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云和雾【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
2、、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材分析】云和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内容。本课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情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二个
3、活动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验室,接近地表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节课唯一的动手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第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通过低年级的水、天气变化学生已经会观察并描述水、天气的变化;中年级相关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
4、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单元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科学探究:1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2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云和雾的形成原因及两者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材料:量
5、筒、冰袋、温水、线香、火柴。【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观看视频:云上厦门美景。2提问:你看到一幅什么天气下的厦门美景?预设:云、雾、云雾缭绕。3聚焦云和雾,我们看到的是云还是雾?4揭题云和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云和雾,来探寻云和雾的秘密。设计意图:问题情境并结合本地学生熟悉的厦门美景,聚焦到云和雾并了解学生对云和雾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云和雾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二、初步推测雾的形成1提问:关于云和雾你有什么想知道?(提出问题)预设:什么是云什么是雾?云和雾是怎么形成的?云和雾的区别?2谈话:从离我们最近的雾开始研究。3师生共同讨论:见过雾吗?在雾中行走身上有
6、什么变化?4推测:雾可能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水蒸气、水分等)5追问:提供水你能制造出雾吗?6小组讨论:怎么想?怎么样?需要什么?7根据小组设计领取实验器材并实验。8交流汇报:(1)造雾成功推测雾是怎么形成的。(2)造雾失败什么原因失败9通过教室里造雾活动,初步推测雾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核心词:水蒸气、遇冷、小水滴.)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室里有的各种材料,通过各小组的讨论从生活出发用尽可能多方法在教室里用最短的时间来造雾,虽然方法不同但都造出了雾。要研究雾,就要对雾进行观察,在分析了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学生可以从已有逻辑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对所探究的事
7、物进行客观考察,据此提出逻辑范畴的假设的过程至关重要。 三、模拟雾的形成1谈话:既然是科学课,就要有规范的操作,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制造雾?验证我们推测是否正确。2师生讨论:(1)怎么制造水蒸气温水;加冷水或热水行不行?遇冷怎么模拟冰块 。师补充:尽可能真是的模拟大自然的环境,空气中除了水蒸气还有什么?(微尘或烟雾)我们用线香的烟来模拟空气中的细微灰尘。3师演示人造雾(结合PPT)往烧杯内倒入温水,温水约占烧杯的一半;点燃线香,待充分燃烧后放入烧杯中,等待5秒,取出线香后,用蒸发皿盖上,观察烧杯内的现象;用冰袋盖住烧杯口,观察烧杯内的现象。 4谈话:对我们的实验还有没有疑惑?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8、。5学生动手实验并填写记录单(5分钟)。6学生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并小结雾是怎么形成的。7小结:通过实验验证了雾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了雾。8思考:用实验的成果解释自然界中雾现象的成因: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 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形成了雾。9通过视频来进一步了解。视频“雾的形成”。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室简单的常规设备模拟出于自然原型相似的条件,来模拟雾的形成,使雾的产生过程从无到有都可视化。这样既规范了模拟实验的要求,由可以将大自然的现象搬到课堂,直观形象,同时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 四、结合资料,解释云的形成1通过登山者不同视角呈现的云和雾的
9、图片: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视频资料,思考云和雾的区别。2观看完视频资料,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位置不一样。3小组讨论并根据雾的研究,解释云的形成。4小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众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就是云。5视频进一步认识“云的形成”(板书:高空、近地面)。设计意图:在通过观察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中的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结合前面造雾的实验,学生可以将雾的成因外推到来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0、能力。 五、拓展1分享你今天的收获,帮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2大自然中的水蒸气可能在近地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也可能在高空形成云,还有可能飘在地面上或者地面的物体上,也可能遇到更冷的环境等,这些都会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板书设计】13云和雾【实验记录单】13云和雾一、模拟雾的形成 在装有温水的烧杯中加入线香的烟,盖上玻璃皿,我们观察到:(有 / 没有 )明显的白烟。 用冰袋盖住烧杯口,我们观察到: 通过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是( 正确 / 错误 )的,雾形成的原因是 14.露和霜【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
11、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
12、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材分析】露和霜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2课。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
13、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情分析】生活经验以及科普知识的阅读,让孩子有了前概念,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成霜原因分析。南方很难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到结霜现象,学生对结霜没有足够的感性认知。北方的学生,有丰富的体验,比较完成成霜概念的建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四节课水遇冷以后,研究过“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和“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有了一定的科学认知基
14、础。在“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这个实验当中,学生经历了“加盐”降温制冰,学生有了经验,这堂课就能联想到“加盐”。假如学生没做过这个实验,可能全班没有一个人讲的出来。所以,四年级的时候,“水结冰”实验,是必须做的。【教学目标】1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和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2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3对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充满好奇,能根据已知经验或知识进行猜,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4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教学重点】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造霜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
15、料:PPT。学生材料:易拉罐、泡沫胶、湿毛巾、数显温度计、冰块、冷水、冰块铲、泡沫箱、盐、塑料杯、勺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新闻导入1谈话:人们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比如咱们六一早上一直下大雨,不得不推迟到周四;而周四下午放晴,又很热,实在是一个难忘的六一啊!我们来看一段新闻,注意获取信息。2观看视频。3提问:视频里讲到了哪几种天气现象?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露和霜”(板书:露和霜)。设计意图:联系身边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由新闻引出研究课题。二、比较不同,猜测成因1谈话:你在生活中见过露或者霜吗?在哪儿见过?生:见过露,早晨在草地
16、上。生:见过霜师:在哪里看见的?生:老家师:老家在哪里?生:陕西、河南师:你们在厦门见过霜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在厦门没见过?生:温度不够低。师副板书“温度”2谈话:我给大家带来了露跟霜的视频,请观看视频晨露菜结霜。3谈话:研究事物,我们经常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一般从“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现在请小组讨论:露和霜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讨论2分钟)(教师巡视,老师一到身边,学生就闭口不谈,问他们,就说讨论完了。所以,要求每个地方至少将讲三点。而且老师一到身边,就喜欢跟老师聊,问老师“是不是”很多学生这时候反而丢下同伴,跟老师交流。学生的向师性太强了。缺少自己判断的自信心,或者
17、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太侧重教师主导,学生就太依赖老师,喜欢老师来判断“对不对”。)4交流汇报生:相同点:都是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形成、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上生:不同点:露是液态,小水珠,可以流动;霜是固态,冰晶,不可流动师:有颜色没有?生:有师:分别是什么颜色?生:露是无色,冰晶是白色。(点出冰晶为白色,为后面观察记录做准备)(聚焦到温度的不同)5提问:刚才同学们讲了,露和霜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什么原因造成有时会变成露,有时会变成霜?生:遇冷程度不同。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分析,他抓住了关键点。那么“遇冷程度”指的是什么?生:温度。师:造露需要达到温度多少?造霜,需要达到温度多少?生:露十几
18、摄氏度就可以,霜要0摄氏度以下。师:为什么霜要0摄氏度以下?生:因为水结冰的温度是0摄氏度。师:那么反过来,露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温度?生:0摄氏度以上。6师小结:所以我们的猜测是,水蒸气遇冷0摄氏度以下,会产生霜;0摄氏度以上,会产生露。(师生互动环节,根据学生现场反应,灵活调整教师的引导。有的孩子会说露的形成 温度是0-10,表扬孩子大胆猜测,问孩子们想不想一起来做实验,探究一下。)设计意图:通过有结构的教学环节,一步步唤醒学生对露与霜的科学认知,厘清水蒸气遇冷成露和成霜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认知建构与思维活动层次。三、创造条件,人造露霜1谈话:想不想把露和霜请到我们教室来配合我们做研究?生:想!
19、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把露和霜请进教室来!现在我给你们提供两个易拉罐瓶子,瓶子模拟的是地表的花草,你们想办法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露或者霜,依附在瓶子上。强调:两个瓶子,一个造露,一个造霜。2提问:造露还需要什么物品,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操作)?造霜还需要什么物品,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操作)?(PPT出现这三个问题)小组讨论2分钟。3学生讨论2分钟,全班交流。生:冰箱、空调、水、冰块等,用来创造冷的环境师:我们在教室里做分组实验,用什么最好?生:加冰。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物品,有可能造露,但是能造霜吗?造霜需要什么条件?生:温度达到0摄氏度以下。师:在教室里,我们不用
20、冰箱,怎么创造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生:加盐。(四下水遇冷以后,有做过水结冰的分组实验,学生就能讲出“加盐”。讲不出来就举例以撒盐化雪,启发学生用盐可以让冰融化,进一步降温到0摄氏度以下。)4观看实验视频。(播放实验操作步骤微课)在冰块中加盐,降低盐水冰点,制造零下低温;在杯下垫湿毛巾,可以增加杯子四周的水汽含量。师:看完视频,还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要垫湿毛巾?师:为了增加杯子周围的水汽。(磨了4个班,有一个班的孩子主动举手讲出这点。还不是老师解释的。)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境与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模拟实验,验证猜想1学生分组实验8分钟,教师巡视;小组记录成
21、露、成霜温度,并贴在黑板数据表上。2数据都贴上来了,教师请学生把冰块跟盐倒出,观察发生什么现象,回答这说明什么。设计意图:说明霜也是水的一种形态。3实验结束,全班交流,分析数据。(1)学生汇报:谈话:你们刚才做了造露造霜实验,是否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学生根据数据表,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并分析原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能根据实验,总结出科学规律,同时还能发现数据误差原因,一种是人为误差,一种是材料差异引起的误差。(2)教师小结:在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
22、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太阳出来,露和霜又变成水蒸气消失了,这就是水在地表的循环!五、阅读材料,联系生活1谈话:阅读材料,提问:你从这份材料,获得什么信息?生1:露一般发生在天气转凉的秋天霜发生在深秋,即将入冬的时候生2:认识白露为9月7日、8日;霜降为10月23日或24日,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就要到来。设计意图: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六、回顾课堂,总结收获1师:今天我们把露和霜成功地请进了教室,好玩吗?生:好玩2科学就是在“玩中学”,“做中学”。那么,今天的科学课,你收获了什
23、么?生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善始善终,让学生走完整的探究之旅。【板书设计】14露和霜【参考资料】1.盐水溶液含盐量23.1%时,冰点为-21.2,最佳。瓶子容量为330ml,八分满为264ml;需要盐74.68g;但是,因为冰还没有完全融化,所以此时盐含量并不是准确的23.1%;再加上按照教材加水,加速盐溶解,盐含量过高的话,温度只能降到-2左右。经过亲测,冰不加水,直接加盐4奶粉勺(约55g)最合适,震动与搅拌促进冰与盐充分接触,可最快结霜。底下垫湿抹布,会让霜更明显;不垫湿抹布,会比较慢,而且结的霜也比较少。冰加冷水的话,可能出现不结霜现象。2.加盐,让瓶底上下敲击桌面,利用震动,让盐渗下去
24、,这时候冰块表面很容易融化形成水,这时候搅拌就很方便,两分钟内就能够明显结霜。实验8分钟,让孩子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观察。3.学生分析数据,发现各小组成露成霜温度不一样,学生有讲到可能是因为放的冰量不一样,还可能因为是不同人观察的,所以造成数据不一样。教师应当及时夸奖学生,并进一步提炼升华,学生讲的两方面是材料误差跟人为误差! 15雨和雪【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
25、、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材分析】雨和雪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3课内容。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
26、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
27、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2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3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教学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材料: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教学过程设计】一、人造雪导入,场景激趣。1出示雪地场景,观看下雪视频(或体验下雪情境),体验人造雪带来的观感。2谈话:厦门不会下雪,有人见过真正的雪吗?3学生描述感受。4师:南方虽然
28、不会下雪,但是会下雨,今天我们体验了人造雪,但是却能够模拟一场真正的雨。5揭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和雪。设计意图:雪,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从人造雪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 二、观察不同,猜测成因1谈话:对于我们熟悉的雨和不熟悉的雪,你了解多少?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请学生写下不同之处,让学生上台张贴板书。雨:液体、四季都有雪:固体、一般发生在冬天、一般在北方才会下雪3请学生写下相同之处,让学生上台张贴板书。相同点:本质都是水,都是从云中降下来。4提问:为什么一样从天下落下,有时候是雨,有时候是雪?5学生讨论,猜测。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雨和雪的共同点,。 三、创造条件,进行
29、人造雨1师:雨水哪里来?(空气中) 出示水蒸气宝宝。2追问:空气中的水哪里来?(地面上) 出示水滴宝宝 3谈话:水蒸气如何变成雨?(需要遇到冷的环境)4小结: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 四、模拟实验,验证猜想1谈话:想要做雨的模拟实验,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要有水蒸气,冷的环境)师:如何得到水蒸气?(加热水)师:如何让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盖上蒸发皿)2出示器材,利用酒精灯加热一杯水(为节约时间,可采用热水。)盖上蒸发皿,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上有小水珠)3思考:此时小水珠还没法变成雨,如果让小水珠变成小水滴落下来?(创设冷的环境)出示冰块,在培养皿上
30、放上冰块,观察现象。(小水珠聚集后落下来)学生填写、绘制报告单,贴上水滴、水蒸气等的示意图。4思考:根据雨的形成,猜测雪是如何形成的?(更寒冷的环境下形成)在报告单上,增加雪的形成过程。5小结:当云中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道上升气流拖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者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过程中没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 五、拓展学习,认识降水1播放微课,认识更多降水形式:冰雹、雨夹雪、冬雨等。2讨论,这些降水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 【板书设计】15雨和雪16.水滴的“旅行”【课标落实】1
3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
32、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的变化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实景图片,通过交流“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这是在前面实物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通过一些关键词汇和箭头帮
33、助学生建立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体现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学情分析】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不断地相互转化。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水循环无论是对于生命来说,还是对于地球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造成了不同的天气现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
34、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课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的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大概念。本课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做主题,涉及水圈与大气圈这两个主要概念。该主题能够很好地将两个主要概念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大概念。本课是此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的总结课。学生前面对云、雾、雨、雪、露、霜等的成因及水的三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每天都接触着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同样兴味盎然。将学生较为熟悉的
35、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的活动,获得对水循环的科学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2知道当水的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随着吸热或放热,能够由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3通过回顾云、雾、雨、雪、露、霜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科学探究:1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水循环的模型。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3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设计、分析、研
36、究问题的方案。利用简便的水循环组装模型,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微缩呈现,直观形象。科学态度: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学习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观察分析问题。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在科学探究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2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水循环服务生活的。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教学重点】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教学难
37、点】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教学准备】水循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水循环模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看,是什么?(出示小水滴图片)是小水滴,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那小水滴会旅行吗?来看一看小水滴的旅行日记,我们将和“小水滴”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是哪里呢?2教师有感情朗读小水滴的旅行日记,学生思考:小水滴到了哪些地方?3学生汇报:海洋、空气、云层、变成小水滴、雪、露、霜。4师:那它又是怎样旅行的呢?又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5揭示课题:本节课我们将跟随小水滴一起来一次快乐的旅行吧!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利用“小水滴、旅行
38、”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 二、探究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1分析一下图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说说这幅图上哪里有水?出示:河流、云朵、雾、海洋、冰川、土壤 六张图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说一说图中的景物哪里有水?猜一猜并说出理由。2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河流:有大量的淡水;云朵:云层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当小水滴越积越多,掉落下来就会形成降水;(除了肉眼能够看到的以外,空气中还有很多我们无法看到的无色无味的水蒸气。)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接近地面的就是雾;海洋:水域面积大,有大量的咸水;冰川:一般在高原地区的高山上比较常见,是有水
39、遇冷结冰形成的;土壤:土壤中含有水分(雨水补给或地下水),植物才能在土壤中生存。3师:看来,水在自然界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身影,那天空中的水蒸气又是来自哪里呢?天空中的水来自哪里呢?生: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蒸腾变成水蒸气,随着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学生若说不完整,教师加以引导补充。)生: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学生若说不完整,教师加以引导补充。)4师:降落到地面雨和雪到哪里去了呢?生: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5看来同学们都能够联系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现象,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学生使用活动手
40、册,用箭头表示水的走向。小组合作讨论,绘制完成后,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并说明绘制的原因。6教师提问: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揭示水循环的概念。生:同桌之间相互先说一说,后举手回答。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自然界的水日夜不停、循环往复地运动着,形态不断变化,空间位置不断变化,总体保证了大海晒不干,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以大问题统领,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展开,例如,地上的水是怎么跑到天上去的?天上的水又是怎么降下来的?降下来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将
41、这些问题完整地串在一起,便形成了水循环的初步概念。三、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也了解到了小水滴总是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旅行”着,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它的“旅行”吧!回顾雨和雪的形成,利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绘制草图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表示出来。可以将学生建立的模型在黑板上张贴出来也可以投屏到电子白板上,观察比较分析,比一比谁画得最准确。2出示教材图片,解释红色箭头与蓝色箭头表示的含义。利用教材上的水循环图完整地说一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注意用一些科学的概念,如蒸发、凝结、降水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汇报小组成果: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
42、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注入海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一个向下的过程。红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太阳,蓝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地球引力。(可以尝试解释太阳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地球引力对水循环有什么影响。)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 流 到 海 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3师:刚才这个
43、图展示了水循环的过程,那我们能不能根据前期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水为什么了能够循环?(引导:水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蒸气的,水蒸气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的?)4学生思考、汇报。生:水变成水蒸气,是在受热的情况下;水蒸气变成水,是在遇冷的情况下。在自然界中,水总是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当外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总是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5探究延伸:水循环对于地球或人类有什么意义?师:水在自然界中总是在不断循环的,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水循环世界将是怎样的?水循环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生:(探讨、交流)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更
44、新的状态使海洋水资源得到更新,把大气水和海洋水联系在一起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实现了地球系统水、能量和地球生物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换,构成了全球性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水循环联系着海陆两大系统,塑造着地表形态,制约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协调,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因此,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师总结:水循环与地球和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说明生物的生存和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污染破坏水资源。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说一说,在描述水循环的过程中,把握水循环的主体
45、过程,更能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引导学生用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联系生活。四、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1师:播放一段介绍水循环的视频,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2为了使我们更清晰的观察到水循环的过程,跟随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模拟大自然中水循环的实验,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有:水循环模型、小草、水、冰块、营养土和蛭石。提问:水循环模型里的小草、水池分别代表什么?猜猜这个模型里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描述在这个模型内水循环是如何进行的。学生讨论、汇报。3生:小草表示的地表上的植物,水池表示的是整个地表。格子内放入营养土和蛭石,可撒入草种。注水是为了形成充足的水蒸气。这里有双层罩,中层罩上放冰块,外层罩盖在模型最上面。放入冰决是为了让水蒸气在中层罩下方凝成小水滴,形成“降水”。(各地各校根据材料装备情况开展此环节的拓展活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根据现有的材料开发出能够表示水循环的装置模型。)设计意图:科学课是让学生睁大眼睛看大自然的教育,但自然界的现象很复杂、很难进行直接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使用播放视频和模拟实验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