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露和霜》教案(定稿).docx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389989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露和霜》教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露和霜》教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云和雾【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

2、、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材分析】露和霜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2课。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

3、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情分析】生活经验以及科普知识的阅读,让孩子有了前概念,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成霜原因分析。南方很难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到结霜现象,学生对结霜没有足够的感性认知。北方的学生,有丰富的体验,比较完成成霜概念的建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

4、第四节课水遇冷以后,研究过“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和“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对于水的三态变化,有了一定的科学认知基础。在“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这个实验当中,学生经历了“加盐”降温制冰,学生有了经验,这堂课就能联想到“加盐”。假如学生没做过这个实验,可能全班没有一个人讲的出来。所以,四年级的时候,“水结冰”实验,是必须做的。【教学目标】1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和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2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3对露和霜的形成原因充满好奇,能根据已知经验或知识进行猜,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4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知道天气与人

5、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教学重点】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做造霜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学生材料:易拉罐、泡沫胶、湿毛巾、数显温度计、冰块、冷水、冰块铲、泡沫箱、盐、塑料杯、勺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联系生活,新闻导入1谈话:人们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比如咱们六一早上一直下大雨,不得不推迟到周四;而周四下午放晴,又很热,实在是一个难忘的六一啊!我们来看一段新闻,注意获取信息。2观看视频。3提问:视频里讲到了哪几种天气现象?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露和霜”(板书:露和霜)。1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视

6、频中讲到的几种天气现象。 设计意图:联系身边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由新闻引出研究课题。二、比较不同,猜测成因1谈话:你在生活中见过露或者霜吗?在哪儿见过?生:见过露,早晨在草地上。生:见过霜师:在哪里看见的?生:老家师:老家在哪里?生:陕西、河南师:你们在厦门见过霜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在厦门没见过?生:温度不够低。师副板书“温度”2谈话:我给大家带来了露跟霜的视频,请观看视频晨露菜结霜。3谈话:研究事物,我们经常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一般从“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现在请小组讨论:露和霜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讨论2分钟)(教师巡视,老师一到身边,学生

7、就闭口不谈,问他们,就说讨论完了。所以,要求每个地方至少将讲三点。而且老师一到身边,就喜欢跟老师聊,问老师“是不是”很多学生这时候反而丢下同伴,跟老师交流。学生的向师性太强了。缺少自己判断的自信心,或者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太侧重教师主导,学生就太依赖老师,喜欢老师来判断“对不对”。)4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追问。生:相同点:都是由水蒸气在夜晚遇冷形成、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草树木上生:不同点:露是液态,小水珠,可以流动;霜是固态,冰晶,不可流动师:有颜色没有?生:有师:分别是什么颜色?生:露是无色,冰晶是白色。(点出冰晶为白色,为后面观察记录做准备)(聚焦到温度的不同)5提问:刚才同学们讲了,露和霜

8、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什么原因造成有时会变成露,有时会变成霜?生:遇冷程度不同。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分析,他抓住了关键点。那么“遇冷程度”指的是什么?生:温度。师:造露需要达到温度多少?造霜,需要达到温度多少?生:露十几摄氏度就可以,霜要0摄氏度以下。师:为什么霜要0摄氏度以下?生:因为水结冰的温度是0摄氏度。师:那么反过来,露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温度?生:0摄氏度以上。6师小结:所以我们的猜测是,水蒸气遇冷0摄氏度以下,会产生霜;0摄氏度以上,会产生露。(师生互动环节,根据学生现场反应,灵活调整教师的引导。有的孩子会说露的形成 温度是0-10,表扬孩子大胆猜测,问孩子们想不想一起来做实验,探究一下

9、。)1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霜和露。及时追问,明确霜和露形成的条件。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露和霜。3分组讨论露和霜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4学生交流汇报。5通过分析,学生进一步明确露和霜形成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有结构的教学环节,一步步唤醒学生对露与霜的科学认知,厘清水蒸气遇冷成露和成霜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认知建构与思维活动层次。 三、创造条件,人造露霜1谈话:想不想把露和霜请到我们教室来配合我们做研究?生:想!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把露和霜请进教室来!现在我给你们提供两个易拉罐瓶子,瓶子模拟的是地表的花草,你们想办法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露或者霜,依附在瓶子上。强调:两个瓶子

10、,一个造露,一个造霜。2提问:造露还需要什么物品,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操作)?造霜还需要什么物品,这个物品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操作)?(PPT出现这三个问题)小组讨论2分钟。3学生讨论2分钟,全班交流。生:冰箱、空调、水、冰块等,用来创造冷的环境师:我们在教室里做分组实验,用什么最好?生:加冰。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物品,有可能造露,但是能造霜吗?造霜需要什么条件?生:温度达到0摄氏度以下。师:在教室里,我们不用冰箱,怎么创造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生:加盐。(四下水遇冷以后,有做过水结冰的分组实验,学生就能讲出“加盐”。讲不出来就举例以撒盐化雪,启发学生用盐可以让冰融化,进一步降温

11、到0摄氏度以下。)4观看实验视频。(播放实验操作步骤微课)在冰块中加盐,降低盐水冰点,制造零下低温;在杯下垫湿毛巾,可以增加杯子四周的水汽含量。师:看完视频,还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要垫湿毛巾?师:为了增加杯子周围的水汽。(磨了4个班,有一个班的孩子主动举手讲出这点。还不是老师解释的。)1.分组讨论实验方法,明确如何操作。2.观看实验视频,进一步明确实验方法。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各个因素,明确如何露和霜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境与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模拟实验,验证猜想1学生分组实验8分钟,教师巡视;小组记录成露、成霜温度,并贴在黑板数据表上。2数

12、据都贴上来了,教师请学生把冰块跟盐倒出,观察发生什么现象,回答这说明什么。3实验结束,全班交流,分析数据。(1)学生汇报:谈话:你们刚才做了造露造霜实验,是否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学生根据数据表,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并分析原因。(2)教师小结:在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太阳出来,露和霜又变成水蒸气消失了,这就是水在地表的循环!1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2学生汇报,整理、分析数据,并阐述分析原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能根据实验,总

13、结出科学规律,同时还能发现数据误差原因,一种是人为误差,一种是材料差异引起的误差。 五、阅读材料,联系生活1谈话:阅读材料,提问:你从这份材料,获得什么信息?生1:露一般发生在天气转凉的秋天霜发生在深秋,即将入冬的时候生2:认识白露为9月7日、8日;霜降为10月23日或24日,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就要到来。1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获得什么信息。设计意图: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六、回顾课堂,总结收获1师:今天我们把露和霜成功地请进了教室,好玩吗?2科学就是在“玩中学”,“做中学”。那么,今天的科学课,你收获了什么?1学生回顾课堂,小结自己的收获。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善始善终,让学生走完整的探究之旅。【板书设计】13云和雾【实验记录单】13.云和雾一、模拟雾的形成 在装有温水的烧杯中加入线香的烟,盖上玻璃皿,我们观察到:(有 / 没有 )明显的白烟。 用冰袋盖住烧杯口,我们观察到: 通过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的推测是( 正确 / 错误 )的,雾形成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苏教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4课《露和霜》教案(定稿).docx)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