.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上皮脱离 2.少数可并发玻璃体出血 3.REPD附近视网膜下多个直径为0.30.5PD大小橘红色息肉状病灶,大者可达23PD 4.晚期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变性,但少有瘢痕组织形成 5.病变主要位于盘周,亦可位于黄斑、黄斑旁和周边视网膜 6.大多无漆状纹、玻璃膜疣等改变眼底血FFA:在PCV的诊断中价值不大 息肉状扩张典型表现为点状高荧光 分支状血管网不易看到 色素上皮萎缩者可看到异常血管网 PC
3、V病变位于Bruch膜和RPE之间可看见ICGA:造影早期显示内层脉络膜伞样分支状血管网,末端呈息肉状或动脉瘤样簇状高荧光 血管网位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内 直接从脉络膜大血管膨出 出血渗出遮盖息肉状病灶息肉状病灶ICGA:早期:囊袋样扩张 活动性病灶:后期染料渗漏或染色 静止期病灶:荧光减弱或中心弱荧光,周围环状强荧光-冲刷现象 分支血管大多来自视盘旁,息肉状扩张位于视盘旁(黑种人)或黄斑区(东方人)晚期相显示低荧光伴或不伴少许渗漏分 按部位分类:1.黄斑型PCV 2.视乳头旁型PCV 3.血管弓型PCV 4.中周型PCV 5.结合型PCV 按渗漏程度分类:1.活动性PCV 早期囊袋样扩张,晚期荧光素渗漏 2.静止型PCV 早期囊袋样扩张,晚期冲刷现象诊 确诊病例必须满足至少其一:(1)眼底检查有隆起的橘红色病变;(2)在IA中可看到特征性的息肉状病变。疑似病例必须满足至少其一:(1)IA中仅可看到异常血管网;(2)复发的出血和/或浆液性PDR。鉴别治 激光光凝 1.光凝针对有渗漏的息肉状的扩张或血 管瘤样改变,而不是所有异常血管病 变 2.亦有学者主张光凝病变血管的滋养血管 3.可选择810nm近红外激光 PDT TTT 手术 -主要针对黄斑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